骑楼、平码行、大小商号、风月场所、鸦片贸易、桐油交易、西江流水……民国时期的梧州,犹如一座缩小的上海滩……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道不尽的历史浮华,讲不完的人间沧桑;史弟情,复兴梦,国恨家仇,同室操戈,兄弟相争的人生问路之旅,一如西江流水,波澜壮阔。李小舰编著的《西江风雨》描绘了梧州这一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图景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梧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江风雨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小舰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骑楼、平码行、大小商号、风月场所、鸦片贸易、桐油交易、西江流水……民国时期的梧州,犹如一座缩小的上海滩……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道不尽的历史浮华,讲不完的人间沧桑;史弟情,复兴梦,国恨家仇,同室操戈,兄弟相争的人生问路之旅,一如西江流水,波澜壮阔。李小舰编著的《西江风雨》描绘了梧州这一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图景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梧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内容推荐 李小舰编著的《西江风雨》描绘了梧州这一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图景,以梧州商业变迁展示这一时期中国波澜壮阔的救亡图存、革命斗争历史,并全景式地展示梧州、西江流域乃至大西南的商业历史文化,涉及西江水运、水上风情、特色建筑、码头文化、城市风貌、风景名胜、粤剧文化、历史名人、民俗民谣等方方面面,可以说《西江风雨》是一部关于梧州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目录 一、冰泉话别 二、起步艰难 三、初入平码 四、艇家母女 五、还我航权 六、改朝换代 七、花艇赎身 八、为君舍命 九、祸福难测 十、船过云南 十一、粤桂之战 十二、中山北伐 十三、割据梧州 十四、统一广西 十五、红色革命 十六、风云突变 十七、桂商走粤 十八、连年混战 十九、风水宝地 二十、乱中取利 二十一、鸦片强兵 二十二、贵州遇险 二十三、盛极一时 二十四、两广反蒋 二十五、君武办学 二十六、全面抗战 二十七、火线交易 二十八、畸形繁荣 二十九、粤剧情缘(一) 三十、粤剧情缘(二) 三十一、鬼子入城 三十二、重头再来 三十三、最后一搏 尾声:仍须努力 试读章节 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所载的“舜南巡狞,崩于苍梧之野”的古老地域,浑黄壮阔的西江由西向东一泻千里,碧绿清秀的桂江自北往南蜿蜒而来,两条江水在桂东南的大地山野间相汇在一起,交融成黄绿相间天下闻名的鸳鸯江美景奇观。在鸳鸯江边,有一座广西最古老的城市叫梧州。梧州曾经是古广信的县治,后来很长时间都是苍梧县的县城所在地。从梧州沿西江向东而下二十多里便是广西与广东的交界,因此人们把梧州叫作“广西的水上门户”,又说梧州“地总百越,山连五岭,唇齿湖湘,噤喉两广”,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1905年盛夏的某天,梧州城东门外那条苍松古柏掩映的路上,走着三位脑后拖着条辫子的十五六岁的少年。其中一位浓眉大眼国字脸,身形高大粗壮,叫李耀桂;一位高高瘦瘦,面型稍长,名叫黄文夫;一位面圆耳垂,中等身材,名叫梁家顺。 不多时,三个少年来到离城两里许的一座寺庙前。那寺门上高悬的大匾上写着“冰井寺”三个大字,墙壁和大门的丹漆已一块块地剥落,门口塑着的四大金刚,呲牙咧嘴地向着来人,进门后,是两侧的十二曲回廊,环抱着中间的正殿。 黄文夫是冰井寺的常客,熟门熟路地领着李耀桂和梁家顺走进正殿。但见正殿香烟缭绕,殿堂两边列满了金身罗汉,中间供着一块丹漆陈旧的龙牌,龙牌下有香案,香案上摆着供果,燃着香烛,是为供奉圣寿所设。这时,正在添灯油的老僧转过身来,看了黄文夫一眼,说:“黄小施主和这两位朋友今日到此,有何事需老衲相助?”那老僧生得身材短小,面相古拙,眼中精光透人,讲话声音中气十足。黄文夫指着李耀桂说:“老法师,这位同学明日将赴广东陆军中学堂学习,今日欲借冰井寺赏泉话别。” 老僧细看了李耀桂一眼,说:“既是如此,三位小施主不如到厢房一坐,试一试老衲的白云茶。” 三人随老僧到了正殿侧面的厢房。厢房总共有三间,老僧领三人走进门口题匾为“尘外风光”的正中那间厢房。三人在一张方桌前坐定,老僧叫一名小僧到堂后取了一壶泉水,亲自燃火烧水,又拿来四个雪白的有盖子的瓷杯在桌子上排开,当他一打开装茶叶的土陶罐子时,便有一阵清新的茶叶香气扑鼻而来。老僧在每个瓷杯中都放了一小撮茶叶,茶叶翠绿鲜嫩,看得出每一粒都是经过精选的茶芽。只见老僧认真地看火烧水,不久听到壶中有细微的响声,便将壶盖揭开看了一下,此时壶底刚起鱼眼小泡,这是一滚之水。接着老僧把火拨得更旺,当壶中水声增大时,老僧又把壶盖打开,壶底的水珠已升上水面,这是二滚之水。老僧将壶水轻轻倒入杯中,片刻,便见那杯中的茶芽在水中或浮或沉,一粒粒都伸展成青绿色的嫩芽,杯中的茶汤也在雪白的瓷壁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的碧绿诱人,茶的清香从杯中袅袅升起,透入众人肺腑。 “三位小施主,请用茶。”老僧说道。 黄文夫捧起茶杯,学着老僧的样子,用杯盖轻拨杯中的茶叶,呷了一口茶,顿觉神清气爽,口舌生津,问道:“老法师,这就是你所说的白云茶么?” 老僧微笑着点点头:“这是老纳今年春从寺后的白云山顶千年老茶树上采摘的茶芽,亲自炒制加工而成。不过,老纳而今人老了,上山还得带个小僧帮忙才行。” 黄文夫道:“法师所说的是白云山最高峰那个叫老虎头的石崖上那棵千年古茶么?” “正是。”老僧答道:“那地方十分险峻,加上是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一般人不敢上去采茶,而这地方终年云雾缭绕,水气蕴茵,茶树得千年日月之精华,长出的茶芽自然不同凡响。” 黄文夫说:“记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梧州的州守任诏游冰井寺曾写过一首《冰井》诗,讲到白云茶和冰泉水。”于是,黄文夫随口诵出那首诗来: 驱车出东门,弭节访冰井。寺古栋宇倾,碑折苔藓屏。源泉池中生,莹净可鉴影。命僧旋汲之,入口胜霜冷。试烹白云茶,碗面雪花映。清泠涤烦襟,润泽劳瓶绠。可以濯我缨,悠然脱尘境。 “黄小施主好记性!”老僧赞道:“这首诗说得非常清楚,宋朝时这地方的白云茶就已经是名茶了。这千年古茶再以寺中的冰泉之水泡制,这茶味自然就异常的清香,非比寻常。茶客有句名言: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好茶要有好水。冰泉为天下名泉,配上这千年名茶,正是名上加名,喝这冰泉水烹白云茶确是妙不可言,刚才黄小施主所诵的任诏诗中说这冰泉水莹净、霜冷,烹茶后如雪花映,清泠、润泽,其特色已经说得非常精到了,是否还有更妙的感觉,三位小施主可细细品赏或可得之。”老僧接着问道:“三位小施主是否知道老僧请你们喝白云茶的用 意?” 三人都茫然摇头。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