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伟文编著的这本《易学历史观研究》是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易传》的历史发展观;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以王弼为中心;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以陈抟、邵雍为中心;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以司马光、杨万里为中心;宋儒易学中的历史哲学——以程颐、朱熹为中心;对宋明易学历史哲学的总结——王夫之的易学与历史哲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易学历史观研究/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章伟文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章伟文编著的这本《易学历史观研究》是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易学哲学问题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易传》的历史发展观;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以王弼为中心;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以陈抟、邵雍为中心;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以司马光、杨万里为中心;宋儒易学中的历史哲学——以程颐、朱熹为中心;对宋明易学历史哲学的总结——王夫之的易学与历史哲学。 内容推荐 章伟文编著的这本《易学历史观研究》主要考察中国历代易学家们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历史发展终极原因和动力、历史认识之方法和性质、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历史主体与客体关系等历史观问题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周易》经、传历史观研究”“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宋儒易学中的历史哲学”“明末王夫之的历史哲学”等。通过研究,《易学历史观研究》旨在发掘历代易学中所蕴含的历史观理论,总结其理论特色和逻辑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乃至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目录 引言:易学历史观导论 一、《周易》经、传与历史观 二、汉唐易学与历史观 三、宋明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章 《易传》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 《周易·系辞》的历史观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变化、发展的状态 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人可以认识、理解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第二节 《周易·序卦传》的历史观 第二章 玄学易中的历史哲学——以王弼为中心 第一节 论理想社会的历史蓝图 第二节 对历史价值的肯定 第三章 图书易学与历史哲学——以陈抟、邵雍为中心 第一节 陈抟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陈抟的“易龙图”与宇宙自然演变之历史 二、“龙图易”与陈抟社会历史观的关系 第二节 邵雍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分阴分阳,迭用柔刚”:论宇宙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皇帝王伯”与“元会运世”:论历史发展的阶段和过程 三、“显诸仁,藏诸用”:论历史的形上理体 四、“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论历史发展的循环及规律性 第四章 以史证经与历史哲学——以司马光、杨万里为中心 第一节 司马光的易学历史哲学 一、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原则——易道:凡宇宙之间皆易,易者阴阳之变、五行之化也 二、《周易》的历史功能:见微而知彰,原始而知终 三、历史的内容与形式——义与数:圣人作《易》,为数亦为义,义急、数亦急 四、历史的理想存在方式:阴阳之道表里相承;阳非阴不成,阴非阳不生 第二节 杨万里的易学历史观 一、论历史生成之基础:易者,生生无息之理也 二、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 三、论历史发展的动力与过程:易道之用存乎变 四、论历史发展的规律:易道之体存乎常 五、论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易道之行存乎人 第五章 宋儒易学中的历史哲学——以程颐、朱熹为中心 第一节 程颐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理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论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随时变易以从道”:论历史规律与历史价值的评判标准 三、“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论历史现象与历史本体的关系 第二节 朱熹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 一、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论历史发展的形态 二、“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对历史本体的思考 三、历史之理想:王道政治 第六章 对宋明易学历史哲学的总结——王夫之的易学与历史哲学 第一节 “理势合一”的历史发展观 第二节 “天地之化日新”的变化观与“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的历史发展动力观” 第三节 “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的历史辩证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