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气候系统监测诊断年报(2009年)(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宋连春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气候系统监测诊断年报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重要业务产品之一。全书分为5章。第一章描述2009年全球气候概况;第二章分析年内大气环流变化的主要特点及亚洲季风的活动特征;第三章提供热带海洋的演变特征及热带气旋的活动监测;第四章给出北半球的积雪和南北极海冰的监测;第五章对2009年一些重要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本年报给出多种气象要素的月、季、年的特征分布图,可供从事气象、农业、水文、地质、生态等行业的业务、科研和教学人员参考。

内容推荐

2009年,全球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以偏暖为主;中国年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第四高,四季气温均偏高。全球年降水量总体较常年偏多,年和四季降水量区域分布差异较大;中国年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第四少,除春季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外,冬、夏、秋三季均偏少。极端事件监测指标显示,2009年,全球极端偏暖事件的站点数明显多于极端偏冷事件的站点数,极端偏暖事件主要出现在欧洲西部、亚洲中部和南部等地,极端偏冷事件主要出现在欧洲西部和东部、北亚中部和东部、东亚中东部、南美南部等地;欧洲西部、东亚中南部及日本和韩国等地出现了极端强降水事件。2009年夏季,中国发生极端强降水、极端连续降水日数和极端高温事件的站点多;2008年12月底及2009年1月中旬和下旬中国东部的部分地区发生极端低温事件;2009年11月中旬中国中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极端降温事件。与常年比较,极端强降水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偏少,而极端连续降水日数,极端高温,极端连续高温日数和极端降温事件偏多,其中极端降温事件为历史第四多。

2009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共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较多年平均值(27个)明显偏少。其中11个达到台风级别,较多年平均值(14个)偏少。2009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有10个在我国登陆,较常年平均(7个)偏多3个,生成与登陆我国的比率达43.5%,较常年平均(31%)显著偏高。热带气旋初次登陆中国的时间为6月21日,接近常年平均的6月29日,末台登陆时间为10月12日,接近常年平均结束时间10月10日。

2008/2009年东亚冬季风活动以偏弱为主,但在2008年12月下旬至2009年1月中旬,东亚冬季风出现阶段性偏强的波动。2009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6候全面爆发,10月第3候结束,其爆发和结束时间均较多年平均时间偏晚。2009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为-0.35,属于正常年。

2009年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化起伏较大。1-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区域海表温度距平低于-0.5℃,进人4月份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距平迅速上升,6月Nino Z指数达到0.7℃。厄尔尼诺事件于6月份开始形成,12月达到峰值,Nino Z指数峰值为1.82℃,在1951年以来历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峰值排序中排名第4位。

积雪监测显示,北半球、欧亚和中国积雪面积冬、春、夏季均较常年同期略偏小,秋季较常年同期偏大。海冰密集度监测显示,北极大部地区海冰密集度四季均偏低或接近常年,南极地区海冰密集度四季区域分布差异大。

目录

摘要

资料及指标说明

第一章 2009年气候概况

 1.1 全球气候

 1.2 中国气候

第二章 大气环流与亚洲季风

 2.1 环流特征

 2.2 亚洲季风

第三章 海洋和热带气旋监测

 3.1 海洋监测

 3.2 热带气旋监测

第四章 冰雪监测

 4.1 北半球积雪监测

 4.2 海冰监测

第五章 2009年主要气候事件成因分析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3 极端干旱事件成因分析

 5.4 2009年江淮梅雨异常的可能机理

 5.5 东北初夏持续异常低温成因分析

 5.6 El Nino事件对秋季降水异常分布的可能影响

 5.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