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那被落日染红的小楼,携一襟浪漫的裙纱和着这满天的流霞如画,寻觅着林间的小径,看萧萧红叶落下……凝神倾听自己的心声,那犹如百转千徊的涓涓细流,洗涤着眼中的泪水和心中的惆怅。随手拿起画笔,任思绪倾泻这漫天的缠绵,如雾、如水、如花……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散文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收录了《红尘如梦香如故》,《人间开满了玉兰花》,《光阴的记忆》,《飞絮残红》,《枫桥的怅惘》,《萧萧红叶落满地》,《放飞花季的梦想》,《鹃啼与宿命》,《思念就在今宵》,《莫忘这相守的年代》,《相见不如回忆》,《忘却的画缘》,《月夜幽梦满》,《秋风习习枫叶徐》,《撑起红雨伞》等等。
生生不息的亲情
突然间,这些危难中挣扎的生命、这种亲情的眷恋,强烈地撞击我的人性,在我心的深处不能不为生命中这些不计回报的生存而撕心裂肺地痛苦和五体投地地感动。
一个雪雨晦暝的腊月早晨,故乡的姑父突然打电话给我,他的声音低沉得让我感到强烈的不安。
“彦,你姑妈不行了。”
我从办公室的座椅上弹起来,直奔楼梯口接电话,不知说了些什么,也不知是谁先挂断了电话。脑子一片空白的我倚着楼梯,久久地望着窗外。透过重重热泪,目光遥及九重青天。看到的依旧是那充满无限美好的蓝天,依旧是那么青春般天蓝,可此时却感到它的无情与莫测。
童年时代,在老师的领读和小手比划下“横——横——撇——捺”地认识了“天”,看到变化莫测的天边流云,充满的全是神秘和美好;青年时代,在寻梦的画笔下,调试过钴蓝,湖蓝,深蓝……但总觉得唯独天上呈现的那片蓝色永远是无与伦比、无法调配,它的博大深邃,扑朔迷离,让我豪情壮志而浪迹天涯;成年时代,当我心中天下最善良的父亲、母亲、叔叔相继悲哀离世以后,我在悲伤和泪水中认识了“天”的冷漠与残酷,它的坦荡深远能包容一切,但唯独放不过这有限的生命,充满的是绝望和无奈。
可怜的小姑在饱受五年病魔的折磨后,默然离去。短短几年内,又一位我至亲的人去往那遥远的天国。天哪!我真的再也不堪一击。我发自内心的哀怨:为什么老天那么残酷,那样大的灾难,居然落在了那么善良而弱小的生命身上。为什么生命如此短暂?
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极目长天。经历过那么多的我,唯独只有虔诚的沉默和无尽的追思。面对长天我真切地感受生命的短暂和亲情离别的痛苦。
小姑一生可以用命途多乖形容。从小父母早逝,在哥嫂的帮扶下长大成人,后来嫁入本地一个大家庭。她的善良宽容使她赢得了公婆的喜爱和家族的认同,度过了一段贫苦却平静而温馨的生活。在这段时光里,以她的坚韧、勤劳、慈爱养育了两个儿子,直到他们成家立业。正当所有人都认为她苦尽甘来,享受生活的时候,老天却又一次让这位善良的女性遭受巨大的灾难,直到离开这个她倾注了无数爱心的人世。
五年前的三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让她倒下,倒的那天起她就四肢瘫痪,再也不能起床,不能说话,那年她才五十三岁。人固有一死,但可怜的小姑死得太艰难了,死神让她解读了生命里另一层含义上的奢侈。每次回去看望她的时候她都十分激动,咿呀不成语,艰难度日,看着她失态的病容,我总是欲哭无泪。这一刻生活也让我也体会到,能号啕大哭也是一种奢侈。老天给这脆弱的生命额外加签了五年的人间岁月,同时也把苦难留给了这微茫的生命。为了那奄奄一息,为了多陪伴一会身边的亲人,她艰难地为生存做出了悲壮的努力。她真的尽力了,那不分昼夜的病床上的岁月,只有在一个信念下才能完成,那就是亲情。这种生命的赞歌又何曾不是惊心动魄呢?突然间,这些危难中挣扎的生命、这种亲情的眷恋,强烈地撞击我的人性,在我心的深处不能不为生命中这些不计回报的生存而撕心裂肺地痛苦和五体投地地感动。她终于耗尽了最后的气息,无语地离开了人间,把生活的感悟化作自己临走前的一滴泪珠,把离别的依依不舍化做了亲情的满堂哭泣。
我至今仍然常在悲痛之余,想起那远方的灵魂,埋怨着自己曾经对这份亲情珍惜得不够,悲伤着失去以后无法弥补的悲哀。如果有来生,不知是否还有这趟相遇的缘分,不管有多少神话,又附带了多少祈祷。时光毕竟是无可挽留,但在我心灵的深处,早已为她设想了一方天地人间,就当她的灵魂早已在那里歇息,安逸,这样我的心里多少会好受些。
我愿以一个新的目光来认识“天”,它让生命超脱人世,让亲情残忍地被搁浅,是为尘世间善良辛劳的人们在天国提供一份舒适与宁静。它是那些远去的灵魂超度的殿堂,在那里亲情不会因熙熙攘攘的生活而变得脆弱,不会因生生死死的别离而变得疏远。
天依然那么莫测,那么遥远,但天地之间,亲情的思念也是一样神奇莫测,冥冥之中,我会感受到逝去的亲情仿佛仍在我身边萦绕,让我牵挂,让我温馨。
隔不断,那份亲情——
P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