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的法官曾这样提醒人们,“邻里家庭,生活当中发生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能不打官司尽量不要打官司,更加不要敢于打官司”。
这本书主要分四大部分,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官司”起头,接着说明“打官司前的准备功课”,继而阐释“如何从律师哪里得到帮助”,最后以“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收尾。为了避免一般法律书籍枯燥的法条分析,作者试着从一般人的角度出发,将我从事诉讼实务的体会,系统呈现给读者,希望能使读者轻松地了解法律纠纷的处理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律师不会告诉你的事(打官司之前必读的静心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张冀明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资深的法官曾这样提醒人们,“邻里家庭,生活当中发生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能不打官司尽量不要打官司,更加不要敢于打官司”。 这本书主要分四大部分,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官司”起头,接着说明“打官司前的准备功课”,继而阐释“如何从律师哪里得到帮助”,最后以“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收尾。为了避免一般法律书籍枯燥的法条分析,作者试着从一般人的角度出发,将我从事诉讼实务的体会,系统呈现给读者,希望能使读者轻松地了解法律纠纷的处理方法。 内容推荐 从事诉讼业务20多年的张冀明律师在这本书里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诉讼是一件非不得已而不为的事。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法律风险,首先要注重的是防范,等到官司缠身或者不得不打的时候,犹如身体生病,即使治疗痊愈,危害也终究不轻。诉讼的过程,对常人来说是一种磨炼,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还要面对漫长时间的不确定等待,甚至最终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因此,当面对不得不进行的诉讼时,当事人应该平心静气,从容积极地应对。 这本书积作者20多年对于诉讼的知识和经验,教会读者如何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如何面对诉讼、如何准备诉讼、如何挑选、协助和监督律师以及最为扼要的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等。对于每一位遭遇法律风险或者面对官司的读者,这是一本值得静心阅读的书。 目录 Part 1 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官司? 无所不在的法律风险 如何处理法律风险 真的要打官司吗? 诉讼的类型 Part 2 打官司前的准备功课 做好思想准备 资料收集整理 决定是否委托律师 了解诉讼的可能发展 Part 3 如何从律师那里得到帮助? 律师的角色 律师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律师该有的态度 如何与律师沟通 如何选择合适的律师 律师的保密义务 听懂律师的话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Part 4 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 80%的官司输在事实不清 说理表达的方式影响法官裁判 证人作证对诉讼不一定有利 诉讼决战不超过10个证据 败诉的案件有逆转的可能 灵活运用法律 沟通一致,想法一致,方法一致 作好诉讼沟通,减少错误 冷静面对诉讼危机 “诉讼作战”与“和解谈判” 结语 试读章节 什么是法律风险? 古人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人喜欢风险,但也没有人可以完全回避风险。风险,就是那些在未来可能危及你或者你的企业安全的事件,一旦发生,它们可能给你带来财产损失以及其他无法预知的伤害。 在所有的风险中,只要是涉及法律争议、法律诉讼,或任何因生活、工作、钱财等问题而与他人发生的纠纷,都属于法律风险的范围。 有风险,就有防范。为了预防健康风险,很多人会去买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为了减小财产风险,不少人会选择购买火险、地震险等。然而,对于法律风险,你有认真想过如何将其防范于未然吗?很遗憾,大多数人没有想过。还有更糟的呢,有时候法律问题已经发生了,我们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我曾经认识一位银行的高管,他因为涉嫌刑事犯罪而遭到侦查机关的调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他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变成一副头发花白的衰老模样,这样巨大的变化,确实让人感叹不已。 许多当事人在面临法律问题时,根本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错,四处碰壁,深感无力与无助,不仅加重了心理与精神的压力,还浪费了时间,错过了解决事件的好时机,悔之不及。 病有轻重缓急,法律风险也有程度大小的分别。一般说来,涉嫌刑事犯罪的,相当于是“身患重病”;而被卷人民事诉讼则相对属于“小病小痛”。当然,“法律病情”的轻重,主要还是以当事者个人承受能力为判断依据,不能一概而论。 一个人如果生病了,没有找到个好医生对症下药,小病可能会酿成大病,一旦病情恶化,甚至会危及生命。处理法律风险的道理也一样,在纠纷刚刚萌发的时候,如果没有妥善应对,等到事态扩大之后才来解决,往往事倍功半。 在我们的生活中潜伏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影响所及,风险的种子就从日常小事上发芽,进而恶化成大矛盾,甚至演变成法律诉讼,对个人与企业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曾经有家企业投资并购了一家外地企业,当它入主被并购企业开始主导其运营时,问题出来了。原来,并购行为引起了被并购方一些小股东的不满,进而导致经营上陷入困境,而且小股东们还联起手来,接二连三地提起诉讼,想通过诉讼的方式来逼退并购方。并购方原以为只要取得了对方大部分股权就可以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增加企业利润,却万万没想到接手之后,不但没有办法好好经营,反而还惹上一身官司。小股东们的行动还引起了当地政府对这家企业的关注,让并购方应接不暇。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当初在入主被并购方前,能够与小股东们做好沟通,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多尊重小股东们的意见,而不是仗着自己股多权大一意孤行,便不至于遭到小股东们的集中抵制,闹到在法庭上“兵戎相见”了。 法律风险有迹可循 我们的身体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常常有迹可循。比如,从中医的观点看,只要感觉到背部从头经由脊椎到脚的“膀胱经脉”酸痛不适,通常就是感冒发生的前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剧。 法律风险的发生也同样有迹可循。以企业为例,在其经营中,生产、销售、人才、研发、财务是它的“五脏”,只要谨守这“五脏”的分工合作,就可以维系企业的活力。一旦企业的血脉(财务)、大脑(人才)或养分(资产),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不正常的征兆,就是提醒企业主或各部门主管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在企业负责人涉嫌挪用公司资产的案件中,侦查人员的调查方向主要就是企业的资金流动。如何判断资金流动是否正常呢?一般是查证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每日资金的进出明细相符。一旦查到有不符的情况,侦查人员就会追踪该账目不符的时间长短,并以此认定企业高管有无犯罪的故意。 财务报表可以显示企业的资金状况,就好比人体的脉搏可以显示心脏血液流动的强弱一样。每日账目与每日资金的分布呈现不一致,就像是心跳与脉搏频率不符一样,这时就应该拉响健康警报。当发现资金与账目不符的状况时,企业就应该立即查明原委,不能任由误差继续下去。 作为个人,也应该学会自我检测法律风险的方法。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冲突常常来自利益纠纷。朋友之间讲义气,仗义疏财或者生意合作的事常常发生,个人资金或财产在此过程中就会发生变动。此时如果不注意对方的行为和财产变动,一旦发生纠葛,轻则损毁交情,重则损失财产以及名誉,甚至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闹出人命。 由此而言,以我从事律师二十余年的经验来看,法律风险的主要起因无外乎金钱和名誉,在我经手的案件中,令双方面红耳赤的无非是财产与立场。 所以,要防控好法律风险,就应该在金钱和名誉的问题上严格把关,而名誉问题的背后,常常还是经济利益。因此,一旦你借钱给他人,或将资金投入商业活动,就必须对其中暗含的法律风险了然于胸,你的“防人之心”也就应该随之启动。这与银行在贷款时必须对借款人的财产状况和信用情况进行调查是同样的道理。 法律风险产生的根源,不外乎是“人”与“事”。因此,您在从事任何交易或经济活动时,对于所涉及的人和所发生的事一定要有充分的把握,并持续地关注它们的发展,这是预知法律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就认识一位企业法务人员,当主管机关向这家企业询问股票交易状况时,他便警觉地预感到了其中面临的法律危机,于是提醒老板谨慎处理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但他的建议没有受到重视,他只好趁早请辞。果然,这家企业后来受到侦查机关一系列的调查,其高管人员也被牵涉进刑事案件之中,而他因为早早置身事外,并未受到牵累。在这个案件中,除去企业和高管在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法律规定和法律风险的无知,无疑也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P4-7 序言 一位资深的法官曾这样提醒人们,“邻里家庭,生活当中发生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能不打官司尽量不要打官司,更加不要敢于打官司”。他是以一位法官的身份表达他对打官司的看法,而从事诉讼律师多年的我很赞同他的这句话,这也正是我在这本书中想表达的一个观念。 诉讼是有代价的,这代价不仅仅是诉讼费、律师费等经济上的付出,也不仅仅是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还有在诉讼过程中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还有因为诉讼而被破坏的双方友好关系,等等。诉讼就是一场战争,而了解战争残酷的人绝不轻易言战,因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中的最高境界。所以,这本书虽然讲述的是如何应对诉讼的知识和经验,但我想极力表达的观念却是面对法律风险重在事先的预防和发生时的及时、妥当的双方协商。而走上诉讼的道路,必然是一种理智判断之后不得不为的选择。但一旦必须面对诉讼,就要树立起冷静应对的心态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这本书主要分四大部分,从“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官司”起头,接着说明“打官司前的准备功课”,继而阐释“如何从律师哪里得到帮助”,最后以“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收尾。为了避免一般法律书籍枯燥的法条分析,我试着从一般人的角度出发,将我从事诉讼实务的体会,系统呈现给读者,希望能使读者轻松地了解法律纠纷的处理方法。 你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官司 事实上,许多纠纷与官司的产生,常常因为疏忽了隐藏在身边的法律风险。如果我们对于这些法律风险多付出一点关心,就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官司。所以,我一开始以“无所不在的法律风险”,提请读者应该随时注意身边的“法律风险”。“法律风险”很难有贴切的解释,任何因生活、工作等问题而与他人产生摩擦的事情,只要可能涉及法律争议、法律诉讼,都可以划入法律风险的范围。法律风险虽然无所不在,但通常有迹可寻,问题是大多数人视而不见,就像疾病一样,讳疾忌医只会导致病情加重,如果可以事前预防,远比事后治疗更为有效。认识法律风险,了解法律世界的游戏规则,才能对症下药,趋吉避凶。 当法律风险不幸发生时,本书介绍了解决法律风险的多种方式,除了法院诉讼之外,还包括协商、调解以及仲裁等解决方式。那位法官提醒人们不要敢于打官司,因为诉讼不是逞一时之快,从提起诉讼到获得判决结果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千万要先仔细衡量诉讼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并评估自己能否应对诉讼过程中相互攻击的场面,更要反思诉讼是否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诉讼只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手段,如果能通过谈判或其他方式达到目的时,就切莫“杀红了眼”,坚持要把官司打到底。 打官司前的准备功课 本书第二章讲述打官司之前的四项准备功课:第一,作好思想准备;第二,掌握资料内容;第三,决定是否委托律师;第四,了解诉讼的可能发展。 每项功课有着不同的注意事项: 在思想准备方面,诉讼双方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果是原告,切忌“气在心头,失了准头”,勿“冲动出击,后悔莫及”,要“面对问题,改变旧习”及“按部就班,积极乐观”。如果是被告,切忌“愤怒紧张,冲动慌张”,勿“急于表白,失了里外”,要“接受事实,实事求是”及“平心静气,思考反击”。诉讼的成功,是天时、地利及人和的相互配合,要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不能有“一蹴而就”的急燥心态。 对于资料的收集,必须把握什么“资料”可以在诉讼上运用,而且要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如何从资料中解读相关的诉讼事实。“建立大事记”和“重现事件当时状况”是有效掌握纠纷事实全貌的方法。所以,在官司还没有开打之前,理解自身所处的纠纷立场,才能知道自己“有利”以及“不利”的地方,进而决定是否打官司。 在决定是否委托律师方面,首先应了解自己的纠纷事实以及自己想要获得的结果,以决定是自己亲自打官司,还是委托律师来进行。由于诉讼是一项具有专业知识的事务,无论在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上,你要考虑个人是否能够胜任。 针对诉讼的可能发展,你在诉讼之前就应该考虑到最好和最坏的结果,以及你该有的心理准备。心理有了一定的“盘算”之后,你必定会发挥“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选择最佳的方法进行这场诉讼,尽可能地“扩大可以掌控的诉讼事项”,并且尽可能地“缩小不可以掌控的诉讼事项”,这就是最佳的诉讼方法。 如何从律师哪里得到帮助 “律师”在我国是一门很新的行业,一般人不一定了解律师的真正功能。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介绍了一般律师的角色以及诉讼律师的功能。身处纠纷的人在不同时间对律师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一位称职的诉讼律师也应该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在平时是法律事务的“顾问”,在诉讼案件中是推动进程的“领航者”,在当事人遭遇挫折时是调节状态的“心理医生”,在诉讼开庭时是案件的“导演”也是“演员”。诉讼律师在不同阶段和局面下,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不能一成不变。 一位称职的诉讼律师会将心比心地了解委托人的心理感受和想法,所以,一位称职的律师协助当事人处理法律问题时,要能“将心比心”,“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则当和,战则当战”;牵涉到当事人纠纷的内容时,更重要的是切莫“不懂装懂”。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上应该做到专业,而当事人在提供纠纷内容方面也应该做到专业,这样两者才能协同作战,相得益彰。所以,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当事人对律师是“坦白从胜,欺骗从败”。 我要提醒读者选择律师的重要性及如何选择一位合适的律师。事实上,“有名的律师”未必是“最适合的律师”。当你决定委托律师为你开战时,你究竟是需要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士,还是一位“折冲樽俎”的辩士,心中要有主见。好的诉讼律师应该知道诉讼是一把利刃,可以伤人也可能伤己,不能随便出鞘。好的诉讼律师在诉讼与和谈之间,只会考虑当事人的利益,不会掺杂个人私利。 当你委托律师承办案件时,我书中强调你是承担案件最后结果的人,所以,虽然你委托了律师,不代表你可以置身事外甩手不管了,你仍然应该随时了解律师的办案进度以及律师采取的每一项诉讼手段。如果律师所采取的手段与你的期望不符或者出现变化的时候,你可以要求律师进行说明,这样你才能与委托的律师达成一致的诉讼观点与诉讼方法,共同期待相同的结果。 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 本书最后一章是我积累历年来承办诉讼案件的心得体会,汇集成为“官司胜负的十大关键”,提供给读者作为打官司时的参考。这十项建议是:“八成的官司输在事实不清”、“说理表达的方式影响法官裁判”、“证人作证对诉讼不一定有利”、“诉讼决战不超过十个证据”、“败诉的案子有逆转胜的可能”、“活泼运用法律”、“确立沟通一致,想法一致,手法一致”、“作好诉讼沟通,减少错误”、“冷静面对诉讼危机”以及“诉讼作战与和解谈判”。 诉讼是双方比事实的拼图,八成的官司输在事实不清楚。在这一节中,我强调了解事实,才能确立诉讼主轴,做出正确的陈述和主张。所以,诉讼的成败在于谁能将事实说清楚。在诉讼过程中,诉讼各方通过口舌和笔墨,“各自表述”对自己有利的“片面之词”,而要说服法官相信自己所说的确属事实,经常要依靠提出“铁证如山”的文件资料。所以,掌握事实、坚持立场、有效描述事实,用事实来完整自己的诉讼拼图,是最基本的诉讼方略。 我在“说理表达的方式影响法官裁判”一节中提到,诉讼虽然以言词辩论为主,但是每位法官都会同时审理许多案件,如果要让法官记住你的主张,最好将你的主张以书面的方式系统提出。而且,不同的诉讼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角度:民事案件宜以事实及法律主张并重;刑事案件宜以事实说明为主;行政诉讼则宜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为主。 诉讼双方在诉讼攻防中常常会考虑证人,但是,法律规定的证据方式有多种。比之于书证,证人证言,常会因为记忆不清或是害怕作证,影响作证的证词内容。所以,我在第三节中提到“证人作证对诉讼不一定有利”,建议不到最后关头,不要传讯证人,而且在决定是否传讯证人前,最好了解证人的性格;其次,询问证人应该掌握一定的询问技巧。 在诉讼决战中,不论纠纷内容多么复杂,只要能掌握案件的主要争点以及诉讼的主轴,通常诉讼胜负的决战证据不会超过十个。所以,我在“诉讼决战不超过十个证据”一节强调,诉讼双方应把握诉讼主轴,绝不可偏离诉讼主轴,更不可遭诉讼对方模糊了诉讼焦点,也不要因为对方提出大量的诉讼卷宗,影响自己的诉讼心情或操作手段。 诉讼犹如战争,不到最后关头,没有人可以预知胜负。对于败诉的案件,无需过度悲伤,但是必须调整过去的诉讼手法。我在“败诉的案件有逆转胜的可能”一节中强调,不要从错误的文件中找答案,更不要逃避任何失败的原因,勇敢面对失败的结果,重新布局,将过去已发生的错误手法,尽可能地导回正轨。在导人正轨的方法中,我提及“快刀斩乱麻”、“抽丝拨茧”以及“选定重点,不管其他”等方法。 在“活泼运用法律”一节,我更提醒身处诉讼当中的读者,要活泼运用法律。对于民事诉讼,要了解民事法律规定的体系结构,灵活搭配事实;对于刑事诉讼,要了解“罪刑法定主义”的原则,针对刑事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公诉方起诉的犯罪事实;对于行政诉讼,就是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分析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根据是否合法,也就是分析该行为的法律基础。无论面对何种法律诉讼,我强调“懂法是用法的前提,用法是懂法的升级”。 在诉讼进行的过程中,无论你委托亲人、朋友还是律师协助处理诉讼事务,我特别提出,在处理诉讼的每一项动作时,必须确立“沟通一致、想法一致、手法一致”,才能确保诉讼不致徒劳无功、浪费时间。因为听你指示的人未必完全掌握你的想法,一起开会的人也未必充分理解你的做法。沟通是建立共识的前提,但并不表示沟通就必然产生共识,你必须确认一起参与诉讼作战的人都有着“共同的脑袋”。 法庭上的沟通效果是决定诉讼胜负的主要关键。我在“作好诉讼沟通,减少错误”一节,特别提出“沟通”必须搞清楚沟通的对象,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沟通方法。对于“法庭沟通”,我提出了几项原则:精准回答内容,避免产生歧义;明确回答角度,避免衍生问题;谨慎反应问题,了解法律效果;避免专业语言,掌握讯问内容;对人事时地物,做完整的描述;熟悉法庭规则,掌握攻防形势。 没有人可以完全掌控诉讼,因为诉讼涉及法院、对方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我在“冷静面对诉讼危机”一节中提到,万一遇到无法预期的诉讼危机时,我以自己的经验强调“危机就是转机”、“务本操作”是化险为夷的方法,而“事实”与“法律”是危机反思的核心,如果能在诉讼每项操作上“多想三步”,就可以尽可能避免发生危机。 在“诉讼作战与和解谈判”一节中,我期盼许多诉讼可以通过“和解谈判”结束。毕竟,诉讼胜负是一时的,但人生是长久的,如果能藉由诉讼纠纷的过程,更加了解彼此,而且达到“调解或和解”的结果,让纠纷的彼此可以破镜重圆,是人生的一大美事。 最后,本书的结语就是:“祝福所有的人远离纷争;祝福纠纷的人和平解决;祝福官司的人处理得宜”。 张冀明 2010年9月8日 后记 愿遇到纠纷的人:和平解决; 愿身陷官司的人:处理得宜; 愿所有的人:远离纷争。 平安健康, 否极泰来, 心想事成, 与人为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