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贝尔斯登的兴衰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艾伦C.格林伯格//马克·辛格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金融帝国的兴衰史,一部传奇人物的回忆录;披露血淋淋的收购内幕,再现华尔街的硝烟岁月!

贝尔斯登贵为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在金融界享有盛誉,其兴衰成败和被收购的细节,必然吸引中国金融界和相关人士的关注。本书由前贝尔斯登CEO兼董事长亲自写作,披露贝尔斯登崛起和陨落的内幕以及个人的成长经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巴菲特,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王牌主播布罗兰,亿万富翁、著名投资家布恩·皮肯斯等专语推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信达证券副董事长郑成新作序推荐。

内容推荐

2008年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85年的辉煌历史就此终结。贝尔斯登被收购,推倒了金融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此后金融危机从华尔街波及全世界。作为华尔街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前贝尔斯登CEO兼董事长艾伦C.格林伯格,在本书中讲述了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及把贝尔斯登打造成华尔街顶级金融机构的非凡历程。格林伯格于1949年进入贝尔斯登,1978年正式成为公司的掌舵人,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清楚贝尔斯登的历史,也没有任何人比他更了解贝尔斯登最后的岁月。格林伯格对贝尔斯登的兴衰进行了公正、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并对血淋淋的收购细节进行了毫无保留的披露,其细节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本书既是一部客观真实、妙趣横生的企业兴衰史,又是一部跌宕起伏、细致真实的个人传记,相信一定会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目录

推荐序一 在贝尔斯登倒下的废墟上

推荐序二 海啸后的翡歌

推荐序三 不要做下一个退潮时的“裸泳者”

第一章 灾难降临

第二章 昔日少年

第三章 初识贝尔斯登

第四章 成长的轨迹

第五章 固执己见的创始人

第六章 续写传奇

第七章 我的贝尔斯登文化

第八章 《纸牌屋》的主人

第九章 困境中前进

第十章 危机初现

第十一章 求援中信

第十二章 走向宿命

尾声

致谢

试读章节

2008年3月16日,我照常来到贝尔斯登上班,但这一次却和平常截然不同。首先,这是星期日,我上一次在周末上班还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那时,股票市场在星期六照常交易。但这个特殊的星期日却细雨连绵,阴沉灰暗,似乎老天爷已经为我们即将面临的灾难铺设好了背景(高尔夫球大小的冰雹,再加上一场地震,或许更适合这场我们无论如何都意想不到的灾难)。临近中午时分,我赶到麦迪逊大街383号的公司总部,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刚刚过去的一周,肯定是贝尔斯登85年的历史中最疯狂、最诡异同时也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周。

偶然一现的坏消息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在坏消息到来时毫无准备。61年前,我搬到纽约,在贝尔斯登找了一份做秘书的工作。当时,这家投资公司还只有125名雇员。在快到40岁的时候,我成了贝尔斯登的当家人。在最高峰时,贝尔斯登总共雇用了15000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正式头衔包括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及执行委员会董事长;我的主要工作始终是评估和管理风险。

我的工作日通常是这样的:起床之后,首先阅读《纽约时报>和《纽约邮报》,早晨8点离开家门,8点15分坐到办公室里,整个上午的工作就是阅读《华尔街日报》及各部门提交的打印报告,了解公司前一天的资金管理状况及经营业绩。如果某个交易员当日的表现非常出色,我可能会马上抓起电话向他祝贺。如果情况相反,我会了解一下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9点30分股市开盘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我通常要打十几个电话。在交易时间里,我必须随时在线,但也不像多数人想象的那么辛苦。我发现,绝大多数电话在超过30秒之后,便会出现收获递减现象。我有很多需要关注的事情,还有很多爱好,所以我根本就没有闲聊的时间。

如果你只是掏出腰包里的钱,然后就对徘徊在身边的风险置若罔闻,那么,你肯定在我们这个行业里找不到饭碗。证券市场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它绝对不是赌场,在这里我们最靠不住的就是运气。一个优秀的风险管理者往往能预见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我在很早就发现,这个原则是长期成功不可或缺的前提。

在投资世界里,如果说赚钱不是唯一的目的,似乎有点故作清高之嫌,这显然是不真诚的。对任何金融机构来说,赚钱都是不二的追求。但无论是贝尔斯登最初作为一家私人合伙企业还是后来成为上市公司,我都没有把赢利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贝尔斯登发展得越好,我们就能为客户提供越多的产品和服务,我们的资本实力也就越雄厚,我们就能雇用更多的员工,从而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我就会更加相信,社会存在才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因此,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贝尔斯登的明天更美好,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上周一,我们的股价开始下跌。到中午时分,股价已经下跌了10%,从每股70美元跌至每股63美元。股价下跌的部分原因在于,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刚刚下调了我们的公司债信用等级。但罪魁祸首还是看不见的隐形杀手——毫无根据的谣言(我不知道这些谣言是否来自那些尽人皆知的阴谋家,他们早已是华尔街上声名狼藉的同流合污者)。我们的部分交易员最早听到这些传闻:坊间传闻,贝尔斯登已遭遇流动性危机。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本或信贷储备用于支撑日常运营的资金需求——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几十亿美元的交易,为各种各样的客户进行结算,其中包括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和保险公司。

银行与经纪商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绝非普通人所能理解的。但是,有一种最简单的润滑剂滋润着这台巨大无比的发动机,这就是信任。对于任何一笔证券交易,如果当事人之间缺乏相互信任,任何人都不会从腰包里掏钱。怀疑和顾虑就是金融市场的空气,它们无所不在,而信誉和流动性则是催生恐慌的主要成分。无论是空穴来风的谣传,还是确有其事的现实,坏消息就像不可治愈的传染病,一旦出现,便无法消除。在华尔街,任何问题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问题。P1-3

序言

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的“起承转合”四步曲中,这本书占了两个。

20世纪80年代,按揭证券化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它使银行得以将房地产按揭贷款的风险转嫁到市场身上,美国的按揭贷款因此暴增。这打造出一轮历史上罕见的房地产牛市,也埋下了日后金融危机的苦果。贝尔斯登是按揭贷款证券化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泡沫终于破灭,也为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拉开了序幕。

贝尔斯登两只对冲基金在2008年3月出现流动性危机,这应该是房地产危机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契机,个别衍生产品失足转化为一场流动性危机的转折点。由于信心的崩溃、资金的挤兑,拥有85年历史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几乎在一个星期之内分崩瓦解,陷入或者破产或者被收购的痛苦抉择之中,而这又是人类金融史上绝无仅有的、惊心动魄的金融海啸的序曲。雷曼兄弟倒闭,导致市场信心的彻底崩溃,资金市场突然断流,现代资本主义到了猝死的边缘。

金融海啸过后,再回首观望按揭抵押贷款是如何被炮制出来的,了解美国银行、投行为什么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其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毫无警觉,窥视个别基金出事何以牵连到整家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兴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内幕书籍。

本书的作者艾伦·格林伯格是华尔街的传奇。在他的领导下,贝尔斯登由一个二流投行变身为华尔街精英中的一员,也成为美国金融机构中最有企业性格的一员。格林伯格就是贝尔斯登的活化石、掌舵人,由他来谈论美国第五大投行的崛起与猝死,当然是最佳的人选,只是书中难免渗透着一股苍凉与悲戚。相信格林伯格写这本书时,一定有“白发人为黑发人送行”的感觉。

写贝尔斯登的历史,必然要涉及公司的两代掌门人艾伦·格林伯格和吉米·凯恩之间的恩怨。凯恩是格林伯格一手提拔的接班人,但是他的强势领导最终使两代掌门人反目。凯恩作为贝尔斯登的首领,在公司盛极而衰上负有重大的责任,他的风险意识和企业管制没有能够阻止贝尔斯登陷入灭顶之灾。不过格林伯格因个人恩怨而将企业毁灭的全部责任推到凯恩身上,恐怕也未必公平。在笔者看来,信贷泡沫的大环境、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员工运营上的失误、企业监控部门的失职、银行高管在危机处理上的错判、市场信心突然改变共同导致了贝尔斯登的悲剧。

如今,2008年金融海啸的最坏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华尔街五大投行一家倒闭,两家被收购,劫后余生的两家又变得活蹦乱跳了。金融机构又开始增杠杆了,央行在流动性扩张上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量化宽松的名义下变本加厉。美英的房地产泡沫刚刚破灭,新兴国家的资产泡沫又勃然兴起。这个世界好像什么教训都没有汲取。

笔者在贝尔斯登的朋友将自己所有的花红全放在公司的股票上,笔者更目睹了金融海啸给平民百姓所带来的无妄之灾。阅读历史,是为了防范历史的重演。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真实的历史和宝贵的经验,更充满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作者强烈的个人感受,笔者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后记

如果贝尔斯登还在经营的话,我肯定会写一本名为《贝尔斯登的兴旺与复兴》的书。这本书也许不会有什么戏剧性的色彩,但最根本的信念和观点应该是一致的。

即使是在我们的事业蓬勃发展的竞争环境下,贝尔斯登的文化中最大的特点,依旧是员工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尊重。从来到贝尔斯登那一天起,约翰·斯雷德给了我人生最大的一个机会,而我们的另一位合伙人,哈罗德·梅尔则待我如挚友,他们让我深深地体味着这种文化,享受着它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收获。尽管我们与塞尔·刘易斯的合作关系有点儿复杂,但我们之间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塞尔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的人,他永远不缺乏激情与动力,只要他觉得我能做到,他就会鼓励我,毫无保留地相信我,让我为所欲为,尽情发挥。

同样感谢我的其他同事。约翰·罗斯瓦尔德与我合作了56年,我们的朋友关系依旧如初。我对约翰怀有一份深深的敬意。麦基·塔诺波尔(Mickey Tamopol)是一个真正的勇士,也是一个具有无穷力量的利润创造者,更是我的挚友,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还有很多人共同造就了我们曾经的成功。我希望不落下每一个人。

我很早就已经注意到,很多同事一直批评我缺乏耐心。平心而论,我觉得他们说的不对。实际上,我根本就不缺少耐心,只是没有机会展现我的耐心。对我的这一点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多年以来曾为我做过秘书的几位同事:劳拉·施莱纳(Laura Schreiner)、丽莎·达摩尔·麦扎泰斯特(Lisa D'Arnore Mezzatesta)和德博拉·科雷佐(Deborafl Colaizzo)。她们一直忍受着我的所谓个性,作为我的左膀右臂,她们把奉献、执著和幽默融为一体,带给我力量和智慧。

我还要感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Simon & Schuster)的莫特·简克洛(Mort Janklow)和鲍勃·本德尔(Bob Bender),一个好的代理商,就像一位好的基金经理,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作为我的合作者和俄克拉何马的同乡,马克·辛格(Mark Singer)为我排解了很多烦恼,他也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和演说家。感谢你,马克。(我认为有必要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对他的谢意。)

对于家人,我确实找不到什么语言来表达我内心深处的情感。首先,感谢我的妻子凯西,她的爱和支持是我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不仅拿出自己的工作时间来指导本书的创作,也为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她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指挥家和表演家。20年前,凯西创建了自己的纽约法律援助集团(New York Legal Assistance Group),此外,她担任卡多佐法律学校(Cardozo Law school)监督委员会的主席已经有16年了。凯西的美是名副其实的,不仅是外表,更在于她的内心。我的女儿莱恩和儿子泰迪,一直是我生命中最坚强的后盾,而我的孙子更是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我的妹妹迪安妮和弟弟梅纳德,一直在鼓励我,为我打气。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还有无数的亲人,他们给了我最美好的祝福和最真挚的爱,我送给他们的,同样是最美好的祝福和最真挚的爱。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一口气读完了《贝尔斯登的兴衰》,并且受益匪浅。艾伦 C.格林伯格展示了他坦诚直率、幽默风趣的魅力,介绍了许多关于华尔街、投资和人性的常识。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没有人比艾伦 C.格林伯格更了解华尔街了。凭借出色的交易天赋、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强硬的作风,他成为金融圈内的传奇人物,而这一切都来自华尔街一个伟大的公司——贝尔斯登的崛起和陨落。当傲慢和欲望取代基本原则时将会发生什么,他在书中为我们上了永恒的一课。如果你想驰骋股市,这正是你需要学习的。

——汤姆·布罗考(Tom Brokaw),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王牌主播

在《贝尔斯登的兴衰》一书中,艾伦C.格林伯格运用他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幽默风趣,直言不讳,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贝尔斯登作为最大的金融帝国之一,如何就在我们眼前土崩瓦解了。没有任何掩饰,我为他叫好。

——布恩·皮肯斯(T.Boone Pickens),亿万富翁、著名投资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