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阅读能力直接决定今后的学习能力,好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爱看书,更要会看书。对于0-6岁的宝宝来说,正是出于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培养他们与书的交流,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伴随终生的财富的注入。
我们的家长总是不停地给孩子买书,以为只要让孩子浸染在满是书的环境下,就能够和书达成有益的共识,并促进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这只是做对了一小部分,还有最关键的步骤家长却往往忽视,那就是用最适当最科学的方式将书籍引入孩子的世界,真正的让你的宝宝接纳书,爱上书,主动去读书。这本《0-6岁宝宝阅读能力训练全书》就是帮助家长将书籍引入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主动的成为热爱阅读的“小天才”。
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阅读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间即在0-6岁。当然,对宝宝来说,阅读从一开始来说可能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并且这种培养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充当了宝宝早期教育中不可替代的角色,设计、引导并激发宝宝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你的宝宝逐渐认识书,爱上书,并最终会读书,使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好习惯。《0-6岁阅读能力训练全书》力图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对你的宝宝进行系统的阅读能力训练,让您的孩子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孩子的读书习惯与读书技能。孩子如果时时刻刻都能待在一个富有知识和情趣的家庭里面,那么他就会尽可能早地认识到书的重要性,并随之对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因而,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让家中充满书香,让孩子能随时随地接触到书籍。
案例:
刘先生有一个3岁半的儿子,十分调皮。虽然已经上了幼儿园,但是和别的孩子相比,不管是识字还是阅读能力都相差很多。儿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玩一些“打仗”游戏。刘先生十分着急,他也给孩子买了很多儿童读物,但是因为自己和妻子都很忙,没有时间带孩子读书,眼看着孩子的黄金阅读期已经快要过去了,刘先生只能干着急。
针对这种情况,刘先生下决心要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个富有书香韵味的地方。他先是买来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但是并非全是儿童读物,而是有一些其他的书籍、字典、杂志等等。走进家里,就能看到客厅放着一些报纸、杂志,书房的书架上更是摆满了各种书籍。儿子看到这些,很自然地问到:“爸爸,为什么买来这么多书呢?”刘先生告诉儿子:“因为爸爸喜欢读书啊。你看,这些都是爸爸喜欢的书,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书呢?”儿子听后,感到很迷茫,刘先生进一步启发:“我们来比赛好不好?你读你的书,我读我的书,读完以后互相来讲故事,看谁讲得更好。”儿子高兴地拍手赞同。
从这天开始,刘先生发现孩子不再热衷于到外面玩耍了,而是能坐下来看看故事书、图画书了……
刘先生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照料孩子、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从而采取了给孩子打造书香氛围的方法,使孩子逐渐爱上了阅读。这也为广大家长引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否喜好阅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环境的影响。父母爱读书、家中形成一种有利于开展阅读的氛围,这对孩子来说无疑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P11-12
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阅读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将来成功的重要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能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命运。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等于教会了孩子怎样学习、怎样成长。一个人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是0~6岁。这个年龄段的阅读行为我们称之为“早期阅读”。
实践证明,进行过早期阅读训练的孩子在学龄阶段的表现会比其他孩子更出色。比如,他们会早一步学会比较和辨别,具有对细微差异的观察力,记忆力提高很快,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十分突出。可以说,早期阅读所奠定的基础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1. 早期阅读能够使得孩子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以及崇尚知识的情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让孩子从幼年起形成阅读的习惯,会让孩子很容易就爱上读书,喜欢学习,而且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越多,孩子就会越崇尚书籍和知识。
2. 早期阅读可以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和习惯进行过早期阅读训练的孩子一般都会对身边的文字十分敏感,看到广告、标语、报刊、信件、日用品,都会把认识的字读出来。不认识的,会立刻询问,然后还会饶有兴趣地去读去记。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这种识字的兴趣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3. 早期阅读能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幼儿作品里常常有这样的语句,“春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醒了青蛙”“熊猫勇敢地冲向豹狗,金丝猴趁机搬起一块石头朝豹狗砸去”等等。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更清楚、更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达人对各种事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对于语言模式正在发展中的孩子来说,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经常阅读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都会不断地提高。
4. 早期阅读可以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早期阅读一般以听读和讲读为主,比如在给孩子讲完故事之后,可以问孩子“你认为这个故事好不好”,如果总是这样问,孩子就会有目的地听。在这样的引导下,不仅培养了孩子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也会让孩子的听说能力增长更快。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会记住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故事情节,在熟悉故事角色间对话的基础上,他们也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讲述故事,甚至是创编故事,这都能够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早期阅读可以为孩子的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开始学习写作时才发现不知道怎样下笔。而幼年就博览群书的孩子则会有所不同,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多种修辞及描绘手法,笔下语言流畅、优美、生动。原因很简单,文字对经常阅读的孩子来说早已驾轻就熟,各式修辞、描绘手法在幼年阅读过的读物中都常会接触到,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6. 早期阅读能促进孩子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发展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动听的故事,优秀的图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直观性。”孩子在文学知识和精彩图片的耳濡目染下,通过对图画的串联和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的学习,想像力和观察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孩子根据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又可以对思维进行锻炼,可以充分发挥逻辑思考的能力。
7. 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孩子独立性的发展0~6岁是孩子独立性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孩子的阅读一开始是一种成人与孩子的交互阅读。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这种交互阅读会适当进行调整,成人的讲述成分逐渐减少,孩子的自主阅读成分逐渐增加,并会逐步过渡到以孩子为主的独立阅读活动。这一过程本身将使孩子自身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8. 早期阅读可以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发展孩子最初的阅读行为往往来自实际生活,还有一大部分来自于成人的讲述。而当孩子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以后,便不再完全依赖成人,他们能将自己对书本的理解、对画面的观察充满自信地讲述出来,这样的训练无疑可培养孩子大胆表现的勇气和自信心。
9. 早期阅读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是非善恶观在幼儿文学作品中,会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形象,比如:温和善良的小白兔、机灵活泼的小松鼠、凶狠残暴的大灰狼等等。这些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孩子,牵动着他们的心。而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惩恶扬善、积极向上的思想也会深深烙入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形成良好的是非善恶观。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时,父母充当了不可替代的角色,设计、引导并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将为孩子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并让他们从书中体验到丰富的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在与父母一起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将享受到无可替代的分享和交流的乐趣。而父母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书籍以最恰当的方式引入孩子的世界里,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