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本主义的迷思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澳)鲍勃·艾利斯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因为鲍勃·艾利斯编著的《资本主义的迷思》是一本反潮流的书,是一本代表广大弱势群体奋起抗争的书,是一本态度激昂、言词有些偏激,但也因此包含有真理因素的书。一方面,作者对金融大鳄和那些贪得无厌的CEO们“嫉恶怀刚肠”,痛加鞭笞;另一方面,对于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则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诗句),表现出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内容推荐

《资本主义的迷思》作者鲍勃·艾利斯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实行社会民主主义;反对自由贸易,主张恢复贸易保护;反对经济全球化,力倡在发展小乡镇的基础上发展本国本民族的经济;反对盲目推行私有化,主张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加强国家的监管和干预;反对经济至上(作者将其称为经济原教旨主义),主张向不丹这样被普遍认为“落后”、“闭塞”,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往往被忽略不计的一介小国学习。一起来翻阅《资本主义的迷思》吧!

目录

第一章 隐秘无形之物

第二章 变动的房屋价格

第三章 别无选择

第四章 奴役状态的回归

第五章 这家伙是个失败者

第六章 隐秘无形之物的证据

第七章 他企图杀死我父亲

第八章 大脑里长出小白花

第九章 在故乡的老镇工作

第十章 我说的话应验了

第十一章 “7月10日前有效”

第十二章 柏林妓女价格的变化

第十三章 今夜的幸运儿

第十四章 唤醒沉睡的工人

第十五章 人的因素

第十六章 在那个遥远的、我们知之甚少的国家里

第十七章 工作习惯

第十八章 飞翔的唯一方法

第十九章 各尽所能

第二十章 怎么办

第二十一章 各尽所……

第二十二章 谁像大人物那样说话,大人物说的又是谁

试读章节

如果我对你说,无需担心海啸,自由市场将解决这个难题。你或许会认为我脑子有点问题。

或者,如果我对你说起中国的地震,又怎样呢?答曰:这不是个问题。一个独生子女——家庭里唯一的孩子死于倒塌的校舍,而他的父亲已经做过输精管结扎术,但他的母亲却想再生一个孩子来弥补膝下无子的缺憾,对于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市场的力量将轻而易举地加以搞定。你就尽管等着瞧吧。

或者,如果我对你说,有300个孩子死于以色列的炮击,5万座楼房被摧毁,又如何呢?答曰:不必担心,不受管制、没有政府干扰的自由市场很快就能化一切腐朽为神奇。

又或者,我对你说新奥尔良所遭受的飓风水灾、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肆虐的山火,或是80万无家可归的卢旺达人被大砍刀杀死,这些天灾人祸都可以凭借自由市场的功能来加以平复。

你会认为我的大脑进水了,或者是被误导了,或者是不了解事实,难道不是吗?你会感到奇怪,我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星球上。

你或许想要知道,我是否中了邪了。

2

然而,20多年来,与此极为接近的一个观点,却广受获得各种奖项的经济思想家、政府的领导人、有影响的媒体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的追捧。这个观点就是:政府必须将其作用缩减到最小程度,任凭市场力量天马行空,自我调节,则万事大吉、天下太平。

我将其称之为资本主义迷幻症。

3

这类似于上帝迷幻症,这种症状认为,只要你把你的灵魂托付给神,那么在你的一生中,他那看不见的手就会日日夜夜悉心照顾着你。

4

或者这些人实际上并不相信这种见解。他们只是四处兜售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一种他们可以赖以为生的工作假说而已。这与基督徒们的信仰非常相似——他们相信,人死之时,事情并没有完结,死只不过是人们在自己的旅途上跨过一个静谧而微光浮现的边界,进入到另外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去了,那个世界是一个人人机会平等的竞技场,事事有条不紊,顺理成章。

这种经济理论既与以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相差无几,当然更与另一种以信仰为基础的教派——基督教科学派(Scientology)基督教科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个教派,它以鼓吹信仰疗法(靠祈祷等治病)著称。——译者注相差无几。该教派认为,在人类来到这个地球之前,其他星球上已经发生过许多意义重大的事情——它笃信的是另外一种实体,那是一个我们并不居住于其中的世界。

资本主义迷幻症患者断言,那个世界既没有毁灭性的地震、丛林大火、战争、龙卷风、部落大屠杀、宗教十字军东征、军队政变,也没有夏季暴风雪;既没有飓风,也没有正在消融的冰川来改变地球上的人类生活轨道。当然,也没有世界经济问题。

那里没有像猫王、耶稣和莎士比亚那样受人顶礼膜拜的著名人士,这些人会吸引潮水般的旅游观光客来参观那些城市和景观。

那里也没有像麦加和迪斯尼乐园那样的圣城和乐园,在那些地方,几百万朝圣者改变了它们的经济运行方式。P2-3

序言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因为这是一本反潮流的书,是一本代表广大弱势群体奋起抗争的书,是一本态度激昂、言词有些偏激,但也因此包含有真理因素的书。一方面,作者对金融大鳄和那些贪得无厌的CEO们“嫉恶怀刚肠”,痛加鞭笞;另一方面,对于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则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诗句),表现出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它反对的是当今经济界、政治界普遍公认的,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那些理论和政策,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未经考察而深信不疑的断言”。对于这种“未经考察而深信不疑的断言”,作者将其称为“迷幻症”。

作者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实行社会民主主义;反对自由贸易,主张恢复贸易保护;反对经济全球化,力倡在发展小乡镇的基础上发展本国本民族的经济;反对盲目推行私有化,主张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加强国家的监管和干预;反对经济至上(作者将其称为经济原教旨主义),主张向不丹这样被普遍认为“落后”、“闭塞”,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往往被忽略不计的一介小国学习。

或许,这些观点谈不上有多么惊世骇俗,但一定会引起你的不解、好奇,甚至怀疑。如果你想一探究竟,那么,就请读读这本篇幅并不长,理论并不艰深,文字如行云流水,而语言不乏俏皮和嘲讽的书吧!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译毕之余,译者愿意提出两个问题与读者一起探讨。

首先,什么是真理?

古往今来的众多圣人贤哲为此殚精竭虑,撰写的文章汗牛充栋。我的看法是: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也就是一时一地的,而不是普世长存、放之四海而皆的;真理,特别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真理,是有立场的,而不是所谓超阶级的、客观公正的;真理是偏激的,而不是全面、公允执中的。把上面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可以说,世上只有相对真理,而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

譬如房价飙涨吧,入城打工者和普通工薪收入者痛心疾首,轻者牢骚满腹,重者怨声载道;而房地产开发商和一干从中渔利者,则洋洋得意、弹冠相庆,或者暗自窃喜、没事偷着乐。经济学家们则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大有利于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一派则担心会形成泡沫,造成经济全面衰退。一些奉行“话提两头,不执一端”的中庸之道者,则摆出了惯常的“既要……,又要……”,“既不要……,又不要……”句式,以示其不偏不倚、客观公正之态。总之,对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上,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看法。那么,究竟孰是孰非,真理又在哪里呢?我的看法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必须对每次涨价的时机、上涨的幅度、上涨的原因,以及它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后,才能得出比较确切的认识。另外,每种看法都是值得重视的,即使是那些偏激的,甚至是大谬不然的观点,其中也难免有真理的因素存在。因为“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乃至理名言。真理总是与谬误共存的,如果因为某种看法言词偏激而弃之如敝屣,那就是俗话所说的,在把洗澡水倒掉的同时,也把澡盆里的婴儿一起倒掉了。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那些弱势群体的意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任何一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尽管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弱势群体在人口中始终占据大多数,但是他们的声音也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常常被人忽略。当他们发出抗争的呼喊时,则往往语调激昂、言词激烈,被主流舆论讥讽为以偏概全、以假乱真。本书作者多次指出,资本主义所标榜的那个“公平的竞技场”(Level Playing Field),其实是富人的乐园,穷人的刑场。资本主义所谓的在这个竞技场上展开的公平、自由的竞争,不过是弱势群体被剥削被侮辱的自由。套用一句鲁迅先生80年前的说法,就是这种“费厄泼赖应当缓行”了。请注意,其中的费尔泼赖正是英语“Fair Play”(公平竞赛)的译音。而对于那些提出要实行费厄泼赖的人,鲁迅是毫不留情地讥之为“资产阶级的走狗”的。而鲁迅那些如匕首、似投枪的战斗檄文虽说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至今读来,却依然闪烁出真理的璀璨光芒。原因就在于,鲁迅的文章是为那些虽是弱势,但却是“中国的脊梁”们所写的。

总之,我们可以归纳出真理的几个特点。

首先,真理存在于广大的弱势群体一边,但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往往是少数先知先觉者,因此我们说,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

其次,由于统治阶级会豢养大批所谓专家学者、舆论媒体,为自己私利的合法性大造舆论,因此真理往往存在于对占据统治地位意识形态的批判之中。

最后,气不顺则言词激,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则无法矫枉,这种批判常常看起来偏激和过当,所以真理也就常常表现有过激的特点,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老子的“自然无为”、“贵柔守弱”。两千多年过去了,又有谁能否认其中所包含的聪明睿智和真理成分。

这三条可以看做是探索真理的方法,也是阅读本书后,掩卷思考的思路。

其次是关于贪婪的问题。

对于那些年收入高达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CEO们,本书作者做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指出了他们的鲜廉寡耻和贪得无厌。但是作者也表现出了对这种贪婪的迷惑不解。他在书中写道:

“对于他(指雷曼兄弟公司的CEO迪克·福尔德)总共攫取到的5亿美元,你又能怎么办?除了把它存到银行里,白天晚上地吃利息,甚至每小时就能获得成千上万的利息之外,又能做些什么?除了仅仅获得利息之外,又有什么用?

“毕竟,你每天只能吃三顿饭,晚上只能在一张床上睡觉;你一次只能驾驶一条游艇,或者只能乘坐一架私人飞机。”

这使我想起了庄子“逍遥游”中说过的话:“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果腹。”

在《孟子》一书里,曾经提到一位坦率得近于可爱的齐宣王。他直截了当地承认:“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好勇”,或许可以用个性使然来理解;“寡人好色”,或许可以用“饮食男女,性莫大焉”来解释;但“寡人好货”,却让人费解。贵为一国之君,要什么有什么,还要怎样?因此孟子才问他:“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彩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由此可知,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真是一点不假。普希金那篇名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那个渔夫的妻子老太婆,一开始只不过就想要一个洗衣盆罢了,末了却要做主宰世界的女王。本书的作者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是什么样的疯狂冲动使得你如此渴望得到这么多钱?”答案是:不是别的,就是贪婪。而人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这可以算是贪婪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贪婪会使人寡廉鲜耻、蛇蝎心肠。私有化所带来的贪婪尤其如此,本书作者举出了大量例证来揭露某些公司机器高管们在“利润至上”,实质上就是“金钱至上”指导下干出的种种丑行,以及触目惊心的社会后果。这一点,对于那些总以为西方月亮也比中国圆,或者如作者所说得了“资本主义迷幻症”的人,本书尤其值得一读。

最后,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贪婪是要招报应的,小贪小倒霉,大贪则“致使枷锁扛”,甚至有可能上断头台。这也是那些贪官污吏心知肚明的事情,但是却依然情不自禁地要干这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勾当。前两年,听说有个省连续三任的交通厅长都因为贪腐而进了班房,真称得上是“前‘腐’后继”了。“利令智昏,情致识迷”。换句话说,人的理智之清水似乎熄灭不了自身贪欲之邪火。此真亦一可怪而又可叹之事也。

归根到底,贪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那么,能用什么心药来医治人类贪婪这个痼疾呢?

我读到过一个小故事。

一臣伺王坐。

王问曰:“吾国土有涯乎?”臣答曰:“有涯。”王问:“以何为涯?”臣答曰:“以邻国为涯。”

王又问曰:“大海有涯乎?”臣答曰:“有涯。”王问:“以何为涯?”臣答曰:“以岸为涯。”

王再问曰:“人心有涯乎?”臣答曰:“有涯。”王问:“以何为涯?”臣答曰:“以知足为涯。”

显然,这个国王绝不弱智,因为他知道人心无边无涯,比大海还要广袤和深远得多。而臣的答复也很有道理,除了知足,还有什么能填满那不知足的欲壑呢?故老子又言:“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此外他还奉劝众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不过众所周知,这味心药和《红楼梦》里那个王道士的“疗妒方”一样,并不那么奏效。

治病要治根,这就要谈到人性的问题了。那么,贪婪是先天就有,是人从娘胎里一生出来时就有的吗?我的回答是:“否。”因为从娘胎里生出来的人只是一个动物,除了“食色性也”这些动物本性,谈不上什么人性。不信请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里面的狮狼虎豹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他们饿了就去捕猎,吃饱了就去打闹嬉戏,或歇息睡觉。即使大群的牛马羊鹿这些鲜美可口的食物就在身旁吃草,也视若无睹,绝无贪得无厌之心。

贪婪这个大丑大恶大奸大邪的人性,只能是后天养成的。只能是在这个人类亲手建立,又不得不生活其中的社会制度下培养起来的。

所以,除了求助于人的内心,用心药来疗治贪婪之外,人们还设想通过外在的力量,即用现代文明所发明出的一个标志物——法律来约束人的贪婪。

拿作者批判的这个资本主义来说,有一句话很经典:资本主义就是贪婪的合法化。其实,无论是奴隶主义还是封建主义社会,也有人说是自从“文明”发展以来,全都是建立在贪婪的基础上。记得恩格斯说过这样的话,从奴隶社会以来,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他们之间的差别仅在于“合法化”三个字上(你可以从这句话来理解资本主义的法制或法治的实质是什么),其本质并无什么不同。难怪不丹的文化部长要大惑不解了(请看本书263节)。

君不见,美国刚刚通过了号称80年来最严格的金融监管法案;G20峰会也大声疾呼,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行动,以加强对金融业的督查。对于这些措施,有人指出:“好心的——即怀有维护和粉饰资本主义的好心的——教授和官员们,用来吸引公众注意的方法,例如拟订种种监督条例、公布资产负债表、制定一定的资产负债表格式、设立监察机构等等,在这里根本不能起什么作用。”你或许会认为这是当下某个经济学家或观察员对以上事件所发表的评论。那么你错了。这是伟大的列宁在93年前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伟人就是伟人,他在近一个世纪前所说的话,用在今天仍旧是如此洞见时弊、一针见血。用另外一些法律来遏制已经将贪婪合法化了的资本主义,能够成功吗?依我看,恐怕也只是缘木求鱼而已。  人类的前途在于能否克服自身的贪欲。历史留给人的时间不多了。且不说气候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单单是基因科学、克隆技术就让人不寒而栗。一些科幻小说已经预言,将来可以通过改变某些人种的基因,使其丧失生育能力,而让整个种族悄悄灭绝。或者,培育出一些“人样”的生物,个个身怀庖丁解牛、佝偻承蜩的技巧,却像狗一样的温顺,骆驼一样的吃苦耐劳,除了吃饭,没有任何感情、意志和个性,更没有礼义廉耻、公平正义等高级道德情操的要求。他们只是一些活着的生物机器人,只是某些人攫取财富和权力的工具。总之,可以大胆地说一句,人若不能克服自身的贪婪,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只不过是更早、更快地毁灭人类自己而已。

人啊,人!

最后,我要感谢杨硕林、牛小秦、杨牧,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是无法顺利完成本书的翻译的。

范海滨

2011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20: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