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国航母(第2部)
分类
作者 房兵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房兵编著的《大国航母(第2部)》第一次向有强烈航母情节的国人,全方位解读航母诞生100年来,美国、俄罗斯(含苏联)、英国、法国、印度、日本等6个大国完全不同的航母发展历程,解答了为什么大国都拥有航母、拥有航母的大国不出意外都能成为世界性强国的历史命题,披露了航母决定大国兴衰的重大历史规律,介绍了各国在发展航母过程中的巨大争议、取得的重大成功以及经受的重大挫折。如何从这些大国的航母发展历史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寻求航母强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内容推荐

从“竞技神”号水上飞机母舰到“百眼巨人”号和“鹰”号,航母的诞生和完善经历了怎样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作为未来“海上霸主”的航母为什么在“一战”中备受冷遇?日德兰海战本可以左右战局的航母为何无用武之地?

空袭库克斯港,空袭塔兰托港,空袭珍珠港,从“处女战”到攻势如虹,舰港大战竟如此相似,航母如何以其多波次的空中袭击制胜海洋?

从“奥斯特弗里斯兰”号到“大和”号,在与“巨舰大炮”的历次对决中,航母怎样逐步奠定了自己海洋霸主的地位?

从首战珊瑚海、决战中途岛,到对决莱特湾,美国和日本之间展开了怎样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航母大海战?

世界航母发展已经百年,处在风云变幻的21世纪,世界各主要大国、强国的航母之路将向何处去?

欲知答案,且看《大国航母(第2部)》一书。

《大国航母(第2部)》由房兵编著。

目录

第一章 雏鹰展翅

 百年航母起源与水上飞机航母时代

 舰载飞机试验的源起

 “伯明翰”号上的“一飞惊人”

 水上飞机的捷足先登

 第一支搭载水上飞机的“航母舰队”

 “空对港”攻击的“处女战”

 与胜利失之交臂

 

第二章 早期航母

 “平原型航母”与“世界第一”桂冠争夺战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丑陋的“带篷马车”

 日本海军“后发先制”

 迟来的“竞技神”号

 

第三章 船破天惊

 巨舰大炮时代的终结与航空母舰的大发展

 不如人意的“空对舰”作战

 “巨舰大炮”时代的终结

 航空母舰的“逆裁军”

 “小字辈”和“老牌”不一样的道路

 

第四章 大战前夜

 战云密布之际掀起的航空母舰造舰狂潮

 航母的“大小之争”

 美国海军的“主战航空母舰”

 “双龙”出世,“两鹤”翱翔

 大战前夜的“光辉”

 慢了一步的德、法、意等国

 

第五章 光辉判决

 被称为珍珠港事件预演的突袭塔兰托之战

 “光辉”号航母临危受命

 一波三折的“判决”计划

 老式“剑鱼”带来灭顶之灾

 

第六章 惊天一击

 震惊世界的突袭珍珠港之战

 异想天开的作战方案

 和平烟幕

 虎!虎!虎!

 

第七章 轰炸东京

 “大黄蜂”号送去“来自香格里拉的轰炸”

 “美国海军在哪里?”

 东京,报复的目标

 轰炸东京

 

第八章 航母对决

 海战史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超视距海战

 迫在眉睫的首次航母编队大海战

 莫尔兹比港攻击战

 惨烈的航母大海战

 

第九章 决战决胜

 扭转战局的中途岛海空决战

 布阵中途岛

 海空大决战

 中途岛海战启示录

 

第十章 巅峰之战

 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航空母舰大海战

 “完美”的作战计划

 马里亚纳“猎火鸡”

 日本海军再受重创

 

第十一章 最后一击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后的“自杀性攻击”

 “捷-1”作战计划

 两路分遣舰队折戟壁垒

 栗田舰队的绝地反击

 莱特湾最后的决战

 

第十二章 巨舰末日

 日本海军超级航母与超级战列舰的末日

 最后的处女航

 “信浓”号为什么覆灭?

 “大和”号的悲壮落幕

 

第十三章 战时航母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两国航母的发展历程

 日本航母发展之路

 美国航母发展之路

 

后记

试读章节

轰炸东京

“正前方10海里处发现一艘日本巡逻船!”4月18日清晨,美军重巡洋舰“维森斯”号发来的报告使哈尔西海军中将大为恼火,他一边辱骂日本巡逻船,一边下令特混舰队改变航向,然而这一切已是徒劳。6时30分,第二十三号“日本丸”号巡逻船用电台向联合舰队司令部报告了这一紧急情报,事态蓦地紧张起来。

山本五十六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第二舰队司令官近藤海军中将率领横须贺地区所有的水面舰艇部队出击,高须海军中将指挥的4艘战列舰也奉命从广岛湾紧急起航,就连当时尚且位于中国台湾南端巴士海峡的南云忠一指挥的航空母舰机动部队,也被分派了作战任务。同时,由山县海军中将指挥的第二十六航空战队,出动32架轰炸机,在12架零式战斗机的掩护下,迅速从东京附近的木更津航空基地起飞,直扑美军的特混舰队!

至此,哈尔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空袭东京的作战计划经受着严峻考验。此刻,倘若仍抱住原计划不放,继续向日本海岸接近,一旦遇到日军舰队有组织的大规模海空反击,必将舰覆、机毁、人亡。因此,修改原计划,对东京实施白日轰炸,已势在必行。

哈尔西海军中将断然下令:“B-25轰炸机群立即起飞!”此时,特混舰队距离日本海岸尚有668海里(1 237公里)之遥!

现在,所有的工作都由海军在紧张地进行:轮挡从机轮下抽了出来,忙忙碌碌的小拖车正推推拉拉地将B-25飞机摆在预定位置。大约半小时,16架飞机便两架一排地交错着沿飞行甲板后部摆好了。巨大的双垂尾成一定角度伸出后部甲板的外缘。从空中看去,“大黄蜂”号细长平整的前甲板与纷乱的后甲板泾渭分明,像一支带羽毛的箭在水面飞掠。

天气很好,可以飞行,但海浪太大。“大黄蜂”号加速至最大速度,但仍然在汹涌的海浪中起伏不定。225公斤的航空炸弹从甲板下部运上来,用挂弹车沿甲板送往飞机,被挂上了位于机腹的弹舱。

海军人员原先已将飞机加好了油,但他们担心油料可能已有挥发,临起飞前又往油箱里补充加油。油量表指示油已加满,一群海军小伙子又起劲地摇晃他们的飞机,想把巨大的机翼油箱中的气泡晃出来,这样,他们多少可以再往里加点油。在距离日本海岸如此远的距离上起飞,能够给B-25轰炸机多加一点油,就等于多了一份成功地飞抵中国机场着陆的希望。

海况十分恶劣,“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巨大舰体在狂涛里颠簸,飞行甲板成了疯狂起伏的跷跷板。8时15分,46岁的优秀飞行员杜立特中校的座机满载着2吨重的炸弹,颤颤巍巍地迎着狂风,犹如一台升降机似的腾空了。随后,美机一架接一架飞离航空母舰。当16架B-25轰炸机全部安然升空后,哈尔西海军中将立即率特混舰队返航了。

美军的B-25轰炸机群掠过太平洋波涛向东京进发,为节油而采取的低速以及为隐蔽而采取的超低空飞行,使轰炸机群简直像是在海里行驶一条条小船。三个小时后,他们忽然在一层淡淡的薄雾里发现了日本海岸!美机在锚泊着的渔船桅杆上空一擦而过,十分担心会遭到地面机关枪的扫射,但是,很奇怪,只见渔船上许多男人和女人热烈地向美机挥手欢呼——日本人以为这是自己的飞机。

不久,白色的海滩很快就融合在柔软起伏的绿色田野里,轰炸机群又很快飞进了河谷。突然,有两批日军的战斗机群从美机透明的机头上空掠过,但实施超低空飞行的美军机群没有被发现。在陆地上空低飞20余分钟,像玻璃一样平静的东京湾便映入眼帘,东京在望了!

历史上的巧遇往往令人难以置信。首先与杜立特的轰炸机编队相遇的日军飞机,竟然是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的座机。当时,东条正乘飞机去视察水户航空学校,突然从右方飞来一群双引擎飞机,东条的秘书西浦大佐觉得飞机“样子挺怪”,当近到连飞行员的脸都可以看清时,他猛然醒悟:这是美国飞机!双方一掠而过,一枪未发!

5分钟后,史无前例的东京空袭战开始了!

最初,东京的市民都还以为这场空袭只不过是一次实弹防空演习。当美军的轰炸机编队飞入日本上空时,日本无线电台正在用英语广播日本人生活的乐趣以及他们如何毫无轰炸的恐怖,就在这时,广播突然停止了,之后播音员都在用急促的语气讲着日语。此时的东京,恐怕不再是一片安全的乐土了。轰炸开始时,正赶上工人下班的时间,当美军的轰炸机编队从东京屋顶飞过时,只见日本人满街跑,许多军事设施和工业目标都在焚烧着。美机尽情地投弹,“圣土”上黑烟滚滚。一架美机轰炸了东京以南的海军造船厂,另一架正炸中2艘建造中的巡洋舰,船坞中的潜艇母舰“大鲸”号也被炸开了一个大洞。飞临东京的美军轰炸机驾驶员一眼就发现了一个极为诱人的目标——天皇皇宫。但是,每个飞行员都只能严守命令:仅仅轰炸日本本土的军事目标。

空袭东京的整个过程,总共历时仅30秒,当地面发出猛烈的高射炮火时,美军的轰炸机群已安然飞远了。与此同时,除日本首都东京以外,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的飞机制造厂、坦克制造厂、钢铁厂、炼油厂、船坞、军需仓库等目标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轰炸。

空袭结束后,杜立特率领轰炸机编队立即从正南方向撤走,然后,向西飞往中国沿海的机场。由于燃油不够,部分美机在浙赣上空弃机跳伞或迫降。

在飞抵东京上空的16架B-25轰炸机的共80名飞行人员中,3人在跳伞时殒命或失踪;8人被日军俘虏,其中3名被枪决,1名死于狱中,另4名战后生还;有1架飞机在海参崴着陆,5名机组人员在苏联境内滞留了13个月后获释;其余人在中国着陆,之后陆续返回美国。由于成功地对东京进行了袭击,杜立特中校和他生还的战友们都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嘉奖,杜立特荣获了美国最高国会勋章,并晋升为准将。

美军此次空袭东京,无论是其目的和动机还是其最终造成的实际结果,都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仅仅投入了16架中型轰炸机,持续了短短30秒钟的空袭作战,摧毁了日本的建筑物90余座,造成50余人死亡,物质上的损失并不很大,然而在精神与心理上,却极大地震动了日本这个世世代代以为其本土绝对不会遭到攻击的国家,给当时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军界以沉重的心理打击,同时也使在太平洋战争初期连战失利、士气低落的美军乃至整个盟军都为之一振。

不仅如此,此次空袭还对太平洋战场上战局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它对当时正在悬而不决的中途岛作战方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日本海军的高级将领们由于恼羞成怒而对此作出了过激的反应,从而导致了此后在其战略决策上,出现了一系列战略性的灾难。

P164-168

序言

有关航空母舰的话题,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众多关注国防的人更为之倾心。不过有关航空母舰的知识,人们究竟知道多少?不少人将这件事想得很简单,似乎只是一个“钱”的问题。其实,航空母舰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它的复杂性,读一下有关书籍非常必要,国防大学房兵副教授所写的这部书,就是了解航母的一部很生动的读物。

了解海军舰船和航空知识的人都知道,航空母舰是一个聚集了航海、航空高科技的综合战术平台,建造它要比造同吨位的运货商船复杂得多,有效使用更是难而又难。2011年是航空母舰问世百年,回顾人类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航空母舰后,海战由平面发展到立体,没有空中掩护的舰艇已显得十分脆弱。“一战”结束后,世界各海军强国由只重视战列舰而转向重视航空母舰。

早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军费投入的半数以上便用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愿再打地面战,而要用空中优势(后来又有天基优势)来扬长避短。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对世界上有军事知识的人无疑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震撼,空中绝对优势导致了攻防双方一边倒的彻底失衡,形成了“地面问题空中解决”的态势。庞大而无头顶掩护的陆军简直成了活靶子,现代空军成了战争胜负的决定者!同样,未来的海上问题,也需要从空中解决,远洋海军不能没有头顶上的支援,航空母舰恰恰又是远洋海军解决空中支援所必不可少的!

未来的陆战、海战都会向立体化发展。纵观“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核力量威慑下已难以再打全面大战,进行局部战争的“首战之军”便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当前全球范围内每年几百亿美元的武器销售中,占总额一半的项目就是战机,“无空防便无国防”已成为世界共识。同样,当一个国家的国防范围扩大到远洋时,解决空中防御问题更要靠航空母舰。

一百年来的战争史证明,技术先进的陆军和落后的陆军尚可对等作战,技术先进的航空兵和技术落后的航空兵却几乎无法交锋。陆战交锋存在技术差仍胜负难料,是因为陆地有复杂地形地物可迟滞困扰对手,还有群众支援掩护能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空战中的技术差却对落后一方具有致命性,这是因为“空中无群众”,一望无际的天际也没有铁丝网、堑壕和山峦叠障可以阻碍敌人。同样,在辽阔无际的海面上,居高临下的飞机对水面舰艇乃至潜艇也具有绝对优势,“制空权便是制海权”。没有空中掩护的海军就难以出海,没有航空母舰的海军也就不可能成为远洋海军。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还不是科技创新大国。今后,中国必须改变以低档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新一轮升级,这样航空工业才能夯实全面腾飞的基础,并能体现在其同远洋作战能力的结合体——航空母舰的发展方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人们呼唤强大的中国航空兵,中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必将不负国人的厚望。

房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中,属于中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写的这部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希望读者们能喜欢此书。

以上,也是我这个从军四十多年,如今还在为国防建设努力的军人的一点希望。

少将 徐焰

2011年8月1日·建军节

后记

凝视着摆在案头的这部书稿,在扑鼻而来的书香之中,似乎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海腥味!

2011年,是世界航母百年。

2011年,也是中国航母元年。

2011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开始播出由我主讲的专题系列节目《百年航母》。对世界航母百年与中国航母元年的“恰逢”,给予了最好的纪念!

本书是我在《百年航母》系列电视节目中讲稿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被“剪掉”的内容(电视节目时长所限)、还有大量当时觉得没有“说透”的内容,并且相应地充实了大量的航母战史资料和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各型航母性能资料以及大量的相关图片而成。经过这一番改头换面的“重新装修”,最终展现在广大电视观众和读者朋友们面前的这本书,在保留电视节目原有“口语化讲述”特点的同时,希望能够带给您一份全新的解读与感受。

本书分为两部:第一部,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各国航母发展的不同道路、各国航母在战后局部战争中的实战运用、经历了战火考验后的大国航母之路因何最终走向殊途同归;第二部,主要讲述从百年航母起源到航母早期发展、美英日等海军大国在航母发展上的博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航母大国之间波澜壮阔的航母大海战。

感谢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先生,感谢云南卫视总监李晓风先生,是你们的慧眼相识与果断决策,在世界航母百年之际给了《百年航母》一个绝佳的亮相机会。感谢在航母情结上与我心有灵犀的云南卫视副总监朵翔先生,感谢最早邀我加盟《经典人文地理》的栏目制片人杨明菊女士,是你们的精心策划与大力支持,在世界航母百年之际给了《百年航母》一个最佳的展示舞台。感谢《经典人文地理》主编骈庶先生和栏目组的各位编导——彭雨阳女士、李国瑜女士、陈敏女士、陈寅先生、蒋云中先生,特别是我的好友刘羽老弟,是你们苦心经营多年的《经典人文地理》这个“品牌栏目”,给了我一个就“百年航母”与广大电视观众朋友们沟通与交流的机会!

感谢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朱大平先生,初次见面,尽管我们对航母的许多看法不尽相同,但是我们都互相感受到了对方胸中浓浓的航母情结,从而产生了似曾相识、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谢时代华语的各位编辑——朱晓鹏先生、王舒女士、陈景熙女士,感谢对这本书进行宣传推广的怀英先生、张德才先生,感谢为本书的装帧设计付出心力的肖杰先生、苏鹊女士、任娥女士,特别是要感谢对本书进行全程策划、为本书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的王元平老弟,是你们的鼎力相助,给了我一个就“大国航母”与广大读者朋友们沟通与交流的机会!

感谢我最尊敬的老师和前辈——我军著名军史战史专家、国防大学知名教授徐焰将军,从1994年我到国防大学求学开始,老师就在军史战史方面不断给我以悉心指点,并经常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使我受益匪浅,这一次,老师又在百忙之中亲自为本书作序,让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学界前辈对晚辈的栽培与提携!通过序言,广大电视观众和读者朋友们也能够从中领略到徐焰将军对“大国航母”问题的思考。

感谢新华社《世界军事》杂志社总编陈虎大校,感谢《舰船知识》杂志社副社长田小川女士,如果没有老大哥、老大姐在多年交往中对我的悉心指导和专业熏陶,我不可能对“航母与海权”建立起如此深刻的认识,出自你们口中的许多关于航母的“名言警句”,至今仍是我在谈及航母问题时“言必引用”的基本观点。

感谢我的夫人岳锦红女士,她和我一样生长在军人家庭,也曾经是一名优秀的女军官,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为了我们的家庭,她放弃了很多很多!她不仅为我精心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也是我事业上真正的贤内助,我每一次“突发奇想”之后,她都是第一个冷静客观的品评者,我每一次外出讲学或录制电视节目之前,她都是第一个默默无闻的忠实听众。虽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但是“当众”说一声感谢,却是我很久以来一个未了的心愿。

最后,特别要感谢广大的电视观众和读者朋友们,是你们的长期支持和热情鼓励,最终使我鼓起勇气、不揣冒昧地把这两本书呈献到你们面前!希望这两本书的出版能够成为一次成功的尝试,能够得到广大电视观众和读者朋友们的支持和认可。

有了你们的支持和认可,我会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坚持走下去,不仅要把我在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所作的军事节目逐一整理出来,还要把我在CCTV国防军事频道《战争谜中谜》、BTV《军情解码》等各种电视媒体上所作的许多军事节目也都逐一整理出来,分别结集成书,作为“书房点兵”系列,一一呈献到你们面前,作为对你们长期支持和鼓励的最好回报!

2011年8月18日

于北京红山口

书评(媒体评论)

建造航空母舰并使之形成战斗力,西方人为之探索了一百年。了解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房兵作为国防大学中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所著的这部《大国航母》通俗易懂而又寓意深刻,为广大读者关注航母、了解航母、研究航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徐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