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对联大典(超值金版)
分类
作者 雅瑟//培培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中华对联大典(超值金版)》(作者雅瑟、培培)注重“宴用”和“大全”,凡是有对联的场合,凡是有对联的时日,都有所涉及。

内容推荐

对联文化,源远流长。在当今我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兴起的“对联热”。也是中国当代“国学热”、世界当前“中国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生动地反映了国人乃至世人回归传统文化的精神诉求。

《中华对联大典(超值金版)》(作者雅瑟、培培)注重“宴用”和“大全”,凡是有对联的场合,凡是有对联的时日,都有所涉及。在编排顺序上,《中华对联大典(超值金版)》采用先短后长并按照音序排列、类别清晰的方式,帮助读者对中国对联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目录

第一篇 对联知识

对联的起源及发展

对联的特点和要求

对联的种类和作用

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作用

对联的用字方法

对联的逻辑关系

对联的修辞手法和用字技巧

对联的修辞手法

对联的用字技巧

第二篇 对联集萃

时令节日篇 

“生肖”新春联

“干支”春节联

元宵节联

清明节联

端午节联

七夕节联

中秋节联

重阳节联

元旦节联

妇女节联

植树节联

劳动节联

青年节联

儿童节联

共产党诞辰联

建军节联

教师节联

国庆节联

恭贺新春篇 

通用春联

农村春联

林区春联

牧区春联

渔乡春联

侨乡春联

党政机关春联

工矿企业春联

财贸商业春联

学堂校园春联

卫生部门春联

部队营房春联

拥军优属春联

经典春联选

嫁娶联

通用婚联

贺春日嫁娶联

贺夏日嫁娶联

贺秋日嫁娶联

贺冬日嫁娶联

贺月份嫁娶联

贺政界嫁娶联

贺农界嫁娶联

贺工商界嫁娶联

贺军界嫁娶联

嫁女联

招婿联

同学新婚联

集体婚礼联

洞房嫁娶联

大门嫁娶联

寿诞联

通用寿联

分龄寿联

男性通用寿联

男性分龄寿联

男性分月寿联

女性通用寿联

女性分龄寿联

女性分月寿联

双寿通用联

双寿分龄联

双寿分月联

祝长辈寿联

社会各界寿联

宅第联

大门联

房门联

重门联

后门联

厅堂联

书斋联

园林联

内室联

厨房联

客厅联

窗户联

楼阁联

别墅联

艺苑联

职工俱乐部联

农村文化室联

文联艺苑联

说书场联

游艺园联

剧场会馆戏园联

行业联

农村

工矿

石灰厂

纺织厂

印染厂

印刷厂

发电厂

电镀厂

玻璃厂

钢铁厂

医药

百货商店

纺织品商店

缝纫店

服装店

刺绣店

帽店

鞋店

化妆品店

金银首饰店

珠宝店

钟表店

废品收购店

皮货店

刻字店

文具店

碑帖字画店

文房四宝店

裱褙店

古董店

花木盆景店

鸟雀鱼虫店

乐器店

工艺美术品店

五金店

油漆店

灯具店

刀剪店

颜料店

杂货店

竹器店

木器店

箱柜店

书店

图书馆

电影院

网吧

茶叶店

家具店

玩具店

照相馆

理发店

浴室

医院

药店

马车店

旅馆·宾馆

饭店·酒店

粮油店

茶馆

银行

保险公司

信托公司r

信息公司

轮船公司

轮船码头

铁路段

建筑公司

博物馆

报社

婚姻介绍所

敬老院

财政部门

税务部门

水利部门

土地部门

交通部门

电信局

邮政局

果园

祝贺庆典联

工交矿建开业

商业贸易开业

文体卫生开业

宅第乔迁

励志修养联

修养联

治学联

治家联

处世联

勤政联

挽联

通用挽联

挽男联

挽女联

挽政界联

挽军界联

挽商界联

挽学界联

挽文艺界联

挽祖父联

挽祖母联

挽外祖父联

挽外祖母联

挽父亲联

挽母亲联

挽伯父联

挽伯母联

挽叔父联

挽婶母联

挽姑父联

挽姑母联

挽舅父联

挽姨父联

挽姨母联

挽岳父联

挽岳母联

挽丈夫联

挽妻子联

挽姐联

挽妹联

挽朋友联

挽同学联

挽亲家联

挽邻居联

挽女儿联

挽儿子联

挽晚辈联

挽伟人联

格言联

气节联

自强联

自立联

修身联

自策联

共勉联

题赠联

明志联

奇联绝对

组合联

拆字联

谐音联

同字异音联

拆字合字联

嵌字联

隐字联

讽喻联

矛盾联

顶针联

副叠联

改联

谜语联

同韵联

巧意联

技巧联

回文倒顺联

同偏旁部首联

倒顺联

对答联

难联绝对

集旬联

集《四书》句联

集《文心雕龙》句联

集《古乐府》句联

集陶渊明诗句联

集唐诗句联

集李白诗句联

集杜甫诗句联

集韩愈诗句联

集宋诗句联

集苏轼诗句联

集陆游诗句联

集词句联

集史书句联

文学名著对联

集字联

集《三坟》字联

集《秦绎山碑》字联

集《汉曹全碑》字联

集《汉鲁峻碑》字联

集《汉樊敏碑》字联

集《兰亭序》字联

集《圣教序》字联

集《泰山铭》字联

集《景君铭》字联

集《石门颂》字联

集《争坐位帖》字联

集《多宝塔碑》字联

集《醴泉铭》字联

附:最长的对联

名胜对联

各地名胜

古人遗迹

历代名人对联

(一)

(二)

(三)

对联横批

开业贺幛

商业横批

挽幛

挽联横批

新居堂幅

宅第联横批

大门横批

婚联横批

节日联横批

春联横批

第三篇 对联趣事

岳母联对试才婿

杨升庵妙对弘治皇帝

朱元璋“岂止吞吴”

祝枝山写对联骂财主

郑板桥巧识对联

张兰张芳答武后

对对子巧联婚姻

答对过城门

纪晓岚题联讽庸医

刘禹锡落难题联

孟昶奇联测国运

书面页落灯心花开

书生联试新妇才德

老农难住唐伯虎

唐伯虎妙对陈白阳

乾隆点探花

粗毛野兽石先生

原来如此

母狗和公羊

阉猪人的春联

孙中山智见张之洞

姑娘妙对戏秀才

赵南星应联

山登绝顶我为峰

逆不靖威不扬

添联讽贪官

秀才联讽赃官

张之洞斗对

兄弟巧联

村姑巧对秀才

崇丽阁巧联趣对

徐文长巧对杭州知府

公堂答对,因祸得福

张献忠巧对“才子”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虾子与蛙儿

三国人物联

和尚反唇相讥

对联训子

朱项两姓

花农讽秀才

篾匠巧对石匠

巧答考官

巡按私访

无火起尘烟

争座位

“饥鸡”对“暑鼠”

讽刺伪差徭总局

巧续下联

白衣里一个大仁

智讨风筝

阁下李先生

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

霞锦对月弓

万家疾苦早关心

叶向高巧对翁正春

嘲“文正公”

林大秀与叶先生

蒲松龄写对联

文武状元

“小木匠”解难

逗号的妙用

对联中的傲与谦

康熙题“松鹤”联

临刑诉苦酸

王尔烈巧对对联

瑞雪戏对

游湖得联

赶考路上遇老翁

山珍海味

睡梦巧对

烧鹅会走路

洪承畴与史可法

“伊尹一人”

惟楚有才

两袖清风

门联添字问叛徒

郑板桥上任

自画像

人木三分

孔明赵云合庙联

临死还在对句

一百春联

从天而降

鸡鸣鸟叫

桃李门

演戏无益

下联有对倍伤心

惟以不贪为宝

师生谐对

现成对联

纪晓岚智斗乾隆

南岳庙死个和尚

中书令什么东西

对联的妙用

批准探亲

也让你为难

猜谜

这副对联不敢留

半副对联

峨居三苏祠

自愧姓秦

数一数二人家

雅俗成趣

为何演戏

大观楼长联

戒鸦片联

压倒三江

叔嫂斗才

少年于谦

劝君也来两杯

必须挂在正位

鸿雁与蚕

吃掉乾坤

陶澍击鼓

杨溥巧对县令

闭门羹

以父为马

狂举人栽跟头

林则徐写对联

海纳百川

不敢说大话

巧劝祖父戒烟

侥幸得来的宫位

绝妙的《盘庚》

张之洞与陶然亭

袖底笼花

菊花与甘棠

不怕罚款

对句辩诬

生日年纪成寿联

群山虎豹尽低头

试读章节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考察,对联的形成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诗经》、诸子百家著作、《楚辞》、汉赋、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原始形式。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人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问的诗歌305篇。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诗经》中已出现了一些对偶句,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如《大雅·旱麓》中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诗经》中的对偶句排列整齐,且字数相等,对后世的唐诗和对联的形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启迪作用。

春秋末年,各国封建统治者纷纷搜罗一些文人志士,为巩固他们的政权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中逐渐涌现出了不同学派,各流派互相辩难,争芳斗艳。我国思想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了像孔子、墨子、老子、苟子、庄子等名人,并产生了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的一系列学术体系。。诸子学说论述精辟,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练,文章中大量的对偶句可以看做是对联的早期形式,如“情欲信,辞欲巧”.又如《尚书‘益陈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论语·述而》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

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化昌盛的时期,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班固等一大批文学家的赋,对仗工整,较之单行散句有着更为独特的美感形态。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对语言工整华丽的进一步追求,又形成了新文体——骈文。骈文中对句很多,较之汉赋中的对句,在句式的对仗工整及音韵的和谐方面又进了一大步。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风”的时风,涌现出了大批著名文学家及传世佳作。其中很大一部分佳作不光是对仗工丽的名句,更是对联的典范,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自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等。由此可见,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对联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完善了自身的规则,使对联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宋代时期,春节时门户悬“桃符”的习俗仍然沿袭。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就是新题的“桃符诗句”。宋、元时期,宫廷、宦门以及寺庙、佛门,已经出现了镌刻于木柱上的对联,后人称“楹联”。而且,据有关资料证实,最早的寿联、挽联、题赠联也在当时产生了。

明朝开国初年,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一道圣旨,春联遍布金陵各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自此,春节张贴春联,取代了“题桃符”之习俗,而且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普及到了百姓门户。在楹联发展史上,这不能不说是朱元璋的一大贡献。

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清代的康乾盛世,对联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日臻完美的程度,不仅内容涉及面广,口对笔题,俯拾皆是,而且名流云集,高手不穷。统治阶级对骈文和对联非常看重,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文人将时局政见、流派纷争通过对联的形式予以表达。对联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蔚为大观。对联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联产生后。起初只应用于文坛、官场、宫廷,后来也逐渐普及于广大民间社会,以至发展到名胜古迹、殿堂署廨、寺祠庙院、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商场工肆、店铺坊馆等等,无不悬挂、张贴对联,以作装饰或者标识。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箱柜、粮囤、车辕、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

随着对联应用范围的扩大,它日益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除了春节贴对联已逐渐成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习惯以外,若遇喜庆之事,则用贺联恭祝;遇丧葬祭悼,则用挽联哀吊;遇不平之事,则用对联呼号呐喊;在文人诗客、学者名流中,也有的以自题或者互相馈赠对联来寄寓情怀,交谊劝勉,抒发感慨,宣传思想主张,也有的以对句互相逞才思。逗乐趣,或者游戏嘲谑。

所谓“对联”。就是两个句子既要相对,又要相联。上下两句相对偶,是对联最重要的特点。而对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1.相同的旬式

句式相同首先要词类相当。上下联对应的词,要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其次,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要做到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做到了句式上的相同,对联形式上就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

2.相等的字数

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点。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曾谈道:“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

3.和谐的平仄

对联讲究声律节奏.具有音乐美。平仄是汉字声调的两大类型。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人归纳为“仄”。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人声,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平仄和谐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平仄相对。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

对联的起句有仄起和平起两种规则。上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称仄起,若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称平起。起句规则如下:

五言联仄起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联平起式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言联仄起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六言联平起式为: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联仄起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联平起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八言联仄起式为: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八言联平起式为: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九言联仄起式为: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九言联平起式为: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十言联采用四、六骈文体格式: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十言以上的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句最末一个字即句脚的平仄也要协调,通常采用“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种方式反复进行。

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试举如下: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上下联皆由较多字数组成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较少字数组成的对联,称短联。第二类主张以全联30字或4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余德泉先生之说)。第三类主张以全联60字或7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周渊龙先生之说)。第四类主张以全联90字或10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常江先生之说)。究其理由,上述观点皆自成一说。相对而言,编者比较倾向于30字或40字之说,因为这个幅度似乎与人们对长短联通常的模糊感觉接近些。但可以说,无论以多少字数来划定长联与短联都显得勉强,尤其是在只相差一个或几个字的情况下,就更显得生硬。实际上,长联与短联属于模糊概念的范畴,没有必要也很难在字数上划定二者的界限。其他文学体裁同样如此,如长诗和短诗,恐陷至今尚无行数上的绝对界限。因此,在选编长联和短联时,只要有了某种相对合理的统一标准,则不妨各自规定,自成一体。P2-4

序言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汉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的瑰宝。它是在我国人民传统审美理想和民族心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我国人民思想观念和艺术情趣的集中体现.是相关艺术形式互相促进的产物。

对联乃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其形成是由民间点点所成,其精髓之处有待大家去欣赏和研究,去发现和探索。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对联的起源可以远溯到桃符。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传’说中镇邪除妖的神荼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画符咒或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事,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但这种桃符只是为了求神灭祸、祈求吉祥,没有独立使用对仗句子的意识,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对联。五代时.符咒和“神荼”“郁垒”的名字逐渐被联语替代。据说,这源于后蜀国君孟昶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孟昶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最后孟昶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入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虽然这副五言联并不一定是我国的第一副对联,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在古代民间很是流行,也成为一种乐趣和文化的体现,可以说对联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和幽默.也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和美好愿望。对联与我国语言文字、风俗文化、文学艺术有密切的联系,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几乎是同步发展,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深受古今中外的朋友喜欢,成为一种民族的必然、文化的必然、艺术的。必然。

逢年过节,千家万户贴上了各种各样的对联。改革开放以来,对联的创作、应用和研究更是空前地活跃起来。发展至今,对联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红白喜事,开张庆典,对联成了表达感情和烘托气氛的独特载体。现如今,很多研究对联的专著也相继问世.记载对联的史料也非常丰富,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对联会更受大家的关注,因为它记录着我们中国文化、中国前途的精彩。

本书注重“实用”和“大全”,凡是有对联的场合,凡是有对联的时日,都涉及到了。基本上做到了分类全、编目细,涉及百科,包罗万象。在编排顺序上,采用了先短后长并按照音序排列、类别清晰的排列方式,帮助读者对中国对联有一个明晰又系统的了解。

对联文化,源远流长。在当今我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年轻一代中所兴起的“对联热”,也是中国当代“国学热”、世界当前“中国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生动地反映了国人乃至世人回归传统文化的精神诉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