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杨中秋编著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该套丛书之一,汇集了数十个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邓小平主持起草讲话稿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和国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杨中秋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杨中秋编著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该套丛书之一,汇集了数十个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邓小平主持起草讲话稿等。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杨中秋编著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丛书之一。 《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汇集了数十个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正式召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002 分组讨论与通过文件/005 陈云在会议上发表讲话/009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012 二、会前准备 邓小平讲话奠定思想基础/016 邓小平建议工作重点转移/027 陈云提出解决历史问题/030 各小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036 邓小平主持起草讲话稿/040 三、历史转折 作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056 确立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06l 提出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069 重新确立中共思想路线/074 形成了第二代领导集体/077 四、学习热潮 胡耀邦在中央党校讲话/086 万里在安徽传达会议精神/094 胡乔木在社科院作报告/097 各地学习落实全会精神/107 试读章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分华北组、东北组、华东组、中南组、西南组、西北组,并确定了各组的召集人。 中共中央主席、副主席未编入各组。 12月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集十一届三中全会各组召集人开会。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出席了会议。 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就如何开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会议的指导思想、开会办法和议程安排等问题讲了话。 12月18日上午,华北组、西南组、西北组分别召开会议。下午,东北组、华东组、中南组分别召开会议。 各组召集人传达了华国锋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在12月17日下午各组召集人会议上的讲话。各组到会同志一致表示拥护这些讲话,一致同意中央确定的这次全会的三项议程、会议开法和时间安排等。 20时,坐落于北京西长安街的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里举行开幕式。 华国锋主持会议,并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全会的任务和开法讲了话。 华国锋提出,我们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就是讨论通过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关于从明年1月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同时,会议审议、通过农业问题两个文件,和1979年、1980年经济计划的安排。讨论人事议题,选举产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 华国锋在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的情况后指出:中央政治局同志和到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为开好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创造了有利条件。 华国锋最后提出,中央工作会议已经开了一个多月,所以,中央政治局的意见,这次三中全会只开5天,希望到会同志集中精力,把会议开好,完成这次全会预定的任务。 分组讨论与通过文件 1978年12月19日,中央工作会议秘书组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以及汪东兴、纪登奎、吴德、陈锡联4人分别提交的书面检讨。这一天,各组的同志认真阅读了会议印发的文件。 当时,在会内会外,发生了两件事情: 一件是西北组首先开始讨论12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讲话和18日华国锋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讨论中,西北组向中央提出了五条建议: 一、今后中央开会,在主席台就座的,应为主席、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政治局的其他同志应和中央委员坐在一起,可以坐第一排; 二、部分开放中南海;三、开放人民大会堂;四、政治局的同志要多接触群众,克服特殊化;五、成立中央书记处或设立中央秘书长。 另一件,是汪东兴主持召开的关于移交中央联办专案材料的会议。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这一问题确定了四条原则: 一、所有未结案的案件,全部移交给中央组织部。各专案办公室从即日起停止专案工作。所有这些案件,中央组织部负责复查。 二、已经结案的档案材料,由于已交中央档案馆,应立即从中央档案馆取回移交给中央组织部。 三、各专办的文书档案,一律加以封存,待中央决定处理。 四、各专办负责人,要负责做好各专办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避免发生问题。这些同志,要全心做好移交工作,在移交完成后,再回原单位分配工作。 以上两件事情,虽然不是这次伞会的议题,但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其他组也向中央提出了建议,并一致拥护中央对专案工作最后的处理和安排。 会议秘书组印发了《增补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会议又印发了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问题的第三次报告》及附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名单(草案)》。各组讨论了印发的文件。 分组讨论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一是原先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央委员们,以发言等形式,向未参加工作会议的人介绍情况; 二是所有出席者都对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表态,对全会要增补的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表态,对中央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表态; 三是同中央工作会议一样,对工作重点转移、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发表意见。 还有一个内容便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草稿表态并提出修改意见等。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者首先赞扬几天前闭幕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认为会议真正恢复和发扬了毛泽东生前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始至终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相信中央工作会议的好会风一定能在这次全会上发扬光大,使三中仝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与会同志讨论了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业问题两个文件、1979年和1980年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健全民主与法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等重大问题,并建议中央以中央全会的名义作出郑重的决定。 对农业问题两个文件,不少人提出了修改意见。在讨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候选人时,各组同意中央政治局的意见。 P3-7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巾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