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党报,它有一连串骄人的数字:日发行量50多万份,日出对开版50多版。广告收入和实现利润跃居中国报业前列,成为国内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之一,而这些数字都与它的时评、典型报道、社会新闻等栏目息息相关。
《深圳特区报》创造了现代报业高速发展的奇迹,探索出一条新时期党委机关报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也为党报走出困境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石坚编著的《<深圳特区报>竞争力探析》主要介绍了《深圳特区报》的可读性和创新性;《深圳特区报》言论的核心作用;《深圳特区报》的典型人物报道;《深圳特区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深圳特区报·直通车”专栏个性化研究等内容。
序/1
第一章 《深圳特区报》的可读性和创新性/1
第一节 增强可读性:党委机关报市场化的关键/1
一、党委机关报市场化生存的困境/1
二、增强可读性是党委机关报突围市场的利器/6
三、《深圳特区报》可读性的示范作用/9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服务受众与服务党委政府并重/14
一、树立服务受众的理念/14
二、总体设计体现可读性/18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做足做活新闻,实现可读性/25
一、做强做活时政报道/25
二、做强做大社会民生新闻/34
三、用报道策划挖掘新闻金矿/39
第四节 《深圳特区报》写作特色和版面设计评析/45
一、写作特色分析/45
二、版面风格评析/62
第五节 《深圳特区报》:注重贴近受众/73
一、强化党委机关报的实用性/73
二、开放办报,发挥受众的能动性/76
三、报网联动使网民与读者融合/79
第六节 《深圳特区报》可读性创新的理论思考/85
一、树立服务受众理念:增强可读性的基础/85
二、党委机关报的可读性: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的和谐统一/88
三、党委机关报要成为令人爱读的新闻纸/92
四、党委机关报要开展公共新闻报道增强可读性/95
第二章 《深圳特区报》言论的核心作用/98
第一节 《深圳特区报》:凭言论兴起壮大的机关报范本/98
一、言论成就报纸的影响力和权威/98
二、从地方小报嬗变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大报/101
三、《深圳特区报》重视言论的原因及动力/102
第二节 “一仆二主”:一种有效的言论思路/103
一、党性为本/104
二、人民性让言论改头换面/107
第三节 “都市报”化:一种新式的言论风格/109
一、从四个方面着力创新/109
二、言论要“瘦身”/113
三、和时间赛跑/115
四、让言论色香味浓/117
第四节 《深圳特区报》言论的特点/120
一、言论基调偏重于“民”/120
二、文风亦庄亦谐、灵活多样/121
三、集纳多种声音/122
第三章 《深圳特区报》的典型人物报道/124
第一节 《深圳特区报》典型人物报道分析/124
一、概述/124
二、典型人物报道内容分析/126
三、典型人物报道特色/130
第二节 理论视域中的《深圳特区报》典型人物报道/136
一、社会新闻“外衣”消弭受众刻板印象/136
二、典型人物报道宏观效果研究/139
第三节 《深圳特区报》典型人物报道的改革/141
一、理念变革:典型人物报道改革的基础/142
二、消除记者刻板印象:典型人物报道改革的关键/144
三、营造社会氛围:典型人物报道改革的助力/146
第四章 《深圳特区报》的社会新闻报道/149
第一节 《深圳特区报》社会新闻报道的有益探索/149
一、抓取热点社会新闻 引领社会舆论导向/149
二、强化社会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152
三、话题新闻“事件化”激发新闻价值/155
四、社会新闻“深”发展 以深度决定影响力/156
五、带着问题意识抓新闻 报道具有典型意义/158
六、标题画龙点睛 激发阅读欲望/160
第二节 《深圳特区报》社会新闻报道解析/161
一、问题表现/161
二、原因探析/165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社会新闻的报道/168
一、以“三贴近”为切入点做强党报社会新闻/168
二、以真情为支撑 以理性为诉求/170
三、“读图时代”要强化图片传播效果/171
四、发掘党报社会新闻的政治作为/173
第五章 “深圳特区报·直通车”专栏个性化研究/176
第一节 专栏个性化:报纸竞争态势下的选择/176
一、报纸竞争的同质化现象/176
二、专栏个性化:报纸竞争态势下的选择/177
第二节 “直通车”专栏:党报舆论监督的创新/179
一、“直通车”专栏舆论监督的理念/179
二、监督合力:“直通车”专栏的制度创新/182
三、信访平台:“直通车”专栏的模式创新/183
四、报网互动:“直通车”专栏的形式创新/187
第三节 “直通车”专栏:打造个性品牌栏目/191
一、塑造品牌专栏/191
二、专栏的品牌定位/193
三、专栏的内容与报道/195
第四节 “直通车”专栏个性化建构的启示/201
一、“直通车”专栏个性化看报纸专栏个性化发展的途径/201
二、理论视野下专栏个性化建构启示/205
附录/211
参考文献/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