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伊格莱西亚斯先生的这本《编剧自我修养(好莱坞顶级作家的成功秘诀)》形式很特别,他别出心裁地选用了“访谈录”的形式。在这本“访谈录”中,你会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却没有机会向大师询问的问题”。卡尔帮你问了这些问题,并收集到了最为丰富的答案,内容包括:写作欲望、决心、怎样创新、怎样创造写作环境、写作习惯、时间的分配、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重写、怎样讲故事、怎样考虑观众、好莱坞的游戏规则、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找经济人、怎样读自己的剧本,还有四大原则——耐心、毅力、热情、练习。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编剧,请将这本书列入“必读书目”。
《编剧自我修养(好莱坞顶级作家的成功秘诀)》是作者卡尔·伊格莱西亚斯对于14位好莱坞著名编剧的采访所得。他们从自己本身的经历出发,与大家大方分享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101个秘诀。本书别出心裁地选用了“访谈录”的形式,读者会从中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却没有机会向大师询问的问题”。
《编剧自我修养(好莱坞顶级作家的成功秘诀)》内容包括:写作欲望、决心、怎样创新、怎样创造写作环境、写作习惯、时间的分配、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重写、怎样讲故事、怎样考虑观众、好莱坞的游戏规则、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找经济人、怎样读自己的剧本,还有四大原则——耐心、毅力、热情、练习。
我们所采访的编剧们都已经从事写作很多年了。如果他们没有强烈的写作欲望,他们就不可能获得现在的成就。每一位编剧可能都会有好几条坚持写作的理由,有些理由是很令人敬佩的。他们都不是那种为了赚钱才写作的作家,我也见过那些人,他们总是期望着剧本卖出个好几百万,然后他们就有钱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真正的编剧可能是为了找到一种方式表达自己,或者是展现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是为了让读者开心,他们就是单纯地喜欢写作而已。
读到这里,你也不要因为自己动机不纯而准备收手不干了,其实这些有点世俗的理由也不能算坏,只是你要确定这个理由够强大,能支撑着自己一直写下去。大多数的编剧会告诉你,只有你真正喜欢写作,有一种不写就不能活的感觉,那么你才适合以写作为生。但是,事实上,有一些成功的编剧本身并不喜欢写作,但他们都有很强的写作动力,一直激励着他们写出好作品。所以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强大的欲望,可以一直支撑着你实现你的梦想。
在H.L.门肯(H.L.Mencken)的作品集《门肯自选集》中,门肯是这样描述作家的。
在这个人身上,人类的虚荣心被无限制地放大,大到他已经按捺不住想爆发。他总是幻想着能像一只鹰一样在同伴面前回旋,拍打着翅膀,发出挑衅的叫声。但是,在所有的文明国家,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他只能把这种热情发泄到字里行间。
我们都想要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想要名垂千古。不管作家们承不承认,这种自负正是他们写作的动力。让我们听听我们的编剧们是怎样说的。
罗恩·巴斯:想成为编剧或者作家,只有一种原因,那就是你没办法停止这种欲望,这就是你心中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你生活的意义。我之所以选择写作,确实是因为不写东西我就不能活。我六岁的时候开始写故事,因为我喜欢以自己的方式讲故事,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但后来为了养家,我开始了律师的工作,在接下来的16年里我就几乎没写什么东西了。我真的很想念写作的感觉,所以重新开始写作,没有告诉任何人我在做这件事。当那一天,我重新拿起笔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花了这么久,才找回了本来属于我的东西?”生活中的任何其他事都不会像写作一样让我如此动情。
史蒂芬·德苏扎:想做编剧,有两种动力,一好一坏。好的动力是:你有创作的欲望,写作是发泄的方式;坏的动力是:你刚参加了一场编剧研讨会,觉得自己也能写点东西。
杰拉尔德·迪佩戈:对于我来说,写作是一种沉迷。我没办法停下来,就像没办法停止呼吸一样。你也许有时候会怀疑自己,很快你就会发现你是那么坚持。你很少会去想:“我能不能写东西?”更多的时候,你会觉得:“没办法,我真的是太喜欢写作了,不写不行啊。”
莱斯利·迪克森:总有一些小女孩,她们的语文老师会跟她说:“你会成为一名作家。”我就是那样一个小女孩。我的父亲就是名作家,我的祖父母是艺术家,我想大概我的基因里就有写作的天分吧。当我还只有八岁的时候,我就认定有一天我会成为作家。我一直想要找到一个跟写作有关的工作,这样我就不用白天工作赚钱,晚上回家写东西了。当我发现了电影市场之后,我的热情终于找到了现实的依托,我终于可以做我喜欢的事了。
阿齐瓦·高斯曼:我觉得,除了写电影剧本,我再也找不到一个更适合我的工作了。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跟导演还有演员一起工作,从他们口中听到我写的台词,跟他们商量怎样修改剧本,这种感觉就跟夏天露营一样让人愉快。我觉得跟电影的制作人员一起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写作是一个人孤独创作的过程,但是拍电影却是一个需要众人合作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拍电影是一种平衡,让我可以在寂寞的写作与制作电影的交流社区中转换。
尼古拉斯·卡赞:我开始写作的过程很有趣,我听到一段对话,就把它记了下来,接着我又听到了另一段对话,我又把它记了下来,就这样渐渐地,我写成了一个剧本。当我写第一段对话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它最终会发展成一个剧本,这个40分钟的小剧本,仅仅是把人们的谈话记下来而已。这种感觉就像是,写作自己找上了我,而我之前全然不知。说实话,这种感觉真是太让我着迷了。
吉姆·考夫:我写剧本,是因为我喜欢写作,我也喜欢电影。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人喜欢我写的东西,愿意花钱买来看。要是没人看的话,我还不如去钓鱼。
汤姆·舒尔曼:我写剧本已经太久了,现在已然成了习惯。打个比方说,如果早上我不去散步的话,我一天的心情都会不好,一天不写剧本也是一样的。我曾经尝试过写小说,但不幸的是,每一节都要写两页半的样子,写过几章之后,我终于受不了了,我问自己:“你开什么玩笑呢?”是的,写小说太需要耐心了,而我正好没有那东西。我觉得,要想做名编剧,没有什么理由是所谓“不好”的,只有做不喜欢的事,才需要理由啊,动机啊,什么的作为借口。就像帕迪·查耶夫斯基(Paddy Chayefsky)说过,想做个好情人,可以成为写剧本的原因。但当你坐在打字机前的时候,你可不能只想情人一类的事。
埃德·所罗门:我喜欢好电影,就像我喜欢好书一样,但我不是什么电影都喜欢的。我选择做编剧,是因为我喜欢坐在房间里自己就能创造出一个世界。我喜欢在头脑中构想对话、角色和场景,这挺好玩儿的,但是要把所想到的这些都组合到一起,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是很有难度的。
罗宾·史威考德:我不能评判别人的编剧梦,我想,只要你有一个理由能让你自己写下去,那就是个好理由。要知道,靠写作吃饭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大多数编剧都有两份工作。白天的工作用来赚钱吃饭,晚上的时间用来写作。写作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与世界分离了,而且会感到孤独无助。不论是谁,只要他能坚持一段时间,写出东西来,并能把作品卖掉,我们都应该祝贺他。我想,不管他们是真的准备像小部分人一样,做个专职编剧,以写剧本为生,还是只在某个清晨醒来,想到一个关于电影的主意,然后就想把它写下来,不管是哪种,都可以成为写剧本的理由。P9-13
卡尔伊格莱西亚斯(Karl Iglesias)找到我,问我能不能写篇文章来谈谈编剧写作习惯的重要性,还没等他话音落地,我就迫不及待地答应了,“没问题!”。要成为一名好的编剧,你需要90%的汗水和10%的灵感。这句话是谁说的还有待考证,但还有一句话绝对是真理,那就是杰克索沃兹(Jack Sowards,《星际迷航Ⅱ:愤怒的可汗》的编剧)说过的:“写完它!”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曾经指出,很多人觉得灵感就像是森林里的小仙女,她从树林深处飘来,对着他们轻声耳语,告诉他们下一行的散文、诗歌或者是剧本要写些什么内容,但是斯蒂芬金觉得,他的灵感就像是《军中本色》里杰克韦布(Jock Webb)的造型,带着个大沿帽,凶狠地喊着:“金!你他妈给我坐下来好好写!”我同意斯蒂芬金的观点,我也是“坐着好好写的人”,一旦“有了灵感,就坐下来好好写”。同样,我也同意诺埃尔科沃德(Noel Coward)的观点,他说:“我很看重专业性。那些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写作的编剧,我打心眼儿里看不起他们。”
1979年,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教书。当时,剧本写作课要求学生们写一个正片长度的剧本大纲,并且要写出至少70页的脚本。我跟我的同事们说好,大家都要求学生将剧本分四部分写作,每部分十个星期内必须交稿。
像这样,拿着鞭子在这些编剧们身后赶着,才能把他们逼出写作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你就会自觉遵循一些纪律,就能找到工作,赚到钱,就能体会焦虑和快乐,当然,你也会因此喝掉无数杯的咖啡。
在形成好习惯之前,你还需要得到高人的指点。除了在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任教,我也是巴黎索邦大学的老师。当我第一次在世界上最古老的讲堂——黎塞留讲堂讲课时,我就曾指出,有人说过,“没人能教你怎样写剧本。”这话不可信,要说剧作家不需要老师,那就等于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不需要柏拉图(Plato),或者说莫尼特(Monet)不需要马奈(Manet)一样。我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比如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芭蕾舞大师鲁道夫努里耶夫(Rudolph Nureyev),他们都有很好的老师。再比如,那些我们崇敬的大作家们——拉辛(Racine)、莫泊桑(Maupassant)、雨果(Hugo)、莫里哀(Molière),哪个不是虚心学习的典范?那么,凭什么只有编剧就只能靠上帝赐予的一点点灵感呢?事实上,就算你已经成为了专业的编剧,你还是不能离开老师的指点。在这本书中,就有14位优秀的老师。萧伯纳(George Bernard)曾有句名言:“没有能力的人,就去教书吧。”但这14位老师用实际行动反驳了这句名言。他们不但自身成绩斐然,而且乐于将本领传授给别人。
我还想说,伊格莱西亚斯先生的这本书形式很特别,他别出心裁地选用了“访谈录”的形式,这跟我以前看到的所有的写作书都不一样。在这本“访谈录”中,你会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却没有机会向大师询问的问题”。卡尔帮你问了这些问题,并收集到了最为丰富的答案,内容包括:写作欲望、决心、怎样创新、怎样创造写作环境、写作习惯、时间的分配、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重写、怎样讲故事、怎样考虑观众、好莱坞的游戏规则、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找经济人、怎样读自己的剧本,还有四大原则——耐心、毅力、热情、练习。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编剧,请将这本书列入“必读书目”。
现在,你还不能马上成为像罗恩巴斯、莱斯利迪克森、尼古拉斯卡赞、斯科特罗森堡、埃里克罗思、爱德所罗门一样出色的编剧,但是只要你持续的努力,坚持写作,不断学习,你就一定可以达到这个高度。你面前的,就是一扇知识的大门。
这些知识,会让你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助你成为一名“出色的编剧”。多读,多写,这没什么难的,坐下来好好写就行了。每天写四个小时,一直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
一直写下去,不要放弃!
卢亨特(Lew Hunter)
苏必略市,内不拉斯加州
2001年6月
不要去跟随智者的脚步,
只需去寻找他们追寻的目标。
——巴斯罗(BASLO)
罗恩·巴斯:如果要我把所有的建议都浓缩成一段,我会说,要每天都坚持写作,要因为爱而写作,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故事,不要不断重写一个故事,除非有人花钱买你的剧本,坚持读他人的作品,保持谦逊,认识到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被拒的时候可以伤心但不可以愤怒,不断写新的作品、新的类别、创作全新的角色、全新的情节。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这就像负重训练一样,只有不断去做才能做得更好。所以,永远不要放弃。
史蒂芬·德苏扎:不要去管那些让你抓狂的事,到最后只有剧本才是真正重要的。事实上,导演和影星比你更依赖你的剧本。对你来说,如果某个制片人没有看上你的故事,你完全可以找别人,如果找了好几个都行不通,那你可以忘了制片人这回事,专心把剧本写出来。你只要一支笔和几张纸就行了,去他妈的计算机和编辑软件!用最原始的方法写出最出色的作品,告诉那些人他们错了。你就是潮流的先锋,你就是后人的英雄!
杰拉尔德·迪佩戈:总之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不要急于求成,对他人的意见要保持开明的态度。相信自己的作品,如果你的作品能够深深打动你自己的话,那请相信它一定也会打动其他人。
莱斯利·迪克森:不管你有什么打算,找个经纪人要紧。这就像地产界的名言一样:“经纪人,经纪人,经纪人。”
阿齐瓦·高斯曼:布鲁斯·贝雷斯福德(Bruce Beresford)。曾告诉过我一个很有用的法子。他跟我说,其实每个人都只有12岁。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成人身体里的孩子,并且如果你记得这个,你就不会像现在一样怕这怕那。因为你会知道,不但我怕被揭穿身份,那些大导演也会怕,角落那边的明星也会怕。所以,记住自己还是个孩子,穿着大人衣服尽力而为,这样一切都会变得容易些。
埃米·霍尔登·琼斯:请确定自己确实很想写剧本。我曾经问一位编剧,为什么想做这一行。她说,她不喜欢写散文,不喜欢写长篇的描述之辞,她就喜欢写情节和对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她是真心喜欢写剧本的。看清这个行业的现实,学习它的规则。你可以通过在这行找个工作来学习,就算没有报酬也行。
尼古拉斯·卡赞:如果你是个木匠,那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第100张桌子一定比第一张桌子要好很多。同理,你的第20部剧本也会比你的第1部好很多。坚定地走下去,确定自己对这一行充满热情。对于自己曾经写过却未卖出去的剧本,我也十分满意。我看着它们,想起自己为之付出的努力,觉得十分骄傲。他们并不是没有用处,它们就在我的脑中。它们到现在还很有价值,可以被拍成不错的电影。也许有一天,它们终会被人选中,也许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但我不在乎,我就是这么喜欢它们。
吉姆·考夫:你不可能听别人说怎么写剧本,自己就会写了。我也不知道灵感到底从何而来,写作技巧不难学,但灵感要怎么学习呢?你得对很多东西都保持兴趣,你得有一种沉迷的精神,因为只有当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时,你才有力量花那么多的时间把它写出来。你要能回过头去看自己的作品,问自己,写得好吗?大多数情况下,好的作品是显而易见的,生动的形象总能跃然纸上。但是,再好的作品也会有人不喜欢,所以谁说得清呢?如果每个人都觉得你的作品不好,那你肯定是哪里有问题。我从来都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对,我们需要这种谦逊的精神。
斯科特·罗森伯格:我觉得编剧真是全天下最好的工作了,每天都是不同的,收入还不少,还可以跟那些儿时的偶像一起工作。在这个疯狂又美好的世界里,我看着别人每天打卡上班,坐在小隔间里,敲着一堆无趣的数字,我就想如果这个人就是我,我会怎样?想到这里我浑身发抖,幸好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像这样。我每天醒来都不知道这一天会发生什么,这感觉真是太酷了!
埃里克·罗思:把每部作品写完,把它当做有始有终的旅行。
迈克尔·希弗:把目标定高些,比你能想到的最辛苦的状态更努力地去工作。如果你觉得做得很辛苦,那就对了。若你要写真实世界的东西,那就去真实世界好好研究一下。修改的时候要对自己够狠。把作品拿出去给别人看,看看别人的反应如何。别人给你建议,你也没必要全盘接收,但你要想想自己的作品里究竟有什么问题。他们对于作品的评价也许不能给你想要的答案,但这些建议肯定能揭示出作品潜在的问题,你得由表及里,发现让读者真正不满的是什么。如果你真的能交出十分完美的作品,那当读者把作品交还给你的时候,你会在他们眼睛里看到闪亮的星星,听他们惊叹一声“哇”。
汤姆·舒尔曼:写你喜欢的东西,不要赶潮流。谁知道市场接下来会流行什么呢?最好的市场就是你自己。
埃德·所罗门:尽你所能去寻找写作过程中的愉悦和安宁,而不是希望从结果中收获快乐。因为,不管你日后变得多成功,如果你只在乎最终的结果,那你的心灵会很脆弱。尽量让自己过上一种平衡的生活,其实我们做的一切都没那么重要。比如说,《黑衣人》确实是很成功的电影,几百万的影迷从中获得了快乐,但是如果没有《黑衣人》这部电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吗?在很少的情况下也许你的电影真的能影响到某些人,这很好,但要知道,更为重要的还是你身边的人,生活中的人才是真正能被你影响到的人。有人会说:“我的电影只要能感动到一个人,就值了。”这样想太天真了。如果你只想感动一个人,那你还不如每年给非洲的某位老师200美元。如果你打算花上几千万美元,花费很多人宝贵的时间,却在过程中一直不开心,那你也只能让更多的人不开心。
罗宾·史威考德:我最后的一条建议是给那些在家边写作边带孩子的女性编剧的。事实上,这话题可以整整说上一章。你要知道,你完全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段时间是我自己的时间,我要做自己的事。”这也能让孩子们更有独立精神,他们会知道虽然你在那里,但不会答理他们。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自己坐在地板上玩自己的游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可以通过这么做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我现在做的工作,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想要现在去做。你可以去边上做自己的事,我们可以一起工作。”这样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对你是很有好处的,你不用再为忙于工作而对家庭深感愧疚。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所以我想对你们说,这样做不但对你们好,对你们的孩子也很好。
我最后的忠告:
如果你还没有看到第91条建议,并且你真的很忙,那以下的这15条,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掌握好。
1.找一个写剧本的理由
2.自我学习
3.提高优秀的标准
4.相信你的直觉,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准备好你的故事(写大纲)
6.找时间创作,有规律地写剧本
7.唤起读者的共鸣
8.制订写作目标
9.通过写作突破瓶颈期
10.乐于接受外界的批评和反馈
11.意识到剧本比人际关系重要 12.用老方法找一个合适的经纪人
13.用专业的态度对待被拒绝的事实
14.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激情
15.不要太过认真
如果你还是觉得以上的建议太多了,你只想要最重要的一条,那么,请记住:你脑中唯一的问题不应该是“我怎样才能进入编剧这行”,而应该是“我怎样才能写出人见人爱的好剧本?”记住,不论那些成功的编剧们最初是怎样人行的,他们肯定是先有好剧本,才能吸引来制片人、经纪人、助理和读者的。
如果你能写出百里挑一的好剧本,能让读者为之感动,那我向你保证,好莱坞不会埋没你。
现在,请记住,书中的101条写作习惯,只不过是成功编剧们所认同的习惯、行为、技巧和态度。它们不是雷打不动的真理,仅仅只是建议和意见。只有尝试过了,你才知道它们对自己管不管用。要是管用,那当然最好;要是不管用,那你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写作习惯,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就如第100条习惯所说的,不要太过认真了。写作、娱乐、写作、吃饭、写作、大笑、写作、恋爱、写作、睡觉,每天都可以重复这样的生活。
祝好运!
上战场的新兵都知道,跟着老兵比较容易活下来。对于任何一个新人行的编剧来说,本书就是一本编剧行业的《战场生存指南》。这些幸存者慷慨地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无论你资历如何,都一定能从本书中收获新的知识。
——编剧、影评人张小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写剧本,也有很多书在教人如何写剧本,但是好剧本永远凤毛麟角。本书采访了14位编剧,归纳了101条写作习惯,写作技巧只占全书的1/6篇幅,更多内容告诉你如何自律,如何管理时间和对抗瓶颈期。写剧本是一个人的战斗,《编剧自我修养》帮你成为优秀的战士。
——影评人卓别灵
《编剧自我修养》,相当于跟一群好编剧聊了—个礼拜,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全聊了一遍,甚至包括做人法则。
——戏剧导演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