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医学院里的诡异事(医生杜明番外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小汗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医学院里的诡异事(医生杜明番外篇)》——相对于其它鬼故事,人们也更愿意相信有关医院或者医学院里的鬼。现在的鬼故事与过去的传说不同,现在的鬼故事的作者大多希望通过鬼这种精神产物来阐述对生命的豁达,小汗也不例外在他写的这几个故事里很少有让你紧张得喘不过气的感觉,更多的是让你开心的笑。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我们的心里都曾经有一个鬼,它是善,是恶?是丑,是美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内容推荐

《医学院里的诡异事(医生杜明番外篇)》是小汗所著的一部恐怖小说。

《医学院里的诡异事(医生杜明番外篇)》讲述:从医学产生、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科学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人类与神明的战争史。人们现在从不否认医学,却又不敢否定神的存在。而鬼神与医学也成了近亲,作为医生,我们在故事中也常常徘徊于神与恶魔两个极端之中。

每个学校里都会流传一些奇怪的故事。医学院也不例外,而且往往比别的学校还要变本加厉。毕竟医学院本来就是一个多事非的地方。而医院更是一个个生命“来”“往”最为频繁的场所,是链接生与死的中间地带,滋生了许许多多暧昧不明的传说……

目录

心脏偏右

杀人

医学院里的鬼

我是传奇

我的同桌不是人

百分百女孩

菊开那夜

我的右边

医生往事

医学院里的人

后记

试读章节

心脏偏右

“我们是双重间谍!”

“什么?”

“一方面我们是上帝的使者,另一方面我们又是死神的帮凶。”

“真的吗?”

“我们为病人治病拯救他们的生命时是为上帝工作,而我们为医学研究却可以用活体做实验。除了警察以外,我们的职业是唯一可以合法杀生的,是当之无愧的死神帮凶。”

“那么?”

“那么我们死了以后既上不了天堂也下不了地狱,医生的灵魂必定四处飘荡。”

主任看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地跟我说话,可是偏偏说出来的东西却是这么滑稽。我知道他一定有事情求我,这是他的习惯——每次叫我做一些奇怪而有趣的事情时,必定会说出一套不知所谓的东西。所以这次我只是不动声色地听着他的话。

主任脱下身上的手术衣,又向我面前凑了凑。

“喂,小杜,我的话你明白了吗?”

“不懂。”

“明天早晨六点你来找我,我会让你知道的。”

主任是个奇怪的人,如果以臭味相投来说,我应该也属于奇怪的人吧。记得我还在学校时,主任曾经回学校教我们局部解剖课。他当着我们几十个人的面从尸体上割下一块肌肉纤维,然后放在嘴里咀嚼起来。当时除了我以外的人都跑到实验室外面狂吐起来,结果实验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与他脸对着脸,我盯着他的嘴看了好久。

“那肉是酸的吧?”

主任叹了口气,从袖口里拿出那块肉。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那么没有幽默感呢?”

后来才听说那是主任的拿手好戏,是每次教新生时必玩的一个把戏,屡试不爽。从那时起我便认定他是个怪人,而主任也是在那时认定我是个怪人。所以当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一眼就认出我了:“喂,你小子终于来实习了,你可要做好吃人肉的准备哟!”就这样,我们成了医院里少有的忘年交。

第二天清晨,我和主任被车拉走——车是警车,方向好像是朝着郊区。我抱着主任的手术包坐在车里一声不吭,主任不时转过头来看看我。

“没告诉你什么事就把你叫着,怕不怕?”

我摇了摇头,从后视镜里望了望司机阴沉的脸,我没敢说“挺好玩的”。

主任点了点头,其实他知道我一定不会害怕。他也望了望前面的司机就没有再说话。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来刑场。小时候我看过拉死囚的车,解放车上站着形形色色的男女,他们一律光着头,身上挂着牌子。大学时我在解剖室看过好多死囚的尸体,死囚的尸体很好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脸上一个碗口大的洞,那就是枪洞。每次上实验课时我都会对着那洞想象,随着一声枪响,子弹射入后脑内并高速旋转,人的大脑马上被搅得稀烂,颅内压在几分之一秒内极速升高。所以当子弹从脸部飞出时,人脑就像被针扎破的气球,瞬间从内部爆炸,鲜红的血与白色的脑浆会喷出很远。听说子弹在头内旋转速度太快,那两种颜色的黏稠液体喷出时都会冒着热气。  没想到,第一次来刑场,竟然就进到了刑场的里面。初次站在刑场的感觉和第一次站在手术台上的感觉很相似,主任说手术室是天堂之门,那刑场就是当之无愧的地狱之门了。我和主任躲在刑场里面的拐角处,主任小心地向外张望,一脸的兴奋。我问主任:

“我们来做什么?”

“一会儿去取尸体的眼球。”

“给那个老太太?”

“嗯。”主任点了点头,回头对我说,“没办法,我们替人治病就是这样——人家有能耐弄到,我们就得给人家治。”

“哦,那一会儿枪打哪儿?”

主任没有回答。在医学上死亡的定义是脑死亡,所以问这个问题多余。

主任最后问了一句:“怕吗?”我摇了摇头,两个人就静悄悄地盯着刑场了。

今天只有一个死刑犯,刑场外面冷冷清清的,一切都已安排妥当。死刑犯跪在地上,身边的警察一身戎装,戴着大得可以遮住脸的墨镜。一声预备口令,警察手中的步枪对准了犯人的头。再次听到口令时,警察的枪瞬间转移到了犯人的后心口。

随着一声巨大的枪响,犯人的身子一震,胸前绽放红花。犯人斜着倒下了,警察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原来死是这么迅速,想我们在手术台上往往要站上一整天才能从死亡线上拉回一个生者。过了一会儿,有个瞽察探过头来冲主任点了点。主任一拉我:“走,到我们了。”

刑场外面已经没有人了,场内也冷冷清清的。我和主任缩手缩脚地走在斑驳的黄土地上,第一次有了压抑的感觉。尸体旁边停了辆车,应该是用来搬运尸体的。那车正好挡住了我和主任,车上的人背对着我们在闲聊。主任麻利地戴好手套,对我比了个手势,我们便蹲在尸体旁边开始工作。

我的工作并不多,只是在必要时候递个工具。我蹲在那里,眼睛看着那具尸体。他的手铐已经被拿掉,可是手还背在身后,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他死得很安详,好像是舞台剧上死掉的戏子,胸口上的血迹染红了蓝色囚衣,但出血量并不是很大。突然主任抬头问我:“你刚才看到了吗?”我摇了摇头。主任抿着嘴不再说话,他已经摘下了第一颗眼球。主任把那颗眼球交给我时骂了一句,然后问我:“小杜,你刚才看见没有?”

P1-4

序言

你想学医吗?

是不是觉得每天穿着衬衣配白大褂很帅?

但你知不知道,学医首先要抛弃的就是你的审美观。

以前你总是对帅哥、美女流口水,学医以后你就是天天对着尸体眼发直。你关注的只是皮肤、深浅筋膜、肌肉、骨骼还有血管神经,穿着衣服的活人根本提不起你半点儿兴趣。再有人问你哪个姑娘怎么样,你可能只会说她一句髂后上棘(就是腰)那儿还不错。看到病人比看到正常人还兴奋,特别是一些不常见的病例,那比见到明星还激动。一个裸女躺在手术台上,你却一门心思想着马上麻醉、手术,打开她的腹腔看看传说中“美丽”的菜花状肿瘤。

什么纯白衬衣配纯白大褂的帅哥全是美剧、日剧里骗人的。学校、医院里到哪儿都是一片白花花的,远远望去就跟天台上晒的床单一样,哪有美感可言?天天上实验课,哪件白大褂上没有染上过小白鼠或是兔子的血?哪件大衣上找不到碘伏的痕迹?面对这样的“帅哥”“美女”,别说会让你有拥抱的欲望,就是直接面对都很困难。

是不是觉得医生都是神圣的天使?

但你知不知道,学医都是从杀生开始的。

蟾蜍要开膛破肚做蛙心灌流实验。小白鼠要用各种方法处死,脱颈、断头、缺氧实验憋死、注入各种药物毒死,一节课至少要杀死两百只白鼠,医学院就是白鼠集中营!兔子更惨,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输尿管插管等各种插管,实验室里兔子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可怕程度堪比满清十大酷刑。豚鼠、猫狗什么都不放过,每个医学院的学生手上都要沾满小动物的鲜血才能毕业。

解剖尸体更不在话下,系统解剖玩整尸,局部解剖玩器官,想要成为庖丁解牛的合格医用人才就必须去除所有的恐怖感,受着被无关人骂变态的阴影。除了医学,还有哪个学科入学除了背校训还要背希波克拉底誓言,还要学习医学伦理学?学习心理学第一课就是要先测自己心理是不是正常。你说这天使当得容易吗?

是不是觉得做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很有成就感?

但你知不知道,学医就是一条“不归路”。

别的学院一年只学几门学科,而医学院一年要学十几科。虽然是理科,但需要背的科目比文科还要多,而且从数学、化学、物理到计算机什么都学,完全是一个文理科大综合。在学校你受尽打击,跌跌撞撞过了无数考试还不够,毕业进入医院后才发现在学校学的基本没有什么用,你每天除了工作就是不断地学习、考试。在医院考试比学校里的还勤,见习实习考试、通科轮转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执业医师执照考试,以及职称、晋级考各种考试。真应了一句“学到老、考到老”,整个就是一无休止的网络游戏呀,你的一生都献给学习、考试、升级了。刚刚在专业上建立一点儿成就感,就马上有新知识、新技术推出。书上曾经写的那些常用药——甚至是首选药,突然有一天就被淘汰了。这感觉就跟你的游戏账号被清空了一样,你就只能从头再来了。

学了医也不会像怪医秦博士那样,可以用医术行侠仗义,甚至给自己做手术。学了医才知道,医学根本不是万能的,医生更不可能什么都能治。作为医生,唯一的准则就是慎重、慎重再慎重。哪怕再小、再常见的病,不依据科学技术的辅助诊断都不能乱下定论。哪怕是什么邻居大妈的头疼脑热,远房表舅的腿脚不灵,你都不能随便告诉他们是什么病,吃什么药。最后你劝他们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他们还埋怨你去医院干吗,那态度就像蜡笔小新对肉店老板说不卖鱼你家开什么店一样。

现在,亲爱的朋友,在读完我这番话以后,现在我应该问你们:

还想学医吗?  别急,再继续往下翻,看完这本书也许你还会有不同的问题和答案。

后记

你想学医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这是一个没有人会问的蠢问题。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人想学医,做一个既无聊又让人害怕、厌恶的医生?就连我爸爸都没有问过我这个问题,仅仅为了填补一个空白就把医学院写在了我的高考志愿书上。结果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老人家还理直气壮:“帮你报了十几个学校,只有一个是医学院,还把你收了,你说这是不是注定的?”事已至此,我也只能用缘分来安慰自己了。

我从小就讨厌医生和医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和大多数小孩子一样吧。等到自己进入医学院,这种感觉也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依然没有任何理由,只是主观的排斥,就像是伦理剧中将两个互无感情的男女硬凑到一起,最终只会酿成悲剧。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我就不断逃课。那时我和身边每天欢天喜地上课的同学们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特别是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我们宿舍一共八个人,期中六个同学拿了奖学金,而我却一个人要补考四门功课。从那以后我和同学来往越来越少,每天不是待在宿舍睡觉就是跑到图书馆看书,大学几年认识的老师和同学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这些都曾被我原封不动地写进我的小说里,只是在我的笔下,整个医学院和那些每天认真学习的同学才是异类,而我不是。现在想想,那时的同学对我这个真正的异类还是很包容的,在这里还希望他们能原谅我曾经把他们写进一些奇奇怪怪的鬼故事里。另外,距离我们大学毕业已经十几年了,我的同学大多数还坚持在医院工作,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直到毕业后进了医院工作,我依然对医生这个职业喜欢不起来,无论如何努力最后还是发展到了辞职这一步,从此再没回过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医院。本来已经结束的一段关系,却很尴尬地以一种微妙的形式存在着。2001年我开始写小说,没什么经历的我总是不自觉地提到医学院和医院的那点儿事,而医学写作竟然慢慢成了我的一个标签。即便是我从医院辞职已经十多年的今天,还是会不断被人问及我在医学院和医院的经历。这样不弃不离,才真的是有缘。不过有点儿尴尬的是,我用医学写作赚钱,却在小说里肆无忌惮地宣泄着对它的不喜欢,竟然还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写的明明是假的,却总有大批人认为是真的,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从我的小说里只得到了“医生是变态”这个结论,这很是让我接受不了。我只是不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丝毫不涉及对做医生的人的情感。我所认识的,工作在医疗系统的同学和朋友,他们全都很认真、负责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我那丝毫没有现实依据的鬼故事,实在不应该影响医生的整体形象。在这儿也要对被我无意伤害的医生表示一下歉意。

将一本自序写得像悔过书,我也算是别出心裁,这全怪我的小说写得太过偏激。大多数读者读我的小说都是从《医生杜明》开始,他们把冷漠、血腥当成我特有的写作风格,而事实上我写过许多有关医院的短文,很多的风格都与《医生杜明》大相径庭。《医生杜明》就如同我写作生涯中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我刚刚学会上网,每天登录的都是榕树下和一些文学论坛,和那时的网络写手痞子蔡、安妮宝贝一样,每天在网络上写着一些有关青春情感的文字。那时我在医院工作,正处于和同院护士的一段恋情中,所以大部分文字都围绕着医学院和医院。我在那个时期的文字十分青涩,大部分毫无故事性可言,最多是一种小情绪、小感怀。后来随着自己从医院辞职,恋情结束,这种带着酸涩味道的文字也就再没从我笔下出现过。以往那些上传到榕树下、论坛上的文字也随着这十年间各大网站改版、停运消失了,最后只剩下唯一的备份存在电脑里。如果不是这次准备集结成册,我都快将它们忘记了。十年过去,再看自己当初那些稚嫩的文字,感情真的很复杂,不仅让我回想起以往的经历,还让我重新审视了当时的自己。从客观的角度我必须承认,从那时的文字里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对医学院和医院有太多的厌恶,那些所谓的情绪宣泄现在看来更像是在闹别扭一样。

所以这本书不会是一本医学生启示录,更像是一本回忆录,或真或假,小忧郁或小搞笑,都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选择不信。

你想学医吗?

如果现在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依然是:不想。

但如果问我,你后悔学医吗?

我的答案也只会有一字: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