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芬兰)戴斯多·多尔瓦宁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在芬兰出版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戴斯多·多尔瓦宁为中文版专门增添了很多章节,其中很多涉及俄罗斯2012年大选。作者力求给读者展现一幅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携手共治的和谐画像,同时也以更多的笔墨倾注于他们的政治理念与改革实践。书中特别提到了梅德韦杰夫初任总统那几年的演说和改革提议,这些也曾被世界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内容推荐

在《普京与梅德韦杰夫》一书中,芬兰大使戴斯多·多尔瓦宁40年外交生涯历陈“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执政大道!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第一次全方位剖析梅德韦杰夫四年治国实践!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眺望“北极熊”俄罗斯的发展轨迹,全新解读梅普“双核时代”!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管窥硬汉普京带领俄罗斯崛起的秘密,是一部超越人物传记的“俄罗斯发展史”!

目录

致读者

第一章 普京的俄罗斯

 主权民主

 中央管理下的地方

 单一经济

 超级大国诉求

 传统中蕴含的稳定因素

 普京式共识

 没有共同的国家意识形态

 变革的可能

第二章 蓄势待发阶段

 梅德韦杰夫的家族背景

 圣彼得堡的岁月

 梅德韦杰夫的从商生涯

 梅德韦杰夫与寡头阶层

第三章 总统候选人

 普京的总统办公厅

 梅德韦杰夫的民生工程

 总统游戏

 梅德韦杰夫成为总统候选人

 一个候选人的竞选

 普京的心愿

 普京规定的权力划分

第四章 梅德韦杰夫的总统首秀

 现身柏林

 访问哈萨克斯坦

 访问中国

 格鲁吉亚战争

 2008年主题演讲

 2009年主题演讲和愿景

 经济危机

第五章 梅德韦杰夫的俄罗斯

 统治者理念和权力分配问题

 公民社会

 地方权力

 经济危机重压下的民生工程

 梅德韦杰夫的信息工程

 总统指导下的历史编写

 军队改革

第六章 大国诉求

 独联体

 白俄罗斯

 乌克兰

 美国

 金砖集团

 欧盟

 日本

 非洲

 拉丁美洲

第七章 梅德韦杰夫的新欧洲安全观

 背景

 新欧洲安全合作会议

 梅德韦杰夫的提议

 内部讨论

 梅德韦杰夫的新外交

 西方观点

第八章 梅德韦杰夫与普京

 梅德韦杰夫的幕后力量

 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关系

 权力悬念

 君臣关系

 梅德韦杰夫的路线图

 双套马车

 经济危机中的机遇

 与普京之间保持距离

 梅德韦杰夫自己的人

 意见分歧

 放眼2012

第九章 未来发展前景

 通向2012年的中间阶段

 经济改革的命运

 政治发展前景

 内部文化

 对新价值观的要求

 “强硬”民主

 变革的先决条件

第十章 梅德韦杰夫的2010—2011年

 梅德韦杰夫的声音

 国家政策、经济和军事

 国家杜马选举

 梅德韦杰夫在2012年选举前的地位

结束语

试读章节

普京时期建立的体制包含了民主体制的因素和外部特征,但代表的是以总统为核心的独裁统治模式和“温柔的”独裁主义。人们为这一体制冠以不同的名称,比如说“世袭或家长式独裁主义”或“社会集团国家官僚主义”。许多书籍、研究和文章都对这一体制进行过描述。为了给梅德韦杰夫的行为和思想提供一个分析背景,我们需要在此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普京建立的俄罗斯模式的背后是普京的前任鲍里斯·叶利钦失败的民主尝试。这次尝试在俄罗斯千百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实际上,唯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大概要算1917年冬天亚历山大·弗多洛维奇·克伦斯基在推翻沙皇统治后建立起来的自由政府,而这一政府很快被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后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导致苏联解体,但是改革的目的并不在于改变而仅仅是改革国家体制,并且戈尔巴乔夫最后的口号也还是求得“更多社会主义”。

正如大家所知,苏联解体之后,鲍里斯·叶利钦不遗余力地在俄罗斯的国土上建立西方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为了追求民主,俄罗斯积极争取,也得到了西方国家的道德和经济援助。“支持俄罗斯民主”在当时已成为一个标签。普京第一届总统任期之初,这个标签还在使用之中,想让民主回归俄罗斯的希望还一息尚存,但到了2004年,这些呼声也开始偃旗息鼓了。

后来,普京所建立的体制的根基已经打下,这一新建的体制从核心上来看有一些不同于民主的东西。一方面,普京建立的统治模式意味着俄罗斯历史传统的回归,也就是一个人或一个政党占主导地位的体制的回归;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老旧体制的改造,以适应当今时代提出的内部和外部要求。

沙皇和苏联时期,国家体制的典型特征是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之间的紧密纠缠。现在,国家掌管经济,却不一定占有经济,这便是区别于苏联体制最为显著的地方。现在,政府鼓励人们创业,此举后来逐渐成为构成经济基础的大型能源和其他财团的补充力量。至少,大公司做经济决策时,尤其是所做决策涉及国家战略部门如能源经济部门时,需要政府批准。举例来说,卡累利阿共和国的林业贸易决策便需由莫斯科来拍板。

在俄罗斯,总统和他的行政部门掌管大权。总统具有最高权力的使用权和决定权,总统的行政部门由政府以及一个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凌驾于政府之上的政治行政机构组成。当我们注意到总统办公厅三分之二的成员早先曾在安全部门或者军事部门任职时,我们就可以说,俄罗斯的权力核心是一种新的半军事力量集中的形式。

总统办公厅的角色由来已久。现在,畅销的未来主义文学作品,比方说俄罗斯文坛让人头疼的顽童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作品中,对总统办公厅的描绘尽管有时代距离感,但也并不是完全凭空想象的。

就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俄罗斯已经从叶利钦那句著名的口号“能消化多少权力就拿走多少权力吧!”所表述的原则中全身而退了。现在,权力模式规制了被称为垂直权力的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地方长官依旧由选举产生,但是在候选人推选工作和候选人竞选活动中,中央政府扮演的角色虽说不上起决定性作用,也相当重要。地区组成七个“超级大省”即联邦区域,由总统提名的“超级官员”主持工作。中央和地方是一种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同时,中央也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行动自由作为补偿。这种表述可以形象地描述中央和地区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种安排更多是政治性的,并非立足于宪法或者其他法律法规。应当指出的是,2010年1月,梅德韦杰夫在北高加索地区建立了新的联邦区域,也就是第八个联邦区域。

叶利钦时期被应用、同时在那时被玷污的自由选举的传统还在延续着,只不过比之前受到更多限制也更加模糊不清。尽管国际观察家对于普京时期的选举给出了一些正面的评价,但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否定声音,其中最严厉的要算批评国家权力对推举候选人以及候选人组织竞选活动的直接干涉。议会和国家杜马由不同团体管理,这些团体中包括克里姆林宫一派建立的政党,也有正宗的或不那么正宗的反对党,比如表面看着属于反对派,实际上和克里姆林宫存在共识的党派。

除了总统行政部门,苏联时期“革命精英”的代表也在莫斯科其他的所有重要行政机构以及地方政府中占有显赫地位。梅德韦杰夫虽然年纪尚轻,但从其背景分析,梅德韦杰夫本身也是这一环境的产物。

聚集在总统周围的权力群体在媒体面前压制着自身力量。之前,重要媒体机构俄罗斯独立电视台的领导层曾迫于巨大压力辞职,新上任领导层明确表示支持克里姆林宫。即便发生了这种事,权力群体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完全按照苏联时期的方式上演。只要那些公开发表反对意见的报纸还在继续发行,只要那些广播电台还在传播独立言论,面子上的民主还是需要做一做的,因为毕竟它们不是影响社会的最重要的力量。媒体当中最强有力的电视,现在已完全成为权力精英的傀儡、工具。

P4-6

序言

本书试图描绘俄罗斯总统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的个人形象并分析他的政治理念以及治国实践。同时,书中还讨论了梅德韦杰夫和大权在握的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双重力量的“梅普组合”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

梅德韦杰夫的背景,尤其是他20世纪90年代在圣彼得堡度过的那段时光丰富了他本人的形象。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在他的思想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鲍里斯·叶利钦时代建立的民主模式以及那一时期混乱的社会秩序又对他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的关系当然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明了。虽然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二人合作的默契程度,但透过表面上和谐的现状,我们也能发现两人有各自的方针路线。

我们从普京打造的统治模式中能清楚地看到传统俄罗斯的身影。梅德韦杰夫一直沿袭着普京模式,但是也表现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去实现这些想法,普京打造的体制可能会逐渐发生改变。不过,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之初发表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他之后在格鲁吉亚战争时期奉行的传统的“普京式”路线大相径庭。

本书从传统的角度审视了围绕着这两个权力核心的社会体制、社会机构、实践行动和对外政策,同时也提出了和未来有关的许多问题:俄罗斯现有的社会稳定能保持下去吗?俄罗斯会重蹈历史覆辙吗?俄罗斯人对权力双子星有什么看法?什么因素正在导致俄罗斯进行改革?俄罗斯有可能发生改变吗?

由于工作原因,我几十年来一直在关注苏联以及之后俄罗斯的政治动向。希望这一切能为本书讨论的题材提供必需的视角并能帮助阐述与俄罗斯及俄罗斯发展相关的基本因素。

戴斯多·多尔瓦宁(Taisto Tolvanen)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8: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