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景泰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张世军//杨悦春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东濒黄河,与靖远隔河相望,南连皋兰、永登两县,西接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境内高山雄峙,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滩川交错。全县总面积5432平方公里,人口23万。

景泰历史悠久。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陶器、石器、骨珠等文物,经考证属半山类型的文化遗存,证明远在4500年前,即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西周时境内属羌方;春秋为戎落;战国至秦属月氏;秦末汉初,匈奴破月氏,属匈奴休屠王之地。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后,开河西,列四郡。大约于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于县境置武威郡媪围县,县治在今之吊沟古城,为景泰立县之始。东汉因之。其取“媪围”二字为名,据说是沿用了当时移居而来的一少数民族部落的俗语。真正寓意因无史料记载,无从考证。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乱频繁,边陲媪围,也随之沦复无常。自晋到清代,无固定建置,皆为各代沿边之属邑。清乾隆四年(1739年),在属地今寿鹿山脚下的宽沟村设县丞一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将宽沟县丞移驻“红水堡”,设分县,取其堡名而称“红水”分县。红水堡坐落在古“红水河”侧,河名原称老婆河。传说当时河滨居民中众多男子被充军戍边,两位俊秀女子盼夫回归心切,终日在河边哭泣,久而久之,泪干滴血,鲜血染红了河水:老婆河因此改称红水河。红水河的溪水清澈香甜,现供红水村村民灌溉良田及人畜饮用。堡因河名,县因堡名。1913年,红水分县改升为红水县。

“景泰”县名,始自1933年。当时,撤红水县,合并靖远县北区成立景泰县。景泰县从建置以来几经撤并,隶属关系频繁更变,但历次恢复置县,一直沿用“景泰”之名。要知其得名由来,需对永泰城和寿鹿山加以说明。

永泰古城,筑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皋兰参军驻兵要地。取名“永泰”,含“永绝虏患,泰平安定”之意。其城形如龟,亦有“龟城”之称。城内地下有五井,状如“五脏”。永泰古城遗址至今犹存。

寿鹿山,亦称老虎山,位于景泰县境西部。《皋兰县志》载:“寿鹿山……樵人以斧斤入,始见庙宇,不知何代所建。有僧偕白鹿于庙中,岁一出游。清康熙三十年后踪迹绝矣!士人画僧鹿于壁,因以名山。”寿鹿山景色秀丽,前人曾有寿鹿山八景之说:“群峰耸秀”、“崖畔虹桥”、“风幡兆瑞”、“天梯云路”、“古洞仙踪”、“石泉泻玉”、“夜半涛声”、“炎天飞雪”。寿鹿山崇岗隐天,邓林蔽日,松柏四季常翠,野花夏秋飘香,系避暑游览胜地。

1933年,靖远县北区与原红水县地合并设置新县,命名事宜交由当时原红水籍在兰同学会来完成,并拟有“永寿”、“北屏”、“景泰”三个名称。“永寿”,是取原红水县永泰古城的“永”字和寿麓山的“寿”字合并而来;“北屏”系因新县疆域地处中国版图北部屏障而取之。终因“永寿”同陕西永寿县同名,“北屏”不具代表性而弃之未用。最后,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于1933年1月31日,正式取新县名为“景泰”。据传取名原由有二说:一说是,用“靖”字代表靖远县北区,取“靖”字谐音为“景”,用永泰古城的“泰”字代红水县地,合而为名“景泰”,含有“永期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二说是: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景泰境地复归明朝版图,境内筑堡设防,广布耕屯,至今留有“教场”、“营盘台”、“派马场”等地名。明代对景泰的苦心经营,原因在于“其地介戎夏”,为要扼咽喉,东轭芦靖,西达庄凉,南接皋兰,北控沙碛,具有“陇右雄镇之一”的战略地位。今之景泰人,多属明代戍边驻兵及屯田移民的后裔,故以明代宗年号“景泰”命名。

另据传说,1933年县名时,甘肃省主席是邵力子,其字为“开泰”。当他看到为新县名命名的呈文中有“景泰”二字时,便喜上眉梢,当即批准。因由是“景泰”亦寓“景阳开泰”,正与其字“开泰”吻合,新设景泰县,正是他政绩、业绩的“辉煌象征”。

1949年9月12日,景泰解放,揭开了景泰历史的新篇章,旋即诞生了景泰县人民政府,属武威专区。1955年底,景泰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1958年4月4日,撤景泰县,所属全部并入皋兰县。同年12月20日,撤皋兰县,将该县所属全部划归白银市。1961年11月15日,恢复景泰县,属白银市。1963年10月,景泰县从白银市划出,属武威专区。1985年8月,景泰县又归属白银市,至今。

(李得侬冯黎明)P3-4

后记

《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把甘肃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本丛书由原省委副书记马西林策划,两任省委书记苏荣、陆浩亲作总序。原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和原副省长李膺也对该丛书的出版作出重要指示,给予了具体指导。

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德祥全盘规划和领导了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高标准、高质量的出版定位,严谨鲜活的文风,图文并茂的装帧风格,是在他一丝不苟的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谢国西在提出这套丛书的选题构想获得各方赞同之后,精心设计了l,J7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这样一套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丛书出版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作为社长,他承担了巨大的~4-s=,在每一个具体环节上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省新闻出版局人事处处长罗和平是最y-关注这套丛书出版_规划的人士之一,早在这套丛书的计划阶段,他就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更做了许多指导性、服务性工作。甘肃文化出版社总编辑管卫中是本丛书的项目负责人,是这套丛书出版工作中最忙碌的人,他拟订了编纂体例,负责组织各册稿件,审改全部书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安排排版、校对、印制,监督图书质量,实施宣传方案,他的热情、执著、严谨、刻苦的品质,恰巧成就他为这套丛书最合格的实施人。甘肃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车满宝既是本丛书的规划人之一.也是这套丛书的编校把关人之一,本丛书十分“养眼”的装帧设计,凝含着他、当然还有外聘美编房娴等人的智慧和心血。甘肃文化出版社编辑主任原彦平是本丛书执行编辑之一。他为各册图书的编辑付出了细致而繁重的劳动。

原省史志办巡视员、省地方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对这套丛书的编纂倾注了心力。他对这套丛书的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一是在对这套丛书的推动方面。他运筹帷幄,奔走南北东西,不遗余力宣传呼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使这一选题喜获各方赞同支持。二是在对各分册主编的遴选方面。本丛书各册主编无一不是当地颇有造诣的文史T_45者。无一不对当地文化历史有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张克复慧眼荐举他们担纲各册主编,保证了丛书稿4q-质量。三是在对书稿文体篇目的确定方面。他渊博的地方文史知识和丰富的编纂经验使得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一些有缺陷的书稿最终达到了史实的确凿、布局的完善和表述的恰当。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家昌、副部长马成洋和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管钰年、李玉政、袁爱华、何远志、卢旺存及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孟臻等的支持。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也对这一选题计划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全省各市、县党政领导对这套丛书的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他们的支持是本丛书得以成功出版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各市、县主持编写工作的宣传部、人大、政协、文化局、志办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周密组织和编撰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保证了书稿的如期完成和文图质量。在本丛书的编校出版阶段,甘肃文化出版社的王奕、温雅莉、李兰玲、贾立、原彦平、郧军涛、周乾隆及马映峰、王天芹、周桂珍、蒋潇、陶伟、何荣昌、宋姝鹏、史春燕、韩凤娜、马高强等认真细致地挑剔瑕疵,使该丛书的质量得到了最终的保证。

《景泰史话》为《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种。景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县上成立了《景泰史话》编纂委员会,县文化体育局负责,制定编纂提纲,拟定撰写方案,全面负责《景泰史话》编纂组稿工作。丛书编委会张克复、管卫中同志曾四赴景泰、白银检查督促编写工作。鉴于《景泰史话》内容涉及面广,在撰写过程中首先设定目录,确定内容,然后再制定和聘请人撰写。

书稿完成后,由编辑分别修改和负责同志校对后,再组织专人进行校对,对有疑问和争议的重要资料,经过反复查证、补充,然后分次送编委一审,最后由景泰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复审,中共景泰县委、县政府终审。

借《景泰史话》出版之际,向参加过《景泰史话》撰稿、校稿付出辛劳的编辑同志和关心支持《景泰史话》的仁人志士,致以衷心的感谢!书中有部分文章题目作了修改,有些章节作了增删,诚望作者谅解。

与一块地域的悠久丰富的历史和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相比较,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是苍白的,都仅仅是撷取了几朵浪花。本丛书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寻访甘肃大地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有兴致的读者朋友们不妨以本丛书为向导,顺藤摸瓜,寻幽探隐,以您的新发现,来批评、填补本丛书之缺憾。

《甘肃史话》丛书编委会

目录

古城沧桑

景泰的由来

汉置媪围县

居延置的变迁

丝绸之路过景泰

抚今追昔话边墙

永泰龟城寿千年

镇虏堡沧桑变迁

红水分县宽沟堡

红水县掠影

芦塘古城

血沃一条山

赵家水史册留芳

景泰青抗分团与景泰学会

桃李芬芳话“简师”

景泰驼队运输史

兴修小水利

砂田处处关如画

景泰川电力提灌一期工程

移民奔向新天地

人物春秋

太子太保达云

熊妃殉节血溅碑

骁骑将军化守登

威信著闻岳升龙

三朝武臣巨擘岳钟琪

建威将军岳登龙

弃政从教的雷高捷

士林模范颜学洙

护法志士胡寿堂

同盟会员李蓝田

红西路军战士小传

王阶平、王彤云营救被捕学生

革命烈士传略

起义将军张钦武

裎六先生智救中共地下党员

李培福的故事

山川秀美

戈壁明珠一条山

寿鹿山自然森林公园

黄河明珠五佛寺

五佛柳林渠

国家级地质公园黄河石林

梧桐山览胜

双龙寺

黑山峡

西路军烈士纪念碑

文化灿烂

景泰岩画

翰林学士《娱亲图》

寻找《皋兰县红水分县采访事略》

清、民国年间的契约

景泰民间歌谣

寿鹿山释道文化

寿鹿山古八景诗

异彩缤纷的剪纸

红水陶瓷别样红

小芦塘砂锅四方圆

民情民俗

漫话传统年俗

屋里面的禁忌

建房上“红梁”的习俗,

生育礼俗

五佛老豆腐

锅盔

色香味佳小吃多

民间传说

观音崖澄金石

神女峰

黑山峡里的传说

昭君拴马桩

杨家将在景泰的传说

千层饼传信

黄河汛兵的故事

康熙皇帝在永泰

岳钟琪轶事两则

铁花映红芦阳城

芦老太太的传说

滚灯的传说

陈宽救红军的故事

刘德仁的一块银元

珍禽异兽现景泰

后记

序言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甘肃的过去,把握甘肃的今天,展望甘肃美好的未来。

甘肃曾有过骄人的辉煌和繁荣。地处黄河中上游的甘肃,对华夏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以秦安大地湾为代表,遍布全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以及羲皇和女娲的故事,都是灿烂的远古文明的见证,辉映着先民智慧的光芒。有文字记载并给华夏文明以重大影响的人和事,更是不胜枚举。周王朝的先祖就发祥于泾河流域和陇东地区,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的先祖就崛起于天水一带。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曾孕育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产生了李广、赵充国、金日碑、窦融、张芝、王符、马超、姜维等众多的英雄豪杰。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进入兴盛时期.甘肃境内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上出现了一批旷古胜迹,这就是以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为代表的众多佛教石窟。进入隋唐时期,甘肃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鼎盛阶段。河陇地区沃野千里,胡商蕃客穿行如。织,《资治通鉴》记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政治上,李唐王朝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关陇贵族,众多的陇右籍政治家、文学家纵横政坛与文坛,风云一时。那个时期,可以说是甘肃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甘肃也有过长期的萧条和凋敝。自宋而降,随着海路的开通和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迁,甘肃渐渐地失去了区位优势。成为偏僻之地。加之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同中原王朝在这里进行激烈的碰撞。使陇原大地烽火连绵,兵燹不断,生灵涂炭,生态毁坏,更兼天灾频仍,经济社会发展陷于停滞状态。到了近代,左宗棠坐镇陕甘时。发出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感叹。即使如此,这块土地因众多民族的融合繁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甘肃正坚韧地走向崛起和复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甘肃历史发展的新纪元。甘肃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依托资源开发,建成了以石化、有色、冶金、电力、机械制造、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产生了众多“共和国第一”,一批新兴工矿城市拔地而起,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面对贫瘠的土地,陇原儿女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建成了以景电、引大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将陡峭的山坡地修建成层层梯田,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继建立。聚集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甘肃的全面振兴带来了宝贵的机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甘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地区的兴衰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甘肃必将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甘肃各族人民淳朴敦厚、热情豪放的性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兼容并蓄、开放豁达的胸襟。在历史的长河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回顾历史的进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每一代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发图强,加快发展,为甘肃的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知史明志,我们应当多一点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求无愧于历史。

我们坚信,甘肃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是为序。

2007年4月

内容推荐

《景泰史话》是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由周德祥等编著。

《景泰史话》简介:

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东濒黄河,与靖远隔河相望。南连皋兰、永登两县,西接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北邻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宁夏中卫市。境内高山雄峙,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滩川交错。全县总面积5432平方公里。人口23万。

编辑推荐

周德祥等编著的《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把甘肃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

《景泰史话》可以说是景泰这一方水土先民灵魂的影集。这里面有叱咤风云的将军,德高望重的长者;有秀美的山川,丰饶的物产;有淳朴的民情,动人的传说。这一帧帧旧照片会让你激动,使你深沉,引你深思……你在阅古览今的比照中一定会有所收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