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日趋恶化,温室效应恶性循环。
温室效应、荷尔蒙灾难、超级瘟疫……
公元2200年左右,人类从地球上消失!
地球上到底还有没有残余人类?而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又在哪里?
《浴火重生》(作者王昶)描写了四位年轻星际探险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浴火重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昶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地球环境日趋恶化,温室效应恶性循环。 温室效应、荷尔蒙灾难、超级瘟疫…… 公元2200年左右,人类从地球上消失! 地球上到底还有没有残余人类?而拯救人类的诺亚方舟又在哪里? 《浴火重生》(作者王昶)描写了四位年轻星际探险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内容推荐 地球环境日趋恶化,温室效应恶性循环。结果,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海平面竟上升了120米,气温达到80摄氏度…… 公元2200年左右,人类从地球上消失。 月球基地的一支中国星际远征队侥幸躲过了那场空前的环境大灾难。从此,残余人类卧薪尝胆历尽艰辛,人类终于重返故土并使地球重现生机。 《浴火重生》(作者王昶)描写了四位年轻星际探险家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目录 第一章 亡命天涯 第二章 啊地球 第三章 峡谷迷雾 第四章 有了一个家 第五章 水!水!水! 第六章 龙虾的故事 第七章 绝处逢生 第八章 踏上火星 第九章 生死地球人 第十章 凤凰涅槃 第十一章 神山和圣湖 第十二章 雌地无淫 第十三章 荒原幽灵 第十四章 天理与人道 第十五章 西天寻秘 第十六章 南迦巴瓦峰 第十七章 末日城堡 第十八章 天堂路漫漫 第十九章 最后的绿洲 第二十章 血沃大地 第二十一章 高原牧歌(大结局) 试读章节 公元2100年,南极洲的冰川已经变得很小,而北冰洋早已没有了浮冰。极地和永冻地区亿万年来被冰封住的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泄漏进入大气圈。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急剧持续上升。 2150年左右,愈演愈烈的地球温室效应终于唤醒了海洋和湖泊中沉睡的可燃冰(一种甲烷水合物)——天量的甲烷气体被释放。 开始于浅海中的可燃冰的气化很快造成温室效应的恶性循环,最终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局面。在短短几十年里,气温竟然达到了80摄氏度!由于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了120米! 地球极地与赤道、白昼与黑夜的温差急剧变小。主要由大气环流和海底洋流构成的地球能量平衡遭到彻底破坏。海洋开始缺氧,生物大批死亡,由此造成一种有毒气体硫化氢大量充斥大气层…… 赤道附近的洋面上一片蒸汽升腾;灼热毒辣的阳光烧烤着陆地,所有的植物或是干枯或是在火灾中化为灰烬;大西洋的飓风和非洲撒哈拉的沙尘暴轮番扫荡整个地中海地区;可怕的海洋风暴彻底摧毁了大洋洲文明;而欧洲的天空则经常是一片漆黑,令人战栗的霹雳声声不绝…… 随着绿色渐渐褪去,人类也从地球上消失。 公元2220年,月球南极,WT4103环形山,人类月球基地(中国星际远征大本营)。 极少量的残余人类蜗居在此已经数十年。 眼下,月球的岁月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密闭的月球基地作为一个生物圈的极限容量不过大约为50人,而这样的数量远不够维持物种基因多样性的最低限度。况且,某些关键物资供应或设备使用极限大约也只能继续维持区区几年时间。人们必须在这最后的若干年里找到能够生存的自然环境,解决生存与繁衍后代的基本问题。 仅仅剩下几年时间!人类物种岌岌可危! 大本营无奈孤注一掷,遂开始了最后的行动:拯救人类!拯救地球! 蓝天和柳青青将奔赴火星,考察火星的生存环境,以确定人类是否可以移民。 诺亚和白云将被派往地球,寻找人类在地球的生存环境。尤其重要的是:寻找人类在最后的岁月里竭其所能建立的“末日城堡”。那里显然埋藏着人类最辉煌的科技成就的详细资料或者丰富的物种资源,当然也包括人类自身的基因资源。 10月1日。两个年轻人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这就是蓝天和柳青青——一对热恋中的情人。. 蓝天是个19岁的小伙子,1.62米的个子比他的前辈矮小了许多。看上去有点瘦,黑色的头发理得很短,一身蓝色的轻便制服显得很有精神。 蓝天平时沉默寡言,甚至有一点腼腆,但他作风踏实意志坚定,基本属于一种凡事令人放心的稳健性格。这次远赴火星的探险行动由他负责,大本营比较放心。 柳青青刚满18岁,似乎比蓝天还高一些。她长得很壮实,举手投足之间充满力量和信心,颇像一个男孩。 “再见了,亲人们!”两人含泪与大家挥手道别。 “再见了,祝你们好运!”大本营的人们更是热泪盈眶,依依不舍。 蓝天和柳青青来到月球基地进出口预备室。 这是一间拱形并带有活动穹顶的房间,内部保持0.8个地球大气压。一个小型航天器停放在那儿,那是被称为飞碟一号的宇航飞行器。 这样的飞碟大本营一共有两个。这两个飞碟本是从前地球上带来用于月球交通的小型装备,性能并不十分先进。性能更为先进的某些装备由于缺乏维修或缺少备件而无法利用。不过最近飞碟底部安装了一部称为“遥远的感觉”的反重力仪,从而使得这两个飞碟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反重力仪是大本营多年来最主要的科技成果。该仪器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运作时可以干扰重力场,使万有引力变小,仿佛在距离上产生“错觉”。于是,两个相邻的物体似乎一下子变得非常遥远,沉重的物体就会变得有如一片树叶般轻飘飘的。 克服了重力障碍的星际旅行变得十分经济安全。当然,克服惯性所需的能量无法改变,所以飞碟仍然要携带许多燃料。 蓝天和柳青青钻人飞碟内部,关上舱门。紧接着进出口预备室连接大本营城堡的钢门被关闭,预备室的一个连接着月球真空外界的阀门被打开,室内的空气被迅速放空。然后,预备室上面的穹顶慢慢敞开。 黑洞洞的宇宙星空赫然显现,像一个极大的黑锅倒扣着,满天的星斗显得特别明亮。 “感觉怎么样啊?……不用紧张。”蓝天关切地询问柳青青。虽然只大了一岁,但蓝天总是以大哥哥自居。这次航天远行,他更是格外关心体贴。 “去你的!你才是胆小鬼呢。”柳青青一脸的不在乎。 看到青青自信的样子,蓝天放心了许多。他果断地开启了“遥远的感觉”反重力仪。 随着月心重力作用的逐渐减弱,两个年轻人感觉飘飘然像泡在水中一样。似乎周身的热血都在涌向大脑,脑部的静脉开始膨胀起来,头变得沉重而且难受,视线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甚至眼球都一阵阵胀痛。 片刻,安装在飞碟下面的弹射器强劲地加速度弹射,飞碟沿着定向轨道被迅速推向天空,然后在惯性的作用下飞行。 几十秒钟后,飞碟底部射出一股高速射流。飞碟一号开始加速、加速,不久便顺利进入了绕月轨道。 飞碟继续加速、加速,在绕行月球几圈后达到了7.9公里/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进人绕地轨道。 飞碟一号进入地球卫星轨道后进一步加速、加速,渐渐达到11.2公里/秒的第二宇宙速度,终于挣脱了地球引力,在太阳的万有引力和自身惯性的驱动下飞向火星。 这将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大约要行进一亿多公里,历时接近一年。 10月5日,诺亚和白云的飞碟二号也从月球基地起飞。 飞碟二号急速地射向太空,在太阳的光辉照耀下,如同一颗明亮的新星急急地投向宇宙的怀抱。 诺亚今年20岁,是个1.65米身高的棒小伙子。他有明显的欧洲血统:一头金发卷曲着,高高的鼻梁和一双炯炯有神的蓝眼睛。 1.60米高的白云和诺亚同龄,黑发飘逸,身材苗条但显得有些单薄,是个典型的中国姑娘。 和蓝天柳青青一样,他们都属于经过人类基因工程改良的新人类。基因手术最大限度地剔除了人类的遗传病和劣根性基因,保留了人类许多优秀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并且,诺亚和白云还是一对新婚夫妻。 飞碟经过调整和加速后,挣脱了月球引力的束缚,奔向38万公里外的地球。 飞碟二号在太空中极速飞行。 然而过于遥远的星星无法作为牛顿运动的参照点,所以人在飞碟里竟没有动感,就好像自己也是一颗悬挂在空中的普通星星,一动也不动…… 太空的一切不免单调,但宇宙却因此而永恒。P1-5 序言 宇宙如何诞生?又将如何毁灭? 有一种理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 话说140亿年前,一个极其久远的年代。那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宇宙曾经是一个无限小的点——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当时宇宙内所有物质及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浓缩成如此小的体积,因此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大爆炸使碎片四散开来…… 从此,宇宙空间继续扩大,无休止地膨胀,无限制地扩展。与此同时,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包括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就这样,宇宙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速度膨胀了整整140亿年! 并且至今还在继续膨胀。 其实不管哪种关于宇宙诞生或毁灭的理论,科学研究都表明:宇宙根本就是不可思议! 但无论怎样,科学家总要研究宇宙或想要表达如此浩瀚的空间。怎么办呢?于是人们想到了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速度最快的物质:光。 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那么一年时间里光的行程应该是多少呢?而这正是应用于宇宙研究的衡量距离的单位:光年。也就是说,一年里光的行程即为天文学的一光年。 真是难以想象:仅仅一光年这把距离之“尺”的另一端该有多么遥远啊! 然而,宇宙空间里的距离动辄就是上亿光年。 太阳系的直径约为170亿公里。然而太阳也只是银河系1 000亿到2 000多亿颗恒星中的普通一员。这些数量浩大的恒星中有的甚至比太阳大几十倍到几百倍。由此可见,人类所在的银河系确实太大了,也只好用光年表达了,银河系的直径达16万光年。 仙女座星云类似于银河系,是离得最近的另一个“银河系”,它离人类的地球大约有70万光年。而银河系的这位河系邻居大约有4000亿颗恒星,显然比银河系要大得多。除仙女座星云这位“近邻”以外,在银河系之外,已经发现10亿多个类似银河系的恒星系统,被称之为河外星系。几十个这样的星系聚在一起称为星系群,上百个星系群聚集在一起又构成星系团,而它们又都归于更巨大的集团——超星系集团。人类的银河系所在星系集团被称为本星系集团,它的核心是室女座星系团。无数超星系集团组成更庞大的总星系…… 啊,宇宙之浩瀚超乎人类最天才的想象力! 宇宙茫茫难觅生机。回首地球,生命何其渺小、脆弱和短暂! 而地球的绿色,竟然是历经至少40亿年的风风雨雨一步一步无数次演化而来的。这种演变的推动作用基本有两大类因素:第一类因素是大自然内部各种驱动地球环境演变的推动力即自然界的物理化学作用;第二类是生物对地球环境演变的推动作用。 生命体对地球环境演变的推动作用尤其可歌可泣。仅仅以地球大气层为例,地球早期的大气里充满了氮气和二氧化碳,有点类似于金星和火星大气。从单细胞的水生藻类开始,经过亿万年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及死亡植物体的有机碳沉积等漫长过程才逐渐降低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之仅占空气总量的0.03%。而氧气则渐渐增多,一直达到20%左右,从而构成了高级生命赖以呼吸的空气…… 几十亿年!绿色的诞生与成长,多么漫长,多么艰难,生命环境多么来之不易啊!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自然竞争中的物种不断惨烈搏杀,弱肉强食,适者生存,逆者淘汰。经过不断进化,保留下来的物种适应了地球环境及其变化,生物多样化的世界一片欣欣向荣,地球环境终于成了生命的乐园。 那是生物界最为公平和自然界最为和谐的时期。 讴歌那个时代吧!那就是生命的天堂;缅怀那个时代吧!因为她一去不复还。 一切都因为出现了人类。 是天使还是魔鬼?是福音还是丧钟? 人类,就其能力而言,不愧为大自然环境演化最伟大的杰作。但人类注定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人类在地球的存在将是如此短暂——大概只及恐龙存世时间的一个零头!人类的文明史不过一万年,而从“工业革命”到地球能源枯竭(大部分转化为温室气体)的时间竟然只有区区几百年! 人类显然早就知道地球毁灭是必然的事情,但总以为那一切非常遥远与己无关。事实上,地球毁灭的题材不仅仅经常出现在科学家的学术论文里,更多地出现在报纸上、小说里、电影中,常常成为民间的调侃和公众的娱乐,或者竞成为人们醉生梦死的理由。 可怜的有识之士也曾经发出过许多实际上并不受欢迎或“不合时宜”的警告,但最终都不过是“杞人忧天”。 人类的世界早已是物欲横流。所谓文明归根结底只是碳源的燃烧方式,从钻木取火到火箭飞天。当然,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也由于燃烧的多寡而定。 每天,当我们睁开眼睛迎接黎明的时候,我们又开始了一个燃烧的日子。我们要吃熟食,这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城市的亮化只是为了美丽,而开着暖气的别墅可能空无一人;现代人甚至都不愿意走路…… 朴素、简单和低碳的生活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不经意间都成了资本主义的奴隶,不得不更在意金钱与物质。如果说不愿付出代价还容易理解一些,可实际上许多人只是因为怕麻烦一点点。 我们感慨人类社会从用火开始,但那种历史是否也会因为燃烧而结束? 时不我待,我们可能已经错过了扭转乾坤的最后机会。 一个明天的故事,真的不太遥远。好在我们都是剧中人,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剧情的进展:显示环境恶化的现象或征兆比比皆是。一叶知秋,也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其实,本书中的大结局也只是一种文学意境,一个聊以自慰的美好愿望。 本书立足于许多严肃的科学理念和多方面的工程知识,也符合较为认真的推理思维,因此不应该归类于一般的科幻文学,而属于预言小说更为合适。当然,作为文学作品,为了深化主题或情节需要,书中必然有些纯粹的文学性描述或科幻描写而不符合严格的科学概念,请读者注意鉴赏。 本书的主题在于环境方面。而对于未来世界其他的威胁,比如战争尤其是核战争对于人类的严重威胁,书中基本没有涉及。 希望这本休闲读物有助于传播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相关思想。 由于本书涉及知识面广泛,难免疏漏或有水平欠妥之处,敬请谅解和帮助。 谢谢您的阅读,但愿没有浪费您的宝贵时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