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那些事,想必读者都很清楚。每个人治世袭的朝代,都会经历由盛而衰,最终走向灭亡的过程。完全不会像王朝的开创者想象的那样,江山永固,万古长青,源远流长。常言说得好,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为什么皇权不能永远世袭下去呢?我觉得问题就出在人治和世袭上,人治的害处我们都知道,这个问题早就让学者们分析得体无完肤,没有一点遮遮掩掩的地方了,下面我就重点聊一聊世袭的害处。
富贵人家的孩子难养,皇帝家的孩子更难养了,十亩地一棵苗,越长越金贵,想养大,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有人可能说了,皇帝妻妾成群,有成百上千的女人,敞开肚皮生就是了。再说,皇帝家那么富有,不愁吃不愁喝,养几十个、上百个孩子,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所以,皇帝家应该人丁兴旺,子孙遍地才对。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回事。皇帝家的孩子难养活,自古如此,为什么呢?读者可以想一想,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要想养大,添双筷子添个碗就可以了,粗茶淡饭,破衣烂衫,花不了几个银子。而一个帝王家的孩子,一生的开支可就了不得,几乎是举国之力,才养活那么几个人丁。如此庞大的资源消耗,人不害怕,生物的遗传本能也会害怕,所以皇室的子孙越生越少,也越来越难养活。汉代也逃不过这一规律,到了东汉末年,很多皇帝都是年幼登基,根本无法掌握朝政,这就为外戚、朝臣和宦官们把朝廷搞得一塌糊涂,埋下了隐患。
到了汉献帝当上皇帝时,国家的权力落在董卓的手里。董卓原是在西北当边防军司令,汉灵帝死后,十常侍,也就是十个太监,开始把持政权,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这些太监大耍两面派手法,玩弄太后和皇后于股掌之上。为了对付十常侍,皇后的哥哥何进命董卓进人首都,结果让董卓捡了个便宜。
董卓这个人,脑袋瓜不笨,可惜眼光短浅了点,自以为大权在握,便飞扬跋扈起来,对待皇帝连做个人臣的样子都不装一装,看着小皇帝不顺眼,一声令下就给废了,重新选拔汉献帝当皇帝。献帝是一个九岁的小孩子,当然做不成什么事,只能听任董卓摆布。
董卓出人皇宫,肆意凌辱嫔妃,就连皇帝的龙床他也随便睡在上面。出门游玩,看到老百姓在集市上做买卖,就下令杀死所有的男人,抢夺女人和财物,分发给部下将士。如此张狂的举动,引起天下人的不满,袁绍、曹操、孙坚、刘备等人,纷纷举起讨伐董卓的大旗,并组建了由十八路诸侯参与的联盟军,由袁绍出任总指挥。董卓招架不住,听信手下人的话,把首都从洛阳迁到了长安,临走时,下令一把火烧毁了洛阳的皇宫。 董卓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最著名的就是他和貂蝉之间的纠缠。董卓胁迫皇帝逃到长安以后,很多人都想除掉他,尤其是大臣王允,决心用美人计来借刀杀人。他先把貂蝉许配给天下第一英雄吕布,接着又将她献给天下第一高官董卓。吕布是董卓的干儿子,老子抢儿子的女人,当然说不过去,于是父子两人就打了起来。结局不用说,吕布轻轻松松就把董卓送上了西天,一个不可一世的枭雄,就这样栽在女人的手里,再一次诠释了“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一千古定律。
罗贯中演绎的三国风云,当然不是为了简单的图个热闹。由十常侍引出何进,由何进引出董卓,由董卓引出十八路豪强,而这一切表演,都是打着“忠”的旗号,忠君报国成为了所有人粉墨登场的最好理由。很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忠”字的阴影下,众多“忠臣”很快把国家瓜分完毕,汉献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P2-3
第一章 三国斗法之借刀杀董卓——星光璀璨还是百夫争汉
董卓篡政:是金阙也能烧化
袁绍讨贼:我正义我怕谁
孟德掠主:皇帝真的在我家
孙坚匿玺:将玉玺攥在手中
刘表割据:划出一块自留地
第二章 三国斗法之敲山震皇叔——是兄弟才讲义气
桃园三结义:一头磕出三兄弟
三英斗吕布:这才是三娘教子
煮酒论英雄:一个人酒壶,两个人夜壶
千里走单骑:闯关游戏好好玩
败走华容道:落单了就放你一马
第三章 三国斗法之纵色戏英雄——美女别动队,别动也不对
貂蝉戏吕布:美人计看你反不反
伏皇后避祸:躲入墙壁也躲不过
甘夫人生子:甘拜的何止下风
小乔出嫁了:我姐夫是老大
孙尚香成婚:骗色也骗财
第四章 三国斗法之温火烹诸葛——三顾茅庐找厕所
隆中对:对眼对出三烧饼
火烧连营:不听兄弟言,吃亏在眼前
临终托孤:这个遗产归你了
出师表:有决心还得表一表
六出祁山:你看我表现多积极
第五章 三国斗法之关门捉走狗——灌水杀人都好玩
孔融让梨:让谁大梨,就是让谁出局
杨修鸡肋:食之不无味,弃之不可惜
管宁割席:分床了就别来找我
华佗身死:妙手回春也救不了自己
曹植赋诗:想活命还得靠老本行
第六章 三国斗法之连环套犬马——舌战群儒,不是蛇战群鼠
蒋干中计:不是逗你玩的
鲁肃力排众议:我看好刘皇叔
孔明舌战群儒: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徐庶被拘:有话今天不想说
陆逊出将入相:看热闹才热闹
第七章 三国斗法之装神吓暗鬼——借来一股枕边风
筑坛借东风:你看我神不神
空城计:有胆你就进来
木牛流马:谁都有拿手的绝活
陇上妆神:张天师住我隔壁
吓退活司马:做鬼也不放过你
第八章 三国斗法之放火烧孟德——赤壁不是我烧红的
阚泽密献诈降书:玩的就是心理战
周瑜打黄盖:其实一点也不愿意挨
草船借箭:智力比拼的最高境界
庞统献计:别以为连在一起就是航空母舰
周瑜纵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第九章 三国斗法之借尸还阴魂——三锅鼎立水煮鱼
联吴抗曹:兄弟来给你壮胆
曹丕称帝:我不是小鬼当家
孙权霸江东:其实我也想当皇帝
刘备登基:我才是正统
间吴抑蜀:谁也别玩过界
第十章 三国斗法之抽梯晒好汉——大意失荆州,弄得无路走
皇叔跃马过檀溪:不仅仅是传说
赵子龙单骑救主:为政治秀买单
关云长单刀赴会:一场不对等的谈判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惊天动地一声吼
关公大意失荆州:麦城不是好地方
第十一章 三国斗法之抛砖砸蛮夷——打了七次才降服
卧龙吊唁:帅哥真的生气了
智取汉中:动动心眼就搞定
刮骨疗毒: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活体解剖
力斩五将:这才叫老当益壮
七擒孟获:让你输的心服口服
第十二章 三国斗法之浑水摸小虾一我斩马谡,是因为怕输
黄忠不服老:老将出恭,最少一刻钟
马谡失街亭:纸上对决也是对决
姜维归降:伯约是个有为青年
魏延造反:天生就是一副造反的模样
廖化做先锋:终于轮到我出场了
第十三章 三国斗法之打草惊司马——洗洗再裸奔
突袭陈仓:偷袭就像偷鸡
劫寨破曹:亲兄弟也靠不住
张邰中计:不动脑就动手
司马探病:做女人又何妨
计出锦囊:我留了一手
第十四章 三国斗法之偷梁换砥柱——天下一桶官二代
曹奂被废:升级就要清算
诸葛瞻战死:老子英雄,儿差点好汉
司马昭临朝:走在街上,回头率就是高
阿斗乐不思蜀:哪里好玩哪里有我
孙皓降晋:嘴上永远不服输
关于作者
如今拿古典名著寻开心是一件很时尚的事情,在内地,自从《水煮三国》被炒起来之后,《麻辣三国》、《最三国》、《品三国》之类的作品一拥而上,大有把《三国》用八大菜系的手法各炒一遍的架势。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商业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个人的解读视角是不同的,所以对《三国》的理解也必将不同。从这个角度上说,谁都可以把《三国》拿过来“炒”一“炒”。但这里面有个前提,无论水煮麻辣还是清蒸爆炒,总要做得色香味俱全才行,否则吃客们可就倒了胃口。
我的朋友张二憨就是这样一个技艺超群的“大厨”,他以《三国》为原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加油添醋”下锅一“炒”,一道名为《凡夫俗子看三国》的“招牌菜”便问世了。
这本著作相比同类书籍而言,有三点可读之处:
一则是作者平时读书的积累,下过一番苦工夫,并非是为了跟风炒作。二憨这个人,是典型的书虫,从小就嗜书如命。想当初在抓周时,他就抓得一本《论语》,自此终日与书为伴,死性不改到如今。正是他平时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训练,才有了今天的厚积薄发。
二则是全书的分析基本从中国古代历史着笔,并非是生搬硬套现代人的观点和理论。很久以来,我始终有个疑问:《三国》,到底是刘备、曹操带给我们的,还是罗贯中老先生带给我们的?在中国历史上,像三国鼎立这样的乱世有很多,但为什么只有《三国》给我们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们茶余饭后永恒的谈论主题呢?在读了二憨的这本书之后,我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欲望、勇气、谋略相互较量的战场,只不过是将《三国》当做一个载体而已。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处处有《三国》的影子:你的老板可能会玩空城计,你也可能会像蒋干那样钻进老同学的圈套里……
三则是作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二憨认为,三国时代开始了各种力量的大洗牌,这不仅是政权的争夺,更是各种文化的大较量。仁孝、忠义、诚信,三大文化根基开始了激烈的碰撞,并在武力的掩护下,逐渐分野,最后慢慢显示出各自的脉络,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在这一论调下,他下笔千言,将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尽述于笔端,在对三国人物进行现代解读的同时,更是体察到了人生的渺小和人性里潜藏的善恶。
二憨的文字,读起来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其实,他说的道理并不是如何了不得的,但是我们心有所感而说不出的,他竟说了出来。他就像一个天真而淘气的孩子,突然在树枝上发现了一只漂亮的蜻蜓,逮上了手,既不愿意和同伴分享,又极想向他们炫耀,故此使出了无穷手段。
读过此书,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最后,我很高兴二憨虽然在大陆奋斗近二十年却因一场金融风暴而变得一无所有,不得不屈身小地方,但他却没被环境击倒,反倒完成了“凡夫俗子解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不知道二憨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奇?
姜云涛
《山头欲望(凡夫俗子看三国)》由张二憨所著,《山头欲望(凡夫俗子看三国)》是凡夫俗子解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系列图书之一,被誉为“台北鬼才”的张二憨最新力作。从人性心理的角度,结合当代社会现实,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作了全新的点评与解读。文笔诙谐峭拔,极具可读性。大陆著名学者张鸣读后专文推荐,认为张二憨对四大名著这样的解读法,“是一种创造,一种快意的人生”。尤其是他极具个性张力的语言风格、直抵人性深处的层层剥析、信手拈来的网络绝妙好词,开辟了品读四大名著的另类天地。
《山头欲望(凡夫俗子看三国)》由张二憨所著,从人性心理的角度,结合当代社会现实,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作了全新的点评与解读。
文笔诙谐峭拔,极具可读性。
台北鬼才张二憨隐居两年时间潜心创作,位居台湾社科图书畅销榜。
大陆著名学者张鸣特别推荐,大陆首次独家引进,附有精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