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编著的《音乐漂流瓶》内容介绍:著名作家肖复兴为孩子们激情创作的音乐励志书。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首届黑龙江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提名奖”等多个奖项。
肖复兴编著的《音乐漂流瓶》是一位作家献给孩子们的礼物,也是一位母亲献给女儿的礼物,自出版以来,感动了无数读者。随着一次次被捡起、打开,它的故事也因此慢慢地传播开来……
《音乐漂流瓶》新版不但延续了原版的风格,还采撷了众多媒体和网上读者对该书的评论。其中,读者评论将随着该书的再版而不断地更新。也许,当你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评论就在里面……
巴赫走啊走啊,越走腿越沉,脚底下像灌了铅。回去的这六十里路,一下子变得漫长起来。
走到半路。实在有点儿走不动了。前面一星柔弱的灯火,萤火虫似的,扑闪在浓重的夜色里,给了他一点儿暖意。他坚持着走到那盏灯火前面,原来是路边的一家小旅店。一股咖啡的香味,从门缝里挤出来。很是诱人,肚子里咕咕叫得更响了。他不能叩响旅店的房门,因为他没钱住店。但是,他真的没有一点儿力气了,连饿带困,只好像小猫一样蜷缩在旅店屋檐下的草地上,他想歇一会儿,再继续赶路。
这时候,星星低垂着,仿佛就在自己的头顶上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大概是又累又饿又困的缘故吧。他的脑子里有些纷乱,那些星星冲撞着,都挤到他的脑子里来打架。一会儿,他想起了刚刚在音乐会上看到的赖因肯。一会儿,他又想起了大哥克利斯多夫。在这样的时候,将他们两个人这样联系在一起,也许出于他的潜意识,但不是没来由的。
他总也忘不了,哥哥的家里有一个柜子,外面用铁栅栏锁着。里面藏着许多管风琴大师乐谱的手抄本。那是巴赫最渴望看到的。但是,乐谱都锁在柜子里,哥哥不让他看。越是不让看,他越想看,好奇心像虫子似的咬噬着他的心,让他格外难受而冲动。他想了一个主意。等到夜里哥哥一家睡着了以后,他从小阁楼的床上俏俏地爬起来,偷偷地来到哥哥的房间。蹑手蹑脚地来到这个神秘的柜子前面,屏住呼吸,像一只小耗子,警觉地看看睡在房间另一头床上的哥哥。因为他的手指细长,可以伸进铁栅栏的缝隙里。轻巧地把那些乐谱一页一页地抽出来。于是,他选择满月的时候,每次偷出一页乐谱。伏在床头,用鹅毛笔蘸着墨水抄下来。如水一样清澈的月光,比灯光还要明亮,帮助他节省下了灯油,也帮助他抄下了那些珍贵无比的乐谱。第二天的夜里,他把抄好的那一页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柜子里,再如法炮制偷出第二页。白天,他照着乐谱在管风琴上练习,这些大师的乐谱,给了他童年的快乐,成为他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
其中就有亚当·赖因肯的乐谱。
巴赫就是在那时候认识了赖因肯,喜欢上了赖因肯。可以说,是哥哥藏在柜门里的乐谱,为他和赖因肯之间搭起了一座桥。
就这样抄了六个月之后,抄了整整一本乐谱,这成了少年巴赫最宝贵的珍藏。几乎是他最后一次在洒满月光的夜晚悄悄地来到哥哥的房间里,站在了那个对他已经不再神秘而是充满情感的柜子前的时候,他看见了,哥哥正站在那里怒气冲冲地等着他呢。明晃晃的月光洒进窗子,照亮了巴赫和哥哥的脸,都是那样的惨白。
哥哥认为这是一种神都不能够原谅的偷窃行为,他极其粗暴地把巴赫花费了六个月时间抄下的这本乐谱没收了。
那一年,巴赫十岁多一点。也许,正是因为哥哥的这次粗暴的行为,伤了巴赫的心,所以在他十五岁那一年,翅膀终于长硬了,才决心离开哥哥而来到吕内堡的吧!P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