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什么?人类自从对万物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对梦的奥秘大惑不解。自远古以来,梦就一直是人们在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自古至今都对梦很重视,多少个世纪以来曾有过无数种解释梦的起因和意义的理论,但是有关梦的奥秘迄今尚未被充分揭示,梦仍然是一个神秘之谜,它吸引着心理学家们去不断探索。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梦的解析(精)》的最大特点是以简单明了的实例介绍了梦分析、梦解释的入门方法、对梦产生的可能原因、途径及根源所在、识破梦背后的象征性欲求、表现或指示等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很适合广大读者学习和应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精)》出版,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人类心理生活的深穴,揭示了许多埋藏于心理深层的奥秘。它不但为人类潜意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的里程碑。《梦的解析(精)》中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新观点,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失类文明。有始以来,他第一次科学的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梦诉说着什么?梦将我们引向何方?
亚里士多德在其两部著作中都提到了梦,认为梦是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梦并不是神灵的谕旨,而是某种剩余精力的产物。这里所说的“剩余精力”,并不是说梦具有超自然的性质,而是为人们精神力量所制约的法则。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它或多或少地与神灵存在着某些联系。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是由梦者本人的睡眠深浅程度产生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梦的某些特征,举例来说就是,梦可以把睡眠中细小的知觉变换成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一个睡眠中的人,当他感觉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比较温暖时,他就有可能梦到自己正在步人火堆之中”),由此他作出推断,梦可以把患者起初不易发现的症状轻松地告诉医生(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其著作里就论述了梦与疾病的关系)。
读者们可以由此看出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学者们并不认为梦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是一味地坚持梦源于神灵的存在。所以,自古以来关于梦始终有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古人们曾尝试着将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价值的真正的梦,它可以向梦者发出警告或预言;另一类则是毫无价值的、空洞乏味的梦,这类梦只能带来迷惑或引诱。
在科学还未问世之前,人们对梦的观点是由于古人对宇宙整体的认识形成的,他们习惯地把自身的精神活动映射于现实以外的虚拟。另外,他们看到的只是日间清醒后遗留下来的梦相,如果把这方面的记忆与其他的精神内容相比,自然会显得异常陌生而且非比寻常,似乎来自另一个世界。但我们切不可认为现在仍把梦视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理论已经不复存在了。今天仍然有一些离奇怪诞的神话和小说的拥护者,他们依然维护着他们所信仰的那已被科学的飓风刮得残缺破烂的神灵论。一些社会中的优秀人物,尽管他们在别的方面抵制出格的情感用事,但在宗教信仰的问题上,依然相信这无法做出解释的梦确实源于神灵的力量。比如哲学家谢林也对自古流传下来的神灵对梦进行启示的观点深信不疑。至于某些思想学家,他们也仍然无法抹去梦的预卜功能。虽然科学家们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都是迷信,根本不能相信,但分歧至今依然存在,主要的原因是今天来自于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并不能解决堆积如山的梦的材料。想将关于梦的科学研究的历史作一番整理,确实是一件困难之极的事情,因为某些研究在某一时段中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但直到今天也无法在某一特定的方向取得真正的发展,不能使学者们按照前面已经证实了的结果继续深入探索下去。相反,每一位学者总是不得不对同一问题重新展开研究,而且仍然无法解开这些谜团。如果让我按年月的顺序把这些学者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列举出来,那我将很难精确地说明我们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我将按照他们各自的学说的内容进行分别的论述,而不是按照作者来分类;我还要根据手边所整理出来的材料,列举出种种不同的有关梦的问题来认识各式各样的解析。由于这些材料过于分散而很难查找,我只好要求读者们不要过于挑剔我目前所做的工作,毕竟我已竭尽全力地避免遗漏掉任何基础性的事实和理论。
从本能的推断来看,每一个梦都有各自的某种含义,这种含义是非常隐蔽的。做梦时,这种难以理解的隐匿意义一定替代了我们的某种思想过程,如果我们可以找到这种替代物,就可以发现梦的真正含义。
民间一直都在寻找着可以解析梦的方法,经过人们的努力,它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把梦的全部内容看作一个整体,用另外一种相似的、易于理解的内容来替代它,进行梦的解析。这是一种“象征性”的释梦方法,它利用了“相关”原则,在一些情况下也确实很实用。
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完全不同。它是把梦视为一系列的密码组合,每一个密码均可以按照密码簿“翻译”成一个特定的意义,然后利用这些翻译后的密码来重新解释梦的含义。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密码法”。本书中我所使用的方法完全不同于上述的两种方法。我主要是根据做梦者本人的联想,也就是根据某一个特殊的梦境使梦者联想到的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探讨研究。
我不使用民间的那两种方法是因为它们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象征性”的释梦方法不可能为所有的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而使用“密码法”的决定性因素是对每个密码的“翻译”都必须准确无误,但事实上这些‘‘翻译”并不完全可靠。
许多次,我不得不承认这些民间的释梦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比科学的释梦方法更合乎情理。但是,我还要坚持我的观点:梦是具有某种意义的,而且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析梦是完全可能的。
我在精神分析的研究过程中,常常牵涉到“释梦”这个问题。我的病人在向我汇报他们对于某个观点的看法和意见的同时,也向我诉说了他们的梦。这就使我联想到:可以把梦作为某个病态心理与过去回忆之间的一个纽带,并把梦的本身也当成一种病症,通过梦的解析来挖掘症状的根源,从而治愈患者。P2-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8),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兼心理学家、哲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在弗赖贝格市,该市现在属于捷克版图,而在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在他4岁时。随家从摩拉维亚迁居到维也纳。
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在中学时代,他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时,弗洛伊德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系。从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开始从事研究工作。
1881年,弗洛伊德获得维也纳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开设了自己的私人诊所,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
在弗洛伊德开设诊所的过程中,他向布洛伊尔学习了宣泄疗法,后又向沙可学习了催眠术。没过多久,他便提出了自由联想的治疗方法,并于1897年创建了自我分析法。
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揭示了人类的无意识过程,提出了人格解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绝大多数被抑制的欲望都与性有关,而精神病的根本原因亦是由于性的扰乱。他将自己的观点加以归纳整理,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独见性的全新的精神理论。此外,他将这一理论于哲学、社会学、宗教以及文化等领域相结合,由此开创了一套复杂、宏大的思想体系。
1897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艰苦的自我分析.从而提出了恋母情结。有必要提一句的是,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因此也就否定了人性历史、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这也导致了一些精神分析学者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各种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和创立。
1900年,《梦的解析》悄然问世,这是弗洛伊德最有创造性、最有意义的论著之一。虽然该书剐面市时非常滞销,却大大提高了他的声望,他的其他重要论著也相继问世。主要有《性学三论》、《论无意识》、《自我与本我》、《焦虑问题》、《自我防御机制》等。
我们在此选中将《梦的解析》一书推介给朋友们。自然有我们的理由,是因为《梦的解析》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书中通过大量实际的梦阐释了他的观点,并对梦的来源、梦的选材以及梦的运作过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除此之外,在《梦的解析》里,弗洛伊德还领我们探讨了关于精神方面的许多问题,说明了精神与梦之间的关系。从该书中,我们还能了解到病态精神及其起源的相关知识。
当然,原典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也存在些许美中不足的地方。如用词有些晦涩,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理学方面的理论,这属于医学范畴。面较为窄。为了替大众读者考虑,我们在编写该书时。在保留原典精髓的同时,做了适当的删减,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较为容易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以及他这本传世之作。
编者
在心理学史中至少有四个很伟大的人物.这四个人就是达尔文、赫尔姆霍茨、詹姆士和弗洛伊德。
——美国著名心理学史专家 E·G·波林教授
《梦的解析》堪称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而且很可能是迄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掌握无意识心灵之谜的最勇敢尝试。
——瑞士心理学家C·G·荣格
这位勇敢无畏的先知和救人疾者,一直是两代人的向导,带领我们进入人类灵魂中未曾有人涉足的领域。
——德国文学家 托马斯·曼
弗洛伊德不断地提出未来心理分析可以洞察的人类兴趣的其他一些领域,而证明心理分析是理解和引导人类各种形式的艰苦努力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意识到心理分析仍是一种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科学和方法,不管目前已取得怎样的成就.现在都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
19世纪的精神科医师弗洛伊德相信,透过梦的研究能探索人类最隐秘的内心,驱除我们心中的恶魔。他藉由《梦的解析》一书提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大道”之著名理论,从此为精神分析领域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
——美国《探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