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是美国古典经济学的捍卫者,有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自这所大学。芝加哥的一位领军人物就是尤金·法马,他的理论(有效市场假说)被广为传播。这一假说认为,金融市场包含了参与者进行快速有效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到了20世纪90年代,投资银行开始开发一些被称作衍生产品的新金融工具,这些工具将商业风险活动的支付进行分割,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相互交易不同种类的风险。交易者们对这些衍生品定价的方法是由许多金融经济学者们开发的。
自从这些新的金融工具被开发以来,银行通过创造和交易这些工具能够在每次转手时获得数额巨大的佣金。伴随着高额的佣金,交易者和管理层也获得了一揽子大额补偿金计划。由此,上百万的奖金司空见惯,而对主要管理者的奖金甚至达到了数千万美元。比如,2006年的最高纪录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芬(LloydBlankrein)所得到的5340万美元的奖金。
为什么这些金融巨头们收获如此之丰厚呢?根据有效市场理论:衍生品市场的创建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这一新市场能够让交易者有效地分担风险,它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盈利活动,如果没有这一市场,企业很可能不会这样做。一旦企业盈利,它们将创造工作岗位。根据这样的理论,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赢家。金融市场的交易者们真正地相信了:在这一新的世界秩序中,通过在大量的参与者之间分担风险,衍生产品的创造有利于消除由风险引起的负面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金融服务行业的管制开始松动。最为明显的是: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严格分隔开来的1933年《格拉斯一斯蒂高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在1999年被终止。这些类似的放松管制行为有助于推动新颖、奇特的衍生品市场的创建。有些人认为,管制的放松导致了2007—2008年金融危机。我发现这样的观点是缺乏说服性的,允其是因为资产价格泡沫和破裂自从存在有组织的市场以来就一直与我们如影随形。
像《格拉斯一斯蒂高尔法案》那样的管制行为可能的确有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时期局势的相对稳定。但是英格兰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积极货币政策同样是有帮助的。与以往的危机不同的是,2008年危机并不是管制的终结,而是出现了这样的事实—一利息率趋近于零,中央银行不能再靠降低利率提振经济。这恰恰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所出现的情况,而最近它在美国、欧洲大陆和英国再次出现。
在2007年危机爆发之前就出现了一个泡沫,即资产价格的快速提高和随后的急剧下跌与市场的根本面情况并没有显著的联系。金融市场里常常出现泡沫,泡沫之后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泡沫的一些早期例子包括1637年的郁金香狂潮、1720年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美国1819、1837、1857、1873和1893年一系列的金融恐慌。以上的每一次泡沫都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有着相似的特征。
郁金香狂潮是一个不同寻常、非常有趣的泡沫案例。它的有趣之处在于,这一案例所涉及的资产是一种寻常的或者花园中到处都有的花卉(郁金香)的根茎。这种花当时刚刚被引入荷兰种植,因其新颖而奇特成为时尚。在1637年2月郁金香泡沫达到顶峰的时候,郁金香的合同售价相当于一名资深技工年收入的十倍。据我所知,发生在这一时期最有趣的故事是:一个富有的荷兰商人晚上返回他在阿姆斯特丹的寓所时,发现他的女仆把珍贵的郁金香球根吃掉了,因为她认为那只是一个洋葱。
P6-8
宏观经济学专注于研究失业、通货膨胀和利息率,以及它们三者如何相互关联,如何受到政府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影响。本书旨在为大众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经济学词汇库。书中解释了经济学两大研究方法——古典经济学方法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方法之间的区别,也展示了这两大方法流派在如何影响政策上的争论。这场政策争论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变得越来越激烈。这次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秋英国北岩(Northern Rock)银行的经营失败,并在2008年秋天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但以上并不是这本书的全部内容。本书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对现有的经济学观点的解释。它将引入和解释一些全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已经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书中我提供了一个防止将来发生金融危机的新鲜的方法和一些有严密科学理论支撑的实用政策措施。当然,这其中的技术和数学上的推演细节将在其他的书中再详细展示。’这本书就是为你,为想要了解这一切的大众读者而写的。
为什么记者、政客和经济学家对经济衰退的原因在认识上有这样大的不一致?2008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谁是凯恩斯,为什么他的观点如今仍然很有价值?美联储、英格兰银行和欧洲央行的职责是什么,以及他们怎样影响着你们的生活。世界各地的政府花费成百上千亿本不属于政府而属于纳税者的美元、英镑和欧元,这样做真的是有意义的吗?在这本书中,我将回答这些问题并一一举例说明。为了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的所思所想是很有益处的。20世纪的历史就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两派思想碰撞的历史,而且这种碰撞延续至今。总的来说,20世纪有两大转折性的事件,每一个都引发了思想上的革命。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另一个是70年代的滞胀。在1930年之前,多数经济学家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从1930到1970年期间凯恩斯主义思想居于主流地位;从1970年之后到今天,被称作“理性预期革命”的一组新观点引导了古典经济学思想的复兴。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把我们带到了需要一种新方法的第三个转折点上。通过将理性预期革命中的精华与凯恩斯主义思想中最重要的观点相结合,在本书中我将展示我们的道路通向何方。
本书的第一个目标是提供一个了解1776年以来经济学思想史的闪电旅程。但是我有些痛苦地发现这段旅程可能是不完整的,因为一些关键人物没有被纳入书中,而且另外有一些人物的观点被简化了。对于发现这些缺失的读者,我只有请求你们的谅解。如果让我辩解的话,我只能说如果要公平地对待我所有的学术前辈的话,可能需要写一本比现在这本厚得多的书。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为门外汉提供一个易于理解的新理论;但是书中的描述也足够详细,能够让经济学者了解我的哪些观点与现存的理论相异,以及理论需要怎样转变。我不知道“唯理论的(wonkish)”这个形容词是何时进入英语语言之中的,但很明显这个词适合于描述本书的某些章节,特别是第7章,它可能是最理论性的。尽管经过了12次的改写,这一章放在书中之后仍然显得特别难以解读。没有放弃本章是因为许多经济学者和认真的大众读者们对于“市场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失业一直持续”这一深奥的问题很有兴趣。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任何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做到简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这里,我以这句话来聊以自慰。
我在创作这本书时得到了许多人士的帮助。我想感谢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同事和学生——Andy Atkson,Amy Brown,Francisco Buera,Ariel Burstein,Ant011(2her—emL&hin,Hal Cole,Matthias Doepke,Corey Garriott,Gar—y Hansen,Christian Hellwig,Andrew}-Iollen。horst,Hugo Hopenhayn,Masanori Kashi wagi,Kei Kawakami,Hanno Lustig,Lee Ohanian,Paulian Restrepo,Hao Shi,JonathanVogel,Pierre一Olivier Weill,和Mark Wright。我的优势在于我当时可以在全球各地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展示这本书的观点,并得到许多同行的反馈。这些同行给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建议。来自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的Riccardo DiCecio,来自比萨大学的Marco GHer-razzi和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Colin Rogers给了我对这本书的详细评论意见。尽管仍然会有所遗漏,我还是要感谢所有帮助我消除书中错误的人。
我感谢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在许多年里,它通过一系列的课题资助了我的研究,并且给了我独立思索和创新观点的自由权。最近的资助项目编号为JHJSBR 0720839,汶一项目用于资助本书涉及的研究。这本书的编辑,Terry Vaughn,给我提供了鼓励和支持,并教会了我如何为大众读者撰写图书。我衷心地感谢Terry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整个团队,感谢他们对这个课题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这时候说并不代表感激最少,我的儿子利兰(Le一land)和妻子罗克珊(Roxanne)给了我爱和持久的鼓励,我亏欠他们很多。罗克珊阅读了书稿的多个版本,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并帮助我避免使用专业词汇,以使书中内容更为简明易懂。如果我这本书能够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赞誉应该是属于她的。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由罗杰·E.A.法默所著,古典经济学已经阐释了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使用市场对商品进行分配是一个社会所能期望的最好的方式。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永远改变了这种观点。我们不得不得出结论:古典经济学观点不适用于现实经济。大萧条迫使凯恩斯发展了一个替代理论。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借债并用于从私有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二战早期财政支出的大规模扩张促使了经济反弹。
但是战后的赤字财政被证明并没有推动失业率的下降,而只是推高了物价水平。随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谢幕,古典经济学再度崛起,一种新的理论自然失业率理论诞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滞胀出现时,理性预期经济学复兴了古典经济学思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敲响了理性预期学派的丧钟。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的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使用理性预期革命的卓有成效的新分析方法来模型化凯恩斯主义的见解。作者结合了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观点,以一种统一的方法解释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滞胀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机。通过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这些事件,作者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以使得我们走出危机。
《经济向左还是向右》由罗杰·E.A.法默所著,这本书写给世上所有普通人。它讲诉了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经济如何运行。它要证明的是,放弃在哈耶克与凯恩斯之间的非此即彼才能拯救世界。
2007年,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经济学派的论战再次上演并愈演愈烈。关于政府角色的争论,谁是对的?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是自由市场的忠实信徒,放任主义政策带来了不同寻常的经济繁荣和增长。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晚期,美国的失业率从6%上升到了24%,产出低于正常趋势25%。二战之后,人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如何运行作出了正确的描述。依据凯恩斯的理论开出的药方在1940至1970年的三十年间被经营得很成功。然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滞胀的出现表明了:把赤字财政作为萧条时期解决方案的凯恩斯理论不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