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身为教师,不但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更要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身为教师,不但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也要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赵永忠主编的这本《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将带领您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与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陪伴着您,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您,也有充满智慧的心灵教学给您反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您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鲜灿烂的,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探索,我们终将收获教育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赵永忠主编的《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是送给整日辛苦工作在教育前沿的教师们的心灵鸡汤,它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用一篇篇激情澎湃的教育故事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故事抚慰教师的心灵。《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中选取了八十多篇充满爱心、温情、智慧和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故事,它们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它们会让您对生活、对学生以及对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向往,从而实现心灵上的超越。
情牵梦绕恋库岛
◇张真弼 王建明
22年前,她的讲台设在高山上的一间破庙里,13岁的孩子才能上一年级,而早晨她醒来,枕边经常蜷伏着黑光发亮的蛇;12年前,她的讲台设在水库的孤岛上,她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艘木船,能安全地接学生上学;今天,她的心愿就是孩子们能不再提心吊胆地在危房里读书,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小船风雨
每天清晨,鄂南山区还在沉睡中,一条小木船劈开仙岛湖宁静的水面,一位年轻的湖区女教师划着小木船从一个小岛到又一个小岛,将一个个身背书包的小学生接到船上,载着欢歌笑语,向一个叫希望岛上的希望小学驶去。她就是湖北省阳新县王英乡仙岛湖希望小学唯一的教师——王月娥。
甫庄岛面积不足10亩,岛上仅有一所希望小学。一名教师和20多名学生,组成一个一至三年级复式教学班,生活极为单调。1993年暑假前,来岛上的教师耐不住寂寞与清苦,走马灯似地换了5茬。
库岛上的孩子需要读书,没有教师哪行?作为王英乡青年骨干教师的王月娥主动请缨。这年夏天,她毅然踏上小岛,开始了库岛教学生涯。
俗话说,隔山容易,隔水难。库区孩子上学,头疼的就是交通问题。24名学生分散居住在周围的七个小岛上,每天上学的交通就成了大问题。远的水路七八里,近的也有二三里,每天都要靠老师用船接送。王月娥每天清早用船把学生接到学校,中午送回家去,下午再接来学校,晚上再送回家,一天来回四趟,乐此不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盛夏还是隆冬。天气好还行,赶上刮风下雨就更难了。但令王月娥最担心的是,学校那条使用多年破旧不堪的小木船多处漏水,难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1995年4月8日,是令王月娥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下午,她驾船接学生上学。就在小船驶向甫庄岛时天气突变,湖面上白浪滔天,小船在巨浪中上下颠簸。船上八名学生惊恐不已,失声大哭。“有老师在,不用害怕,快手拉手蹲在舱里!”王月娥一面鼓励学生沉着镇定,一面使尽全身气力划船。经过近一个小时与风浪的生死搏斗,就在小船离岸边还有一二米远时,积水满舱的小船开始渐渐下沉。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月娥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使劲用身体推船,一步,二步,三步,小船终于靠岸,学生安全脱险了。精疲力竭的王月娥却因过度紧张、体力不支而晕倒在地。
要是有一条新船该多好!这,成了王月娥梦寐以求的夙愿。可买条新船需要1000多元钱。对于年薪只有360元的王月娥来说,只能望水兴叹。
1995年9月,王月娥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希望工程园丁奖。她听说奖品是一辆山地自行车,赶忙给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写了一封信:“学校急需购置一条接送学生的木船。希望把奖给我的那辆自行车卖掉换成钱,为买新船凑个份。”。
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同志被深深地感动了,破例决定,自行车照奖,另向王月娥所在的王英乡希望小学捐款1000元。
最终王月娥还是将自行车变卖了430元钱,加上捐款,为学校买回一条新船。
心系学生
王月娥的丈夫在外打工,她将孩子交给婆婆照管,自己把家安在库岛上,和学生朝夕相处,既当教员,又当生活保育员。
库岛上,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中午一般不回家。王月娥的家就成了学生的公共食堂,她也成了义务炊事员。学生有的带点米,有的带点剩饭或红薯当午餐。王月娥便用自家的米做好热腾腾的新鲜饭让学生吃,自己啃红薯或吃学生带的剩饭。她还在岛上种菜,免费供学生食用。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王英乡,是省级贫困乡之一。由库岛组成的石林村又是全乡最贫困的山村。村民们不仅交不起孩子的学杂费,连书本费也没有。
学生尹景芳的父亲病逝,家里全靠母亲撑着。秋季开学了,尹景芳没来上学。王月娥驾船登门走访,只见她家房屋破烂,大人小孩衣衫褴褛。“景芳报名的费用,我来付!”王月娥一口答应下来。
可第二天,尹景芳还是没来上学。王月娥再次家访。尹景芳的妈妈过意不去地说:“王老师,家里实在需要景芳当帮手干活啊!”王月娥反复向这位山村妇女讲解送子女读书的义务,开导她克服困难。接着,王月娥再一次来到尹景芳家,接她上学。尹景芳的妈妈深有感慨地说:“王老师,你这样关心我的孩子,即使我家里困难再大,也不能让孩子成文盲。”王月娥关爱着库区每一个家境贫困的孩子。自她上岛任教以来,附近库岛上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连年达到100%,无一学生辍学流失。
助学甘苦
作为一名民办教师,王月娥的工资收入极其微薄。多年来,她没买过一件新衣,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可她却不遗余力地资助贫困学生。库岛上先后有62个贫困生在她的资助下完成了义务教育。她用于助贫的钱多达1.4万余元。
1997年暑假,王月娥安顿好自己的小孩,就冒着盛夏酷暑,只身踏上了去黄石市打工的旅途。
辗转于人生地不熟的黄石市街头,见贴有“餐馆急招女服务员”的招聘广告,王月娥就前去应聘。哪知,餐馆老板见她穿着破旧、土里土气,连连摇头。6天时间里,她一连找48家餐馆,均遭拒绝。随身带的37元生活费所剩无几,连回家的路费也不够了。一天下午,她走到一个单位车棚旁,又饿又累,坐下小憩,不知不觉睡着了。
下班时,一位好心的女干部发现了王月娥。得知了她的情况后,这位女干部深为感动,便介绍她到冶钢实业有限公司做家教。一个月时间,王月娥挣了400元。临走时,该公司职工又捐助了一些钱和学习用品。回校后,王月娥用这些钱为一些学生交清了学杂费,并将冶钢职工捐赠的学习用品一一分发给学生。
为资助学生读书,王月娥连续四年利用暑假外出打工,先后做过家教,当过保姆,干过勤杂工。
人生追求
王月娥走上从教之路,有着比库区孩子求学更为艰辛的经历。生长于山区的王月娥,祖辈父辈都是文盲。她是靠一边劳动,一边上学读完小学、初中、高中的。她曾暗暗立下心愿:长大后当教师,让库区的孩子都念上书。
1983年3月,王月娥当民办教师的丈夫见一年仅260元的工资,无法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决意外出打工。1984年,王月娥毅然拿起爱人的教本,走上讲台,到库区小岛担任民办教师。
没过多久,在一次护送学生回家途中,下起了大雨,山陡路滑,怀孕几个月的王月娥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全家盼望已久的孩子流产了。婆婆、公公说什么也不让她再当教师,丈夫回家后一气之下,将她的课本、教案全扔进了水库。待婆婆、公公、丈夫息怒之后,她拉着丈夫的手泪流满面地说:“我和家里人一样,何尝不想有个孩子?可这今后还有机会,但我们不能只为了自家的利益,而不顾岛上20几个孩子啊!”全家人被她的真情感动了,不再说什么。三天后,她又走进了课堂。
艰苦的条件,清贫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了王月娥的身体健康,她患有严重的咽喉炎、风湿病、低血糖等疾病,曾几次晕倒在讲台上。1999年5月4日,她出席“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表彰会,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左肋骨撞断了两根,住院治疗一个月,还未痊愈,她就提前出院回到了学校。
1997年7月,王月娥加人中国共产党。2000年,她转为公办教师,月工资提高到600多元。虽然荣誉多了,待遇提高了,可她仍保持着普通教师的本色,一如既往地为库区孩子们奉献着青春和年华。
近10年来,有62个贫困生在她的资助下完成了义务教育,她用于助贫的钱多达1.4万余元。1.4万元对于城里人不算什么,可对于自身就很贫穷的王月娥来说,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给孩子们筹集学费,王月娥每年的寒暑假都到外面去打工,严冬酷暑,历尽艰辛,她就是用这样的血汗钱使一个个失学的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目前,经她启蒙的学生已有28人考取了大中专院校,她满足了,她说,当看到我的学生考取了理想的学校,我觉得我的付出非常值得。教师是一个非常崇高的职业,希望老师们都珍惜、重视这个职业,希望学生们都成为有用的人。2002年王月娥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大杰出教师称号。上级领导想让她到乡里工作,或离开仙岛湖,都被她一一谢绝了,因为她离不开仙岛湖,更离不开仙岛湖的孩子们。
评析:
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能够用一条破旧的小木船一个个地接送他们;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毅然卖掉了获奖得到的自行车;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利用暑假外出打工;为了岛上的孩子能够上学,她甚至不慎流产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王英乡仙岛湖希望小学唯一的教师——王月娥。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每一位教师的灵魂都能够做到像王月娥这般纯洁高尚时,那么他/她所铸造出来的灵魂工程必定也是博大雄伟的!
(徐艺)
P100-104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对教师生涯的一种诠释和感悟。
人生就像一个调味盘,有甜蜜也有苦涩,缺失了哪一样,生命都不能算作是丰盈和圆满。我们每个人都满心期望着成功,但成功的路上难免会遭遇挫折。然而,挫折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人生财富,这笔财富可以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使我们的精神更加丰富。对于这笔财富,我们应该微笑着接受,并尽数收入自己的行囊。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教育生涯的路上亦是如此,微笑着向前看、向前走,终会硕果累累。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所以,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永远怀揣一颗童心。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正如夏丐尊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整整26年。26年来,我从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到大队辅导员、教研组长,从教导主任、副校长到校长,无论岗位怎样调整,角色怎样变换,我都尽职尽责,努力进取。1996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城关区教学骨干”,2001年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2007年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8年再次被评为“城关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同时,被城关区教育局聘请为“城关区校本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专家”。2009年再次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同时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我撰写的十多篇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一直自强不息,努力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工作之余,注意搜集教育教学方面的成功案例,现在,特选出一些典型的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编成此书,献给我的同仁们。
本书是送给整日辛苦工作在教育前沿的教师们的心灵鸡汤,它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用一篇篇激情澎湃的教育故事礼赞教师工作的神圣,用一个个平凡而真切的故事抚慰教师的心灵。书中选取了八十多篇充满爱心、温情、智慧,富有启发意义的教育故事。它们所呈现的,不仅仅是成功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智慧,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它们会让您对生活、对学生以及对教师这份神圣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向往,从而实现心灵上的超越。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身为教师,不但要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也要用心呵护自己的心灵。这本《滋润教师心灵的故事》将带领您从打开心窗开始,摆脱心理顽疾,学会调节情绪,躲过人性的暗渠,感悟爱与善良,懂得感恩与宽容,理解选择与放弃,直至寻觅到快乐和幸福。这一路,有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陪伴着您,有充满人生哲理的心灵感悟启迪着您,也有充满智慧的心灵教学给您反思。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它们,就能够得到心灵上的启发和精神上的洗涤。用心去读,您会发现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鲜灿烂的,平凡的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新奇与感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用心探索,我们终将收获教育教学上的丰硕成果。
行为的改变源自心灵的呼唤,换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就会获得一次重生。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本书时,可以把您的心灵感悟与体会及时和家人、朋友、学生一起分享,您会欣喜地发现:这些故事、感悟与体会是最贴心的祝福、最好的礼物,将会滋润生命、感动心灵。
赵永忠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
教师是站在教育前沿的麦田守望者,只要用心,心中有爱,肯定能够点化生命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用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风风雨雨,总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你可以选择自怨自艾,让它们成为一段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一道道心底抹不去的伤痛;也可以选择悉心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用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相信读了本书的故事后,您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给学生创造一片广阔的天空,给自己的教育生涯留下满满的美好回忆。
本书中一篇篇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教育故事,是呈给教师们的一碗碗心灵鸡汤,希望在滋补教师心灵的同时,也能够传递给可爱的孩子们!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目,但由于时间仓促,未来得及与原作者一一联系,请相关作者看到本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不胜感谢!
赵永忠
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