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功的辅导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作者 (美)亚当斯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成功的辅导》是圣经辅导学的奠基之作。作者亚当斯博士指出当代建立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辅导方法,使人不必承担责任,常常难以凑效,并且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作者认为大部分的精神病症背后的原因,都存在罪——道德性的过犯的问题。与“罗杰斯式辅导”等仅主张旁观聆听,促成对方情绪的发泄的方法不同,作者提出“劝诫式辅导法”,把源于圣经的规劝打人心理,促成受辅导者个性及行为的改变。通过让人承认自己的过犯,承担责任,借着信仰,重建希望,直到最后促成受辅导者行为习惯的改变,以及品格的重塑。

内容推荐

《成功的辅导》作者指出,弗洛伊德的理论使人不必承担责任,导致现代社会伦理的丧失,以此为基础的辅导方法也常常难以奏效。

亚当斯博士一改传统心理学“只倾听,不规劝”的风格,用真道劝诫受辅导者。在十余年的辅导实践中,帮助许多人生命焕然一新,过上了自由得胜的生活。亚当斯博士认为,每个人都有潜能做一位成功的辅导者。作者以本书开创了一门独特的辅导门派——“劝诫式辅导法”。

《成功的辅导》是圣经辅导学的奠基之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现代精神病学

第二章 另一位辅导者

第三章 “精神病者”的毛病

第四章 劝戒式辅导法

第五章 最佳辅导人选

第六章 罗氏辅导与努直达辅导

第七章 承认自己的罪

第八章 用努直达方法解决问题

第九章 努直达辅导的原则

第十章 沟通与集体辅导

第十一章 教师与努直达辅导

结语 附录个人资料记录表

试读章节

理奥·侯德的事件和其他类似的案件,使许多人开始反对“精神病”这个“病”的观念,也不赞同一些宣传运动用这名不符实的名词。而事实上,“精神病”这词本身也十分含糊,博奥文(Bockoven)曾说,没有人能给精神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一些生理上的毛病影响脑部,如脑受伤、瘤、遗传、身体上的腺,或化学成分不协调等,可以说是正式的精神“病”;然而有许多其他的毛病,完全不是由于生理问题引起的,也被称为“精神病”,我们可以说这名词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不甚贴切的比喻说法而已。

简而言之,圣经提到人两类的毛病:其一是因生理原因而起的毛病,其二是出自犯罪心态或行为而起的;但我们十分怀疑圣经有没有提到第三类因其他问题而引起的所谓“精神病”。今天许多人认定精神病是存在的,事实上却不能从圣经中找到确据。这样的证据一天不能找到,我们也许要根据圣经说,人类问题的起因有两类,而不是三类。

也许有一点需要澄清,就是一些身体疾病不是由生理问题而起的,比如忧虑导致胃病,而惧怕导致瘫痪,这些疾病可称为精神身体病。精神身体病乃正式的身体疾病,这些都是由于内心问题而引起的。心理影响身体患病并不等于疾病影响心理。

有个人问题的人常常运用“掩人耳目”法

究竟“精神病者”的问题何在?其实他们的问题是自发的,从他们自己而来的。堕落的人性基本上是离弃上帝的。人在罪中出生,“一离母腹便走错路,说谎话”(诗篇58:3)。因此很自然地,人会用各种不同的幌子,不面对自己的罪。他用不同的方式行犯罪之事,目的为要暂时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除了生理问题外,“精神病者”实际上是有个人问题(未解决)的人。

今天,许多人渐渐相信,许多怪异行径乃掩人耳目的方法,目的是使人的注意力不放在他不正常的行为上。怎么说呢?精神病者从前(可能很久以前)曾经用怪行为,成功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效果很好。因此以后每逢有类似情形,他依样画葫芦亦十分成功。这样经过许多次的尝试,怪异行为习惯成自然。以后当他犯罪时,他不期然地有怪异行为出现,以掩人耳目。

可是,当一个人长大后,这样的奇怪行为不再是合理的了,他不能像孩童时那样轻易地逃避别人的责备。现在他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他屡次失败后,觉得需要改变方针,他不是改变自己的怪行为,乃是增加自己的怪行为。因此,他变得越发怪异,以遮掩自己的行为。倘若他这样继续下去,最后,社会人士便会将他送进精神病院去。因而,他的行为很快地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过了一段时期,这样行为不正常的人发觉自己的行径虽能掩人耳目,却并不十分高明。他的怪异行为使他与人隔绝,变得离群独处。再者,他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一个谎言,良心受到责备,对身体也有不良效果。这样下去,他在外与人隔绝,内心充满矛盾,终于成为一个十分可怜的人。

以下是一个例证:

史提反大约20岁,我在伊州一精神病院中会见他。精神病专家诊断他患有所谓紧张性精神分裂症(catatonic schizophrenic)。他极少说话,曳步而行,精神恍惚,通常坐下来之后就一动不动。起初,无人可以与他交谈,人问他什么他都不发一言。然而,我们一班辅导员告诉史,说他其实头脑清醒,虽然许多人(包括精神病专家、父母、校方)被他所愚弄,但瞒不过辅导员们。他们告诉他,若他早日开口,他便可以早日出院。史仍然保持沉默,不发一言,但他仍可继续坐着,观察其他人被辅导。,过了一星期,辅导员们再次给史做辅导工作。他们经过一小时的努力后,史开始受不了。他迟疑地说话,可以看出他头脑清醒,并没有与现实脱离。

当史开口时,他们渐渐明白他的困难。从第3周开始,他完全崩溃。他们发觉他并没有精神昏乱,也没有情绪的问题,他头脑清醒,情绪正常。换句话说,他的问题是咎由自取的。很简单,他无心向学,浪费时间筹备话剧工作,结果期中考试不及格,受到校方的处分。由于不敢面对现实,他企图遮掩自己的问题,结果由于他行为怪异,精神恍惚,脱离现实,以致人人以为他有精神病。

好像一个小孩子装病,不回学校考试;史也装疯,以掩盖自己的问题。他以往也曾屡次逃避,但从没有这一次这般厉害。他有时独自出外,或不发一言,或许久不回家,这些逃避不愉快事件的习惯逐渐形成。这样的习惯也就是他逃避大学考试及成绩这类麻烦事的方法。他的真正问题是罪、羞耻与恐惧,而绝对不是什么精神病。

经过与辅导员的谈话,史明白了他们要求他重新面对先前所逃避的问题。他知道他必须做一个决定:是要出院将真相告知亲友,还是继续地将错就错?在第5个星期他离院时,仍然未决定要怎样做。他自言自语问自己说:“我回家听音乐好,还是一辈子留在这精神病院中好呢?”在辅导史的过程中,我清楚地看出他们越以为他有病,他内心越感不安,因为他明白自己在撒谎。我们必须明白,被辅导者的遮掩,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假若我们以他为有病,他的光景就会更坏。换句话来说,使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责任的做法,是最不人道之举,这样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当辅导员要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时,史开始得回一点点自尊。他开口了,渐渐地愿意谈自己的事。今天有许多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判断他人,以精神病者为有良知的受害者,而他的行为不过是中性的,不必受到他人责备。我却认为这种态度和做法徒然加重被辅导者心灵的负担,因为他知道这个谎言又加深了。史自己也认为这样的做法简直是最残酷的。当他在院中时,他父母探望他,当他为环境的牺牲品,对他关怀备至,他心中的痛苦简直是难以言喻的。

以下是另一个实例:

辅导员初次与玛莉会晤时,她也是极力遮掩自己,不让他们知道她的实况,只是她的方式与史不同。精神病专家断定玛莉有癫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症(manic—depressive);她不像史在自己周围筑一堡垒,让他人来打倒它,她是用恐吓政策,声言若有人搅扰她,她便会大事咆哮,以致人不敢接近她。因此,当辅导员开始搔到她的痒处时(其后我们发觉她真正的问题是与一个邻居行奸淫),她立即大事咆哮,高声尖叫,涕泪横流地说道:“给我滚!给我滚!”其实她一直用这方法赶走亲友,使他们不得靠近她;这些成功的经验使她以为辅导员一定不会再麻烦她。而事实却不然,他们镇静地正视她,对她说:

“住口!玛莉,除非你停止这样荒唐的表现,否则我们不能帮助你。你还年轻,你不会喜欢一辈子活在精神病院中。你的生命中有真正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开始谈正经事吧!”

这些辅导员不听玛莉的咆哮,不受她的诡计所欺骗,拨开一切假象,直捣问题的中心,实为明智之举。玛莉立刻放弃她的滑稽行为,开始同辅导员们倾诉自己可怜的经历,这些经历都是她从未与任何人诉说过的。P37-40

序言

和许多人一样,我受到的辅导训练极少,因此当我刚开始事奉时,在这方面毫无装备。不久,考验来了。在工作初期,一天晚堂崇拜结束后,会众都离去了,只有一人还在那里徘徊。我走上去,笨拙地与他交谈,不知道他究竟需要什么。他突然痛哭流涕,说不出话来。我当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那天晚上他回家时,并没有卸下心中的重担,也没有从我这个牧师这里得到真正的帮助。一个月后,他去世了。我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可能是在医生告诉他染了不治之症后,他到我这里来寻求辅导,而我竟没能帮助他。痛定思痛,就在那天晚上,我祷告使我成为一个有力的辅导员。

……

换句话来说,作者集各家学说之大成而择其要,虽然他们彼此有很多冲突之处,他却假定他们各人的理论都是正确的。

该册子之后半部提出基督教可以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人的问题是以弗洛伊德、杭妮、沙利文或其他人的方式诊断出来的,基督教都可以解决。举例来说,该书第10页这样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内心彻底的改变,我认为基督对人类固有境遇的诊断,和弗洛伊德的诊断是十分相似的。”这样的过度简化之言,正表明作者若不是完全误解弗洛伊德,就是完全误解基督,甚至同时误解了这两者。许多诸如此类的所谓基督教辅导学,只不过是将属世人本主义的说法冠以“基督教”之名,是不足效法的。这些理论背后之预设是不合圣经的。

我在此声明,本书的结论并不是基于科学的实验所得。我的方法是预设性的。我得声明,我相信圣经无误,接受圣经真理作为一切人类信仰及生活的唯一准则。我所下的判断,完全基于圣经的标准。这样的做法有两点请读者留意:第一、我对圣经之解释及应用,并非绝对无误。第二、我并非贬低科学的价值,而是认定它有相当的作用,就是科学可以提供例证,将原则具体化,可以挑战我们对圣经错误的解释,并促使我们重新研究经文。不幸的是,在心理学的范畴里,科学已经大量被人本主义哲学及不合情理之预设所取代。

要建立一个完满、合乎圣经的辅导系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多的努力。我这本书只是试图描绘一些基本的蓝图而已。

亚当斯于美国费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6: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