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田园城市》(作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城市研究领域内,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但又常遭曲解的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兼具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的田园城市的新型居住形式。并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逐步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逐步消灭土地私有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日的田园城市/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明日的田园城市》(作者埃比尼泽·霍华德)是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在城市研究领域内,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但又常遭曲解的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兼具城市和乡村各自优点的田园城市的新型居住形式。并针对当时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用逐步实现土地社区所有制,建设田园城市的方法逐步消灭土地私有制。 内容推荐 《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在英国再版6次,每一次再版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这种关注源自于人类从城市化时代走向城市世纪对自己命运的关怀。城市在促进物质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上作用有目共睹。然而,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也带来了昂贵代价。这种代价不仅制约着人类对环境品质和生命品质日益增长的追求,也抑制着城市健康发展。 《明日的田园城市》的作者是埃比尼泽·霍华德。 目录 作者序言 第一章 城节——乡村磁铁 第二章 田园城市的收入及其来源——农业用地 第三章 旧园城市的收入——城市用地 第四章 田园城市收入的支出概况 第五章 田园城市的支出细目 第六章 行政管理 第七章 半市营企业——当地人民抉择——禁酒改革 第八章 准市政工作 第九章 预计到的困难 第十章 各种主张的巧妙组合 第十一章 遵循的道路 第十二章 社会城市 第十三章 伦敦的未来 索引 试读章节 为此,让我们先看一下农业用地,而把城市用地分开处理。显然,可以得到的地租会比城市建成以前的地租高很多。现在,每一个农民在家门口就有一个市场。有3万城市居民要他们来供应。当然,这些人完全可以自由地从世界任何地方取得食物,而且,有许多产品无疑将继续由海外供应。这些农民似乎难以供应他们茶叶、咖啡、调味品、热带水果或白糖,他们和美国、俄国在向城市供应小麦或面粉方面的竞争可能和过去一样激烈。但是,这个竞争肯定不会毫无希望。希望的曙光将照亮本地小麦生产者失望的心,因为美国人必须支付运往口岸的铁路费用、横渡大西洋的费用和运给消费者的铁路费用,而田园城市的农民在门口就有一个市场,他所缴纳的地租有助于建成这种市场。 再者,想一想蔬菜和水果。现在的农民,除了靠近城市的以外,往往不再种这些。为什么?主要是因为销售困难而不稳定,以及运费和佣金高昂。用下院议员法夸尔森博士的话来说,当他们“试图出售这些东西时,他们发现他们自己无望地挣扎在由垄断集团、中间人和投机商织成的天罗地网之中,他们几乎想不再做这种绝望的尝试,而去经营那种在公开市场上价格公道的东西。”对牛奶作一次精细的计算可能有助于理解。假定城市居民每人每天仅仅消费1/3品脱牛奶,这样3万人每天就消费1250加仑。假设每加仑的铁路运费为1便士,这样仅牛奶一项每年就可能节省铁路运费1900镑以上。为了实现普遍的节约,把生产者和消费者置于如此密切的关系之中必然会使节省的费用增加许多倍。换句话说,把城市和乡村组合起来不仅有益健康,而且经济——每前进一步,这一点就显得更清楚。 但是,田园城市的农业承租人愿意增加地租还有另一个理由。城市垃圾无须支付昂贵的铁路运费或其他支出,可以很快地返回土地从而增加它的肥力。污水处理本来是一个难题,然而,它的固有困难往往由于现实的人为不利条件又大大增加。因此贝克爵士和宾尼爵士联合提交给伦敦郡议会的报告说:“在着手考虑整个都市排水系统的复杂问题和泰晤士河状态时,作为一个实际问题……我们立刻明确意识到如下事实,主排水系统的总面貌已经不可改变,同样必须承认,我们不得不接受各条主干管,不论是否合乎我们的意图。”但是在田园城市中,只要有熟练的工程师,他所遇到的困难就要小得多。他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现状条件下编制他的方案,整个用地一概都是市的财产,他面对的是一个自由处理的课题,而且,无疑会在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上取得成功。 大量增加自留地的块数,尤其是如图2所示的那些位置良好的自留地,也会使缴纳地租的总金额增加。 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可以说明为什么田园城市土地上的农民愿意为他的农场,或者一个工人愿意为他的自留地,支付更多的租金。田园城市的农业用地会增产的原因,除了有一个设计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一个新的相当大的市场以外,还因为持有土地所依据的租地法鼓励精耕细作。那是一个公正的租地法。田园城市的农业用地按公平的租金出租,只要原承租人愿意支付比任何希望租用这块土地的人所出的租金少大约10%的租金,他就有权继续租用这块土地——此外,新承租人必须向原承租人支付一切尚未用尽的改进措施的补偿费。在这种制度下,虽然原承租人不可能确保他自己能获得土地自然增值的任何尚未实现的份额(这部分增值要在城市福利条件普遍改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但是,他和所有已经租得土地的承租人一样,仍然比任何新承租人享有取得这些份额的优先权。而且,他也知道他并没有丧失其原有事业的那些成果,虽然这些成果尚未收获,但它们的价值已转嫁到土地上。当然毋庸置疑,这种租地法本身就能立即大大增加承租人的积极性和勤奋、土地的生产率以及承租人自愿支付的租金。 如果我们考虑一下田园城市承租人所付地租的实质,就会知道这种租金的增加会愈来愈明显。他所支付的部分租金是用于支付购地筹款所借债务的利息,或者用于偿还这笔债务,直到当地居民承担的这笔债务被社区集体还清为止;但是,他所支付的其余租金都是用于当地消费的,农民与管理这笔资金的人享有同等的一份。因此,田园城市的“地租”有一个新的涵义。为了使词义明确,使今后用词不致模棱两可,表示债务利息的那部分地租今后将称为“地主地租”;表示偿还购地债务的部分称为“偿债基金”;用于公共事务的部分称为“地方税”;而其总额则称为“税租”。 基于上述考虑,显然,农民愿意付给田园城市财政的“税租”肯定会大大高于他们愿意付给地产主个人的“地租”。地产主不仅在农民把土地拾掇得更值钱以后要加租,而且还要把他所承担的地方税务全部转嫁给农民。总之我所提出的方案包括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它使污水经过转换返回土地,许多产品是吸取这些天然肥料长出来的,而在别的地方就需要施用昂贵的肥料,以致农民有时不愿使用;方案还包括一个税租系统,依靠这个系统,许多农民的辛勤所得从此不必再交给他的地产主,而将返回他那枯竭的财囊;虽然不是以它们原来的形式,却是以各种有用的形式,如道路、学校、市场等,向接但很实际地有助于他们的事业;然而在目前的条件下,这些东西对他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以致使他不会很快认识到它们固有的必要性一,甚至会对其中某些东西投以怀疑和厌恶的目光。谁能怀疑,一旦农场和农民能置于如此健康而自然的物质条件和道德条件之中,欢乐的土地和满怀希望的农民就会对他们的新环境作出反应呢?——土地因每一片收获的草叶而日益肥沃,农民因支付每一个便士的税租而日益富裕。P22-25 序言 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响,知名度很高的书。在它的影响下,英国于1899年建立了田园城市协会(Garden City Association),以后改名为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Garden Cities and Town PlarLlaing Association),1941年改称城乡规划协会(Town and Countrv Planning Association)。它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全世界。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成世界性的运动。除了英国建设的莱奇沃思(Letchworth)和韦林(Welwyn)两座田园城市以外,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波兰、俄国、西班牙和美国都建设了“田园城市”或类似称呼的示范性城市。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教科书中几乎无不介绍这本名著。 然而,这本书很少被正确理解。有些人喜欢以田园城市的支持者自居,却很少读,或者没有读过这本书;有些人按自己的主观想像或出于自己的需要,对它误解或曲解。只有少数人认识到田园城市理论对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深远意义,一再提醒人们对它的注意。 这本书自1898年10月以《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的书名出版以后,到目前为止,在英国共出过6个版本。除第一版和第二版相隔4年以外,其余各版间隔都在20年左右。 1902年发行了第二版,书名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内容有所删节和调整:比如说,删除了“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行政机构图解”和“新供水系统”等4幅图解和若干引语,以及“行政机构——鸟瞰”一章(约2页,是对“行政机构图解”的说明);把住宅建筑的最小用地面积从16英尺×125英尺改为20英尺×100英尺;在“社会城市”一章中增加了一段文字和一张图以介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城市合理布局和发展的经验。总的印象是,书名变动极大,掩盖了社会改革的实质,但是正文基本保持了原貌。这一版的书名和正文一直被以后各版延用至今。 1922年发行了第三版,由西奥多·钱伯斯爵士(Sir Theodore Chambers)撰写序言。 1946年发行了第四版,由英国田园城市运动的热心支持者弗雷德里克·詹姆斯·奥斯本(Frederic James Osbom,1885~1978)编辑并撰写序言。还有一篇由美国著名城市规划思想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撰写的导言《田园城市思想和现代规划》(The Garden City Idea and Modern Planning)。奥斯本在序言中明确指出:“现在这一版是根据1902年版编辑的,但是恢复了一些霍华德在1898年版中取自其他作家的引语,在我看来,这些引语在今天会引起新的兴趣。书中的图维持了1902年版的状况。”然而,也许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编者在书中增加了作者的3张照片和1张手稿、莱奇沃思的2张照片和1张规划图、韦林的2张照片和1张规划图、以及1张1944年大伦敦规划图,图下标明:“田园城市思想运用于伦敦。” 1965年发行了第五版,其内容几乎和第四版完全相同,只是在序言中增加了一条关于莱奇沃思田园城市的脚注。 1985年发行了第六版,由英国开放大学新城研究部主任雷·托马斯(Ray Thomas)编辑并撰写序言:《霍华德的被忽视的思想》(Howard's Negleted Ideas),删除了第四版和第五版新增加的全部照片和规划图,恢复了被第二版删除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地主地租的消亡”、“行政机构图解”等3幅图解,还增加了1幅在第一版中未采用的图解“万能钥匙”。可以说,这一版是最接近第一版的版本。 这六个版本,一方面说明人们对它有经久不衰的热情,另一方面,各版之间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它在认识上的变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 目前,我国还处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完全有可能汲取全世界的经验和教训,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好。然而,由于对发达国家城市现状的盲目崇拜,对国内实践中已经出现的各种迹象缺乏科学的分析,也有可能失去这难得的机遇。此时此刻,看一看《明日的田园城市》走过的曲折历程,还它以本来的面貌,认真阅读它,并真正领悟其生命力之所在,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出于上述动机,这个中译本在正文上沿用了自1902年以来一直未变的内容;除“新供水系统”图外,书中保留了各版本中所有出自霍华德之手的内容,去除了后人增加的附图和照片。我想,这将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原意。 …… 他在晚年时期,把全部精力用于莱奇沃思和韦林这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他想继他的著作以后,进一步用实例示范来唤醒这个麻木的世界。在一个远未文明的世界上,一位怀有高尚动机和超前意识的人,除此以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1927年,他被敕封为爵士。1928年5月1日,他于韦林田园城市逝世。 他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始终在呼吁和促进着社会的觉醒。当人们一旦摆脱了狭隘私利的束缚,必然会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我坚信,这一天终将到来。 金经元 2000年4月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