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易经系传别讲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易经》是中国文化名著,也是古代士子学人必读的教科书。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又称《系辞》上下传),则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历来为世所重。《易经系传别讲》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其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述。语句平易而哲理深刻。

内容推荐

南怀瑾先生的《易经系传别讲》内容包含了政治艺术,身心修养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理,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易经》是很平易的一种学问,是人人都需要的一种学问。最重要的是,《易经系传别讲》会使你豁然开朗,智慧大增。

目录

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尊地卑

象数之钥

《易经》是情报学吗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符号逻辑

《易经》文化中的尊卑

独立的方块字

远近、难易与贵贱

宇宙的生命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达尔文的祖宗

变的哲学

打秋千的学问

大自然的法则

人文世界的开始

把戏只隔一张纸

第二章 设卦观象

《易经》与鬼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人生的历程

下台一鞠躬

人生的价值

心安故理得

白天佑之吉无不利

以经解经

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

卦彖爻象

楚人失弓

善于补过

月儿弯弯照九州

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

一切学问的准则

神秘的无字天书

旅程

谁创造了宇宙万物

堪舆学上的问题

神奇的堪舆术

理论与科学

死生如旦暮

道家不死之药

儒者之耻

安土与爱

宇宙的大学问

光明来自黑暗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可道非常道

矛盾与均衡

性与情

旁门八百左道三千

错误的相对论

宇宙间至善的代表

凡夫不知的道

天爱万物一切平等

真正的爱

永远活着

占与卜

变通与通变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

无所不包的易

致虚极守静笃

好梦由来最易醒

生老病死春夏秋冬

第七章 易其至矣乎

人生的最高原则

成性存存和如如不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无所在无所不在

无是无非的形而上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先闹后笑

君子之道

争白茅的战争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有终的君子

以功下人大吉大利

高处不胜寒

为历史背黑锅的女人

亢龙有悔的人

梅花易数

保密的最高原则

苦命的皇帝

万物之盗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易经》的数

地心的奥秘

古代的祭祀

合十与合适

后天八卦与《洛书》

易学在蜀

五的哲学

蓍筮的程序

孙悟空七十二变

数理的最高境界

道与神通

中国历史上的巫筮

隐身术与祝由科

台湾庙宇的杯□

天圆地方

科学的排列

演绎与归纳

向南与向北

二十八宿的分野

无往不复无平不陂

六十花甲有好有坏

奉了西方的正朔

《参同契》与一阳来复

复与□

生命的圆与七日来复

道家的长生不老术

女性修道的秘诀

活子时的奥秘

一阳来复与回光返照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圣人之道

有感斯应

学《易》的基本原则

形而上道体与无为

生命真谛的根

第十一章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开物成务千秋大业

退藏于密

最高的智慧

神武不杀的圣人境界

领导人的条件

变与通

你我的太极

大富大贵以利万民

圣人寻宝

第十二章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孔子的宗教哲学

没有声音的语言

圣人之意

念佛珠与乾坤圈

地球的轮回

有情世界

割舍之难

千秋万代

差不多先生

一言兴邦

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

不动心与权力欲

善《易》者不卜

恩以生害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月球是我们中国的

万变不离其宗

银河系里的妙音

人生成败关键

大君的统治学

第二章 包羲氏之王天下

包羲氏作八卦

“田”字的文化意义

医技、易理与鬼神

人类文化的起源

从农业到商业

变的开始

罪恶与文明并生

文物衣冠

葬的异俗

教育文化的功过

第三章 易者象也

一动生吉凶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阴和阳奇与偶

同床异梦

第五章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孔夫子的道行

上台容易下台难

孵豆芽的学问

精义入神

非所困而困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学问与治事

因果报应

天将厚其福而报之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张公百忍

德薄位尊

几与神

介如石

良马见鞭影而驰

男女构精阴阳怪气

全始全终

易其心定其交

立心勿恒

第六章 乾坤其易之门邪

《易》之门

龚定庵的影响

《春秋》言三世

知往而察来

成功失败两相依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忧患意识

成功的妈妈叫失败

不择手段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

万变不离其宗

第九章 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原始要终

杂物撰德

未济的人生

二与四

柔与中

三与五

第十章 广大悉备

三才之道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

医世的学问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

乾健坤顺

人心天心

识人的才能

人人都是诸葛亮

爱恶相攻

相由心生

南怀瑾先生著述目录

试读章节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的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就是理、象、数,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真正说到易的境界在象与数——卦象、卦数,数还包括了阴阳、五行。如果真来研究,先天、后天八卦及八八六十四卦,必须要背得。大家没有背得,象数的基本原则又不懂,将来研究起来会困难重重,等于没用。你们各位都是同仁,也不便考试你们,要我真正上课,我是很严格的。每人都要当面考试,当场来背,这是我们老规矩的教授方法。这个方式,不好意思对大家来用,但我还是要把传统的教育方法告诉各位,希望大家注意。

什么叫卦?何谓爻?如果弄不清楚,听《易经》是白听的。希望大家不要像看热闹、听歌星唱歌一样,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今天很严肃地告诉大家,你们有人对象、数、卦、爻的基本法则、阴阳的原理原则还不清楚的,请先把过去我们讲的再复习一下,这对大家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多方便。

我们要研究《易经》,先要了解孔子的《系传》,这是很重要的。《易经》的象数,就是我们一般观念中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算命看相、未卜先知那一套东西。要会那一套东西也是不容易的,必须要把象数真弄通了,还要懂得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等等,才有点希望。差不多要几十年的读书、思考、研究。《易经》不是光凭记忆的,有些必须要靠自己的聪明去思考、去探讨。《易经》也不是一个呆板的方式,运用到哪一方面都可以的。但是如果要精通《易经》,便一定要从呆板的方法开始,而且《易经》象数的多种法则都要了解才行。

有关象数与易理,以后我们会更进一步给大家讲,今天我们初步的研究,先把古代的方法告诉各位。大家必须知道,先把《系辞》上下传研究通了,你自己研究象数的钥匙就可以拿到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通了《系辞》之后,对中国文化的根本,才真正有个认识。第三点,孔子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一切理论及学说的来源,也都搞得清楚了。

今天我们来研究《易经》的《系辞》上传,还是用传统的方法;像教中国哲学那样的教法,来同大家研究。说到这里,想到昨天有位同学,拿了一本《周易通论》给我看。这本书是大陆学者用很奇特的观点来讲《易经》的,认为《易经》是一部情报学。他们的主要观点是说,《易经》的作者当时被敌人俘虏了,为了向外面求救,就画了很多符号,所以他们认为八八六十四卦是作者为了求救,对外面通讯所用的方法。这套说法差不多已经有七八十年了。这种说法很可怕,把中国文化打得稀烂。

我们今天还是从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来研究,姑且认为《易经》的《系辞》上下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同古人对所谓的“十翼”(这“十翼”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十种心得报告)的看法一样。这“十翼”对中国文化关系很大,大家懂了这一方面,对四书五经的原理,可以说大概已经贯通了。

基本上来说,《系传》的文字也很浅显,很容易懂。大家要研究古文,想把文章写好,便要先研究孔子的文章。如果我们讲文学史,我认为《系传》是第一流的文学。像老子呀,庄子呀,乃至屈原的《离骚》,都是南方文化的系统。上古时候,我们的文化还没有统一,各个地方不同。所谓齐鲁文化,就是孔孟文化系统,他们也是古代的文学大家。大家若要知道孔孟的文章,仅仅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不够的,还要看《易经》的《系辞》上下传,它的文字非常高明,一般人多忽略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这一段就文字上来看,大家很容易懂,很浅显。但是,是不是真懂了呢?在我的观念里,恐怕还差十万八千里,也可以说完全不懂。十几年前一位同学说:我们研究中国的《易经》,怎么看都看不懂,现在我看了一本外国人翻译的《易经》,一看就懂了。我说很好啊!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我们研究自己文化的《易经》,搞了几十年还搞不懂,去学了几年英文,再看外国人翻译的英文《易经》,便真懂了《易经》,那些研究《易经》几十年还不懂的中国人,可是真笨呀!看来说这些话的人真聪明,外国人也真聪明,如果这样便真懂了《易经》,那就不叫《易经》了,不知该叫什么东西才对。

这个意思大家知道吗?与我们不同文化系统的人,研究我们另外一种文化系统,而能达到极高度的认识与境界,很轻松就弄通了,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中国人很少读中国书,读了一辈子书,连中国的文章还是写不通。这是老实话。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学自己的文化,想把自己的文字写得好,都还做不到,一个学英文出身的外国人,把《易经》一下子就学懂学通了,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文字非常简单,这就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P3-7

序言

《易经杂说》出版已两年多了,印行到四版,一直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为此之故,我们加紧整理南老师一九八四年另一系列讲座的记录,内容是《周易·系辞》上下传全部。

在前出版的《易经杂说》一书中,也涉及到部分《系传》的内容,但是,《杂说》内容广泛,可使读者了解《易经》的全貌,而本书则是后来完整的《系传》讲录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虽与《杂说》略有重叠,并不是重复,反而更得深广解说之妙。

本书内容包含了政治艺术,身心修养之道,人文文化最高的哲理,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之学。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易经》是很平易的一种学问,是人人都需要的一种学问。最重要的是,本书会使你豁然开朗,智慧大增。

这本书能与读者见面,阎修篆先生功不可没,是他在百忙中,抽暇整理录音记录完成本书,由于时间的因素,本书未交作者过目,请读者原谅。

老古文化事业公司

199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