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行为金融的投资启示)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美)迈尔·斯塔特曼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迈尔·斯塔特曼手持行为金融之光,用现代心理学的分析点亮普通投资者的前行坦途,帮我们战胜所有阻碍我们致富的心智魔鬼。《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行为金融的投资启示》这本书既可以让你捧腹开怀,也会令你因其中提到的人性弱点而倍感沮丧,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告诉每个投资者,你的心理底线应当设在何方。

内容推荐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不过是有着平均智商的凡夫俗子,但却总是梦想着用自己的超凡智慧可以“跑赢市场”,发财致富。《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行为金融的投资启示》作者迈尔·斯塔特曼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创始人之一,从专业的高度,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我们自己作为投资者的心智局限:我们总是被自相矛盾的心理需求所困扰,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投机豪赌的陷阱。作者无情地揭示了投资者们可悲的人性:

我们惧怕风险,又渴望高额利润,所以我们才会相信那些高额回报的神话,并落入麦道夫骗局却不能自拔;

我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但却总是一味地陷入羊群之中;正是我们的疯狂催生了非理性繁荣与破碎的泡沫;

当我们中的很多人自认为自己是为了财富而投身投机豪赌的漩涡时,其实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某种内心的需求;

由于心理的恐惧,我们总是对损失视而不见。

我们只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我们才能超越极限,正确认知财富,回避投机的陷阱。

《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行为金融的投资启示》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推荐序 给自己一面观照内心的镜子

译者序

引 言 我们的希望

第1章 我们希望利润大于风险

第2章 我们有思想,有些思想荒诞不经

第3章 我们有情绪,有些情绪把我们引入歧途

第4章 我们希望参与游戏,取得胜利

第5章 我们抱团并激起泡沫

第6章 我们需要自律和心理账户

第7章 我们既想未雨绸缪,又想及时消费

第8章 我们希望获得财富,远离贫穷

第9章 我们的心之所想相似却不相同

第10章 我们都不愿面对亏损

第11章 我们不愿交税

第12章 我们渴望地位与尊重

第13章 我们希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第14章 我们要公平

第15章 我们想在孩子和家庭上投资

第16章 我们要培训,要建议,也要保护

结 语

注 释

试读章节

意气风发

MK和PD想获得金钱这个功用回报,但是除此之外,他们还希望获得成功者形象这个表现回报和感觉生龙活虎、意气风发、尽在掌控、超越巅峰等情绪回报。赛场上的运动员,疾速驾驶并果断变换车道的赛车手,被显示器上斑驳陆离的数字吸引的日间交易员都有这样的体验。那些频繁交易的芬兰投资者收到超速罚单的数量也是最多的。交易和驾驶都能带人进入巅峰状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把这种“巅峰体验”比作滑雪选手进行高山速降:“你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身体动作上,滑雪板的位置,拂过脸庞的气流,疾驰而过的白雪皑皑的树木……你的表现十分完美,你真希望时间静止,好让自己沉溺于这种体验。”

在这种兴奋面前,在这种迎难而上的表现和情绪回报面前,我们会向自己发起挑战。我们告诉自己要保持韧性,磨炼技能,同时把这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如果能够直面挑战,取得胜利,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约翰·肯尼迪总统在1962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登陆月球的目标:“我们选择在本世纪实现登月目标,我们还制定了其他目标,并不是因为这些目标轻而易举,而恰恰是因为它们极具挑战!我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我们不愿意在这个目标面前心存任何迟疑,我们决心一举赢得挑战!”伯马拉松选手大卫-芬德伯克这样描述参与马拉松挑战的感受:“跑完30公里之后,我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受到损伤,我知道自己已经筋疲力尽,但是我不断告诫自己,前进一步,再前进一步,除了继续前行之外,我别无选择。”芬德伯克为什么要参加马拉松比赛呢?“我不知道,”他写道,“但原因之一是我想挑战自己,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看看自己(在身体和心理方面)有没有实现这个目标的勇气和耐力。”

如果自己的能力足够应对挑战,我们就会兴奋不已。对于中等水平的滑雪运动员来说,中级难度的赛道会让他们沉迷于高山滑雪运动,因为他们的技能足以应对这项挑战。但是初级难度的赛道就无法让他们提起兴致了,因为速度太慢,整个过程索然无味;而高级难度的赛道就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太快的速度会让他们惊恐万分。滑雪场中设有各种难度的赛道,可以满足不同水平滑雪者的需求。赌博和投资游戏的设计者也是如此。赌博游戏设计者为赌博者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奖励结构和难易等级。根据彩票游戏规则,游戏者可以自行选择号码,也可以获得随机分配的号码。在投资中,股票、债券、期权和基金在提供广泛标的之余,也增加了投资的娱乐价值。

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应该符合投资者的兴趣和技能。在401(K)退休金计划中提供大量共同基金的公司,吸引的员工反倒不及提供基金较少的公司。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缩小选择范围或者减少共同基金的数量。相反,这一事实表明,员工的投资水平各不相同。初级投资者对投资一无所知,也没有兴趣多方了解信息;而高级投资者认为自己知识渊博,他们渴望在实战中大显身手。初级投资者会在大量基金面前不知所措,他们会犹疑不决,而不是主动参与其中。他们需要一些默认程序的帮助,从而自动参与一些明智的投资。然而,高级投资者总是在抱怨可供选择的投资标的还不够广泛。

如果技能可以与挑战相匹配,振奋之情自然溢于言表,但是如果挑战超出了能力的范围,所谓振奋之情就只能被焦虑不安取而代之了。约翰·尼奎斯特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从事在线交易,起初,他的能力足以应对挑战。交易获得的利润让尼奎斯特和他的妻子衣食无忧,他们辞去了工作,还在高尔夫球场附近购置了房产。在那里,他上午交易,下午去球场打高尔夫。但是没过多久,尼奎斯特面临的挑战就超出了他的能力,盈利转眼之间变成亏损。绝望之中,他把妻子从家里4米多高的阳台上推了下去,试图用妻子的人寿保险放手一搏。随后,他冲下楼去向她忏悔:“我把我们的钱都输光了。”在监狱里,尼奎斯特描述说自己的处境很“复杂”,或许自己的心境更适合刊登在心理学刊物上,而不是发表在财经媒体上。他的律师说,尼奎斯特“并不是什么坏人,他只是在重压之下精神紧张,最终崩溃了”。

P61-63

序言

给自己一面观照内心的镜子

在证券投资活动中,导致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估计答案会五花八门,见仁见智。把这个问题反过来,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可能只有一个:没有控制好自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切投资行为,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下定决心也好,犹疑不决也罢,按下买入、卖出按键的人,一定是你自己。时机选择、价位高低、数量多寡,皆来自你的内心,属于个人的判断和行为。而我们是否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再从外界寻找借口,这是能否提升自我的一个关键。  太多的中国投资者,过度依赖技术面,将分析价格走势图表当做炒股致富的钥匙,而事实证明,依靠这类技能维生的个人投资者,多年来总结的结果不过是1成得利,7成惨败,2成持平。如果仅仅是将其归结为市场不公,也不客观。成熟的西方证券市场也基本如此。密歇根大学金融学教授H. Nejat Seyhun针对1926~1993年美国市场所有指数的研究发现,1.2%的交易日贡献了95%的市场收益;十年之后Seyhun更新了他的研究,其样本数据扩充为1926~2004年,得到的研究结果仍与之前类似:不到1%的交易日贡献了96%的市场回报。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个天天看盘的投资者来说,一年中必须抓住不到4天的“黄金”交易日,而且还要选对股票。其实,这还不算最难的事情,更难的是,你是否能控制住自己,不在那“不适合”操作的200多个交易日里做错事。有操盘经历的人明白,一个天天盯盘的人,是根本无法控制住自己不去频繁买卖的,你所要对付的最难缠的人,正是你自己和深深根植其中的人性弱点。

也许你仍会反对我的观点,因为你其实也对技术派的做法不以为然。好吧,我承认,作为价值投资的拥趸,处境会更好一些。价值投资更注重的是企业未来的收益和成长性,而不在意股价短期的波动。甚至会利用市场对优质股票的错误估值,大量买入,降低持股成本,扩大赢利空间。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完美,而事实上,失手的人也并不少见。凯恩斯曾颇为刻薄地评论道:“对于某只股票的未来收益,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根本无法确定。”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当你面对企业高管想真诚地探讨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时,除非企业确实做得是简单的、可以一目了然的生意,否则你很难看到全部真相。据我估计,哪怕50%也不会有,这就是根本无法克服的信息不对称难题。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巴菲特会坚持不投资他不能理解的行业。对我们一般人而言,其实绝大多数的业务领域都应归于无法深入了解。作为价值投资者,也无法避免认知偏差和过度自信。

市场上还有其他的炒股流派,诸如量化投资、分散组合投资等,不一一罗列。我认为,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自我控制是投资中的最关键因素,理应将目光聚焦于此。这就是投资中的行为和心理分析。无论我们做出分析还是预测,乃至下定决心,我们对市场的期望、恐惧、悲伤、愤怒和幽怨,所有这些都与心理有关,并最终反映在投资行动之中,结出或优或劣之果。行为金融研究的正是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与市场价格间的相互影响,是心理学、行为理论与金融经济学的结合,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应用分支。200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这成为学界认可行为经济学的标志性事件。

行为金融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大家可能较少听闻过写《非理性繁荣》的罗伯特·希勒教授,但多数人对资本大鳄索罗斯并不陌生,他有一句名言:“市场走势不一定反映市场的本质,而是反映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索罗斯在投机市场战功赫赫,他的“双向反射理论”就是基于心理分析和行为分析的一套投机实战理论,属于行为金融的应用性成果。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的内在价值决定,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导致我们在证券市场上挫败的很多原因,都可以在行为金融中找到解释。可能没有人知道,那些挫败实际已经被分类研究,它们被称为过度自信、认知偏误、确认偏误、代表性偏误、记忆偏误、锚定、模糊规避、羊群效应、心理账户等。本书正是一本普及行为金融在投资活动中应用的图书,作者既是行为金融方面的知名学者,又是实战型专家。本书的论述相当广泛,以投资需要什么为开篇,由浅入深地带领我们探索收益与风险、思维陷阱、情绪影响、群体与个人等方面的本质关联,并指出如何做好自我控制、平衡思考,最后还探讨了投资界关注的诸如储蓄、财务自由、得失、避税、社会认同、价值观、平等、家庭和社会责任等投资伦理话题。书中给出了丰富有趣的案例,并从投资的功用回报、表现回报和情绪回报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纠正错误观念,拓展投资视野。

作为研究行为经济的学者,我相信不仅经济学正在从关注人的不完全理性方面开始了理论颠覆性变迁,行为金融对于证券市场的指导性也越来越明显。在喧嚣过后,我们正在整理纷繁的心境,观照内心,反省自我,从而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我相信,行为金融将成为投资技术和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引起国人的热情关注。作为本书的专业内容审核人,我建议大家尽早开始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投资实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三位年轻译者,他们真的很用心,译文相当流畅,我只是修改了其中一些专业术语和投资方面的错漏。因此大家不必担心会被误导,放心踏上这一段坦诚的交心之旅吧。祝大家阅读愉快,投资成功。

郑磊(经济学者,香港基金管理人)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普通人,我们都会有一些阻碍我们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心智特征。但是如果你想在投资领域获得成功的话,你就必须要设法认识你自己,并尽可能让这些行为特征的影响降到最小。

——约翰·博格 先锋基金创始人

本书让我们反思我们与其他人的投资决策。本书对人类动物本能在投资决策中的影响提供了大量观测案例,而这对于我们更为明智地开展投资是极有帮助的。而且本书对金融理论研究也是富有价值的。

——哈里·马克维茨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Rady管理学院教授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在投资决策中,我们所面对的最大敌人恰恰是自己。斯塔特曼作为一位行为金融领域的专家,在本书中向我们揭示了人们在日常投资中所犯下的常识性错误,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

——伯顿·马尔基尔 《漫步华尔街》作者

一部揭示资本市场陷阱的精妙绝伦之作,本书的作者是行为金融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本书应当成为所有投资者的必读书,当然,那些投资咨询顾问们更该读读这本书。

——罗闻全 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学院金融学教授

斯塔特曼手持行为金融之光,用现代心理学的分析点亮普通投资者的前行坦途,帮我们战胜所有阻碍我们致富的心智魔鬼。这本书既可以让你捧腹开怀,也会令你因其中提到的人性弱点而倍感沮丧,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告诉每个投资者,你的心理底线应当设在何方。

——威廉·伯恩斯坦 《投资者宣言》作者

对所有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是一本通过行为科学解释自己投资为何失败的好书。

——《金融时报》

本书不仅完整地呈现了行为金融的思想,还富含生动的事例,值得一读。

——《巴伦周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