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抗美援朝防空作战实录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辉亭//陈雷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两位作者在采访了几十位当年参加过战斗的老领导、老战友,拜读了参加这场战争的各级指战员撰写的回忆录,查阅研究了浩瀚如海的战史资料,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共同编著而成的,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地面防空兵,主要是高射炮兵部队,抗击美国远东空军轰炸战略目标、封锁交通运输线和进行前沿战场掩护的长篇纪实作品。

内容推荐

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防空兵有5个野战高射炮兵师、21个城防高射炮兵团、60个独立高射炮兵营(共有中小口径高射炮约1775门)、1个探照灯团和5个探照灯营、2个对空监视团、4个防空情报雷达站——约10万人先后参战。

进行的战斗不计其数。

共击落敌机2335架,击伤7512架。其中21个城防高射炮兵团击落413架,击伤1559架;探照灯直接照落敌机4架……

“人在炮在目标在,有炮弹就要和敌机拼!只要你炸不死我,我就要把你打下来!”这是当年我高射炮部队叫得最响、呼喊最多的两个口号。

本书由战争亲历者讲述那些撼人心魄的故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鸭绿江畔紧急设防

第二章 毛泽东买高炮准备抗美援朝

第三章 只要你炸不死我,我就要把你打下来

第四章 安东鸭绿江畔首战告捷

第五章 保卫辑安江桥之战

第六章 防空哨兵逞英豪

第七章 大同江上四战四捷

第八章 沸流江上捉到了飞行员奥勃莱

第九章 周恩来致电斯大林催苏联政府快给高射炮

第十章 痛击空中幽灵B一26

第十一章 冰雪消融,鸭绿江上重开战

第十二章 牺牲与慰问

第十三章 掩护机场修建

第十四章 抗击“地毯式轰炸”

第十五章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第十六章 保江桥战洪水

第十七章 反“绞杀战”

第十八章 打光了的半个连和一个美国飞行员

第十九章 三角地区的反“窒息战”

第二十章 血战丁山里

第二十一章 雪地激战

第二十二章 抗击“饱和轰炸”

第二十三章 探照灯兵入朝参战

第二十四章 保卫楠亭里仓库的战斗

第二十五章 高炮追着飞机打

第二十六章 空炮灯协同作战共歼B-29

第二十七章 保卫水丰发电站

第二十八章 保卫平壤

第二十九章 前沿掩护出奇兵

第三十章 激战在大宁江上

第三十一章 异想天开的“购买计划”

第三十二章 安州六昼夜激战

第三十三章 战场奇迹——探照灯照落敌机

第三十四章 最后的狠招——轰炸不设防的水库

第三十五章 胜利的句号

结束语

后记一

后记二

附录

试读章节

中国、朝鲜一江之隔,奔腾不息的鸭绿江水,从长白山脚下沿着两国边境,由东北向西南流淌着,直至从中国边城安东(今丹东)和朝鲜边城新义州之间穿过涌入黄海。鸭绿江为两岸提供着丰富的水力、电力资源,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两岸的人民。

在鸭绿江的中下游,有三个铁路、公路渡口,每个渡口上都有一座铁路桥和公路桥,横跨在中国和朝鲜的边界上,从上游按顺序说起:

第一座:从中国吉林省的辑安(今集安)到朝鲜的满浦;

第二座:从中国辽宁省的长甸河口到朝鲜的青水;

第三座:从中国辽宁省的安东到朝鲜的新义州。

在长甸河口东面7公里处的鸭绿江面上,还有一座名叫水丰的水力发电站,它利用鸭绿江水,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工业生产,提供着丰富的动力能源。

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鲜之间发生了内战。7月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借机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发起侵略北朝鲜的战争。同时宣布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

美国的侵朝战争一打响,鸭绿江上三处渡口的桥梁,就成了中国和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支援朝鲜的主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成为美国远东空军侦察和破坏的主要对象。

6月30日,杜鲁门已下令将美国驻日本的地面部队投入侵朝战争。7月8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

中央军委在分析了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形势和“联合国军”的企图之后,为防备远东空军对三座江桥和水丰发电站轰炸破坏,于7月8日至10日,急调中南军区的高射炮兵第1团、华东军区的高射炮兵第4团、第17团、第18团紧急开到鸭绿江畔,在东北军区的指挥下,保卫三个渡口的铁路、公路桥梁和水丰发电站。

高射炮兵第1团,装备的是抗战胜利后从日军驻地搜集和缴获的日制75毫米高射炮和日制20毫米机关炮。两个营部署在安东,保卫安东鸭绿江桥;一个营部署在长甸河口,其后来任务先是掩护39军部队渡江,同时准备随39军入朝掩护地面炮兵作战。

高射炮兵第4团与高炮1团装备相同,由南京、宁波调到辑安(两个营)和图们(一个营),保卫辑安鸭绿江桥和图们江桥。

高射炮兵第18团为苏式装备,一个营装备85毫米高射炮12门,两个营装备37毫米高射炮24门,保卫水丰发电站兼顾长甸河口鸭绿江桥。

高射炮兵第17团与18团装备相同,从上海调到安东,与高炮1团共同保卫安东鸭绿江桥。

满载着高射炮兵的军列,一列接着一列从华南、华东沿津沪、津沈铁路向东北沈阳疾驶。

东北重要交通枢纽沈阳车站。鱼贯而人的高炮军列多条并列在铁轨上。铁路职工手举信号旗,站在车头外的踏板上,随机车上来回穿梭、调度车辆,更换车头、加水加煤。各条军列补充物资后,不敢有丝毫怠慢,即刻奔赴各自保卫目标。

高射炮兵第17团的军列从沈阳开往安东方向。列车两边的田地里,还满布着结荚的大豆,抽穗扬花的高梁。

团长尹洪在列车接近安东车站时,在指挥车厢里进行政治动员:“同志们,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保卫安东鸭绿江桥的阵地与美国的飞机搏斗了,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团一定要把这座鸭绿江桥保卫好,把社会主义阵营援助朝鲜的作战物资,畅通无阻地送到朝鲜人民军队手中。”

“打倒美帝国主义!”“誓死保卫鸭绿江桥!”车厢里响起了战士们的口号。

安东车站货站月台上满堆着援助朝鲜的各种作战物资,工人们抬扛拉推,喊着号子装卸车辆,紧张繁忙。浓重的战争气氛,笼罩着这个边境城市。

一俟列车停稳,战士们立即跳下棚车,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卸载兵器,将一门门高射炮拖下平板车。

因任务紧急,行动仓促,事前来不及派出先遣组为部队勘选阵地做宿营准备,只好临时选择靠鸭绿江桥附近的村庄,借住老百姓的房子,暂将高射炮摆放在村旁,等待确定阵地位置。

7月的夜晚,天气闷热,那看不见、捉不到的“小咬”,把人叮得心痒难耐。

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参谋长带领着作战股长和作战参谋们,在老乡家里的炕头上,研究高炮阵地的配置,摆在他们面前有两张图。

一张是参谋们临时草画的美国远东空军的基地分布图,图上标有经参谋们分析的美国远东空军轰炸鸭绿江安东大桥时,可能入侵的三条航线:

第一条:从朝鲜的西海湾沿着鸭绿江的江口入侵。

第二条:从东南方向的朝鲜新义州方向入侵。

第三条:从东北方向沿着鸭绿江入侵。

另一张是供选择阵地用的安东地区五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几个人围着地图,研究把部队配置在哪里,才能有效地保卫鸭绿江大桥,击落更多的敌机。

他们根据敌机轰炸鸭绿江桥可能入侵的三个主要方向,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摆兵布阵,摆来摆去,也没有摆出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发扬火力,保卫好鸭绿江桥的部署方案来。他们遇到了一个老师没有教过,教材里没有阐述过的战术问题——按照战术教材的要求,部署兵力要根据保卫目标的性质、形状、面积和敌机来袭的主要方向,把兵力部署在敌机投弹前最便于发扬火力的位置上。而保卫目标是横跨中、朝两国的江桥,敌机来袭的方向主要是在朝鲜的一方或一侧。如果不把连队部署在鸭绿江的对岸朝鲜一侧,就会是敌机先把炸弹扔下来了,然后我们的高射炮才能射击,打成“马后炮”。

这个棘手的问题令参谋长犯难,他只好去找团长尹洪。

尹洪听了参谋长的汇报后说:“你说的这两个问题是现实问题,可一涉及到两个国家的事就复杂了,着急也没有用,这个问题,我们会向上级反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眼下我们只能研究在我国的一侧来部署兵力,以应付美国空军可能的突然袭击,待上级与朝方联系协调好了,再根据情况调整部署。事不宜迟,你们司令部立即起草个电报,向东北军区司令部请示。”

电报迅速拟就。大意是:我团进入安东保卫鸭绿江桥,在配置阵地中遇到一实际问题,团无力解决:即敌机轰炸鸭绿江大桥时,入侵的主要方向在朝鲜一方,我们不知道朝方在新义州地区有没有部署高炮。如朝方没有在新义州部署高炮,我们则应将一部分连队部署到鸭绿江对岸朝鲜的国土上,不然,实难保卫好鸭绿江桥;如朝方在新义州地区部署有高射炮部队,我则应与朝方沟通联系,以便于作战协同和根据朝方的部署情况部署阵地,才能形成保卫鸭绿江桥的对空整体火力。如何处理此事,请速示。团长尹洪当夜将电报签发。

第二天上午,尹洪带领营、连长们到鸭绿江畔勘选阵地。正处于雨季的鸭绿江,水面宽阔,烟波浩淼,急流滚滚。尹洪先带领着大家走上江桥,他站在大桥中间再次对干部们作了战斗动员,接着带领大家乘车来到江桥北侧,在一个芦苇和野草杂生的地边停下,顺手掐了一根芦苇,在面前画了一个圈,对2营营长说:“这块地方是你们2营的第一个阵地,这里紧靠江桥,是个打仗的好地方,敌机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轰炸大桥,这个阵地都能射击,当然也是个极易遭受到敌机攻击的阵地,你看把哪个连队放在这里?”

2营营长打量一番,思忖着这阵地离江桥太近,必将成为敌机攻击的主要目标,需要一个敢打敢拼的连队驻守。片刻,他对团长说:“按编制序列,就把4连放在这里吧。”  尹洪转过头来问4连连长王秉珩:“你有什么意见?”

王秉珩一看营长把他们连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高兴地大声回答:“团长、营长指到哪里,我们连就在哪里打,坚决完成任务!”

团长尹洪带着营、连长们,顺着鸭绿江的北岸边走、边看、边选,直至把最后一个阵地定下来,然后对大家说:“阵地选完了,哪个连进哪个阵地也都明确了,回去后马上组织部队进入阵地,构筑工事,准备打仗。”

几乎与此同时,高射炮兵第1团团长王思谦带领着营、连长们,在东北军区划定的西至安东造纸厂,南至镇江山,东至镇安一线勘察阵地。阵地选好之后,就地坐在田埂地堰上开起会来,他对营、连长们说:“阵地看完了,你们有什么问题说说吧。”

在长年的战争中,带兵打仗的营、连长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个是人,有一群能跟着自己不怕苦、不怕死,勇敢善战、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战士。一个是手中能有一件得心应手、称心如意、能打胜仗的武器。可眼下他们最不满意的是他们手中的高射炮。他们的炮都是从日本人手里缴获或是从日本军队遗留的仓库里捡来的旧炮,缺这少那,极不配套,与美国的飞机相比,实在是太落后了。看着后组建的同自己并肩作战保卫江桥的高炮17团装备着苏式高射炮,馋得直流口水。看到人家被指定部署在鸭绿江桥附近最能打下飞机的位置上,又很眼红,一听团长问有什么问题,就七嘴八舌地叫起苦来,提出了兵器上的一大堆问题,集中到一点上,就是手中的武器太差了,中国高射炮兵第一团,还使用着这样的老兵器,太掉价了,请上级给换上苏式高射炮。

P1-5

序言

1996年7月10日,为庆祝中朝两国签订《中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三十五周年,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邀请,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秘书长罗干,率中国代表团赴朝鲜参加庆祝纪念活动。代表团成员中有: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辽宁省省长闻世震、铁道部副部长国林、著名女歌唱家董文华,我有幸作为代表团的一员,代表在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参加了这次庆祝活动。

抗美援朝战争,是刚诞生一年的新中国遇到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志愿军在两条战线上与“联合国军”浴血奋战,一条是我步兵、炮兵、坦克兵等部队在前方与“联合国军”的战斗;一条是我空军、防空兵、铁道兵、工程兵和后方勤务保障等部队,在朝鲜后方反敌空袭,保卫重要城镇、军事设施和掩护交通运输线的战斗。

朝鲜,是我踏上军旅生涯后,第一次走向战场战斗的地方,能有幸参加这次庆祝活动,我的心情很激动。

去时,代表团乘中国民航的舷班抵达平壤机场,受到了朝鲜政府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在朝鲜参加完了庆祝活动后,代表团改乘平壤至北京的国际列车返回北京。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列车在朝鲜境内,是运行在从平壤到新义州的铁道线上,这正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高射炮兵与美国远东空军浴血奋战,掩护铁、公路交通枢纽、干线,保卫后方作战物资向三八线上运输的主战场之一。

弹指间六十年过去了。六十年来,每当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友们聚会谈论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非常向往着有一天,能再亲临年轻时代曾经与敌人厮杀搏斗过的战场,为长眠在异国他乡战友的坟墓添上一锹土,烧上一炷香,敬上一杯酒,告慰一下战友的英灵。

眼下,我就要乘火车路过当年参加过战斗的战场了,心情非常激动。尽管途中不能下车,不能用双脚去接触一下那块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亲吻一下那浸透着战友们鲜血的泥土,但透过列车的窗口,看一下当年战斗过的战场,也是一种欣慰和满足。

列车慢速穿过平壤的市区和近郊。我坐在列车的窗户前,凝神注视着闪过的街道和高楼大厦,此时此刻,战争中的平壤浮现在我的眼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平壤一直是美国远东空军轰炸破坏的一个重点目标,残垣断壁,瓦砾遍地,硝烟弥漫,母死婴啼,惨不忍睹。如今,已被一个整洁美丽花园般的新平壤代替了,除了纪念性的建筑,看不到一点战争的伤痕。没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们,是不会想象到这一座花园般的城市,竟是从战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列车驶出平壤,我请来一位懂一点儿汉语,能说出沿途车站汉语地名的乘务员,请她在列车经过顺安、渔波、肃川、新安州、定州、郭山等地方时,给我通报一下站名。列车员上下打量了我一下,用不太熟练的汉语问我:您是不是当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这条铁路线上打过仗?我点了点头。她一下子更加热情起来,坐在了我的对面,随着列车的行进,给我介绍起来。

列车开到了渔波和肃川。我的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我的老团长张若水和副参谋长张孟君。在这里,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指挥着高炮连追着飞机打,一连击落击伤敌机各3架,创造了拉着高炮追着打飞机的典型战例。

列车到达新、老安州了,这里有两座著名的大桥,一座是清川江桥,一座是大宁江桥,这是志愿军高射炮兵和铁道兵战士们的鲜血铸成的两座英雄桥。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联合国军”的三位总司令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用尽了“绞杀”、“窒息”、“饱和”、“购买”等等花招,调动了美国远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所有类型的飞机,投下了数十万吨各种不同型号的炸弹。两座大桥炸了修,修了炸,修修炸炸,炸炸修修,究竟有多少次也统计不清了。但这两座英雄的江桥,在我飞行部队、高射炮和探照灯部队的护卫下,在铁道兵战士们的奋力抢修下,始终矗立在两江之间,承载着向前方运送作战人员、物资、装备的任务。

列车顺着大宁江绕了一个弯,开到了郭山、定州线段上的郭山大桥。使我记忆起,在1952年6月10日的夜间,我跟着野战高射炮62师师长王星指挥着高射炮、探照灯部队,协同我歼击机对空作战,把远东空军的3架B一29飞机打了个“天女散花”,开创了我地、空协同作战取得胜利的先例。

美国空军的统计资料称:在这场战争中,“联合国军”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共出动了873156个架次,其中用于进行空中封锁交通线活动的飞机达255813个架次,用于进行反航空兵活动的为72118架次,用于支援地面作战活动的为96210个架次。投掷各型炸弹418387吨,发射火箭弹313600枚,射击机枪子弹16685万发。损失飞机1986架,其中被地面炮火击落了816架,损失官兵1729名。美国在朝鲜战场上运用的空中力量,无论从数量和强度上均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我“防空兵”先后有4个野战高射炮师、21个城防高射炮团、60个独立高射炮营,1个探照灯团和5个探照灯营、4个雷达站,近10万人先后参战。

他们使用着在抗日战争中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日式高射炮、在解放战争中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德式和美式高射炮、建国后从苏联人那里买来的苏式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与美国远东空军的各式先进战斗截击机、战斗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相对抗。敌机如梭,炸弹如雨,防空兵部队在极其险恶残酷的战斗环境中,以高昂的士气和视死如归的革命战斗精神,与空中的敌人英勇顽强地拼搏厮杀,取得了赫赫战果。

我军资料统计,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击伤了敌机12224架,其中被高射炮兵击落飞机2335架,击伤7512架(城防高射炮兵击落飞机413架,击伤1559架)。

我英勇的防空兵部队,给了美国远东空军以沉重的打击,保卫了重要目标的安全,保证了把作战人员、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优秀的防空兵战士,把热血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长眠在了朝鲜壮丽秀美的山之巅、江之滨、路之旁,谱写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六十年了,许多作家著书,歌颂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不畏强敌,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的英雄事迹,但很少涉猎到我防空兵是如何同美国远东空军搏斗的。这使我萌发出一个念头,把这段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写出来,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告慰长眠在异国他乡九泉之下的战友,了却当年参加过这场战争的老领导和战友们的一桩心愿,激励后人为建设一支强大的能有效地保卫祖国领空的防空兵而努力奋斗。

《抗美援朝战争防空作战实录》,是我和陈雷同志在采访了几十位当年参加过战斗的老领导、老战友,拜读了参加这场战争的各级指战员撰写的回忆录,查阅研究了浩瀚如海的战史资料,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共同编著而成的,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地面防空兵,主要是高射炮兵部队,抗击美国远东空军轰炸战略目标、封锁交通运输线和进行前沿战场掩护的长篇纪实作品。

陈辉亭

2009年8月1日

后记

本书中敌我双方在击落与被击落飞机的架数,统计数字不甚相符,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就我方来说:我高炮部队打仗,一般是同一个单位的几个连队,或不同建制的几个单位集团部署在一起,敌机来轰炸保卫目标时,大家都集中火力射击敌机,因火炮和观测器材上没有照相记录设备,战后不能判定这架飞机具体是哪个单位发射的炮弹打下来的,所以,敌机被打下来后,都争着去抢飞机残骸,以证明是本单位打下来的。战争初期,领导机关无经验,战斗又十分频繁,顾不上仔细认真地核实战果,不免会发生一机多报的情况。领导机关发现此问题后,很快就纠正了过来,谁捡到了领导机关承认的飞机上唯一的残骸部件,就认定飞机是谁打下来的,没有充分的证据,领导是不会承认击落敌机的战果的,所以也发生过击落了敌机,因找不到残骸,不被上级承认的事例。举一个例子,一个部队在京义线上的肃川至渔波铁路线段间护交作战,有一天,敌机来轰炸316至319地段的路基,一架敌机被设伏在此的高炮部队击成了重伤,因此地距朝鲜西海湾空中距离仅20公里,飞机冒着浓浓的烟火,向朝鲜的西海湾飞去。该部队看着飞机被击成重伤,捡残骸的小组坐上卡车就追着去捡残骸,眼看着飞机从空中栽到了海里,飞行员跳伞后落在海面上被救护机救走了,可跑到海边一看,飞机沉入大海,什么也没捡到,只好望洋兴叹,算是击伤了。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的,入朝参战的高炮部队,几乎都遇到过。

被击落飞机的一方,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只会少报,不会多报,甚至不报。美国人公布,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空战损失飞机147架,而我军公布的数字是330架。飞行员都知道,是否击落飞机是通过照相来验证的,谁也弄不了虚做不了假。也不排除以损失来代替被击落的可能性,美国空军自己承认,除被地面炮火击落的飞机之外,还损失了1986架飞机,这是个不小的数字,这里面有多少是被击毁的,就不得而知了。原因是复杂的,就拿美国在伊拉克进行的战争来说吧,驻伊美军的一架直升机在战场上损失了,马上有××组织宣称飞机是被他们击落的;损失的一方赶紧声明,此架飞机系飞行事故所致,与恐怖行为无关。为什么?一方是想借机扩大影响,一方是尽力缩小恐怖的影响面。美国人的哲学,是实用哲学,对它有利的话才说,对它有利的事才干,对它不利的话、不利的事,它是不会说也不会干的,即使是内部的出版物,也不会承认。也举个例子,美国在侵朝战争中,从1952年元月1日起,“联合国军”就在朝鲜战场上用飞机空投细菌弹,并投到了我国的东北。面对着全世界人民的抗议,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出来发表声明说:“联合国军”过去没有进行过,现在也没有进行过细茵战。被我俘虏的飞行员中,有25人公开承认,有的并发表声明承认投掷了细菌弹,但经过美国空军当局批准出版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空军》一书,自诩是始终体现了“不偏不倚和无所隐讳地进行独立的编写历史的工作”的精神,对美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但对它的飞机投掷细菌弹一事,却只字不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9: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