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亭制度是秦汉时期极具特色的行政制度,与前后时代判然有别。当然,它的产生不可能是遽然之变,必然有一定的根基或源头。那么本书专设“探源”一章就此发论,重点将乡亭格局的起因试作推衍。鉴于前人的研究现状——乡制认识的清晰与统一、亭制认识的模糊与分歧,本书拟分述两制,各成一章。对乡制的论述,主要通过乡官部吏的设置特点及乡所涉文书运作流程来看乡制的实质;而亭制的论述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不仅要通过史料和前人观点的细化分析试探亭制的根结,还要试图从中找到解决乡亭格局难题的钥匙,从更宽泛的制度层面构拟亭的多维功能;最后,针对乡亭制度在秦汉时期所体现出的主要特性,针对乡亭制度作为底层行政制度的多变特性,我们还将对乡亭制度的演变轨迹试作描述:一是追溯缘起,给“探源”一章一个更明确的答案;二是给乡亭格局的确立一个较清晰的界定;三是给乡亭制度的去向一个大致的说法。
秦汉乡亭制度是秦汉时期地方行政的底层制度。由于史料缺乏,相关研究很难深入,且多有分歧。本书从细化史料分类、理析前人研究分歧的根源入手,充分挖掘出土材料的启示作用,同时结合相关领域的成果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综合研究。结论以为:在秦汉时期县级行政区划之下,“乡”与“亭”分别代表行政权下延的两类不同的治域空间,其中“乡”因渊源较早其治域局限于民聚空间,鉴于乡政先天不足的特点,在集权统治格局发展的大背景下,“亭”也就成为了县治下的另一片空间,从而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乡亭格局。
绪论
第一节 “乡亭制度”正名
第二节 以往“乡亭制度”研究的概况及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秦汉“乡亭”之制概观
第一节 郡县下乡亭的基本规制
第二节 乡官部吏
第二章 乡亭制度探源
第一节 居民组织的重构与乡制的初成
第二节 亭制的缘起分析
第三章 基于民聚空间的乡制
第一节 不同于后代的乡制
第二节 从简牍文书看乡制的运作重心
第四章 秦汉时期错综复杂的“亭”
第一节 “亭”的多重分类
第二节 各色“亭长”材料的分析
第三节 “亭”制的行政制度背景试探
第四节 对地方行政制度之“亭制”内核的探讨
第五节 乡亭格局的全新设想——基于“亭部”与“乡”界的重释
第六节 乡亭制度之“亭”制的功能构拟
第七节 亭制新议
第五章 乡亭制度的演变轨迹
第一节 发展中的乡亭制度
第二节 乡亭制度的去向
结论
第一节 本书的总结
第二节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