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聚焦于连接中主要的机械和电气问题,涉及应用领域和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本书很好地平衡处理了电接触中的机械学和材料学,同时兼顾了其设计、开发和制造。本书提供了关于跨越接触界面的导电性以金属表面形貌、载荷和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为函数,以及考虑到材料性能和润滑效应的电性能与摩擦、磨损的内在联系的完整介绍。考虑了不同退化机理的危害作用,如应力松弛或蠕变、微动、热膨胀差异和金属中间相的形成,以及它们对运行成本、安全、网络可靠性、电力质量的影响,也对各种改善电接触的可靠性和运行能力的方法,包括毫米、微米和纳米级,做了讨论。
本书分为3篇:第1篇为电接触基础,讲述了电接触的结构、机理及基本理论,电摩擦的基本形式与原理,常用电接触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电接触可靠性等;第2篇为电接触应用,介绍了电力_连接器的结构、故障机理及预防措施,电子连接器的材料、结构、故障机理及预防措施等,从电摩擦学的角度阐述了在各种条件(参数)下的滑动电接触特性及机理;第3篇为诊断与监测技术,介绍了摩擦表面的电检测、评估方法,以及电网的监测技术。本书引用了大量相关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附有大量参考文献,使读者在掌握电接触原理及应用的同时,获得对该领域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的了解,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本书可作为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参考书和研究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其书。
译者序
原书序
前言
作者简介
第1篇 电接触基础
第1章 电接触概述
1.1 引言
1.2 基本特征综述
第2章 接触机理
2.1 固体表面
2.2 表面形貌
2.3 测量表面参数的现代方法
2.4 光滑表面的接触
2.5 粗糙表面之间的接触
2.5.1 Greenwood-Williamson模型
2.5.2 多级模型
2.5.3 弹性接触转变到塑性接触
第3章 摩擦学
第4章 电接触材料
第5章 通过接触面的电流和热流的传导
第6章 电接触中的可靠性问题
第2篇 电接触应用
第7章 电力连接
第8章 电子连接器
第9章 滑动接触
第3篇 诊断与检测技术
第10章 摩擦学中的电检测方法
第11章 监测技术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