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了“不可能的爱情”。主人公安娜是一个外省一家企业经理的妻子,由于一起情杀事件,想像自己获得绝对的爱情的一则故事。
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琴声如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说描写了“不可能的爱情”。主人公安娜是一个外省一家企业经理的妻子,由于一起情杀事件,想像自己获得绝对的爱情的一则故事。 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 内容推荐 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安娜在同他谈话当中,自己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从她自己所属富有的资产阶级社会中逃出去了,从对她冷漠无情的丈夫那里挣脱出来了。从某种情况看,她“包法利夫人”化了…… 一天,她没有带孩子,又一次去看望肖万,吻了他——他们都知道,仅此一吻即可,他们的爱情告终…… 试读章节 “琴谱上写的两个字,你念念看?”钢琴女教师说。 “Moderato cantabile,”小孩回答。 老师听小孩这样回答,拿铅笔在琴键上点了一点。小孩一动不动,转过头来仍然看着他的乐谱。 “Moder'ato cantabile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 坐在离他们三米远的一个女人,叹了一口气。 “Moderato cantabile是什么意思,你真不知道?”老师又问。 小孩不回答。老师又拿铅笔敲了一下琴键,无能为力地叫了一声,声音是抑制住的。小孩连眉毛也一动不动。老师转过身来,说: “戴巴莱斯特太太,您看这孩子。” 安娜·戴巴莱斯特太太又叹了一口气。 “您这是对谁说的呀,”她说道。 小孩仍然不动,眼睛低低垂下,独自在想:已经是傍晚的时候了。想到这里,他有点打颤。 “上次我给你说过,上上次也告诉过你,我给你讲过有一百遍,你肯定是不知道?” 小孩认为还是不回答为好。老师把她面前这个对象再次打量了一下。她更加生气了。 “又来了,又来了,”安娜·戴巴莱斯特悄声说。 “明摆着嘛,”教师继续说,“明摆着嘛,就是不肯回答。” 安娜·戴巴莱斯特也把孩子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只是方式和教师有所不同。 “你快说呀,”教师尖声叫了起来。 小孩丝毫没有感到吃惊的表示。他不出声,始终不回答。教师第三次敲打琴键,用力太猛,铅笔敲断了。就在小孩两只手的旁边。小孩圆滚滚的两只小手,还是乳白色的,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一样。小手紧紧攥在一起,一动不动。 “真是一个难弄的孩子。”安娜·戴巴莱斯特说这句话,并非不带有某种胆怯气馁的意味。 小孩听到这句话,转过脸去看了她一眼,他这动作极快,只要看到她在也就放心了,时间不过是转瞬之间。随后,他又恢复他那作为一个对象的姿态,眼睛看着琴谱。他的手仍然紧紧捏在一起。 “我才不想知道他是不是难弄,戴巴莱斯特太太,”女教师说,“不管难弄不难弄,总该听话呀,否则,那怎么行。” 她这些话讲过之后,从敞开的窗口大海的声响一涌而人。微弱的市声同时也涌进窗来。全城在这个时刻正处在这春天下午的中心点上。 “最后一次问你,你是不是一定不知道?” 一条小快艇出现在打开的窗口上,在缓缓移动。小孩本已转过脸去看琴谱,微微动了一下——只有他母亲察觉到他动了一下。小艇弄得他心神不安。低沉的马达声全城都可以听到。这里游艇是难得看到的。晚霞把整个天空染成了红色。一些小孩站在码头上眺望着大海。 “当真,最后一次问你,你肯定是不知道?” 小快艇还在窗前移动着。 小孩是这样固执,教师不禁为之震惊。她的怒气也退下来了,本来她采取某种动作是可以强使这个小孩开口回答的,可是小孩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竞弄得她灰心丧气,一时间她只觉自己的命运是这样荒凉无告。 “干这一行,干这一行,算是什么职业哟。”她苦苦叹息着。 安娜-戴巴莱斯特也不说话,只是稍稍俯下头,似乎是在表示同感。 小快艇终于在窗框之间滑过去看不见了。小孩默默无声,潮声显得更响,而且无处不在。 “。Moderato是什么意思?” 小孩张开他的小手,伸到小腿上,轻轻搔了一下。他这个动作是无意的、轻快的,对这样一个动作大概老师也是无从责备的。 “我不知道,”搔过痒之后,他这样回答。 落日的光辉这时一下变得五色缤纷,十分耀眼,这小孩的金黄色头发也发出异样的色调。 “并不难嘛,”女教师说,她的态度比较平静了一些。 她拿出手帕擤鼻涕,擤了很久。 “看我这孩子哟,”安娜·戴巴莱斯特满心欢喜地说,“我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孩子,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倔强的孩子……” 女教师认为指摘这种骄傲情绪似乎也可以不必。 她已经被压倒了。她对小孩说:“已经告诉你一百遍了,Moderato是中速的意思,cantabile,像唱歌那样,像唱歌那样的中板。” “像唱歌那样的中板,”小孩说,完全是无动于衷的样子。 女教师转过身来。 “嗳呀,我真可以向您发誓。” “可怕,可怕,”安娜·戴巴莱斯特笑着说,“固执得像一只山羊,可怕,可怕。” “再讲一遍,”女教师说。 小孩不出声。 “我说,再重复一遍。”P3-7 后记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一位很值得注意的作家。原姓多纳迪厄,一九一四年四月四日出生于印度支那。她的父亲是数学教授,母亲是小学教师。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西贡读中学,十八岁回到法国,入巴黎法学院、政治科学学院读书,还曾专修哲学租数学,获得法学学士、政治学学士学位。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一年,任法国殖民部秘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投身抵抗运动。一九四五年参加法国共产党,一九五五年被开除出党。一九四三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开始发表小说《厚颜无耻的人》(又译((无耻之徒》),此后作为职业作家相继发表小说近二十种,还有大量剧本、电影剧本等。她的电影剧本《广岛之恋》(1959)使她闻名世界;剧本《英国情人》(1967)获得一九七○年易卜生奖。法国有些批评家将她列为新小说派,常常把她和比托尔、罗伯一格里耶、克洛德·西蒙等新小说派作家相提并论。批评家克洛德·莫里亚克说罗伯一格里耶写的是“物”包围下的人,玛格丽特·杜拉斯写的是处在“人一物”包围下的人。克洛德·戴尔蒙认为法国现代小说有如一片荒凉的沙漠,在这样的情况下,杜拉斯的《琴声如诉》给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条新路;他说杜拉斯这部作品使人想到普鲁斯特和麦尔维尔。这是戴尔蒙在一九五八年杜拉斯这部小说出版时提出的看法。总之,玛格丽特·杜拉斯这部小说发表以后,她作为法国现代独树一帜的小说家的地位已经确定。 …… 这篇小说,名为长篇,按照我们的习惯看,似乎是一个中篇。写得简练,摈弃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及叙述和描写,甚至不惜写得干巴巴,对话很多,对话也是不动声色的、一般性的、日常生活式的,小说甚至好像有意没有写完等等,这正是人们对这位女作家所称道的风格特色之所在。小说写有十五位客人的晚宴的场面,的确写得十分精彩。批评家克洛德·鲁瓦说杜拉斯这部小说有如匈牙利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重写的包法利夫人”,正像小说的题目那样,让我们想到音乐,“像歌唱一样的中板的种种变调、和声与和弦构成为小说的基本内容”。但是说玛格丽特.杜拉斯像新小说派作家那样,把小说写得干巴巴、冷冰冰、作家的眼光冷得就像照相机镜头那样,鲁瓦不同意这样的意见。他认为“在这部写得精炼、准确的作品中,我看到的恰恰是感情、人情,还有某种被有意压下去的、发自内心的痛苦的痛彻肺腑的真正美的微语。书中所写的,正是一位头脑冷静的作家在理性控制下写出的理性所不理解的种种事理”。 王道乾 一九七九年八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