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前言
上编 以数理之名
西周早中期甬钟音列及其数理特征
论两周之际编钟正鼓音列的转制及其成因
曾侯乙编钟在世界乐器史上的地位
从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和五弦器来引发东周编钟的音列问题
早期的感性选择对钟铙数理提炼的意义
河南新郑中行第七、五套编钟的测音报告
简析《均钟考》的实证与论证思维
中编 以实物之名
从西汉南越王墓音乐器物看南越国宫廷礼乐的兴衰
从贾湖龟甲到南越响陶——摇响器的辉煌历程
昔日礼乐奇葩与当代乐苑百花——从南越国宫廷乐透析当代岭南音乐的融合与彰显
南越王墓编乐句锱摭遗
潮锣的特色及其运用
从形制纹饰看粤西北流型铜鼓的族属信仰
粤西北流型铜鼓的文献记载及演奏方式的可能性分析
下编 以思辨之名
试论音乐史学研究中实物资料研究的意义——以潮州戏本、戏台为例
中国古代音乐数理发展历程述略
歌剧、戏曲之比较
关于音乐考古学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近十年音乐与舞蹈学之舞蹈图像研究述略
从浏阳古乐看祭孔雅乐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琴道之美儒道之基
20世纪最后十年朱载□音乐成就研究述略
关于“同均三宫”理论体系及其研究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