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才是生存的法则
快乐是我们生活追逐的最终目标,没有人会去寻求痛苦,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遭遇痛苦,不过再苦你也要笑一笑,因为快乐才是生存的法则。
有人说:“生存是丛林的法则。”于是,有人把这句话引入社会生活,说“生存也是生活的法则”。但是生存真的是我们生活的法则吗?不,其实生存只是我们最低的要求,我们真正追求的说到底还是幸福和快乐。所以,我们说“快乐才是我们生活的法则”。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很平凡,而且每日总是忙忙碌碌,其实当我们在为生活疲于奔命时,生活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如此身心疲累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它快乐的真谛。如果我们不想活得这样苦,首先就得学会放松自己的身体,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为那些一生都在做却怎么也做不完的琐事所累。
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菜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的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经济很紧张,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浪费了。”
小和尚答应后,下山来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越想越觉得紧张。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不敢左顾右盼。不幸的是,在他快到庙门口里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他踩进了一个小坑。虽然他没有摔跤,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非常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非常生气,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小心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么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周围的人和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报告。”
小和尚又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小和尚这样一边走一边看着风景,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得满满的,一滴都没有损失。
生活本应是轻松的!然而,这点常常被奔波的人们忘记。我们有时就像故事中买油的小和尚一样,在生活中担心太多,顾忌太多,以致做人做事总是缩手缩脚,放不开,最后反而坏了事,其实,更多时候我们是要放松自己,告诉自己:“生活应该轻松些。”
在课堂上,老师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大家:“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200克,也有人说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么,你们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老师又问。很多人都笑了,心想: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次是赞同的笑。
老师继续说道:“其实这杯水的重量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这就如同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压力是否很重,时间长了就会觉得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受。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们所承担的压力,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拿起来,如此才可承担更幺。”
正如故事中所说的:“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很轻,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沉重。”所以,为什么不适当地放松自己呢?有时候我们就像一张拉开弦的弓第绷得太紧就容易断,只有恰到好处,不松不紧,才能射到自己的目标,飞得更高更远。人生旅途,也是需要我们不时放下一些并不需要的包袱,轻装上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反过来说,人生在世,何须事事都非要做得那么完美呢?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谁能事事做到完美。所以我们做人做事,只要尽了力,无愧于良心,那我们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我们不妨经常给心灵一个放松的机会,别让太多的忧郁,太多的烦恼,太多的失落,太多的凄苦,来占据我们脆弱的心灵。只要有了好心情,做事也就更顺心,身体也会更健康,继续做事的本钱也就有了保证。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所以,我们要多从生活中寻找出它原本就有的快乐和精致。
有这样四个女人。
第一个女人——确切地说女孩,是个大三的学生,家境不好。一个男生喜欢她,同时也喜欢另一个家境很好的女生。在他眼里,她们都很优秀,他不知道应该选谁做妻子。有一次,他到那个家境不好的女孩家玩,看见她的房间非常简陋,没什么像样的家具。但当他走到窗前时,发现窗台上放了一瓶花——瓶子只是一个普通的水杯,花是在田野里采来的野花。
就在那一瞬,他下了决心,选择那个穷女孩为自己终身所依。促使他下这个决心的理由很简单,那个女孩子虽然穷,却是个懂得如何生活的人,将来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他相信她都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第二个女人喜欢时尚,爱穿与众不同的衣服。她是被别人羡慕的白领;但她却很少买特别高档的时装。她找了一个手艺不错的裁缝,自已到布店买一些不算贵但非常别致的衣料,自己设计衣服的样式。在一次清理旧东西时,一床旧的缎子被面引起了她的兴趣——这么漂亮的被面扔了怪可惜的,不如将它送到裁缝那里做一件中式时装。想不到做出来后效果出奇地好,于是她的“中式情结”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她用小碎花的旧被套做了一件立领带盘扣的风衣;她买了一块红缎子稍事加工,就让她那件平淡无奇的黑长裙大为出彩……
第三个女人是个普通的职员,过着很平淡的日子。她常和同事说笑:“如果我将来有了钱……”同事以为她一定会说买房子买车子,而她却说:“我就每天买一束鲜花回家!”当然,现在她也不是买不起,而是她觉得按自己目前的收入,到花店买花有些奢侈。有一天她走过人行天桥,看见一个乡下人在卖花,他身边的塑料桶里放着好几把康乃馨,她不由得停了下来。这些花一把才开价5元钱,如果是在花店,起码要15元,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了一把。这把从天桥上买回来的康乃馨,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开了一个月。每隔两三天,她和孩子就为花换一次水。再放一粒维生素C,因为这样可以让鲜花开放的时间更长一些。而每当她和孩子一起做这一切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开心。
第四个女人下了岗,在离家不远的人行道上卖面窝。由于品种太单一,她的摊子在一个卖热干面的摊子旁边,吃早点的人图个方便,吃热干面的时候顺便来一个面窝。这个四十多岁的下岗女工不像别的摊主,东西炸好后,就用手里那双筷子或铁夹子夹到客人碗里,而是准备了一些很精致的竹制小盘,每一次她都不厌其烦地把炸好的面窝放在盘子里,端到客人桌上,等他们吃完再收回来……不知是她炸的面窝味道好,量又足,还是由于她这个细心的举动打动了顾客,她的生意非常不错。
由此看来,这四个女人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轨道上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无论她们有钱也好,没有钱也好,年龄大也好,年龄小也好,她们却都有一个让人称道的共同点:她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更精致。其实,只要我们也像她们一样用心去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和精致,我们也可以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