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秋风沉醉的夜晚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陆幸生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沉默不是软弱,忍耐不是麻木,不到最后的关头,决不轻言战斗,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

《秋风沉醉的夜晚》是近几年陆幸生所感所思的文字积累,既有对部队往事的深情回顾,也有对我所熟悉的老一辈革命家高风亮节的赞美、对书画艺术家风采的真情描述,对海外风情、掌故的采风;同时结合我所从事的工作,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事件留下了雁过留声似的载录等。

内容推荐

《秋风沉醉的夜晚》通过陆幸生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见闻和交游,从细微处折射中国社会几十年的风云变幻和时代变迁。

《秋风沉醉的夜晚》展示的场景有青年时代部队生活的真情回顾,有对熟悉的老一辈革命家高风亮节的真实展示,有对书画艺术界朋友真性情的描述,有对人生、文学艺术和社会问题的真知灼见,以及自己所从事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进步。书中一些人物的命运真实再现了时代风云,例如封面画作是作者在部队时所创作,却在特殊的时代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解放前一对姐妹的不同选择,使二人台海相隔60余年后才在耄耋之年重新聚首。

目录

第一辑 明灯照耀的战友

 明灯照耀的战友

 我和黎大胡子

 金山大哥

 风雨苍茫俱乐部

 秋风沉醉的夜晚

第二辑 有朋自远方来

 老外眼中的南通

 故乡遇故交

 有朋自远方来

 克拉克先生

第三辑 舔血成砂冶心丹

 前辈军魂尚炜伯伯

 怀念张兴大哥

 春风化雨送离魂

 落英成香冢,深情化哀思

第四辑 束狷向壁绘幽兰

 姜文的追求和尴尬

 飞飞的水墨世界

 女书法家孙晓云

 走进收获的季节

 尤荣喜及花鸟画

 杨林川疯了?

第五辑 肝胆一脉本相连

 浅浅海峡的那一边

 微雨茫茫的忠孝西路

 浓浓两岸同胞情

 游子故乡情

 慈心化雨惠众生

 中台禅寺势凌空

试读章节

第一辑明灯照耀的战友

明灯照耀的战友

一、我们的司令部

3月24日晚,天空飘荡着零星的雨丝,入夜时分,南京城湖南路口的凤凰台宾馆已是灯火辉煌,宾客盈门了。我手提着两瓶五粮液、一瓶法国干红葡萄酒匆匆忙忙地去宾馆,准备迎接我在南京军区工程兵曾经朝夕相处的一批战友。大家从相识到相聚将近四十个年头了,从不谙世事的少年到阅尽沧桑的人近老年,其间虽有过几次十分有限的相聚,但是战友间人数较齐地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时间是各自忙各自的,为事业、为谋生而奔走,直到人至暮年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忆念起各自的青春岁月,回望那无忧无虑、充满青春幻想和梦想的岁月,有着某种欲说还休的无限感慨。

当我站在凤凰台宾馆的台阶上,回眸向街对面看去时,我们当年的南京军区工程兵司令部那栋米黄色的巴罗克式的法国宫殿似的建筑在灯火阑珊处依然精致、美丽而壮观,这里曾经是中国近现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之地。我当兵期间多次参与当年军区工程兵政治部美术组的创作活动,美术组的创作室就在这栋建筑内。建筑四周如今已成回廊,回廊中间的礼堂却在十年浩劫中被当年愚蠢的家伙弄成了一片草坪。有如被扒去心脏的华丽躯壳,展示着往日的辉煌和衰落。

这里曾经是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的大礼堂,礼堂里杂沓纷纭的脚步曾经演绎着中国近代风云的变幻,伴随着扑扑雄心和野心显示着英雄和枭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雄浑和悲壮,现在皆化为一片绿茵茵的芳草,将我的青春岁月带进了寥然空廓的蓝天。

我入伍3个月即抽调兵部美术学习班培训,而最后能留下搞创作的战士已无几人了。在部队期间,文化生活极为丰富,军区几乎每年举行一届美术作品展览。故一年有半年在搞创作。再加上幻灯比赛、各类展览,如这期美术学习班结束,就留下来将兵部大院的墙壁上写满了毛主席语录。后又为作训处搞反坦克展览。真正在部队时间不多。

我1971年初春进入这栋建筑时,空廓静谧的回廊中间是一中型大礼堂,美术组和电影组在一起,就设在礼堂边上的宽敞的大办公室里。在这间大画室我们度过了将近五年欢乐而愉快、自由而宽松的军旅画家生涯。我入伍当年参加军区美展的第一张作品《放映之前》就在这栋建筑中完成。围绕这栋建筑所展开的历史风云也相当惊心动魄,堪称中国近代史的浓缩。这里曾经是清政府的江苏咨议局、民国政府的参议院、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这栋建筑是在晚清政府江苏咨议局议长、南通实业家张謇主持下吸取西方建筑特色设计而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由中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新型建筑之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10月,孙中山在这里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1929年6月,孙中山灵柩奉安大典在这里举行;1935年11月,爱国志士孙凤鸣刺杀汪精卫案发生在这里……

今晚,参与聚会的战友至少有三人的父辈曾经主宰过这栋建筑和与建筑相关联的大院。当年我们美术组指导员胡金山大哥的父亲胡大荣是南京军区副司令兼工程兵司令:当年我们团机要参谋黎民的父亲黎光,先是军区工程兵副司令,后出任司令;工程兵司令部撤销后,江苏省军区由镇江市迁此地,当时的省军区政委钟国楚的女儿钟效雯是我局报刊处处长,今晚她也应邀前来参加聚会。他们三位的父亲均为开国少将,唯一健在的将军是黎光,已是93岁高龄。

我6点准时到达凤凰台宾馆。此宾馆原为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所建的四星级宾馆,2001年局社分家,划归江苏凤凰传媒集团。但宾馆所有领导层与我均熟。现任总经理毛利人是我出任局团委书记时的局机关团支部书记。我的很多小说中都以它为原型取名为“银雀台”、“锦鸡阁”等名再现过它的风姿。所以今晚的相聚定在三楼刚刚装修好的多丽厅。所有费用全部自掏腰包,绝未占用丝毫公款,尽管我有凤凰台的签字权,但我想还是公私分明的好。当我乘坐电梯,直达三楼时,我同时期的战友红光学生(邹小军)己在三楼走廊的地毯上来回踱步。看见我到达,他叼着香烟,笑嘻嘻地迎上来,我们亲热地挽着手步入包间。包间内灯火通明,己传出朗朗的笑声。

二、战友老万

战友小万在时光的隧道里认真而又执著地工作着、写作着、穿行着,追求着,青丝黑发慢慢地飞上霜雪,白皙细腻仿佛姑娘样的脸庞渐渐布上了沟壑,苗条匀称的身材变得水桶一样臃肿而大腹便便,于是我们开始称他老万,就像他称我老陆一样,当年在部队他是称我小陆的。

时光倒流使我们充满着对往事的留恋。老万说,一个人只要他在回忆往事证明他老了。我们都在回忆往事,我们都在岁月的河流中变得苍老,然而心依然像是40年前那样年轻。

前些日子,我们南京军区工程兵的战友聚会,来自淮安酒乡的老万特地背来一箱金思源酒,勾引大家一醉方休。于是战友们开怀畅饮,一气喝掉4瓶,剩余的两瓶被红光学生全部打包带走。一向以糖尿病病号自居的我,竟也被他灌得晕晕乎乎,手脚已经有点麻木,老眼也显得昏花了。于是老万贴着我的耳朵根喷着酒气说:“小陆,我马上要出版一本30万字的长篇小说《雪域》,请你写序,老战友,老领导,非你莫属。”口气坚定而不容置疑。

我看着对面那张满脸红光的胖脸,乘着酒劲开始拍胸脯打保票说:“小万,你放心,凭咱哥们几十年的交情这序包在我身上。”第二天一觉醒来,我早把那写序的事忘在爪哇国里去了。不过老万却紧追不放了,电话里不断提醒,不断催促,于是记忆中小万那张俊俏腼腆像小媳妇似的小白脸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时的小万是我们政治部贾主任的警卫员兼公务员,当年他1g岁,1969年底入伍,算是70年的兵。小万那时长着一张瓜子脸,细皮嫩肉的,加上身材又很小巧,说话时细声细气,那张粉脸还会涨满潮红,就有点像是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姑娘。政治部全是干部,没有几个兵,也就是电影组、美术组几个兵。于是小万就经常到电影组和我们美术组来转悠转悠。他只是像个羞涩的姑娘那样静静地站在我们的画架前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画画。几年后,我再次到兵部美术组从事创作时,可爱的小万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电影组的弟兄告诉我说,小万被贾主任推荐上了南京大学新闻系。

几十年以后,他再次遇见我时说:“小陆,说实话,那时侯我真的非常羡慕你们这些美术兵,一个个自由自在、旁若无人、才华横溢的军中才子样。”我笑着说:“我也很羡慕你呢,整天在首长跟前,腰中别着小手枪,很威风的样子。听说你当年差点被贾主任招了女婿呢?”

这时的老万身材已经发福,脸颊也变得肥胖起来,听了我打趣他的话,他并没有生气。他脸上又浮现出当年的羞涩,甚至还有点得意地说:“不瞒你说,确有其事,是贾主任夫人看上我的。”

我继续不怀好意地说:“那你没有顺水推舟,当了主任的乘龙快婿?”

老万说:“是我没有同意。”

“为什么呀?多好的事呀!”战友红光学生说。  “主要是感觉双方悬殊太大,我一个农村的孩子,高攀不上人家主任千金昵。”

“这有啥呀,人家主任夫妇都没有这种封建门第观念,愿意招你当东床快婿呢,你怕啥呢?”P1-4

序言

陆幸生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校友,新时期恢复高考后最早进校的大学生。当时教他的老师们或作古,或离休,或退休,只有我还挣扎在教学岗位,既熟悉老弟子,又认识新学生。所以,幸生君令我为序,不好推辞。

我的老老师们,有许多不但是大学者,而且是大作家,如唐圭璋先生、孙望先生、朱彤先生、吴调公先生等。然而,由我辈往下,毕业生中很少出作家,比之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咱们相形见拙。陆幸生,是南师大文学院(中文系)出身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物以稀为贵,故母校关注他。

他这本博客文选,内容比较杂,写的很随意。“随”,是个好字眼,自称“随园弟子”的南师大文学院学生,历来仰慕袁牧的“随心”、“随意”、“随便”和“随和”。“随园当年本姓曹,雪芹在此唱童谣。自从三江桃李发,百年耕作领风骚。”这首不讲平仄的顺口溜,是我为南师大仙林图书馆落成而“溜”出来的,意思是说:咱南师大校址在旧随园,随园本来是曹家花园,曹雪芹在此捉过蟋蟀、唱过儿歌(我的想当然);后来曹家被抄,花园赏给了抄家大员隋赫德,老隋称它名之曰“隋园“;谁知老隋旋即被抄,花园就拍卖给大诗人袁枚,袁枚把“隋”字加了个“辶”,“随园”从此诞生,“随心”、“随便”也代代相传,成了“随园弟子”的一种文化素质。人,活着,就得“随一点”,连毛主席都高吟“红雨随心翻作浪”,足见“随”字大有魅力。幸生君的博客文集,怎一个“随”字了得…….

我年纪大了,不懂得“博客”,然而哪壶不开提哪壶,大前年一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竟然写“论博客文学”!我只好边学习,边指导,总算弄明白博客是个啥东西。博客太自由了。几乎是“有念直书”,故博客上的文字难免见仁见智。幸生君这一本文集,繁星点点,絮絮叨叨,凡33.5万字,我定心披阅,有些眼花缭乱,总的感觉是:灵动机智,潇洒自如,不拘一格,皆成文章,得雪芹、袁枚之风气,基本上实现了他的写作宗旨——实事、真情、直说。应当道贺。

我不打算对幸生君的博客文字择要评点,那是“文学评论”和“作品赏析”,况且我的“读后感”也不一定中的。诗无达诂。博客文章亦然,应由每一读者自己去感受和品鉴。这使我想起词学大师唐圭璋给我们授课时的情景:说半句,留半句,引而不发,在浓郁的诗歌氛围中启发学生去“填充”,去遐想,去作心灵的远游。我有一首小词,记叙此情此景,谨录于此:

江城子

圭章大师讲词语录

“对潇潇暮雨嗯嗯,

洒江天,

洒江天……”

“柳永他啊,

浮想正联翩……”

究竟柳君思什么?

唐老说,

大家填。

大师授课抚情弦,

雨绵绵,

润心田。

铁板铜琶,

也与柳丝连。

留得空间无限好,

诸弟子,

想当然。

何老师这么虚晃一枪,有点那个吧。好,我再附一首小词于后,庶几代表我对人生的态度。那年,一位高一小朋友,写了一篇描写街上行人步履的博文《足下风景》。她的语文老师请我评点,以便见报推广。我做完“评点”后,意犹未尽,以词补充:

浪淘沙

街景

如蚁众行人,

滚滚红尘。

满街步履乱如云。

笑脸愁眉麻木相,

百态芸芸。

久伫独凝神,

思绪纷纷。

各人各有各人魂。

个个都藏生命史,

莫要追询……

打住。在这么写下去,就完全不像“序”了。愿幸生君和读者诸君鉴谅,宽和地对待我这篇不像序文的序文。

2011年7月2日于南京随园

何永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