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转轨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均衡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工业化加速和经济结构转轨的经济大国而言,资本形成的机制和效率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对于实体经济同时具有流动性提供和资本提供两大作用的货币以及调控货币结构的货币政策,将实质性地影响中国经济总量和结构发展路径。
《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性效应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货币金融政策分析》(作者蒋冠、郭树华、黄合建)从理论逻辑和实证框架方面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的影响,同时本书也是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总。
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生性宏观政策因素以及其政策效应,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着区域分配性效应,造成货币政策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在各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弱化稳健货币政策促进宏观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实效性,并可能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从而进一步加剧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这一问题,被理论界和政策界所重视,产生出一些关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效应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中国货币政策分配性效应如何产生的内在机制,以及我国非均衡发展的区域金融体系如何导致这一效应的产生等问题,尚需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性效应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货币金融政策分析》着眼于中国金融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尝试建立一个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性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框架。
《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分配性效应研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货币金融政策分析》的作者是蒋冠、郭树华、黄合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可能创新
1.6 预期应用价值
第二章 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理论基础
2.2.1 最优货币区理论
2.2.2 货币学派的圣·路易斯方程简约式模型
2.2.3 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
2.3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其脉冲响应函数(IRF)
2.3.2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
2.3.3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
2.4 国外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
2.4.1 对欧元区的研究
2.4.2 对北美的研究
2.5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现状
2.5.1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实证
2.5.2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分析及实证结果
2.6 结论
第三章 中国区域金融总量随货币政策变化的结构分析
——来自VAR的证据
3.1 理论框架——金融总量的作用与货币传导机制
3.1.1 金融总量的定义
3.1.2 金融总量的产生机制
3.1.3 金融总量自反馈效应的周期性
3.1.4 周期性的货币传导机制特征
3.1.5 货币传导效应的不对称性
3.2 计量模型以及数据来源说明
3.2.1 VAR模型介绍
3.2.2 数据选取及其处理
3.3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分析
——基于区域金融总量差异的实证
3.4 国家、各区域(省)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3.4.1 国家、各地区、各省GDP对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3.4.2 国家、各地区、各省CPI对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3.4.3 区域代表省份CPI对贷款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3.5 VAR模型方差分解分析
3.5.1 GDP方差分解分析
3.5.2 CPI方差分解分析
3.6 政策建议
第四章 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分析
——基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视角
4.1 数据结构及其相关检验
4.1.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4.1.2 数据的Johansen协整检验
4.1.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 VAR模型建立
4.2.1 国家层面VAR模型
4.2.2 区域层面VAR模型
4.2.3 各区域代表省份VAR模型
4.3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4.3.1 国家层面各产业对利率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4.3.2 区域层面各产业对利率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4.3.3 各区域代表省份各产业对利率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4.4 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成因分析
4.4.1 国家、各区域、各省产业结构差异
4.4.2 区域金融总量差异
4.4.3 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金融结构差异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性分配效应
5.1 理论框架——引入金融结构因素后的分析方法
5.1.1 金融结构的概念
5.1.2 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2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以及区域金融结构差异
5.2.1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演进及其区域差异
5.2.2 区域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差异
5.3 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渗透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5.3.1 我国金融机构的渗透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5.3.2 我国货币市场结构及其渗透程度
5.3.3 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及其渗透程度
5.4 实证分析框架总结
5.4.1 实证分析方法总结
5.4.2 实证分析结论的经济和政策含义
5.4.3 实证检验的规律总结及其预测
第六章 货币政策、资本形成与区域经济差异
6.1 货币政策与资本形成:制度因素
6.2 货币政策与资本形成:企业结构因素
6.3 货币政策与资本形成:居民消费储蓄行为因素
6.4 货币政策与资本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因素
6.5 货币政策与资本形成:其他因素
6.6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研究
6.7基于HH指数的我国区域资本形成分散程度研究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