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其昌编著的《谈判力(信托制度的形成与应用)》把商务和纳什博弈论中的谈判力理论一般化了,提出了各利益集团不同的谈判力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作者承接了科斯和波斯纳的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但不是以财富最大化为效率的核心,而是以代理人成本内部化为效率的核心。作者试图把法律史、经济史、政治史、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谈判力理论框架中,分析信托制度形成及其法理与应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谈判力(信托制度的形成与应用)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汪其昌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汪其昌编著的《谈判力(信托制度的形成与应用)》把商务和纳什博弈论中的谈判力理论一般化了,提出了各利益集团不同的谈判力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力量。作者承接了科斯和波斯纳的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但不是以财富最大化为效率的核心,而是以代理人成本内部化为效率的核心。作者试图把法律史、经济史、政治史、政治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谈判力理论框架中,分析信托制度形成及其法理与应用。 内容推荐 汪其昌编著的《谈判力(信托制度的形成与应用)》从人性出发,以谈判力这一核心概念为分析框架,阐释了在封建保有制下英国各利益集团谈判力变化引致政治法律制度的变迁,认为信托制度的形成就是英国各利益集团谈判力围绕税收演化博弈均衡的结果,阐明了信托制度的学理基础在于:一是信托财产权利分解为一束权利,是基于保有制下地产权英国各利益集团谈判力反复博弈的结果,顺应了人类社会专业化分工以有效率地利用资源。二是对有谈判力优势的一方强加信托义务以治理人类普遍存在的代理问题。《谈判力(信托制度的形成与应用)》运用“谈判力”这一创新性概念,分析了中国应用信托制度的历史过程,更揭示了以信托义务规制处于谈判力强势地位的控制股东和金融服务者的学理基础。这对于移植信托制度,正确应用信托原理来研究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重大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目录 序一/吴晓灵 以经济学方法解析信托法理 序二/周振华 谈判力:理解制度变迁和信托制度的一个新视角 第一章 分析框架:人性、谈判力与演化博弈均衡 第一节 已有研究述评 第二节 人性、交易费用与谈判力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谈判力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 信托制度形成的路径依赖:日耳曼习惯法和 英国封建制度 第一节 日耳曼习惯法 第二节 英国封建保有制 第三节 土地保有制的类型和权利义务 第四节 英国封建保有制的特征 第五节 封建保有制下的地产权制度 第三章 信托制度形成的内生性:战争、税收与 各利益集团的博弈 第一节 英国的军役和军队与国王的谈判力 第二节 英国国王的收入与支出及其平衡 第三节 战争、税收引起英国各利益集团 谈判力的变化与权力分解 第四章 国王的谈判力略胜其他利益集团:普通法的 形成与信托的普通法所有权 第一节 普通法的形成:国王通过司法加强中央集权 第二节 议会与普通法的发展 第三节 信托的普通法所有权 第五章 税收结构的变化和利益集团谈判力的变化与 衡平法的形成、发展及信托的衡平法所有权 第一节 衡平法的形成与发展:国王与贵族和 新兴资产阶级的谈判力 第二节 信托的衡平法所有权的形成和确立 第三节 衡平法下的信义义务与信托义务 第六章 信托制度特质分析 第一节 信托财产权利的独特性及其学理解释 第二节 信托制度的治理:以司法为中心 第三节 信托法律制度的法律思维特点 第四节 交易费用、谈判力与治理机会主义行为制度的比较 第七章 信托制度在中国的应用 第一节 1949年之前:有信托之名无信托之实 第二节 1949年至1999年:信托机构从停业到恢复发展 第三节 2001年至2011年:信托法理的真正应用 第四节 我国继受信托制度过程的几个问题 第八章 信托制度在规制控制股东中的应用 第一节 控制股东的产生:谈判力与股东的异质性视角 第二节 控制股东负有信托义务的学理基础 第三节 以信托义务规制控制股东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 建立控制股东信托义务的责任体系 第九章 信托制度在委托理财中的应用 第一节 我国理财市场的现状 第二节 关于金融理财合同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 金融服务者与个人理财的金融消费者关系: 委托一代理关系 第四节 以信托关系分析委托理财司法审理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