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辛杂识》(周密)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冷斋夜话梁溪漫志》、《葵辛杂识》等极富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编者整理过程中,精选底本并加以标点、校勘,简体横排,既保证内容上的准确与严肃,又保证使用上的方便与实用,集中体现了本套丛书一贯以来的代表性、实用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癸辛杂识/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宋)周密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癸辛杂识》(周密)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冷斋夜话梁溪漫志》、《葵辛杂识》等极富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编者整理过程中,精选底本并加以标点、校勘,简体横排,既保证内容上的准确与严肃,又保证使用上的方便与实用,集中体现了本套丛书一贯以来的代表性、实用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 内容推荐 《癸辛杂识》凡六卷,是一部以记载朝野遗事和社会风俗为主的史料笔记。内容广泛,记叙翔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中体现了作者坚持民族气节、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癸辛杂识》的作者是周密。 目录 癸辛杂识序 前集 胎息 改春州为县 假山 炮祸 蕈毒 闽鄞二庙 科举论 王小官人 玉环 乘槎 郑仙姑 芍药 杨凝式僧净端 白帽 简椠 四韩 松五粒 □ 袁彦纯客诗 陈圣观梦 吴兴园圃 艮岳 牛女 呼名怖鬼 健啖 荐杨诚斋 化蝶 □书□书 游月宫 寡欲 三建汤 迎曙 送刺 人妖 韩彦古 唐重浮屠 乞食歌姬院 长沙茶具 真西山入朝诗 笔墨 来牟 误著祭服 贾母饰终 施行韩震 后集 理宗初潜 徽宗梓宫 光斋 学规 两学暇日 三学之横 祠神 韩平原之败 荔枝梅花赋 许占寺院 短小精悍 游阅古泉 律文去避来 先君出宰 误书庙讳 过癞 吹霎 马裕斋尹京 贾廖碑帖 十三故事 知州借紫 大父廉俭 馈送寿物 赵子固梅谱 辨章 父客 向胡命子名 孝宗行三年丧 魏子之谤 成均旧规 诸斋祠先辈 太学文变 学舍燕集 贾相制外戚抑北司戢学校 簿录权臣 马相去国 金龟称瑞 须属肾 纲目用武后年号 种竹法 廖莹中仰药 向氏书画 修史法 十二分野 故都戏事 贾廖刊书 济王致祸 舞谱 记方通律 断桥 桐蕈鳆鱼 纵囚 紫纱公服 秘固 张氏至孝 构字义 正闰 大行 押字不书名 五月五日生 徐留登第 吴益登对 方珠 禁男娼 三山诏岁举送 续集上 罗椅 水竹居 华夷图石 洪渠 大野猪 西域玉山 改安吉州 海船头发 戊子地震 天裂 海井 凿井法 日形如瓠 地连震 梅无仰开花 赵孟桂 译者 雅流自居 五行间色 连架 奉倩象山 龙有三名 蕞□ 度宗拊庙无室 私取林竹溪 朱王二事相同 张约斋佣者 赵春谷斩蛇 大打围 宋彦举针法 缙云叶医 插花种菊 天花异 灵寿杖 二王入闽大略 海神擎日 江西术者奇验 李醉降仙 狗畏鼻冷 重窖 叶李遭黥 蜀人不浴 栅沙武口 李仲宾谈鬼 梨酒 合乐谐和 于阗玉佛 姨夫眼眶 琴应弦 金凤染甲 开庆六士 福王婚启 医术 回回沙碛 子山隆吉 船吼 成都恶事 盐养花 王茂林立子 接待寺 宋江三十六赞 插瑞香法 西征异闻 锁阳 公主添房 海鳅兆火 叶李纪梦诗 北方大车 押不芦 叶李姓名二士 相马法 驼峰 霍山显灵 大兴狱鬼 四明延寿寺火 盗马踏浅 狗站 偏僻无子 治物各有法 杭城食米 范元章梦 雷雪 湖翻 短蓬 蹇材望 古狱塔灯 冯妇搏虎义 文山像赞 回回送终 天雨尘土 种葡萄法 杨髡发陵 嘲留忠斋 纯色骰钱 圣门本草 壬辰星陨 海蛆 全氏孪鬼 种茯苓 讼学业觜社 碑盖 解厄咒 黄芦城干 续集下 徐渊子词 白玉笙箫 画本草三辅黄图 吴妓徐兰 虹见井中 秦九韶 银瓶娘子签 人燕士人 爱水 贡狮子 马赵致怨 相怜草 按摩女子 蔡陈市舶 捕猩法 洪起畏守京口 许夫人 屠节避讳 赵孟□台评 十干纪节 至元甲午节气之巧三十一 年 香炉峰桐柏山 吴氏鸟卵 慈宪生吉兆 绍陵初诞 衢吏徐信 束手无措 佛莲家资 华岳阿房基 张氏银窖 张松 龙蚌 菖蒲子 爪哇铜器 周弥陀人冥 伯宣被盗 夏驾山 观堂二石 棺盖悬镜 光禄寺御醴 沉香圣像 石庭苔梅 襄鄂百咏 家之巽三贤诗 大辟登科 押韵语录 喜行古礼 不葬父妨子 韩平原姓王 金紫银青 天雨米豆 杏仁有毒 茯苓益松 撩纸 壬日扦种 别集上 汴梁杂事 包宏斋桃符 钉官石 猪祸 桃符获罪 透光镜 死马杀人 黑漆船 马相漂棺 李性学 渴字无对 董仪父论易 北地赏柳 奸僧伪梦 西湖好处 陈谔捣油 打聚 四圣水灯 黄王不辨 演福新碑 龙畏神火 多景红罗缠头 乌银江□ 乌贼得名 朱宣慰诗 章宗效徽宗 虎引彪渡水 冬至前造酒 白蜡 蟛□馄饨 南风损藕 灯檠去虫 同里虎 因庸堂 天狗坠 彗星改元 葛天民赏雪 唐尧封 李梦庚 史浩传赞 男不授女状 陈预知 何生五行 括苍赵墓 悬棺葬 王盖伏法 东迁道人 陈公振立子 郁鬯大毒 范吕不合 二章清贫 刘漫塘 刘朔斋再娶 成均浴堂 王积翁 安刘 黄国 衡岳借兵 须溪月诗 回回无闰月 两王医师 鱼苗 陶裴双缢 德寿买市 丁酉异星 和剂药局 彭晋叟 林乔 陈□如尊者 唐震黄震 沈次卿 牧羊子 戴生星术 阴阳忌乐 郭□ 埋藏会 屠门受祭 梅津食箩 陈仲潜健啖 施武子被劾 卿宰小鬼 陈宜中父 朔斋小姬 潜说友 王厚斋形拘 俞浙 方回 北客诗 菊子 亂敲二字 髯阉 胡服间色 石行 社公珠 尼站 椒兰殿赤草 荐 蒙古江西政 倪氏窖藏 祖杰 二僧入冥 别集下 天籁 银花 凤凰见 绵上火禁 买地券 平分四时 画扇不入内 一□ 卯酉克损目 德寿赏月 宦者服药 周莫论张说 两世王 狗蚤颂 德□表诏 鸡冠血 亭名 嵩之起复 史宅之 天市垣 世修降表 贺知章倚史势 升遐玉圭 燕用 大仙笔诗 火蝎 燕子城铜印 杨髡发陵 陈绍大改名 褚承亮不就试 武城隍 □魃 泰山如坐 必世后仁 权知举 咸阳六冈 守口如瓶 汴京宫殿 空谈实效 假尸还魂 象油 物外平章 景炎诏 药州园馆 史嵩之始末 徐霖 郑清之 卫王惜名器 余晦 王惟忠 伪号 胥吏识义理 史嵩之致仕 钿屏十事 机速房 宋二十一帝 阎寺 余□ 李伯玉 马光祖 沈夏 度宗诞育 襄阳始末 置士籍 宋十五朝御押 试读章节 淳熙间,赵温叔丞相常力荐郭明复、刘光祖、杨辅之,谓皆省殿试前列,且云“大好士人”。寿皇宣谕云:“朝廷用人以才,安论科第?科第不过入仕一途耳。”温叔唯唯而退。越日,御制《科举论》,其略谓:“近世取士,莫若科场,及至用人,岂当拘此?诗赋、经义,学者皆能为之,又何足分轻重乎?夫科场之弊,于文格高下,但以分数取之,真幸与不幸耳。至于廷试,未尝有黜落者,尽以官赀命之,才与不才者混矣,是科场取士之弊也。夫用之弊,在乎人君择相之不审,至于怀奸私,坏纲纪,乱法度,及败而逐之,不治之事,已不胜言矣。宰相不能择人,每差一官,则日此人中高第,真佳士也,然不考其才行如何。孔圣之门,犹分四科,人才兼全者,自古为难。今则不然,以高科虚名之士,谓处之无不宜者,何尝问才之长短乎?夫监司、郡守,系民之休戚,今以资格付之,丞相虽择其一二,又未能皆得其人。及至陛对,既无过人之善,粗无凡猥之容,则又未能极精其选。国朝以来,过于忠厚,宰相而误国者,大将而覆军者,皆未尝诛戮之。虽三代得天下以仁,而启誓六卿曰:‘不用命,戮于社。’羲和废厥职,犹惩之曰:‘以干先王之诛。’况掌邦邑军师之大事乎!要在人君,必审择相,相为官择人,不失其所长,懋赏立乎前,严诛设于后,人才不出,吾不信也!朕延一二柄臣,皆能精白一心尽忠无隐,宜勉乎此,更勤夙夜,以懋庶绩,岂不休哉!”初宣示,温叔色变,上曰:“不谓卿等。”赵奏曰:“迅雷风烈,虽不为孔子,而孔子色变者,畏天怒也。”异日,上复宣谕曰:“朕所著《科举论》,或以为过,或以为是。以为过者,史浩也;以为是者,阎苍舒也。浩极长者,故不欲朕用威刑;阎苍舒趋事赴功之人也,故赞朕以为是。刘子宣《迩言》亦云:‘场屋之文,朝廷假以取士,与学优则仕异矣。士大夫以此高下人物,更相矜傲,更相景慕,亦可悲矣!”’善乎,文节公之言曰:“不为俗学所累者,可与言理道焉。” 绍兴庚戌十月,倪文节公思为中书舍人,杨文节万里自大蓬除直龙图阁,将漕江东,朝论惜其去,公留录黄欲缴奏。或以语杨,杨亟作简止之。倪公答云:“贤者去国,公论以为不然,既辱宠喻,不敢复缴,却当别作商量也。”杨公即以所答简余纸复止之,云:“死无良医,幸公哀我,得并别作商量之说免之。尤荷公孙黑辞职,既而又使子为卿,子产恶之。至恳至叩,不胜激切!”至以“恩府”呼之,其欲去之意可见也。然倪公竞人札留之,云:“臣闻孔子曰:‘吾未见刚者。’又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刚与狂狷,皆非中道,然孔子有取焉。为其挺特之操,可与有为,贤于柔懦委靡、患得患失者远矣。若朝廷之上得如此三数辈,可以逆折奸萌,矫厉具臣,为益非浅。窃见秘书监杨万里,学问文采,固已绝人,乃若刚毅狷介之守,尤为难得。夫其遇事辄发,无所顾忌,虽未尽合中道,原其初心,思有补于国家,至倦倦也。向来劝讲东宫,已蒙陛下嘉奖,陛下践祚,首赐收召晋登册府,士类咸以为当。今甫逾年,遽尔丐外,朝廷以职名漕节处之,不为不优。然而公论以为如万里者不宜遂使去国。录黄之下,臣始欲缴论,为又念朝廷此命本是优贤,虽已书行,而于臣愚见,犹欲陛下改命留之。盖万里再人修门,未为甚久,傥朝廷以贪贤为意,喻之小留,万里感荷君恩,岂能复以私计为辞。”云云。盖二公相知极深也。后二十年,杨公已亡,倪公得其当时手简,不忍弃之,遂自录所上之札,及往来之书,装潢成卷,亲叙其事于后。攻姨楼公尝跋之云:“东坡赋屈原庙,云‘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诚斋有焉。昌黎留孔戥,事虽不行,陈义甚高,诚斋有焉。”尤为确论。亦可概想前辈去就之道,交情之谊也.。 建康缉捕使臣汤某者,于侪辈中著能声,盖群盗巨擘也。一日,有少年衣裳楚楚,背负小笈,扣汤所居。汤遣询谁何?则自通为鄯沙王小官人,趋前致拜。汤亦素知其名,因使小憩,辞云:“观察在此,不敢留。只今往和州,拟假一力,负至东阳镇问渡。”汤疑有他,遂择其徒驵黠者偕往,俾侦伺之。自离城闺,遇肆辄饮,已而大吐,几不能步。同行者左负笈,右扶醉人,殊倦,甚恚,曰:“汤观察以其为好手,不过一酒徒耳。”凡七十里抵镇邸,大吐投床,终夕索水喧呶不少休。黎明,有骑马扣门者,乃汤也。密扣同行,知夕来酒醉伏枕,亟造卧所,少年闻汤来,则亦扶头强衣,扣所以至。汤谩以他语答之,客笑曰:“得非疑某沿途有作过否?”因指同行为证,且曰:“虽然,或有他故,愿效区区。”汤嗫嚅久之,曰:“不敢相疑,实以夜来总所有大酒楼失银器数百两,总所移文制司,立限构捕严甚,少违则身受重谴矣。束手无措,用是冒急求策耳。”少年微笑曰:“若然,则关系甚大,恐妖异所为,非人力能措手。惟有祈哀所事香火,或可徼神物之庇耳。”汤哂其醉中语荒诞,不复诘,力邀同还。抵家,谩用其说,祷之圣堂,则所失器物皆粲然横陈供床下矣。汤始大惊,以为神。方欲出谢之,则其人已去矣。盗亦有道,其是之谓乎?P11-13 序言 《癸辛杂识》,宋末元初人周密撰。周密(1232—130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著名的学者和词人。祖籍济南,北宋亡,其祖随宋室南渡居吴兴,晚年居杭州之癸辛街。先后任临安府、两浙转运司幕属、义乌令等职,入元后隐居不仕。一生著述甚富,除本书,尚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绝妙好辞》、《草窗词》等存世。 《癸辛杂识》凡六卷,是一部以记载朝野遗事和社会风俗为主的史料笔记。内容广泛,记叙翔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中体现了作者坚持民族气节、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该书原先仅有抄本,后收入《稗海》和《津逮秘书》,到清代,又有《四库全书》和《学津讨原》两种版本。这次整理,以清嘉庆藏书家张海鹏“照旷阁”所刻《学津讨原》本为底本,而以其他诸本参校。凡据校本对底本所作改动,一律不出校记。又,底本中正文间有个别小字夹注,现予保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