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财务学研究》深入剖析了数理财务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构建了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解析了公司财务行为与制度的关系,构造了制度财务学的研究范式与结构,确立了新的公司财务目标函数,构建了以资源为基础的公司财权配置理论,将制度嵌入财务价值链,优化了公司财务的制度安排,剖析了公司财务行为中的伦理因素,并对国内财务学研究进行了概要式的总结。
自序
第一章 困境与出路:透视数理财务学
第一节 相关概念简析
第二节 财务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数理财务学的框架结构
第四节 对数理财务学整体特征的把握与批判
第五节 数理财务学贫困化的表现
第六节 财务管理学的未来发展
第七节 超越新古典的公司财务学理论创新路径
第二章 主流与超越:构建公司财务概念框架
第一节 关注公司财务概念框架研究
第二节 公司财务概念框架:主流层面的设计与释义
第三节 确认、计量与报告:会计概念与财务概念的分裂
第四节 公司财务概念框架:超越主流的路径
第五节 社会嵌入性的公司财务理论框架
第六节 嵌入社会责任、修正企业理论与扩展公司财务理论
第七节 生态中心主义与财务研究范式创新
第三章 内生或外生:解析公司财务行为与制度的关系
第一节 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新论
第二节 制度的内涵:多样化的理解
第三节 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内生性
第四节 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结构
第五节 制度在公司财务中的作用
第四章 范式与转换:构造制度财务学的研究范式与结构
第一节 数理财务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批判
第二节 制度内生的公司财务理论研究范式
第三节 制度内生的公司财务理论结构
第五章 平衡与扩展:确立新的公司财务目标函数
第一节 公司财务目标:数理财务学的定位与制度视角的评价
第二节 公司的主体资格与公司的独立目标
第三节 平衡的公司概念与平衡的公司财务目标函数
第四节 公司财务目标的演进:从股东财富到利益相关者平衡
第六章 资源与权力:构建以资源为基础的公司财权配置理论
第一节 被忽视的公司法人权与公司财权
第二节 公司财权的来源与配置结构
第三节 公司财权的相机配置与动态调整
第四节 公司内部财权配置模式及其选择
第五节 公司财权配置:目前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六节 结论:以资源为主线展开财权配置理论
第七章 价值与制度:将制度嵌入财务价值链
第一节 制度视角的公司财务决策分析
第二节 价值创造导向的内部控制
第三节 平衡的公司业绩评价制度
第四节 并购财务与制度视角的并购财务整合研究框架
第八章 冲突与整合:优化公司财务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 公司财务学对冲突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财务冲突结构
第三节 契约视角的财务冲突分析
第四节 整合的财务制度安排:共同治理与决策机制
第五节 整合的财务制度安排:广义收益分配机制
第六节 角色的强制性安排与母子公司财务冲突
第九章 伦理与信任:剖析公司财务行为中的伦理因素
第十章 回望与反思:思内财务学研究的概要式总结
附录一 公司财务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访南京大学会计学系教授李心合
附录二 与本书相关的作者本人的论著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五节数理财务学贫困化的表现“贫困化”一词经常见诸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和学术杂志中,那么,同样的概念是否也适用于公司财务学领域呢?一种可能的判断是,虽然数理财务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总体来看.内核相对确定和稳定的数理财务学理论同样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和数理财务学与相关学科及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相偏离有关,并且事实上已经大大动摇了描述财务学和预测财务学的基础,削弱了数理财务学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一、数理财务学的体系安排严重偏离实际不可否认,数理财务学所努力解决的问题都是现实世界中需要解决的真实问题,但问题是,假如现实世界里有100个需要解决的财务问题,数理财务学究竟能够解决其中的多少呢?就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现有教科书中提供的方法真的就能解决现实问题吗?姑且不论前文已经阐释的财务学在指向(上市公司)上和重心定位(决策)上对解释和解决非上市公司和非决策问题的软弱能力,仅就上市公司而言,数理财务学的内容安排也可能不是它们所期望的。即便是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也不是它们年年、月月、天天、时时所发生和关注的事项。这些事项多少总有些偶发的性质,用会计学的术语表达,大体相当于偶发性事项。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而言,它们时时关注的经常性事项是什么呢?根据我们在做多家公司的内部控制项目时的实地观察,经常性事项可能主要是:(1)如何管好用好资产(资产管理);(2)如何控制好成本费用(成本费用管理);(3)如何确保经营和发展所需要的现金(现金流管理)。数理财务学未将这些经常性事项作为其关注的重点,而将重点定位在偶发性事项上,是否意味着内容安排错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