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海着实对郑州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郑州的文化解读,同历史学家的探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他的书中知道了那么多鲜知的故事与影像,让读者对于居住的这个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触。富海渐渐地把自己融入了一个老郑州,在这本《老郑州:商都老字号》里,我们随他走入一个个老字号,欣赏“老”字的意味,品味“老”字的弥香,也便有了无限的乐趣与满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郑州(商都老字号)/河南老城系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赵富海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赵富海着实对郑州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郑州的文化解读,同历史学家的探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他的书中知道了那么多鲜知的故事与影像,让读者对于居住的这个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触。富海渐渐地把自己融入了一个老郑州,在这本《老郑州:商都老字号》里,我们随他走入一个个老字号,欣赏“老”字的意味,品味“老”字的弥香,也便有了无限的乐趣与满足。 内容推荐 郑州至少在近两千年中国城市群中的地位是不显赫的,当然,关注它的文人骚客,记述它风情典故的文字就更是凤毛麟角了。然而,赵富海先生却近年来接二连三推出力作,图文并茂诠释老郑州,让人眼为之一亮,心为之一震。《老郑州:商都老字号》就是其中一本。 在这本《老郑州:商都老字号》里,我们随他走入一个个老字号,欣赏“老”字的意味,品味“老”字的弥香,也便有了无限的乐趣与满足。且书中的故事多是人们闻所未闻的,内中的照片也多是人们从未目睹的! 目录 一 商史——3600年的商业追寻与传承 二 商埠——清廷、民国两开郑州商埠区 商埠形成,商区规整,生意规范 繁荣时期,商业百行鼎盛10年 衰退时期,世战波及,天灾殃及 战时商业,毁灭打击,商失元气 战后商业,缓慢恢复,差距巨大 三 商会——五项职能未尽,困难矛盾重重 四 商人节 五 商街——华北大都市的商业空间景观 德化街——以德立街的商业源头之一 大同路,聚商气居商家十个“最早” 磨盘街,“官钱局”官办银行驻街半个世纪 银行街——盛极一时的银钱业大本营 盐店后街,街前是家“官盐”店 西大街,千年老街土特产品、酱菜生意兴隆 东大街——400年前中药铺发祥之地 南大街,一街两行中药铺 福寿街,全城1/3棉花打包厂在此打包 正兴街,开街正兴转运商 兴隆街,兴隆商业货栈 德成街,制售肥皂有了街名 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三条马路各具商业特色 乔家门,乔老板开店街改名 操场街,军事操场斗转星移成商区 太康路,仍然“太康”,有过“鬼市儿” 南北顺城街,风味小吃大荟萃 万顺街,街名溯源转运商人刘万顺 饮马池街有“御井”、饮皇马水池 六 百货、布匹、绸缎业——商业贩卖时货业的“京货”、“洋货”、“广货”、“国货” 尚金钟脂粉店——“京货”香粉时代缩影 中国国货公司——专营“国货”史来第一家 陈嘉庚公司,“华侨旗帜”独步郑州 南洋百货商店,曾是国营代销商 大中百货商店,货品齐全,注重名牌,厄运降临,4年歇业 三义长绸布庄,绸布近千种的“生意经” 瑞丰祥呢绒绸缎庄,买一丈送三尺下血本挤同行 三阳花店,北京货北京产北京人售“京货” 广德公司,“洋货”店里纯“洋货” 美隆鞋店,第一家专业皮鞋店在日寇轰炸中消亡 三友鞋店,“千层底”老布鞋的优雅 华华工业社,女性站柜迎宾的魅力 宏盛久布店,卖布兼做西服 东亚第一商场,“豆腐渣工程”商场短命 振兴商场,振兴衰败两时段 鑫益西服店,西风东来浙商在郑首家做西装 裕永公商行,专销“洋烟”不通又销“洋颜料” 国营豫昌百货商店,“国家店”问世身负重任 七 饮食业——豫菜名店商业支柱战争摧毁大部 京都老蔡记馄饨馆,玻璃馄饨松针蒸饺老风味 老京都葛记焖饼,从前王爷吃食后来当街叫卖 合记烩面馆,一锅一碗荤素兼俱汤菜饭齐备 小有天饭庄,20世纪初闽菜传人豫菜名师云集 豫顺楼饭庄,豫菜首屈一指对平民优待 豫生园饭庄,菜无特色包子为主营 德盛馆——大众化的回族餐馆 西兰轩饭店,改名不改生意兴旺发达 香口饭店——中共地下党的联络站 利兴面包房,上海面包师北京酒花现烤现卖 宝生园汽水店,上海人传来的时髦 八 旅馆业——繁华商业又一支,战火摧毁名大店 迎宾旅社,旅馆业“先驱”中弹“身亡” 法国饭店,首家正宗外国旅馆夫妻办 大金台旅馆,三进五院豪华气派,鲁迅两次“寓居” 大华饭店,十大特色服务一朝毁于战火 华阳春饭店,一流饭店日机轰炸后大火烧三天三夜 九 浴池业——自挖井自烧水两家上等马达抽水锅炉供热 涌玉泉浴池,第一家浴池毁于老板吸毒 天一泉浴池,30年中等收费分客官雅座 万年春浴池,上等洗浴锅炉供热 十 茶庄茶馆 恒昌茶庄,茉莉花茶饮誉全城 茶馆分“正”、“浑”两堂,茶艺讲究,又兼听坠子小曲 群仙茶馆,专侍县政官员,打官司投状子的 洪发茶馆,品茗又评理 老坟岗茶馆二十多,唱出坠子评书大师“三刘二马一条于” 女子茶馆开张一年,媒体抨击关门歇业 十一 理发业——“整容”“剪辫”剪出新行业 北京瑞记理发店:西式理发,津京发式,沪汉设施 胜利理发店,理发店叫胜利盼抗战胜利 剃头挑子——街头巷尾的幽灵 十二 酱园糕点业——引发本地酱菜酿造家家有绝活 鸿兴源酱菜园,津味酱菜、玫瑰丝月饼一绝 有恒酱园,本地酿酱菜自它始,醋是一绝 五美长酱菜园,荷叶包扎酱菜是一绝 玉泰生酱园,大路货居多,山楂糕一绝 老宝泰糕点酱园,“五大酱园”之最,战争中重创歇业 五义永酱园糕点铺,回族食品,特色糖果月饼 协豫兴鸡鸭店,桶子鸡、烧鸡最有名 十三 中药西药——中药一统天下。西药后来居上 天芝堂药铺——明代老店中药泰斗 同仁堂药铺_20世纪初的北京同仁堂遗风 义庆长药铺,清代药店管理有方,善做“活广告” 中西大药房——有西医院之后的第一家西药房 中华药房,20年经营无起色 药材栈行商:“棚帮”、“行帮”、“药贩”之规矩 永康药号,老药店后人开店编药方,为省统一处方奠定基础 三泰合药栈,禹州药商专事批发丸散膏丹 明德堂药室,创出中国名药“肥儿丸” 药材骡马大会,两街交替举办,上海大马戏团助兴 益泰祥土膏行——经销大烟最大一家 名药,传承百年济世治病 郑州市人民药房和中药材门市部,国有中西药机构巩固国营经济地位 十四 眼镜——商家自始前店后做 亨得利钟表眼镜店,浙商在郑州做大钟表眼镜 精华眼镜行,真品真价真情,精验精配精华眼镜 十五 金店——制饰品兼买卖金银 老天宝金店,加工首饰收购黄金整3年 老天成金店,天成金店“三得利” 十六 典当业——三百六十行之一,官府是靠山 信成领当铺:占半条街的文人当铺 恭和典当铺:神秘与阴暗,活当与“死当” 十七 电料、五金店、秤店——正宗商业又一行 电力电子工业先行,电料行业发展缓慢 义胜祥五金店,历史久,规模大,销售日本菊花、富士自行车 边永泰秤店,依附药业起家发大 十八 书店、刻章店——商业中的文化经营 商务印书馆,售书敞开式,设网点做广告 龙文书局,代销回笼资金,销书到学校 文林阁,石印国学书为主,兼营文房四宝 上海中华书局,大同路办专业书店 世界书局主营外文书,兼营小人书 大东书局专营法律书籍,兼售教学仪器 鲁迅书店前身是中国文化服务社,经营三家出版社的书刊 郑州新华书店,原系中共中原局总书店分支 画像业先声上海无锡,后来者郑州人王春林 十九 银行、银号、钱庄——商业繁荣金融发达控制经济命脉 郑县银行,沦陷时成立,解放时被接管 中州农民银行,发行中州币,为统一货币打基础 俊泰银号——摆钱桌起家做大的银钱庄 德泰祥银号,卖大烟、改银号、全国附分号,只此一家 太平保险银行一环,险种多也保大烟 二十 棉花业——10年兴旺的工商“支柱”又一蹶不振 玉庆长花行,规模最大,日商常驻特派 豫中打包厂,20年打包,赢利数百万,战争中西迁 二十一 盐业——“官盐”运商销商代销商的百年变数 鼎记盐号,做“官盐”,靠欺骗获利也有背运时 二十二 民间工艺。草编是一大特色 草缏传习所盲人,巴拿马会陈玉英草缏团扇获奖 二十三 照相业——始终与繁荣商业不匹配 二十四 洗染业——“大红房”历史悠久发展缓慢 小吕宋洗染店,因洗西服、礼帽起店名 二十 五水产、蔬菜业——以行商摊贩游街串巷为主 蔬菜株式会社——日军侵华又一罪行 南北两菜市,老城中的一道风景 二十六 煤业——煤商控制市场“早晚市价不同” 二十七 币制——中州币取代前银元铜元为主,多种货币混合流通 二十八 税务——旧税多如牛毛,人民税收使生产恢复 二十九 物价——下跌少上涨快通货膨胀12年 三十 工商行政管理——1948~1949年历史性的记事 附录 生意经 试读章节 郑州商业的繁荣自1920年至1930年的10年间达到极盛期。原因有四: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积极发展生产,贸易向国外扩张。对各种原料如棉花、皮毛等需求迫切,国内沿海城市如上海、青岛、天津、济南各地纱厂,亦急需大量棉花。豫丰纱厂建于1920年,从1923年起,棉花交易量直线上升,到1928年达到顶峰。年成交量达30余包(每包重250公斤),交易额达3000余万元。农副产品仅瓜子一项出口就达到了500余万公斤。二是陇海路东与津浦相接,沿海城市与内地得以沟通,便于货物流转,豫西灵宝、陕州、远至陕西泾阳等处的棉花,都以郑州为吞吐集散地。三是郑州设有打包厂,棉花出售,规定要打成机包,即铁机包,这样便于运输又安全,各地棉商大都先将棉花运郑,将“虚包”改轧成铁机包后,再分运各地。四是郑州金融业,货栈仓库完善,便于资金周转。 自1922年后,郑州人口已由10年前的10余万人增至23万余人,_1928年西北军冯玉祥撤县改郑州市,将老城墙砖拆除,修建下水道工程,对整个商业区进行了平整,同时为了整顿市容,将柏树坟一带的游艺场所与妓女院一律撵到老坟岗,分别集中在西一街、西二街与新春里、瑞祥巷一带,自此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时期商业布局已基本定型,突出的是市场区域扩大了,南起豫丰纱厂,北至太康路,东到陈庄,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老商业区相衔接,这一范围内商店鳞次栉比,人群络绎不绝,繁华兴旺。 德化街北段到西梢门,已逐渐繁华,福寿街从苑陵街口往北,各大银行大都在那里修建了仓库,再往北经铭功路南段到豫中打包厂这一带,数年间变成了非常热闹的街道。 以大同路为中心的市场周围自然形成的几个商业中心,此时已经定型。 棉业中心区,以饮马池为中心,一切有关棉花的交易在此进行。花行、仓库、货栈主要集中在二马路、兴隆街、苑陵街西段,福寿街北段到西陈庄、豫中打包厂址这一地区,每日从早到晚,运送棉花的独轮手推车,不下百辆。 南乔家门商业中心区:以乔家门三马路口为中心,南至豫丰纱厂,陇海大院,西至三马路、一马路口,东至三马路东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综合商业中心区,主要商店为饮食业,销售糕点、酱菜、杂货、山货、铁瓷等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小百货、布匹、文化用品商店亦有,顾主多为铁路与纱厂职工。在三马路西头就有广东饭馆三四家,福建式的糕点铺一家。陇海铁路局的高级职员在仁寿里、德成里及一马路等处修建了不少新式住宅。 老坟岗商业中心区,由于游艺场、妓女院集中在这里,来人逐渐增多,西一街有1912年迁此的京都老蔡记馄饨馆、典当铺、百货、鞋帽、一品香茶馆,向西是十多个茶馆兼说书、唱坠子的书棚。西二街西边是大坑戏院等七八家戏院及杂耍。这一带有卖“大力丸”的江湖艺人,有走街串巷的“郎中”,也有卖老鼠药的残人。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老坟岗南面沿迎河街一带,都是个体手工艺户,仅做手工卷烟的就有十家之多,基本上都是货摊式的;卖小吃的一家挨一家,偏东南即现在的解放路,原为迎河街,顺河街的街道旁都是搭的席棚,多是卖小吃的,老坟岗以东即长春路都是理发店、刻字店、纸花店、烟酒店、杂货店,在门前吆喝着,招揽生意。 皮毛行、油行、杂货、于果行中心区:皮毛业、硝皮加工业、油行等多集中在北下街及南下街与西关大街一带。1928年建起的南北两个菜市,一个在华美医院门前街;一个在顺河街至太康路。 随着区域扩大,商业中心基本定型,形成了新的业态。如贩卖业:随着棉花行业的兴旺,各行各业处于极盛状态,如百货业就达15家(小碎货即小百货不包括在内),时装业15家,杂货业78家,纸烟业42家,图书业8家,中药业13家,文具业19家,钟表眼镜业8家,西药业6家,酱菜业17家,饭馆业19家,茶叶行3家,纱布业37家,合计约270余家。纱布业、酱菜业、杂货业、百货业都是比较大的行业,在纱布业中开业最早、资金比较大的有大同路的瑞丰祥、长发东以及西大街的伯盛祥等。百货业中较有名的有义大、华信昌、协东太等家。酱菜糕点业,如鸿兴源的糕点,五美长、玉泰生、老宝泰的酱菜,有恒的醋,都各具特色,并称为“五大酱园”。中药业如天芝堂、天生堂、同仁堂都是历史悠久,颇负盛名的中药店。 金融业则吸引了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如中国、交通、金城、浙江等纷纷在郑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开展业务,银号亦空前增多,除前设立的以外,又新添了中权银号(华中银号为前身)自立泰银号、信泰银号、信孚银号、长发祥银号、振玉银号等十余家。 货栈、转运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商业的一支生力军。货栈共有13家,如仁和昌货栈,其中有三家是金城、中国与交通银行的仓库,堆存的货物以棉花为主,银行设立仓库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做押汇,信用好的货栈,其栈单亦可向银行输押汇手续,货栈主要是通过堆放货物,收取保管费的业务,商埠有了完善的货栈设施,才能促进市场发达。 行佣业,这是郑州市场的自然分工,也是商业繁荣的特点,这一行业中有花行36家,粮行5家,干果行3家,皮毛行4家,盐行5家,牲畜行5家,石灰行7家,合计65家。花行业务最好,在这36户中,最有名望规模亦较大的不超过四五家,其余皆为小户。粮行’、皮毛行、干果行都是郑州较好的行业,如以粮行为例,最大的两家,协泰粮行与德聚祥粮行,每天最大的成交量,都在2000吨左右。 服务业发展较快,它的规模和业态的形成,是郑州很为人瞩目的行业之一。浴业、影剧业,如果按郑州人口计算,所占比例是较高的,原因是郑州是个行店较多的城市,一般应酬多,其他娱乐场所少,不外是洗澡、看戏。行业总数有80多户,其中旅栈业占37户,照相业7家,理发业31家,浴池业8家,影剧业5家。8家浴池是:万年春澡堂、苑陵街第一泉、新华浴池、西大街浴池、顺河街浴池、涌玉泉、成海泉、德化街浴池。理发业中最大两家为大同路北京瑞记理发馆、德化街华达理发厅。P15-17 序言 人类的伟大创造,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城市建设上。 在文化的意义上,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 在人类学的意义上,城市是人类活动的缩影。 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起落兴衰的历史经验,形成和变化中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精神性格,乃至人类的较量争斗、功过善恶等信息,都层层叠叠地或显或隐地写在城市的宫阙、楼台、广场、城墙、寺庙、道观、勾栏瓦肆乃至旮旮旯旯的遗迹中。 早在900多年前,历史学家、诗人司马光就说过:“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说这话的时候,洛阳城建的历史已有2000余年。 但在河南,也包括在中国,洛阳还不算最古老的城市。就都城而言,在洛阳之前,还有郑州、安阳等。 在司马光说这话的时候,洛阳被称作西京,当时的首都是东京,也就是春秋时的魏都大梁,后来的开封。东京是当时世界顶尖级大都市。 在当时的河南境内,千年以上的都城还有商丘、南阳等。 司马光以后又过了900多年。上述城市差不多都在两三千年的时间跨度上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命运,在社会变迁的意义上,几经沧海桑田;在城市发展上,从中心到边缘,大起大落,数度废兴。 说是“老城”,无论从中国,还是从世界的意义上,应当说都是名副其实的了。 到了今日,这些古城随着历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城新貌,其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气象万千,目不暇接。 面对这种情景,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 我们常常说,历史不能割断,文化不能中断,精神血脉不能断裂。这些历史、文化、精神血脉,集中凝结在老城身上。它不可复制,也无可替代。对于后人,它是前人留下的得天独厚的无价之宝。 近年到河南旅游观光、文化寻根、朝圣拜祖的中外客人与日俱增。他们为何而来?正是因为我们不仅有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更有古老中原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正集中在郑州、安阳、洛阳、开封、南阳等老城。 仅仅是到3600年郑州商都一段厚厚的城墙上走一走,到洛阳瞻仰一下龙门石窟瑰玮慈祥无比的奉先寺大佛,到安阳琢磨一下甲骨文字的出土和产生,到开封徜徉清明上河园遥想东京时代的繁华,到南阳汉画像博物馆随着飞天们做梦中飞翔……就会约略体悟到这些老城是何等的辉煌与丰厚,是多么的让人流连忘返! 确实,历史的恩赐不能轻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遇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要想知道历史的究里,真正要得到准确的历史阐释和文化解说,就勉为其难了。 更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时代不能不为发展而创新,社会不大可能为保留历史而驻足,一批见证历史的老人、建筑设施、文化习俗……都将渐渐改变,离去,消失。 建设现代化的当代人对此应当有一个聪明睿智的态度。对这份历史资源,不应当熟视无睹,让其悬置甚至湮灭;而是要深刻认识其价值,充分展现丰厚的历史遗存和永不衰败的城市精神的风姿风采,显示其无穷魅力,赋予新的现代意义,为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知识的、心理的、精神的乃至方法的支持。 正是适应当代经济文化发展和当代人心理和精神的这些需求,“河南老城系列丛书”应运而生。 从开发历史资源,弘扬传统文化入手,依据现有的历史遗迹、图片、口头资料和典籍资料等,力求深入到老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寻绎这些城市的历史脉络,挖掘其文化内涵,概括其精神特征,以质实、简练而又生动、风趣的语言,使读者意会其风貌、风情与意味。 此类书的写作有它特殊的难度。既需要多学科的渊博学识,收集和掌握大量珍贵资料,又需要城市生活的体验,还需要深入浅出引入入胜的文笔。作家和学者中鲜有这样的现成作者。本丛书的作者们在原来专注的学科和专长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努力,力求以优质的作品奉献给读者,为读者特别是游客添加一份独具特色的文化快餐,通过对城市精神和城市风格的观照,也为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愿读者能够喜爱它,并且能够在出了第一辑以后,能够有第二、第三辑出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