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郑天杰先生访问记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官曼莉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官曼莉记录的《郑天杰先生访问纪录》由灵甫舰舰长郑天杰口述国民党海军派系及纷争,讲述了国民党海军在各大军阀集团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状况,“重庆号”巡洋舰防空与沉船始末,国民党敌后游击队——海上布雷游击战队的绝地反击,灵甫风波、海上布雷游击战队、海军抗争史等历史事件。

内容推荐

郑天杰(1911-1994),福建林森人,马尾海军学校毕业后,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抗战时期,在皖南赣北地区从事布雷游击工作。抗战胜利后,出任驱逐舰灵甫号舰长、南京区海军警备指挥官。到台后,历任汾阳舰舰长、海军指挥参谋大学教育长、“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 、“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海军总部”督察长、人事署署长等职。作者长期从事台湾军队的教育、训练,以及军事书刊的编译等工作,著有《历法丛谈》等学术专著。

《郑天杰先生访问纪录》是“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之一,由官曼莉记录。

《郑天杰先生访问纪录》以口述者的生平为线索,同时参照其战友的回忆录,系统地介绍了国民党海军内部派系之间的纷争,以及海军在抗战时期的作战情形,是研究民国海军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目录

弁言

前言

引言

 一、张荫麟译泰莱《海战见闻记》之正误

 二、包遵彭先生著《中国海军史》

一 血战余生(民国前一年至民国三十七年)

第一讲 家世与早年教育(民前一年至民国十四年)

 一、家世

 二、早年教育

(一)启蒙

(二)开智

(三)广益

 第一讲 附录

公谱

第二讲 马尾负笈

 一、海军艺术学校

 二、海军学校

 三、航空班

 四、航海班

第三讲 舰课巡洋

 一、应瑞舰练习——九一八、一·二八

 二、南京水鱼雷营

 三、通济练习舰南巡

 四、应瑞舰见习--闽变

 五、应瑞舰航海员

第四讲 留学英国

 一、福乐必赐舰练习生

(一)地中海、黑海巡航

(二)西印度群岛巡航

(三)北海、波罗的海巡航

(四)英伦群岛巡航

 二、少尉课程

 三、上尉课程

 四、旅英琐记

(一)英伦耶诞

(二)康德黎长子

(三)单车环岛行

(四)英国皇室几件大事

(五)军事学术研究会

第五讲 抗日作战

 一、由英回国

 二、驻防岳阳

 三、保卫大武汉

 四、伤兵之旅

 五、再上前线

 六、皖南赣北游击

(一)永和洲布雷

(二)升任大队长

(三)长沙会战

(四)游击生涯杂记

 七、驱驰湘筑渝滇

(一)报考驻外武官

(二)担任联络官

(三)调任人事股股长

(四)中训团党政班

 八、汉口受降

(一)出任汉口海军处长

(二)调任汉口练兵营营长

第六讲 灵甫舰长(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

 一、英伦接舰

(一)上海选兵

(二)澳洲皇后号西行

(三)英德巡航

 二、万里归程

 三、南京海军警备指挥官

二 浩劫余生(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

第七讲 灵甫风波

 一、重庆北驶

 二、灵甫南航

(一)白鹅潭寄泊

(二)逗留香港

(三)港穗去来

 三、无妄之灾

第八讲 教学相长

 一、海军官校主任教官

 二、海军指挥参谋学校教育长

 三、“国防大学”教官

第九讲 “国防部”行走

第十讲 华府岁月

 一、“海军武官”

 二、“驻美”心得

 三、在华府所见的八二三台海作战

第十一讲 督察人事

 一、督察长

 二、人事署长

第十二讲 “总统府”参军

三 忧患余生(一九六七年迄今)

第十三讲 解甲归田

第十四讲 风雨同舟--海军史释疑

 一、黄秉衡:《八十自述》

 二、包遵彭著:《中国海军史》

 三、电雷学校之设立

 四、海总部撤销复改组成立

 五、民国海军之派别

 六、海军与抗战

第十五讲 士不可以不弘毅--国事私臆

四 余生闲话

附录一:历次问答汇集

 一、灵甫风波

 二、海军人事

 三、抗日作战

 四、近代海军

 五、海军教育

附录二

 (一)京汉江巡日记  赵梅卿

 (二)南航散记  赵梅卿

 (三)英岛踏车记  郑天杰

 (四)德国潜艇基地--海立孤岭的命运  郑大超

 (五)回忆录  畲振兴遗稿

试读章节

南京海军警备指挥官

灵甫舰返国后,即在南京执勤。九月四日至十月三十日,驻防上海。当时,长江军情紧急。十一月十四日,我奉命驻守京畿,担任南京区警备指挥官,指挥灵甫舰、永绥军舰及炮艇一队、快艇一队(七八条船,队长姓杜)与南京海军总部警卫营。十九日,拜会交通部长俞大维。这是我第二次见到俞先生,但却系首度与俞先生谈话。这次拜会,因为属于礼貌性质,故与俞先生仅就陈绍宽与海军事进行交谈。十二月十日,桂永清总司令手令我开上海加油(见本讲附录,《桂永清总司令手令》,原件已交海总部保存)。十二日,桂老总即乘灵甫舰赴南京。航经通州、江阴时,突闻“碰!碰!”几响,岸上共军向我们开炮,我们立即准备还击。不久,即安抵南京。我在南京负责警备这段时间,不时巡逻防区。根据陆军地图研判防区附近的状况,将现有兵力,做最佳的调度。一度曾奉命装载海总部的人员及档案到上海,并在高昌庙加油维修后返京。三十八年一月中旬,蒋公邀请海军总司令桂永清、重庆舰长邓兆祥、我与重庆舰副长刘荣霖等同进晚餐,以示慰劳。席间,并未深谈。两三天以后,蒋先生就宣告引退了。

我由英返国及在担任南京海军警备指挥官期内,有两件目击的大事。

一为金圆券的发行:

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十九日,政府改革币制,公布限期收兑法币、金银外币,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圆,美金一元换四圆金圆券,金圆券一圆合银币二元。人民所有金银外币,禁止买卖或持有。多数守法的百姓,都按照规定前往中央银行兑换金圆券。未料,不久,上海物价发生严重的波动,十月,上海等地发生民众抢购风潮。当时,大家什么都要,就是金圆券不要。我记得我也花相当多的金圆券抢购了五两当归,连当归都要抢购,表示对于金圆券之不信任。

从抗战中期以后,法币便急遽贬值。犹记民国二十六年,一英镑约等于十六元法币。一美元相当于四元法币。到了三十六年,我在英国,接到内人与友人的来信,内中提到当时一美元约等于十三万元法币。十年之间,法币贬值了三万倍。到三十七年,一美金相当于一千二百万元法币。短短一年之间,法币又贬值了四百倍。全国经济,乃面临了严重的崩溃危机。

胜利后,中央对沦陷区内伪币兑换法币之比例,为一元法币等于伪币二百元。沦陷区中产阶级一夕之间沦为穷人,造成了社会、经济问题,制造出许多同情共产党的人,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这不是沦陷区接收大员操守好坏的问题,接收人员究竟能接收多少东西?事实上,许多物资已被日本消耗殆尽。接收人员吃得了多少?问题主要出在法币对伪币一比二百的比例上。同时,也可以说是观念、用人与方法的问题。吾人应检讨之。请参见一九八三年五月十日,《中央日报》,慰慈著《红潮谍影》一文,提到金圆券的发行,影响人心、战局者极大。

一般人通常将发行金圆券失败的责任归咎于王云五先生,这是错误的。据王云五先生表示,发行金圆券之前,有鉴于全国经济萧条景象,蒋公向各方征询改革意见。他在这时,向蒋公提出金圆券发行案,但是,他曾向蒋公表示,发行金圆券必须有一项先决条件,那就是要在敉平共军以后,才可以发行。蒋公问手下:“共军几时能解决?”当有人回答说:“两三个月就可以解决。”蒋公遂决定发行金圆券。不料共军并未如期敉平,金圆券却提前发行,乃造成了全国经济的崩溃。

P94-96

序言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从建所至今,几十年来共采写和出版了二百余种“口述历史”。近代史所的学者制定了严格的口述史操作规范,并进行采访和撰写,使类似史料层面的“回忆录”和“纪实”,上升为可供专业人员研究的“口述历史”。他们的访问对象涉及当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请其自述生平,为现代史研究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的口述记录。

九州出版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系列”,是上述二百余种“口述历史”的精选集,也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的重点引进出版项目。本系列以简体字出版,对原书注文体例和文字错误进行了必要的订正。原版本的丛书弁言和前言,介绍了该丛书的缘起、价值和意义等情况,简体版将其主要内容附于书前。

该书访谈对象的某些政治立场、观点和看法,我们并不认同,但为了保留史料,便于参考研究,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对文中对我党我军的诬蔑性语句和称谓进行了中性处理,内容仍保留原貌;个别之处,有所节略;对于文中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以后使用的“民国”纪年,改为公元纪年;对于文中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以后的台湾当局及相关机构、职务等,加以引号。本系列图书供近现代史专业读者参考使用,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辨析书中的一些内容。

九州出版社

2011年6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