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立新所著的《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育教研组织》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织机构教研室的性质、历史与现状、基本职能、以及与教研室工作相关的各种社会、教育因素,并对教研室的历史使命和未来发展作出深刻的理论思考。
引言
第一章 教研室——中国基础教育特有的组织和制度
第一节 迟来的合法性
一、名实不符
二、自下而上,实至名归
三、“尼斯湖怪”
第二节 足够的合理性
一、行政部门“鞭长莫及”
二、没有边界的工作范围
三、一支需要专业支持的队伍
第三节 “组织外在化”的结果
第四节 教研组织的“身份认同”
一、安身立命之难:追求升学率魔咒
二、令人担忧的职能转变
三、兹事体大——教研与科研之争
四、“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第二章 教研组织的基本建制
第一节 各级教研的组织系统
第二节 农村地区的教研组织
第三节 教研组织的定位
一、从制度法理学说起
二、独立与尊严的“挣扎”
三、教研室的“肖像”
第四节 教研员的角色与任务
一、特殊的教师队伍
二、教研员的身份
三、教研员的资格与选拔
四、教研员的任务与考核
五、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
六、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第三章 教研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教研室的由来
一、“疑似”的苏联血统
二、十足的中国特色
第二节 教研室的发展阶段
一、恢复与组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
二、稳定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90年代中期)
三、调整与“茫然”(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
第四章 教研室的基本职能
第一节 实施国家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第二节 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一、“全学科”“全年级”“全员性”“零距离”
二、主要的活动形式及内容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第三节 各种考试命题
一、世纪伟人的“另一个”贡献
二、权力来源与滥觞
三、双刃剑与地位的尴尬
四、基础教育各阶段主要考试及与教研系统的关系
附录:
第四节 教师专业职务评定与晋升
一、举世无双的专业技术职务制度
二、教研室在教师职务评定活动中的作用
三、利弊得失
四、别样风景
第五节 组织各种教学比赛
一、毁誉参半的教师赛事
二、千夫所指的学生赛事
第六节 各种教材、复习资料的印制与发行
一、众矢之的
二、“剪不断,理还乱”
三、悲喜创收
四、“柳暗花明”
第七节 三个教研员的一天
一、“全能的”小学语文教研员
二、“专家型”的初中语文教研员
三、“事必躬亲”的高中数学教研员
第八节 农村地区的教研工作
一、教研活动的“特区”
二、农村地区的教研活动
三、农村地区的教研员
第五章 学校教研组
第一节 “课例研究”与集体备课
第二节 中国大陆学校教研组的历史
一、来龙去脉
二、横空出世的“校本教研”
第三节 学校教研组及其制度
一、教研组的组织结构
二、教研组的主要任务
第四节 “他山之石”与“本地风光”
一、性质有别
二、内容有异
第六章 讨论与思考
一、得天独厚的一枝独秀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基础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特效药”
四、有了“娘家”之后会怎样
五、讳莫如深的考试
六、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