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内涵很广,类别很多,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古代小说限和分类,在目录上是一个有待研究论的问题。古人所谓的小说家言,如《四库全书》所列小说家杂事之属的作品,今人多国偏重史料性的笔记,中华书局已摘要编入《历代史料笔记丛刊》陆续出版。相当于古代的方文言小说。为了便于对举,参照古代诗体的发展,把文言小说称为古体,把“五四”之前的白话小说称为近体,这是一种粗略概括的分法。本丛刊选收历代比较重要或比较罕见的作品,采用所能得到的善本,加以标点校勘,如有新校新注的版则优先录用。个别已经散佚的书,也摘要作新的辑本。牛僧孺《玄怪录》(宋人改称《幽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长期以来见不到传本。《玄怪录》最早著录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十卷。根据初步的校勘,明刻本的四十四篇中,有《元无有》等二十五篇见于《太平广记》,其中《杜子春》、《张老》、《裴谌》、《尼妙寂》、《柳归舜》、《刘法师》、《刁俊朝》等七篇,《广记》引作《续玄怪录》;还有一篇《敦代公》,见于《说郛》。其于十八篇中,有七篇亦见于《类说》本《幽怪录》,但只是节要,文字极为简略。此外,还有许多篇用见于《异闻总录》和《古今说活》、《艶异编》、《广艶异编》、《逸史搜奇》等书。
尝因事暇偶归家[三],出州门,逢一黄衣使者曰:「太山府君呼君为录事,知之乎?因出怀中牒示慎。牒曰:「董慎名称茂实,案牍精练[四],将平疑狱,必俟良能,权差知右曹录事者[五]。」印处分明[六],及后署曰倨。慎谓使者曰:「府君呼我,岂有不行,然不识府君名谓何?使者曰:「录事勿言,到府即知矣。」因持大布囊,内慎于中,负之趋出兖州郭,致囊于路左,汲水调泥,封慎两目,慎目既无所覩,都不知经过远近,忽闻大唱曰:「范慎追董慎到。」使者曰:「诺」趋入。府君曰:「所追录事,今复何在?」使者曰:「冥司幽秘,恐或漏泄,向请左曹匿影布囊盛之。」府君大笑曰:「使一范慎追一董慎,取左曹布囊盛一右曹录事,可谓能防慎矣」便令写出,抉去目泥,便赐青缣衫;一、鱼须笏、豹皮靴,文甚斑驳,邀登副阶,命左右取榻令坐,曰:「藉君公正,故有是请。今有闽州司马令狐寔等六人,置无间狱。承天曹符,以蹇是太元夫人三等亲,准令递减三等[八]。昨罪人程翥一百二十人引例,喧讼纷纭,不可止遏。已具名申天曹。天曹以为罚疑唯轻,亦令量减二等,余恐后人引例多矣,君谓宜如何?」慎曰:「夫水照妍蚩而人不怒者,以其至清无情,况于天地刑法,岂宜恩贷奸慝。然慎一胥吏尔,素无文字,虽知不可,终语无条贯。常州府秀才张审通[九],辞彩隽拔,足得备君管记。」府君令帖召之,俄顷审通至,曰:「此易耳,君当判以状申[一○]。一府君曰:「君善为辞[一一]。」即补充左曹录事,仍赐衣服如董慎,各给一玄狐,每出即乘之。审通判曰:「天本无私,法宜画一,苟从恩贷,是恣奸行。令狐寔前命减刑,已同私请;程翥后申簿诉,且异罪疑。倘开递减之科,宝失公家之论。请依前付无间狱,仍录状申天曹者。」即有黄衫人持状而往,少顷,复持天符曰:「所申文状[一二],多起异端三己。奉主之宜,但合遵守。周礼八议,一日议亲,又元化匮中释冲符,亦曰无不亲。是则典章昭然,有何不可[一四]。岂可使太元功德,不能庇三等之亲。仍敢愆违,须有惩谪。府君可罚不紫衣六十甲子,余依前处分者。」府君大怒审通曰:「君为判辞,使我受谴。」即命左右取方寸肉塞却一耳,遂无闻。审通诉曰:「乞更为判申,不允,则甘罪再罚。」府君曰:「君为我去罪,即更与君一耳。」审通又判曰:「天大地大,本以无亲;若使奉主[一五],何由得一?苟欲因情变法,实将生伪丧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