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所著的《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治理体制研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沈阳近海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体制现状的梳理,借助相关公共管理理论的支撑,找到现存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适合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对策,为实现“将沈阳近海经济区打造成依托沈阳母城和营口港,服务辽宁中部城市群,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面向东北亚,建设辽宁近海产业基地、中国近海经济示范区”这一目标贡献一点力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治理体制研究/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林强 |
出版社 | 东北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强所著的《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治理体制研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沈阳近海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体制现状的梳理,借助相关公共管理理论的支撑,找到现存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适合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对策,为实现“将沈阳近海经济区打造成依托沈阳母城和营口港,服务辽宁中部城市群,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面向东北亚,建设辽宁近海产业基地、中国近海经济示范区”这一目标贡献一点力量。 内容推荐 林强所著的《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治理体制研究》内容简介: “近海”不仅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性”概念。从“区域性”角度看,按照国际惯例,距海港70千米至100千米的地区,即称为近海地区;从“经济性”角度看,“近海”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区位概念,而且更强调其特有的经济属性。它表明,“近海”本身为开放型或外向型的经济形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一般来讲,政府治理体制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职能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包括管理模式的选择、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的界定等。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体制呈现多样性特点。但不论管理体制的形式、机构组成、运行方式存在多大的差异,绝大多数政府管理体制仍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全局进行宏观指导、协调、监督的国家级管理机构;另一个是对具体的活动进行组织领导的地方组织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兼具沿海与腹地经济优势的辽宁近年提出了“五点一线”沿海开放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率先崛起两大振兴举措,全力打造“海上辽宁”。沈阳市辽中县利用地处近海地区连港口、接腹地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近海经济”概念,建设沈阳近海经济区,把沈阳老工业基地多年来集聚的势能引向海洋,以实现沈阳转身向海的夙愿。 《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与创新政府治理体制研究》的研究,一方面,是基于沈阳近海经济区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政府治理体制改革社会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对沈阳近海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政府管理体制的理性批判。所以,本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沈阳近海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政府治理体制现状的梳理,借助相关公共管理理论的支撑,找到现存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适合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对策,为实现“将沈阳近海经济区打造成依托沈阳母城和营口港,服务辽宁中部城市群,辐射环渤海经济圈,面向东北亚,建设辽宁近海产业基地、中国近海经济示范区”这一目标贡献一点力量。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开发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研究 1.2.2 国外关于开发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研究和梯度系数相结合的方法 1.3.2 制度分析和经济社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3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近海经济区与政府治理体制创新概述 2.1 近海与近海经济区的含义 2.1.1 近海的含义 2.1.2 近海经济区的含义 2.1.3 发展近海经济的意义 2.2 近海经济区的特征 2.3 “近海模式”的含义和内容 2.4 政府治理体制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2.4.1 制度与体制的含义 2.4.2 政府治理体制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5 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含义和内容 2.6 我国经济开发区政府治理体制的基本类型及 影响体制创新的因素 2.6.1 我国经济开发区政府治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2.6.2 影响开发区治理体制创新的因素 2.7 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研究的理论基础 2.7.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7.2 政府治理理论 2.7.3 制度变迁理论 2.7.4 产业集群理论 2.7.5 增长极理论 第3章 沈阳近海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 3.1 沈阳近海经济区建立的背景与意义 3.1.1 沈阳近海经济区建立的背景 3.1.2 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的意义 3.2 发展沈阳近海经济区的SWOT分析 3.2.1 优势(Strength)分析 3.2.2 劣势(Weakness)分析 3.2.3 机遇((Dpportunity)分析 3.2.4 挑战(Threat)分析 3.3 沈阳近海经济区的发展状况 3.3.1 沈阳近海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3.3.2 沈阳近海经济区的发展战略 3.3.3 沈阳近海经济区的空间布局 3.3.4 沈阳近海经济区的产业定位 第4章 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现存问题及原因 4.1 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现状 4.2 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现存问题 4.2.1 经济区行政主体法律地位不明晰 4.2.2 管理权限授权不够,落实不足 4.2.3 有效的风险管理、产学研合作以及产业集群协同机制尚未建立 4.2.4 中介组织作用的发挥尚不充分 4.2.5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用人机制滞后 4.2.6 机构设置不科学,管委会的管理权限模糊 4.3 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现存问题的原因 4.3.1 行政授权不到位,宏观控制缺乏力度 4.3.2 管理职能“行政化” 4.3.3 新旧体制冲撞激烈,旧体制复归趋向严重 4.3.4 市场竞争环境不完善,行政执法缺乏规范性 第5章 国内外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外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5.1.1 国内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类型 5.1.2 国外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类型 5.2 国外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经验引介 5.2.1 管理体制应采取“小机构、大服务”的组织原则 5.2.2 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不可或缺 5.2.3 不同区域的管理模式应因地制宜 5.2.4 建立权威性的法定管理机构 5.2.5 以市场为导向履行政府管理职能 第6章 创新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对策 6.1 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目标 6.2 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创新的原则- 6.2.1 坚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6.2.2 坚持与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的原则 6.2.3 坚持防止旧体制回归的原则 6.2.4 坚持依法治区的原则 6.3 合理定位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职能 6.3.1 公共服务职能 6.3.2 政策协调职能 6.3.3 创新环境职能 6.3.4 经济管理职能 6.4 创新沈阳近海经济区政府治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6.4.1 创新充分授权的领导体制 6.4.2 创新经济区用人体制 6.4.3 创新经济区中介服务体制 6.4.4 创新经济区产学研体制 6.4.5 创新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体制 6.4.6 创新项目准人体制 6.4.7 创新集约用地体制 6.4.8 创新投资融资体制 6.4.9 创新经济区工业新城主导产业选择体制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