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曼说唐(唐玄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蒙曼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终结武则天,开启大唐盛世。

他,风流多情,独锺贵妃。

他,始於开元之治、终於安史之乱的功过并陈。

他,是唐玄宗!

他如何在统御的四十四年,一手主导了大唐的兴衰成败,是人格特质的彰显,抑或是,执政者面对时间的不得不然?

蒙曼继《武则天》《乱世红颜》后,又一力作——《蒙曼说唐·唐玄宗》写尽唐玄宗一生叱吒的功与过,还原杨贵妃万般荣宠的爱与恨,泱泱大唐的绝代风华,磅礡再现。

内容推荐

《蒙曼说唐·唐玄宗》简介:唐玄宗领导着唐王朝迈入封建社会的顶峰,又亲手把繁华盛世送入了“安史之乱”的深渊。以史为鉴,从唐玄宗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经验得失?他的朝廷,文臣武将、文化天才灿若繁星。

他和杨贵妃演绎着千古爱情。

且看《蒙曼说唐·唐玄宗》中,蒙曼教授讲述唐玄宗不平凡的一生,为我们活灵活现再现玄宗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解读出大唐盛世蓬勃的生命力之渊源。

目录

第一章 天子风流/1

第二章 忧患王子/7

第三章 蛰伏潞州/12

第四章 异军突起/17

第五章 诛杀韦后/21

第六章 太子监国/28

第七章 荣登大宝/33

第八章 决战太平/38

第九章 姚崇拜相/45

第十章 稳定皇位/53

第十一章 姚崇新政/60

第十二章 姚崇罢相/67

第十三章 宋骡守正/72

第十四章 君明臣贤/76

第十五章 张说复出/82

第十六章 牛刀小试/88

第十七章 封禅大典/93

第十八章 后位之争/97

第十九章 宠臣兴衰/103

第二十章 宰相纷争/110

第二十一章 二相斗法/117

第二十二章 太子风波/126

第二十三章 天宝繁华/132

第二十四章 父纳子妻/139

第二十五章 六宫专宠/146

第二十六章 文士风流/154

第二十七章 宰相弄权/162

第二十八章 国忠发迹/171

第二十九章 林甫败亡/178

第三十章 醉生梦死/186

第三十一章 宠幸禄山/196

第三十二章 君臣误国/206

第三十三章 范阳起兵/215

第三十四章 潼关失守/225

第三十五章 马嵬之变/233

第三十六章 玄宗逊位/241

第三十七章 玄宗之死/251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天子风流

——观沧海,歌大风,能文能武;赏名花,对妃子,亦醉亦仙。

说起唐玄宗李隆基,在中国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么,唐玄宗到底是什么形象呢?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风流天子”。事业风流,情趣风流,爱情风流。

一、事业风流

唐玄宗前后当了44年皇帝,又当了6年太上皇,当时号称50年太平天子,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治理之下,当时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臻于极盛。

在政治领域,有几个标志性的成就。

首先是君明臣贤的政治空气。什么叫君明臣贤?笔记小说《次柳氏旧闻》里记载了这样一则佳话:

开元初年,唐玄宗刚刚任命姚崇当宰相。有一天,姚崇拿着一批郎官的名单来找唐玄宗,意思是问问皇帝任用这批人合适不合适。结果,他把名单念了一遍,玄宗只是看着房梁,不说话。姚崇不明就里,又问了一遍,玄宗还是看着房梁不说话。这样一来,姚崇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非常惶恐地退出去了。他一走,玄宗身边的大宦官高力士就劝谏唐玄宗:您刚当皇帝没多久,宰相奏事,您应该当面回答人家行还是不行,怎么能够不理人家呢?唐玄宗回答:我让姚崇当宰相,他有大事自然要和我商量,但小事自己决定就可以了,任命五品郎官这样的小事,我有什么必要一定去插手呢!高力士听皇帝这么一说,明白了,赶紧跑到姚崇办公室,告诉他:皇帝不是不理你,那是信任你。那么,姚崇听了之后是什么心情呢?根据记载,他是“且解且喜”,理解了皇帝的心思,也很高兴,从此办事就更有主心骨了。

这件事能反映什么问题呢?就是君明臣贤。首先,唐玄宗虽然年轻,刚刚30岁,但是识大体,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能够信任宰相,是个明君。其次,宰相姚崇虽然久负盛名,年纪也60多岁了,但是知道尊重皇帝,不敢专权。还有,我们看中国历史,常常觉得宦官都不是好东西,总在皇帝和大臣之间挑拨离间,招惹是非。但是高力士非但不挑事,反而主动沟通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想法和感情,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他们都是贤臣。这样一来,朝廷、内宫还有皇帝这三种自古以来就难于摆平的势力不就和谐了吗?这则小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就因为它反映了玄宗时代的一个让人缅怀的政治特色,那就是君明臣贤。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空气,所以当时不仅有一代明君唐玄宗,还有千古流芳的贤相姚崇、宋璟,甚至还有号称是千秋忠义的宦官高力士,整个政坛群星闪耀。

第二个标志性成就是彪炳史册的典章制度。只有把彰显着人类智慧的政令制度化,才能保证它长期稳定地惠及人民。唐玄宗时代文治昌明,同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典章制度建设,像中国最古老的行政法典《唐六典》、最完备的礼仪规章《大唐开元礼》都是在玄宗时代修成的,这就保证了社会长期、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

第三个标志性成就是崇高的国际地位。当时的唐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首都长安可算是全世界的心脏。大量的商人、使者、留学生、学问僧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路汇集到唐朝,云集于长安、洛阳等大城市。

唐长安城里有世界各国的人,号称“九天阊阖开宫阙,万国衣冠拜冕旒”。“万国衣冠”固然是诗人夸张的写法,那么,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国呢?根据《唐六典》.的统计,开元年间,和唐朝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有70多个。有这么多的国家和唐朝有朝贡关系,那么长安的外来人口有多少呢?根据现在学者的估算,当时长安城的外国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家都知道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当时有更多的人到东方的中国取经,中国的制度不仅仅影响到同处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半岛,甚至远在西亚的穆罕默德也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

人口数字和粮食占有量是衡量古代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核心指标。唐玄宗一朝的人口,当时官方统计是5000多万,但是因为有大量人口瞒报漏报,所以现代学者估计,实际人口应该在7000万到9000万之间。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做一个比较就知道了:直到14世纪,整个欧洲的人口总和才达到8100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口就是生产力。因此,这个比整个欧洲人数还要多的人口数字本身就表明国力的强盛。根据现代学者胡戟先生的测算,玄宗时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大约是700斤。今天,即使经过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只有800斤。从人口和粮食这两方面的数字我们也能看出来,所谓开元盛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你可能不会背《三字经》,不会背《论语》,但是哪个中国人不会背诵这首诗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李白,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诗仙!连诗圣杜甫都是他的粉丝。事实上,不光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我们从小熟知的诗人王维、孟浩然、王之涣、岑参等等全都生活在唐玄宗时代,整个诗坛群星璀璨。而这一切,无论是政治领域的风流宏伟,经济领域的风流富贵,还是文化领域的风流儒雅,全部都打上了唐玄宗的烙印,这就叫做事业风流。

二、情趣风流

事业风流还不是全部,玄宗可没那么刻板,他还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唐玄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业余爱好吗?太多了,他可以说是文武全才。

先看文艺方面的才能。首先,唐玄宗能写诗。他的诗是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皇帝诗歌,诗名叫做《经鲁祭孔子而叹之》。除了写诗,唐玄宗还能作曲。在历史上,他作曲的名气又比写诗大多了,是当时世界级的大作曲家。当时最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经由唐玄宗创作,杨贵妃编舞而成,天宝年间风靡一时,成为李杨爱情的美好象征。唐玄宗羯鼓也打得极好,他打鼓的时候头像青山一样纹丝不动,而手却像暴雨敲击,更绝的是,唐玄宗的水平连当时的专业艺术家都望尘莫及。

P1-3

书评(媒体评论)

她是为讲坛而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的娓娓道来,让人焕然大悟,豁然开朗。

——易中天

语言风格极具现代化,能淋漓尽致地剖析各种历史事件,特别是对人性的分析和把握,超出了她的年龄和阅历。

——孟宪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