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是作者刘九洲对其收藏的20件早期绘画进行研究的论文集。本书不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宋元时期的部分绘画藏品,更展示了艺术史以及书画鉴定在相当程度上是可以数据化、学术化、科学化的。
《重现》的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其贯穿于行文中的一个理论系统。这一理论的基础,是每个自然科学研究者都熟悉因果决定论。也就是说,没有一件一流绘画作品中的元素是偶然的,而是其特定的时代、艺术家和艺术家的环境的特征产物。
刘九洲,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上海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2001年赴美,从事中国早期绘画的研究和收藏。2005年,受邀参加《宋画全集》编辑工作,担任《宋画全集。欧美卷》副主编。2009年,发表论文《作为社会科学的艺术史面临方法论与理论的挑战》,与钱颖合作论文《Two Distinct Schools of Southern Song Painting》。
《重现》是作者对其收藏的20件早期绘画进行研究的论文集,从内容上看,本书主要采用风格分析法,结合早期文献,揭示了这些藏品与现存早期绘画之间的明确关系,从而阐释了早期绘画史不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也不仅仅是一个珍品集合,而是绘画作品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度的、存在紧密结构的绘画史,是一个需要依靠每一件作品都向世人展示特征与成就的光辉的绘画史。从形式上看,本书多处采用图像对比方法编辑图书,使得艺术史研究中最重要的图像比较方法,在书籍中得以展现。《重现》还尽可能采用了高质量的放大图片,使得图像本身对论文的支持程度,得到很好的体现。
宋元的遗产——八集堂藏品的鉴赏(序一上)
宋元的遗产——八集堂藏品的断代(序一下)
从《七贤图》到《六逸图·边韶昼眠》(序二)
画图内外皆有音(自序)
致谢
凡例
第一编 唐五代北宋的人物画
1.1 《秋千仕女图》与南唐大小周后的相貌
2.1 一张新发现的唐代绘画作品?
2.2 《六逸图·边韶昼眠》与传统绘画的联系
2.3 读故宫博物院所藏《六逸图》卷
3.1 全盛风华——《帝释像》解读
4.1 《婴戏图》研究
第二编 全盛时代的北宋花鸟画
1.1 赵昌的《蜂蝶戏猫图》
2.1 1000年前的一件皇家婚礼用画——马贲《桃竹锦鸡图》的发现与鉴定
3.1 透露季节特征的宣和绘画作品:《竹枝伯劳图》
第三编 南宋早期到元代早期的山水人物画
1.1 900年后闻笛声——兼论《柳溪横笛图》中图像的延续
2.1 “南宋画则首推千里”——新发现赵伯驹《游春图》研究
3.1 静观皆自得——《春游晚归图》的绘画艺术特征
4.1 《钟馗出猎图》与五件临摹本
5.1 颜辉早期风格:《叱石成羊图》
5.2 南宋晚期八仙群体初探
6.1 填补南宋晚期绘画史的空白期——马臻的绘画艺术
7.1 《小幅松溪林屋图》与刘贯道——兼论早期绘画史研究中的三类“难点”
第四编 李公麟画派在南宋的延续
1.1 一段历史故事的演绎——对《商山四皓图残本》成画时代、作者的初步研究
2.1 梁楷早年宫廷时期作品《献鼠图》的研究
3.1 水墨《正面观音》的风神
第五编 南宋到元代的水墨花卉
1.1 江南画《荷莲图》
2.1 放笔落墨写《墨梅》
3.1 不可一日无此君——对《风竹图》成画时代、作者的初步研究
寻找尘封在历史中的画卷(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