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入19位老一代革命家的178封家书。这19位老一代革命家是:王稼祥、毛泽东、叶剑英、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刘伯承、吴玉章、张闻天、陈毅、林伯渠、罗荣桓、周恩来、贺龙、徐特立、彭德怀、董必武、谢觉哉、瞿秋白。这些家书大部分由亲属提供,一部分由中央档案馆提供,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家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一代革命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记录了他们的革命生涯和战斗生活,体现了他们平时待人处世的高尚道德情操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这些家书,感情真切,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生动地表现出老一代革命家各自的见识、性格、爱好和文风。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2月联合出版,共24万字。
《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编入19位老一代革命家的178封家书。这19位老一代革命家是:王稼祥、毛泽东、叶剑英、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刘伯承、吴玉章、张闻天、陈毅、林伯渠、罗荣桓、周恩来、贺龙、徐特立、彭德怀、董必武、谢觉哉、瞿秋白。这些家书大部分由亲属提供,一部分由中央档案馆提供,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柳华弟:
接读来信,得知尊意。
现在我且把我底意见,写在下面:
我们跋涉千里到外面来读书,到底为的什么?是否只想借此弄得一个饭碗,终身做个糊涂虫呢?还是想为我们前途幸福计,去改造社会呢?欲明此理,我们必先要明白今日社会里面知识阶级(我们也在这个阶级)的地位。
今日的社会,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峙的社会。资本家日日压迫工人,工人日日反抗资本家。而我们这些知识阶级是介乎资产无产两阶级之中的,一方面我们受资本家的压迫,他方面我们也在压迫工人。所以进退维谷的知识阶级要想解放自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我们帮助资本家阿谀资本家去压迫劳动者,以图获一点余润;二、我们帮助工人去与资本家争斗,以图解放无产阶级,同时即解放我们自己。可是我们要走前一条路,在资本家欢喜我们的时候,可以赐给我们一点利润,一旦反目,即向我们大发威武了。况且资本日日集中,中产阶级渐渐落人无产阶级,我们这些知识阶级,日日有破产的危险,日日有变成纯粹无产者的倾向,你虽向资本家求欢,也无济于事。可见我们唯一的出路,只有帮助劳动阶级去打倒资本阶级,去解放劳动者,去解放自己。
中国今日的资本家是什么人呢?中国今日的无产阶级又是谁呢?简单回答:中国的资本家是帝国主义者和买办阶级。因为帝国主义之形成,是资本家的货物太多资本太厚不得不到国外去侵略,所以到中国来侵略的帝国主义者都是资本家,买办阶级是欢迎外国资本家而发洋财的有产阶级。至于无产阶级就是全国的农人工人。他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剥削,受军阀的摧残,已是痛苦到极点不能不起来反抗的。我们应当帮助他们,也可以说是帮助自己,去推倒帝国主义和军阀买办阶级,以图解放。
怎样才可以打倒帝国主义呢?我们必联合被压迫者,共同去革命。
怎样革命才可实现呢?我们必须加入有组织的政党,以一定政策,一定的方法,群策群力,同去干国事才可。不然,徒然说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关税自主,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谁也不敢相信这是可能的。柳华!你以为然否?
现在还有几个零碎问题解答如下:
1.国民党现分左右两派,左派是革命的,是反帝国主义的;右派是妥协的,勾结帝国主义的。大半青年,都是左派的分子。国民党的唯一目的,是解放中华民族,是使中国独立于世界之上,本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请你注意。
2.青年是国民之一,尤是国民的优秀者,自然应该负救国的责任,既要救国,就必须加人政党。不过加入政党去活动去救国是一件事,专心读书以备将来之用又是一件事,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而行的,并不是说加人政党就不读书。至于要加入何党或何团体(有组织的大团体就是政党),那就凭你选择了。
最后,我还要说几句话:
可怜我们受环境的压迫,婚姻不得自由,求学不得自由,择业不得自由,而且一盼前途,就觉茫茫毫无把握,不知自己的生活怎样才可解决。唉!这样的环境,难道不能或不应当把他打碎吗?不过这不是局部问题,乃是政治问题,政治改良,环境自不求自善。柳华,“人是政治的动物”,我们应当负改革中国政治的责任。
根据手稿刊印
注释
[1]王柳华,王稼祥的堂弟和小学同学。当时在南通纺织专门学校读书。
[2]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承认共产党员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会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从这时起直至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3]此信现存手稿迄此为止。
柳华弟:
苦呀!我们处在这帝国主义和军阀的两重压迫之下,自由已剥夺殆尽,生活已日益不安。帝国主义者无辜屠杀我们同胞,军阀随意蹂躏爱国运动,现在这两重压迫已日益加紧了。可是压迫愈紧,反动力也愈大,我们一息尚存,总应拼死命地去向他们猛攻,何患他们没有推倒之一日。柳华,我们应以国民革命的手段,联合国内的革命分子和世界上的被压迫者,去打倒帝国主义,去铲灭军阀,那我们的自由,才可恢复,我们的生活,才可安宁。柳华,愿你努力革命!愿你努力革命!
列宁先生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事实。”我们既要革命,必须先研究革命理论,实习革命方法。于是我毅然决意到莫斯科进中山纪念大学,去预备革命了。
我不久就要远别祖国,北赴自由之邦,三四年后我再把莫斯科的精神,尽量地带人祖国。柳华,再会吧!
嘉祥
愿你劝告我父母不要悲伤,至要至要!p8-11
本书编人十九位老一代革命家的家书,共一百七十八封,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这些家书,时间跨度较大,起白一九一六年,迄至一九七六年。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一代革命家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记录了他们的革命生涯和战斗生活,体现了他们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操,饱含着他们对亲属的热爱深情、对子女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这些家书写得真切,也少拘束,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生动地表现出写信人各自的识见、性格、爱好和文风。 这些家书,是学习和研究老一代革命家的思想和生平的重要资料,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本书编辑工作以求实、存真为原则,家书保持原貌,只对错字、漏字作了校订。有些无年月日的信,经考订确定了写信的时间。本书作了简要的注释,分别附在每封信的后面。十九位老一代革命家在书中的次序按姓氏笔画排列。
本书的编辑工作,得到老一代革命家的亲属、中央档案馆以及有关单位的热情支持。编人的家书,大部分是亲属珍藏的,一部分是保存在中央档案馆的。特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感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一九八九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