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国风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句芒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叙写了一段段民国时期轰动一时的婚恋往事,以此来重现那个年代特有的风流、气度。这些往事的主角遍及文坛悍将、浪漫诗人、京剧名伶、驰名画家、政治要人等,作者将这些婚恋往事粗分为四种类型,以观察同一婚恋类型下各人不同的抉择与命运。

内容推荐

爱情在舞台上,要比在人生中更有欣赏价值。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既是喜剧也是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常常招致不幸。它有时像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这说明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事业可以摒除过度的激情。

目录

第一部 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第一章 一生都圆不了的房——鲁迅与朱安

 第二章 名垂宇宙,小脚随之——胡适与江冬秀

 第三章 第一桩文明离婚案——徐志摩与张幼仪

 第四章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邵洵美与盛佩玉

 第五章 伉俪情深,夫唱妇随——梅兰芳与王明华

第二部分 忘年之交,师生之恋

 第六章 十年问以沫相濡——鲁迅与许广平

 第七章 给乡下人一杯甜酒——沈从文与张兆和

 第八章 “慈悲”之恋——徐悲鸿与孙多慈

第三部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九章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与陆小曼

 第十章 富春江上神仙侣——郁达夫与王映霞

 第十一章 雨巷诗人,丁香姑娘——戴望舒与施绛年、穆丽娟、杨静

 第十二章 爱情“断章——卞之琳与张充和

 第十三章 少帅的红颜知己——张学良与于凤至、宋美龄、蒋士云及赵四小姐

第四部分 志同道合,惺惺相惜

 第十四章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梁思成与林徽因

 第十五章 须生之皇,旦角之王——梅兰芳与孟小冬

 第十六章 上海滩的异国恋——邵洵美与项美丽

 第十七章 今生今世,小团圆——张爱玲与胡兰成

 第十八章 悲剧女王的悲剧人生——阮玲玉与蔡楚生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一生都圆不了的房——鲁迅与朱安

提起鲁迅,我们会想到什么?

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学”的奠基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孺子牛,还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的孤独战士?

长久以来,鲁迅被神化了,神化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理柴米油盐、不解七情六欲的文化、思想和革命偶像。我们似乎忘了,鲁迅素来是反偶像的。

其实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儿子、丈夫和父亲,他的文章里固然有大智慧和大无畏,却也有一层浓得化不开的绝望底色,那绝望既来自他自己,也来自一个被无辜牺牲了的旧式女子。

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笔名鲁迅,祖父周福清是同治进士,在京为官,父亲周伯宜则是一名秀才。鲁迅出生时,周家的家境堪称殷实,他度过了一个富家少爷式的童年。

鲁迅11岁开始到三味书屋读书,13岁那年,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革职人狱,家道从此衰落,祸不单行的是,鲁迅的父亲这时也开始重病卧床,直到1896年病故,生活的担子全落在了母亲鲁瑞一个人的肩上。家庭的变故使得鲁迅过早看到了人情冷暖,他后来曾在文章里吐露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另一方面,也因为眼见母亲以一己之力将自己兄弟三人培育成才,历经了艰辛和磨难,所以鲁迅一生“事母至孝”,对母亲格外尊重和孝顺。

1898年,鲁迅带着母亲的希望和几块东拼西凑来的银元到南京去上了“洋学堂”,即江南水师学堂,次年又改人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成绩优异,考试常常是名列前茅。母亲鲁瑞见他已经成年,便在亲戚的引介下为他张罗了一门亲事,那姑娘叫朱安,是绍兴城一户朱姓商人家的女儿,已经二十一岁,这在当时算得上是“老姑娘”了,但绍兴旧时传统以妻子比丈夫大两三岁为宜,所以两人在年龄上也算般配。朱家本嫌周家贫寒不愿结亲,但考虑到朱安年龄已不小,不能再拖下去了,又想到周家也算书香门第,兼鲁迅又上了洋学,将来定有一番前程,这才同意把亲事订下来。双方家长议定待鲁迅毕业就成亲,算是双喜临门。

谁知鲁迅因成绩优异,在毕业后得到了官费留学的机会,婚期也因之而延后,朱家虽然不情愿,但出国留学毕竟是光荣的事,考虑到这位未来女婿的前程,也只得应允了。1902年,当时21岁的鲁迅东渡日本求学,将他那已经24岁的未婚妻朱安留在了绍兴娘家。鲁迅到日本不久就写信给母亲,要求向朱家转达他的两个要求:给朱安放脚和送她进学堂读书。这其实已经透露出了鲁迅对于这个小脚、不识字的旧式女子的不满,但他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不敢提悔婚,只是希望他未来的妻子能更贴近他的理想一点。但这两个不算苛刻的要求,对当时尚处于封建蒙昧思想中的朱家家长来说,却无异于天方夜谭,他们没想过满足鲁迅的要求,反而揣测着周家是不是想悔婚,朱家当然不愿失去鲁迅这个“乘龙快婿”,既因为他的留学生身份令他们有面子,也因为朱安的年龄已经太大了,绍兴有句谚语说“养女不过二十六”,为免夜长梦多,他们等不到鲁迅从日本学成归来,就要将女儿嫁过去。

1906年夏天,鲁迅接到一封母亲急病的电报后,风尘仆仆地从日本赶回家乡,而家中等待着他的,其实是一场喜气洋洋的旧式婚礼,大红花轿、传统礼服、吹打乐器和媒婆陪嫁一样不少,甚至,他们还为已经剪发的鲁迅准备了一条假辫子,一切可以说安排得细致人微、有条不紊。鲁迅没有反抗,没有半点异议,他像一个任人随意摆弄的木偶,按照要求完成了一切仪式。然而,这并不表示他对这一切完全毫无不满。尤其是,当他第一眼看到那28岁的“老新娘”红盖头下的脸时,悲剧就已经无法避免了。那是一张绝不能称之为美的脸,两颊消瘦,眼眶深陷,额头过大、发迹线偏高而显得头顶微秃。如果说鲁迅曾对这段婚姻抱有一丝希望和幻想的话,那也在这第一眼后全部幻灭了。

关于这次婚礼还有这样一个细节流传下来,新娘朱安知道鲁迅不喜欢她的小脚,于是特意做了一双稍大的鞋,婚礼当日她在鞋里塞了棉花再穿,想以此来掩饰她的裹足。旧式女子对于自己的婚姻既不能挑拣又不能抗拒,下半生幸福与否全寄望于丈夫是否喜爱自己,朱安此举一来是面对鲁迅这样的新人物感到自卑,二来也是一个女子对日后未知的婚姻生活所能做的唯一努力。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她踏出花轿时,一只鞋掉了,她的小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暴露在新郎的眼皮子底下。这真是一个不吉利的兆头。

婚礼当晚鲁迅一言未发彻夜未眠,其间朱安好几次鼓起勇气说“睡吧”,但鲁迅未予理睬。之后两天夜里,鲁迅都睡在母亲屋里。第四天,鲁迅就与其弟周作人及几个朋友启程去了日本,这一去又是整三年,直到1909年夏回国。

大概所有人包括朱安和她的婆婆鲁瑞都认为鲁迅这无声的反抗是一时的,待他从日本回来,夫妻二人长期相处,多少能生出些感情来,而一旦有了孩子,关系就会更融洽了;大概谁也不曾料到,鲁迅虽然孝顺,他的性格里却有着巨大的反抗力和常人无法想像的毅力。既然他无法抗拒这强加在自己头上的婚姻,那么他将牺牲掉自己,以示绝不妥协。只是,鲁迅在牺牲自己的同时,也牺牲了无辜的朱安。

果然,时间并未冲淡鲁迅的强烈不满,回国之后他与朱安的关系丝毫未得到改善。从1909年到1919年这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清一去不复返,取代它的是新兴的中华民国。但帝制成了过去,不意味着帝制时代的婚姻也成过去,新时代的人们大多数还挣扎在旧婚姻中。这十年来,鲁迅以惊人的毅力一直过着清教徒式的独身生活,辗转于杭州、南京、北京等地,偶尔的回家小住,也很少跟朱安说话接触,更从不曾踏入她的房间半步。在给好友许寿裳的信中他称这次婚姻为“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同时又坦承“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此非求学,以代醇酒妇人者也”。可见鲁迅不是不渴望正常的家庭生活,他只是无法妥协。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