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为集团任正非生意经
分类
作者 穆志滨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指挥狼之队驰骋沙场的商界思想家传奇!

读透任正非这个人,学中国教父级CEO的商道智慧!

商人们花巨资才可以现身的媒体盛事,企业家们趋之若鹜的工商联副主席和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他守拙婉拒。别人的价值体现在市场上,他的价值体现在对企业经营的专注上。他沉默、果决、不求闻达、坚持到底。具有敢于挑战的大勇,总能对一切胜利者以及对每次胜利的偶然因素做出独立而精辟分析。他说自己是“狼”,别人说他“更像沙漠上一只孤独的狐狸”。他是谁?他就是“华为之父”任正非。

本书介绍了华为集团任正非生意经。

内容推荐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

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目录

第一章 华为起航——筚路蓝缕,创业维艰

 1.不惑之年创业,两万元奠基

 2.当兵的人铸就华为的军人气质

 3.前进需要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起点无谓高低

 5.苦难最能锻炼人

 6.生活中不可能没挫折,但奋斗的意志不能丢

 7.人是怕痛的,太痛了也不好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名气不仅仅靠宣传

第二章 经营智慧——伟大成就来自点滴进步

 1.财富是需要积累的,华为杜绝浪费

 2.开发不容易,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

 3.钱多未必就是好事,合理利用资金最关键

 4.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

 5.要在绩效基础上健全激励机制

 6.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

 7.政府只要把道路修好、把城市绿化好,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

 8.难做的时候,你多做一个合同,别人就少一个

 9.积少成多,终成大业

 10.要趁着冬天,养精蓄锐,加强内部学习

第三章 管理哲学——上层做“势”,基层做“实”

 1.“法”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不断地求“是”

 2.管理层要淡化英雄色彩

 3.管理进步必须基于良好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4.捍卫企业的市场地位,活下去永远是硬道理

 5.逐步摆脱对技术、人才、资金的依赖,建立起合理的管理机制

 6.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7.均衡发展,就是抓短的一块木板

 8.追求持续不断、一点一滴地改进,促使管理不断改良

 9.对事负责制与对人负责制是有本质区别的

 10.战略管理,成就增长奇迹

 11.任正非的“灰色管理”

 12.要把生命注入到永恒的管理优化中去

第四章 领导艺术——企业家就是修好堤坝的人

 1.头狼的意志决定狼群的战斗力

 2.从管理走向领导,是企业家的必修课

 3.你的下属的成功决定你的成功

 4.从每件事中多体晤一点,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5.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

 6.领导者不仅要自己会减压,还要帮助员工减压

 7.领导者应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

第五章 企业文化——华为的“狼道”成功术

 1.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2.华为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国家文化基础上的

 3.热爱祖国,热爱我们这个刚刚开始振兴的民族

 4.以文化打造领导团队

 5.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嗅觉敏锐,不屈不挠,群体奋斗

 6.企业家应该有国家荣誉感

 7.培养员工从小事开始关心他人

 8.选拔和培养全心全意高良投入工作的员工

 9.目光远大,胸怀开阔,不计较个人得失

第六章 发展战略——在一路“狂奔”中实现国际化突围

 1.华为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广泛的“同盟军”

 2.不能等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再进军海外市场

 3.祖国是后盾,国际化要遵守规则

 4.国际化过程中,企业不能出售核心技术

 5.三流企业做事,二流企业做市,一流企业做势

 6.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才会获得平等与尊重

 7.狼性是时代的产物

 8.在设计中构建产品、成本和服务优势

 9.逆向思维,国际化是过冬的唯一选择

 10.怎样才能使发展速度更陕?只有靠管理,靠服务

 11.没有规模,难以对付未来的低成本竞争

 12.狭路相逢勇者胜,冲过心理障碍,在管理与服务上狠下功夫

第七章 知识创新——“知本主义"铸就核心竞争力

 1.华为人要做知识的信徒,用知识改变企业的命运

 2.创造财富的方式主要是由知识和管理产生的

 3.兵法在商战中大显身手

 4.过去把创新看作是冒风险,现在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

 5.产品研发要与世界同步

 6.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不懈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7.思想政治工作在当下的生产力

第八章 人力资源——干部要从实践中来

 1.华为的通行证是能力,而不是学历

 2.只要你敢开口,高薪没有极限

 3.让员工持股,企业与员工共进退

 4.主管应对人力资源匮乏负首要责任

 5.要加强干部的考核、评价和干部体系的循环流动

 6.机遇偏爱于踏踏实实的工作者

 7.自我批判,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8. “华为辞职门”背后的用人之道

 9.领导者应该会选干部

 10.培养团队精神

 11.构建学习型组织

第九章 营销策略——以宗教般的虔诚感动客户

 1.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2.我们的思路是让客户对我们寄予一种安全感

 3.优质的服务,是企业做大的后盾

 4.海外营销要有理、有利、有节

 5.用新思维、新方法和创造性的工作改善市场情况

 6.基础技术研究,系统集成要与市场结合起来

 7.营销要从营销人员素质抓起

 8.走好精细化营销的路子

 9.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10.让营销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发挥效益

第十章 危机意识——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

 1.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2.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

 3.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到来的

 4.看到局部产品领先,就认为是世界水平了,这是短视

 5.华为的成功应该是机遇大于其素质与本领

 6.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唯有惶者才能生存

 7.重视现金流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意义

第十一章 社会责任——以产业报国、科教兴国为己任

 1.华为以产业报国和科教兴国为己任

 2.两部发动机,为国家,也为自己与亲人

 3.品牌要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

 4.员工必须跟着社会潮流走

 5.反对富裕起来以后的道德滑坡、庸俗的贪婪与腐败

 6.一个人再有本事,也得通过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认同

 7.如履薄冰,谨言慎行

试读章节

财富是需要积累的,华为杜绝浪费

【任正非语录】

华为人从不吝啬,但也从不浪费!

【财富故事】

出身贫寒的任正非一直有着节俭的习惯,即使在自己坐拥上亿资产以后依旧穿着自己老式的中山装。 任正非认为:该花钱的地方就要大手笔,该节俭的地方则要非常节俭。不仅要求员工节约成本,自己和家人也应身体力行。这样的案例很多,下面我们就看看华为内部员工的说法。

1996年3月,为了和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老板亲自率领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入住在贝尔格莱德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香格里拉。为了体面,我们为老板开了一间总统套房,每天将近2000美元。但是,我们还是精打细算,把总统套房的几个房间都充分利用起来了,每天晚上打地铺。每天早上我们早早起来让服务员打扫卫生,以便白天会见客人。我当时是华为的首席谈判代表,刚刚加盟华为公司不到一年,亲眼目睹了老板和我们一起艰苦奋斗、同甘共苦的情景,也明白了什么时候应该花钱花到手软而不心软,什么时候应该厉行节约。

1997年的一个周末,老板带我们去亚马孙热带雨林自费旅游,出发前我们去商店买旅游鞋,发现有三种档次的,价钱分别是每双35Real、45Real、55 Real(当时1Real大约折合1美元),而我们每天的出差补助有75美元,因此,我和同事就选择了名牌耐克,每双55Real,而老板却选择了35美元的不知名的普通旅游鞋。当时我们很不理解,老板就说:“我是来巴西出差的,和你们长驻人员不一样,穿一次就扔掉了,不用买名牌的。”然而,旅游结束返回驻地后,我们却发现老板正在卫生间里用刷子刷洗那双鞋,回国时把鞋带回了深圳。这件事对我们的触动很大。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位节俭的华为老板任正非当年位居“胡润富豪榜”的第二名。

作为一名创业者,一是要把握好资金的预决算,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把握好资金的进出和周转,每笔资金的来源和支出都要记账,做到有账可查;三是把握好资金投入的论证,每投入一笔资金都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有利可图才投入,大利大投入、小利小投入,保证使用好每一笔资金。总之,创业者心中时刻装有一把算盘,每做一件事、每用一笔钱,都要掂量一下是否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没有效益,会不会使资金增值。

【商业解读】钱要用在刀刃上

世界驰名的丰田汽车公司正是因为提倡“吝啬”,才赢得了“世界第一车”的美誉。丰-田公司有个著名的“三河商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吝啬。丰田公司的老板丰田喜一郎非常讨厌浪费,他说过:搞企业必须有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要杜绝浪费。他强调,丰田公司的批量生产模式就是要彻底杜绝浪费,追求汽车制造的合理性。

从创业之初,喜一郎就强调:“钱要用在刀刃上……用一流的精神,一流的机器,生产一流的产品。要彻底杜绝各种浪费。”正是因为完美地贯彻了“吝啬”的精神,丰田汽车公司取得了自己事业的巨大成功,成为了世界汽车行业六巨头之一。

同样,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华为的注册资金只不过是两万多人民币,当华为进军研发领域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豪华地段建设工厂,而是选择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作为研制程控交换机的场所,那里甚至连电扇也没有。

任正非从来不讲排场,与员工同吃同睡,他心里明白能节约一分钱就能在研发上多投资一分钱,而这意味着多一份成功的可能。这种节俭的精神影响着第一代每一个华为人,他们总是想法设法地为公司节省经费,把钱用在刀刃上。

【生意经】创业需要节俭的精神  创业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具有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节约不仅能为创业的成功奠定物质基础,而是创业所必需的重要的精神支柱。如果你和多数眼高手低的创业者一样,可能就不会有太多的财富。所以要开始创业,你就必须格外节俭地对待手中那点钱,树立一种节约的意识。

在创业初期,洛克菲勒分析一项工作时,能够将其分解为几个组成部分,设法找出值得改进之处。洛克菲勒认为每家工厂都可以永无止境地改进下去,因而在公司内部树立一种不断追求完善的氛围。公司的规模越大,就越是要关注细节问题,如果在一个小处节约1美分,整个公司节省的钱可能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创业过程中除了抓好主要项目创收外,还要注意广辟资金来源。节流就是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树立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的思想。大凡百万富翁、亿万富翁都是从几百元、几千元起家的,都经历了聚少成多、勤俭节约的历程。P25-27

序言

大凡真正的大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对企业的宏观战略有清晰的认识,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认识,影响和指导企业的发展。

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标杆,不仅仅因为它用10年时间将资产扩张了1000倍,也不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更是因为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而这种文化的背后表现的是总裁任正非穿透企业纷繁复杂表象的深邃的思想力。

从产品营销到技术营销再到文化营销,华为做得有条不紊。任正非对企业目标的界定,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对智力价值的承认,都开创了中国民营企业之先河。

1944年出生的任正非,家里兄妹7个,加上父母共9人,生活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资维持。从小生活的艰辛以及心灵承受的磨难,成就了少年任正非隐忍与坚定的性格。他感慨:“我能真正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穷困是有大作为的人的第一桶金,饥饿感是一个人不竭的动力源。任正非感谢生活给自己的馈赠。他认为:“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

电信是一个竞争残酷的行业,世界上任何一个电信公司不是发展,就是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华为同样如此,没有退路,要生存,就得发展,在压力面前任正非立下誓言:“处在民族通信工业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要竭尽全力,在公平竞争中自下而上发展,决不后退、低头”;“不被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打倒”;“十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带着这些信念,任正非的管理显得强硬甚至几近偏执。而正是任正非这种“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理论,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目前,华为不仅在全球范围广泛延伸其业务触角,更是在其所属的业务领域纵向延伸。华为凭借物美价廉的产品,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运营商,世界电信运营商前50强就有22家成为华为的客户。

在CDMA领域,华为接连大规模进入美国、印度等CDMA市场,已经成为全球CDMA产业的主导力量。在GSM领域,在2007年6月中国移动GSM集中采购项目中,华为以23.6%的份额成为该项目第二大供应商,合同总额近7亿美元。

在3G领域,华为在WCDMA及EV-DO这两大领域内,已获得的新增3G合同已经超过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等老牌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第一。

在终端产品领域,华为为沃达丰定制的首款3G手机现已成功进入英国、德国、荷兰、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且销量排名前列。另外,华为在数据产品、光网络市场上也有良好业绩。华为还向海底通信市场、智能手机市场延伸触角。

圈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中兴为南帝,那么华为就是彻头彻尾的东邪黄药师——儒雅、淡泊、低调,却丝毫无碍腾腾杀气,而这一切纯粹出乎自然。

任正非军人出身,人们习惯称华为的企业精神为“狼”、“土狼”,代表一种强烈扩张的欲望。这实际上是任正非一贯遵从的策略。

这里有一个典故。据称1997年一个会议上,任正非特别称道“狼”和“狈”的攻击组合。一位华为前员工说,任正非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一般讲完故事后都要采取措施。这次“狼狈为奸”的故事直接促成了华为“狼狈组织计划”的出炉。

现在那项计划已结束,但“狼性”却作为华为精神延续下来。1996年1月,华为市场部上自主要领导,下至区域办事处主任集体辞职。将近12年后,这一幕重演,并且辞职规模扩大至包括总裁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8年的员工。与上次一样,7000名员工在主动辞职后重新竞聘上岗。

事情很快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在华为内部,一切仍井然有序。辞职的员工绝大部分很快重新上岗,并且领到了数额可观的补偿金。对于他们来说,这笔资金之可观,已经能消弭对一定风险的担忧。工龄归零,重新开始,华为再次给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企业文化课。

华为员工数万,由于历史上离职的员工仍保留工号位置,其工号序列迄今已经排到10万以后。新进员工自然排号靠后,而排号靠前的自然是老员工。这些老员工不仅能获得新人敬服的目光,更因股权收益而拥有更稳定的薪酬预期。他们居功至伟,却也有可能缺乏上进动力,并且因为与新员工地位、待遇的悬殊,甚至能引发后者的消极隋绪。

“工号文化”和功臣意识腐蚀狼性,那么就必须拿它开刀。任正非的新辞职运动,就是根植于这样的内部因素。

任正非认为,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必须有这三要素。也正因此,我们要韬光养晦,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对华为来说,为客户创造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客户关心的不是你知道的有多少,他们更想知道你对他们有多关心!只有生存是最本质最重要的目标,才是永叵不变的自然法则”。

2005年,《时代周刊》曾评价说,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8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不过,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电信大佬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出奇低调,土狼、军人、硬汉、战略家……各种光怪陆离的色彩交织在一起,赋予其“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头衔。

华为因为任正非而成功,任正非因为其思想而杰出。

中国从来就不缺企业家,但从来都缺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是一个。

穆志滨

2010年3月27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