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每位政客都知道,国会里有个人一直“和美联储过不去”,这个人就是罗恩·保罗。在保罗3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一直恪守自己自由意志主义的原则,反对任何违宪的法案,反对美联储对美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干预。他执著地主张审计美联储、关闭美联储、恢复金本位。他曾在听证会上与历任美联储主席展开唇枪舌战,每当保罗发问,格林斯潘与伯南克总会惊出一身冷汗……
那么美联储究竟是怎样一个机构,以至成为保罗的“眼中钉”呢?本书为你解答!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终结美联储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美)罗恩·保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华盛顿的每位政客都知道,国会里有个人一直“和美联储过不去”,这个人就是罗恩·保罗。在保罗3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一直恪守自己自由意志主义的原则,反对任何违宪的法案,反对美联储对美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干预。他执著地主张审计美联储、关闭美联储、恢复金本位。他曾在听证会上与历任美联储主席展开唇枪舌战,每当保罗发问,格林斯潘与伯南克总会惊出一身冷汗…… 那么美联储究竟是怎样一个机构,以至成为保罗的“眼中钉”呢?本书为你解答! 内容推荐 大多数人认为,美联储是政府不可以分割的一部分,没有它整个国家的经济系统将无法运转。而作者认为美联储就是造成通货膨胀的凶手,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快速的货币贬值正在威胁着美国人民,把我们拖入一场恶性通货膨胀式的大萧条中。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近50年的世界局势、美国经济政策,结合作者自己30余年的政治生涯,揭露了美国金融业与政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发出最强烈的呼吁:我们必须终结美联储,告诉我们该如何终结美联储。 目录 序章1 对话格林斯潘 序章2 对话伯南克 第1章 让美联储关门吧 第2章 美联储到底是为谁服务的 第3章 谁是战争背后真正的推手 第4章 能否恢复金本位 第5章 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第6章 该死的始作俑者 第7章 终结美联储的N个理由 第8章 拒绝暗箱操作 第9章 审计美联储 第10章 还市场以自由 第11章 为正义而战 第12章 通往未来之路 附录 我的思想历程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美联储不仅制造了房市泡沫,而且对人们的不良投资和过度负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们扭曲了市场价格机制,人为阻碍了价格调整。虚假的低利率诱使投资者、储蓄者、借债者和消费者错误地判断未来形势,犯下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表面的繁荣与财富幻觉使企业家对未来过于乐观,因此开始滥用资本进行鲁莽的投资。美联储货币政策所传达的虚假信息误导了每一个人,显然据此建立的信心也是虚假的。这些幻觉产生了道德风险。 只要存在能帮助“避险”的工具,人们往往就会掉以轻心。他们当然知道某些行为蕴含着风险,但只要这份风险的承受者是别人,而非自己,他们就大可高枕无忧。这种道德风险鼓励了许多不良投资。 许多银行家和借款者发现他们根本没有储备资本金的必要,因为即使存在突发状况,出手阔绰的美联储也绝不会见死不救。没有了对风险的恐惧,金融市场就变成了他们一掷千金的赌场。既然股票、地产、房产的名义价格只会永远上涨,为什么不借机用杠杆放大利润?谁会在意所谓的“道德风险”呢?毕竟短期获取最大利润的是自己,而受到长期伤害的却是所有人,何乐而不为呢?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也决定了在这种巨额利润的诱惑面前,“道德风险”的防线不堪一击。 道德风险,无论它来自哪里,其破坏性都不容小视,因为它割裂了个人行为与责任之间的联系。在一个社会里,“国有化”或“社会化”程度越高,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感就越差;就算失败,责任也会落在集体的头上,分摊给社会的每一个人。干预主义会让企业家们抱有这样一种想法:他们可以充分享受市场的奖赏,而让别人(纳税人)接受惩罚。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 虽然我所强调的“道德风险”主要针对金融领域,但这种依赖“国家保护”的观念其实在福利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相当普遍。人们做出各种不理智的经济或个人行为之后,总是寄希望于政府“善后”。但是不要忘了,指望政府充当“最后救助者”来保护人民的代价,就是每个人都将失去个人自由。 渐进主义者在很多方面和我的观点一致,例如主张限制美联储、反对社团主义和军国主义、反对权谋政治家等。不过他们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放弃了主张经济自由,把经济方面的自由作为一种例外。他们明白集会权利与宗教权利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人们也有权决定如何花自己的钱、用何种方式签订合同,或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经济理念。 我很难理解有些人一方面强烈要求政府不干涉个人集会、宗教与学术自由,而另一方面却又认为经济自由是个例外,即人民的经济行为离不开政府的计划和“指导”。正是这种不一致性,才使得美联储这样的机构钻了空子,掌控了货币、信贷以及整个国民经济。 一旦人们承认(近几十年来一直如此)政府必须为公民的个人行为提供“保护”或“补偿”,那么干预的闸门便被打开,各种事前的监管法规与约束将如滔天洪水般扑面而来。尽管谁都认为公民在进行宗教与学术活动之前无需得到华盛顿“道德专家”的批准(虽然华盛顿从未放弃过尝试),但人们似乎非常乐意(甚至有些洋洋得意)让经济政策制定者在事前批准他们经济方面的活动。人们愿意让政府“关心”他们,让他们“少犯错误”,不至于因自己缺乏远见而看不清“经济行为的后果”。 至于次贷危机的成因,我听到了太多诸如“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监管不善”的说法;但反对者完全有理由反驳,指出这些次级债很大一部分来自美联储凭空发放的信贷,是美联储使得各种非理性投资成为可能。这就是为什么繁荣期人们容易兴奋过头,而唯有衰退来临时其毁灭性的一面才会彰显的原因。在毫无根基的金融体系下,风险信贷如此泛滥——我想一个人并不需要成为预言家,只要有基本的常识与逻辑,就能看出这个体系必然崩溃。 相反,那些没能预见到此次危机、将其看做一起“意外事件”的人,不理解市场真实的运作原理,否认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存在缺陷。这些人的理念是错误的,世界经济不可能靠他们的手得到拯救,因为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正是他们。 道德风险产生了依赖、漠视,牺牲了自由,使错误的货币理念长久延续,鼓励不劳而获。法币拥护者为了取悦民众,做出一个又一个承诺。他们相信自己能力“超群”,以为自己可以创造财富。他们告诉人们,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只要给政府权力,世界就能重新回归到快乐的天堂。但只可惜,这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望更有可能以梦魇终结。P101-103 后记 美国共和党众议员罗恩·保罗对国内读者来说并不熟悉,这毫不稀奇。因为即使在美国,同样参与2008年总统大选的罗恩·保罗,其知名度也远不及奥巴马、希拉里和麦凯恩。然而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保罗在互联网上有着超高的人气和支持率,是名副其实的“草根领袖”。与其他总统候选人不同,保罗从未得到过任何大企业的捐款,也没有媒体为他“造势”,其政治募捐几乎全部来自民间。他是唯一一位在选战中敢于提出“真正变革主张”的候选人。但或许正是由于他的立场过于激进,会伤害到某些特殊集团(尤其是金融寡头)的利益,美国媒体在2008年大选时对保罗这位重要候选人进行了统一的“消音”。福克斯电台邀请了所有总统候选人进行电视访谈,但唯独没有邀请保罗,就好像他完全不存在一样。 华盛顿的每位政客都知道,国会里有个人一直“和美联储过不去”,这个人就是罗恩·保罗。在保罗3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他一直恪守自己自由意志主义的原则,反对任何违宪的法案,反对美联储对美国人民经济生活的干预。他执著地主张审计美联储、关闭美联储、恢复金本位。他曾在听证会上与历任美联储主席展开唇枪舌战,每当保罗发问,格林斯潘与伯南克总会惊出一身冷汗…… 那么美联储究竟是怎样一个机构,以至成为保罗的“眼中钉”呢?国内读者一般只知道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而旅美学者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指出美联储其实是个私有机构。但正如保罗在本书中所强调的,若美联储只是一个单纯的私有银行,那反倒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任何私有实体都要接受市场监管,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真正的问题是美联储既有国有性(作为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又有私有性(满足少数金融寡头的利益),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美联储通过操控利率,人为制造出经济泡沫,而泡沫破灭后又以救市为借口大量制造新的货币,以帮助他们在华尔街的盟友。自美联储成立以来,其所实施的“弹性”货币政策已经使美元贬值了95%。在保罗眼里,没有美联储,就不会有大的经济危机;没有美联储,美元就不会贬值;没有美联储,也不会有世界大战和所有无谓的战争(美国财政部必须借助美联储为战争融资)。美联储是美国所有热爱自由的人民的敌人。 在后危机时代,必须问一个问题:经济危机究竟是市场的错,还是政府的错?美国政府和主流媒体将其归罪于“自由放任”,认为这是由于华尔街缺乏监管、过度贪婪所致,因此要赋予美联储更多的特权“加强监管”。但正如彼得·希夫在一次电视访谈中所说:“华尔街的确贪婪,可是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市场中,与贪婪同时存在的,还应该有另一种情绪——恐惧。干预主义者无法解释为什么所有的人同时开始变得贪婪,以至形成巨大的股市与房市泡沫。”这个问题要问美联储。正是由于美联储这个“最后贷款人”的存在,市场才会有恃无恐。所有人都认为,即使“出了事”,政府与美联储也不会袖手旁观。美联储会降息、对债务担保、不让大企业倒闭……他们没有猜错,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忙得不亦乐乎,而且看不到停止的迹象。这难道真的是自由市场的错吗?要知道危机的始作俑者——次级贷款的主要发放者房利美和房地美,背后都有美国财政部担保,而财政部的背后,正是有近乎无限融资能力的美联储。有人说华尔街喝醉了、投机者喝醉了,所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但不妨问一句:谁给的酒? 美国金融界与政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所有人都心知肚明。2008年大选中,最后的两位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全力支持用纳税人的钱来救助华尔街。这一切很难让人相信是巧合。目前民主党人既控制了国会,又霸占了白宫,这意味着美国两党之间名义上的制衡已经被打破,奥巴马只要提出任何法案,都很容易在国会轻松通过。而奥巴马所代表的到底是不是媒体所宣扬的“穷人的利益”?抑或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2008年横空出世的首位黑人总统背后还有“真正的主人”?从政多年的保罗早已洞悉一切。在本书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大财团与政界之间那微妙的关系。 本书开篇即为保罗与两任美联储主席之间的对话,带给读者一种鲜明的对比感。什么是真理?能自圆其说才可能是真理。我想每位读者都能感受到保罗在听证会上发言时那睿智、清晰的思路;相反,格林斯潘与伯南克却总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思路混乱、不知所云。若读者读到这里一头雾水,请不要怀疑是我的翻译有失水准,我的确忠实翻译了这两位美联储主席的原话。 美联储的未来会怎样?这仍然是个未知数。2009年,罗恩·保罗又在国会推动了一项《美联储透明化法案》(Federal Reserve Transparency Act,H.R.1207)。目前,该法案已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以43票对26票顺利通过。一旦该法案被实施,则美联储所有的秘密都将大白于天下,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终结美联储”的运动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遭受来自各方既得利益者的阻挠。但是美国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得知真相,我们不难预见今后的美国政界与华尔街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和妻子张静翻译这本书耗时近4个月,非常感谢父母在此期间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外祖父永远离开了我,在他临终之前我也未能见他最后一面,这使我感到十分愧疚,谨以此书献于他老人家的灵前。我们还要将这本书送给我们一岁半的女儿朱晨歌,她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李立欣先生,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他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我们还要感谢好友杨晓燕、苗春生、吴宗泽、杨鲁峰;我的同学王勇、陈尔东、陈锋、李志春、蓝旭光、洪江、李颖、周冠锋,以及同事邵明、平林江、艾琦、刘群鑫、陈永健、华海敏,这本书的出版,离不开他们的热心帮助。 我们才疏学浅,翻译中难免有疏漏与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并通过我的博客http://blog.sina.tom.cn/wordteller与我取得联系。 朱悦心 2010年8月于上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