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满清王朝(最新双色畅销版)/图说二十五史风云人物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石坚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人物具代表性,故事性强,且历史人物形象丰满、完整,既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又具有馆藏、收藏价值。

本书是图说二十五史风云人物的清朝部分,打开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定的时期,领略皇太极、多尔衮、曾国藩、和珅、林则徐、袁世凯、蒲松龄等历史人物的别样风采。

内容推荐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人口达四亿以上,为历代王朝之最。它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使中国人成为世界上人数最庞大的族群。清朝的皇帝大多很能干,但清朝遇到了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对手,那就是西方列强。这是整个民族的悲剧,但作为中国的代表,晚清政府难辞其咎。

目录

王图霸业篇

努尔哈赤 纵横于白山黑水之问

攻城掠地,统一女真

誓师伐明,愈战愈勇

浴血宁远,死不瞑目

皇太极 为清军入关奠定了基础

智勇双全,深孚众望

缓解矛盾,发展生产

蚕食明朝,松锦大捷

康熙 文治武功开创一代盛世

皇帝亲政,剪除鳌拜

平定三藩,征噶尔丹

巡游江南,满汉一家

雍正 铁腕治国的抄家皇帝

诸王夺嫡,后发制人

清除朋党,整顿吏治

神秘死去,讳莫如深

乾隆 国力鼎盛的盛世帝王

励精图治,任用贤臣

重农务本,六巡江南

开疆拓土,国土辽阔

溥仪 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

革命风暴,清帝退位

一心复辟,失败告终

皇帝战犯,脱胎换骨

将帅风云篇

多尔衮 为大清王朝做出了突出贡献

戎马生涯,百战奇功

继位之争,拥立顺治

趁乱进关,入主中原

僧格林沁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率兵勤王,镇压义军

抗英失利,难辞其咎

成在镇捻,败在镇捻

曾国藩 清朝中兴第一名臣

督办团练,创建湘军

屡败屡战,节制南北

攻破天京,位至极品

左宗棠 未张国威,遗恨平生

科举落第,以诗言志

组建楚军,南北用兵

内忧外患,死不瞑且

政坛纵横篇

范文程 力辅四朝,政坛不倒

招抚降将,安定民心

议和妙计,花样百出

明哲保身,应付自如

鳌拜 欺主年幼难得善终

勇猛善战,屡立战功

结党营私,专权乱政

进宫被擒,死于狱中

和珅 集政治、经济、军事三权于一身

精明干练,深得帝心

贪污受贿,拉帮结派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林则徐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平步青云,政绩斐然

全面禁烟,击退英军

巨星陨落,临终示警

李鸿章 用鲜血染红了顶子

淮军兴起,戎马倥偬

兴办洋务,科技强国

一味主和,丧权辱国

安德海 作威作福,就地正法

投靠慈禧,飞黄腾达

目中无人,为非作歹

采办龙衣,命丧济南

张之洞 满清王朝屈指可数的贤臣

维护主权,极力主战

锐意革新,万人瞩目

忠于清廷,反对维新

李莲英 慈禧太后的贴身大总管

作成作福,主管宫廷

服侍光绪,暗下毒手

百般迫害,坏事做绝

袁世凯 窃国大盗众叛亲离

征战朝鲜,步步高升

小站练兵,出卖维新

众叛亲离,穷途末路

巾帼传奇篇

孝庄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

贵为福晋,屈尊劝降

风一五变幻,入主清宫

力辅三朝,死而无憾

慈禧太后 统治清王朝长达四十八年

母以子贵,垂帘听政

对内独裁,对外求和

奢侈腐化,祸国殃民

赛金花 极富传奇色彩的晚清名妓

花船名妓,状元娘子

名动京津,倾倒洋人

一嫁再嫁,亲人尽丧

名流风采篇

蒲松龄 中国短篇小说之王

灯下苦读,立志著书

生活窘迫,潦倒至极

收集故事,大话聊斋

曹雪芹 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家庭巨变,无意科举

迁居西山,醉心著书

红楼遗梦,流传后世

纪晓岚 才华出众,深得帝心

灵物化身,名声远扬

算计和珅,忤逆权贵

幸免于难,担任总纂

雷履泰 山西票号业的鼎盛时代

汇兑剧增,创立新号

日升日昌,遍布全国

形成行规,称霸全国

洪秀全 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

屡试不第,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自相残杀,走向败亡

胡雪岩 第一位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

仗义疏财,结交贵人

善后筹款,再投靠山

做尽生意,路路皆通

唐廷枢 集买办,洋务派和资本家于一身

精明能干,初露锋芒

涉足航运,一鸣惊人

开办矿业,霸占市场

徐润 多元经营的地产大王

买办起家,投身洋务

东窗事发,兴办矿业

钟情地产,不懈奋斗

盛宣怀 总揽中国的洋务企业

洋务之路,一生发端

不断开拓,商业帝国

保路运动,罪魁祸首

郑观应 高举改良主义大旗的爱国商人

弃学经商,远近闻名

《盛世危言》,时代巨著

竭尽全力,培育人才

张謇 奋斗不息的实业大王

状一兀及第,实业救国

国民教育,培育人才

实业大王,政治救国

孙中山 中华民国的国父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就职总统

不断革命,奋斗救国

试读章节

攻城掠地,统一女真

努尔哈赤(1559年一1626年)。属于明朝建州女真贵族的塔克世家族,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出生时,女真族内部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争,而被兼并的危险爷随时威胁着他的家族。

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娶了三个妻子,努尔哈赤是长子,十岁时他的母亲逝世。努尔哈赤在继母的阴影中生活,受尽了继母的肆待。

15岁时,为了谋生,努尔哈赤带着10岁的弟弟舒尔哈齐投奔到外祖父王杲门下。

王杲是建州女真部落中的首领,经常扰边作乱。1574年,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攻破王杲的营寨,王杲及亲属被屠杀。这时,努尔哈赤兄弟成为俘虏,努尔哈赤跪在李成梁马前,痛哭流涕,用汉语说请免他一死。李成梁赦免了他,留他做书童。

十六七岁的努尔哈赤弓马娴熟,在李成梁的军中,每逢征战,总是冲杀在前,立下大功,李成梁升他为侍卫。

长期参战的经验,培养了努尔哈赤的军事才能。李成梁带他到北京朝觐,繁华的北京城、辉煌的宫殿使他眼界大开。

努尔哈赤表面上对李成梁恭顺,其实对外祖父的被杀怀恨在心。在李成梁帐下度过三年左右时光,努尔哈赤借机离开李成梁,回到了东北老家。

依父命,19岁的努尔哈赤与佟佳氏结婚。根据女真人的习俗,男人成年就要另立门户。继母唆使塔克世把努尔哈赤赶出家门。努尔哈赤并不伤心,他认为这样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努尔哈赤25岁时,女真部族之间为了争抢地盘和人口经常征伐。建州女真有两个较坚固的城寨,第一个是古勒城,城主叫阿台;第二个是沙济城,城主是阿亥。阿台是王杲的儿子,阿台的妻子是努尔哈赤伯父礼敦的女儿。阿台发誓要为王杲复仇,多次进犯明境,惹恼了明朝总兵李成梁。

建州女真还有个图伦城,城主叫尼堪外兰。尼堪外兰的兵马并不多,但他总想吞并周围的部族。他向李成梁表示,愿为明朝征服古勒城和沙济城充当向导。在他的带领下,李成梁一路杀向古勒城,一路逼向沙济城。

沙济城主阿亥毫无防范,城破被杀。古勒城城池坚固,李成梁督战两天两夜,没有攻下。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前去劝解,官军放他们进入古勒城后,阿台不肯投降,父子俩出不来了。

尼堪外兰向李成梁献了一条妙计,让人对守城官兵说,谁能杀死城主归降,就叫谁当古勒城城主。结果有人杀死阿台,献城投降。明军进城后杀了2000多人,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死于大屠杀中。

努尔哈赤来到辽东都司,质问明廷边吏,为什么杀了忠于朝廷的祖父和父亲。明朝边吏派人找出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骸,交给努尔哈赤,又赐给努尔哈赤战马1O匹,让他世袭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暗暗发誓报仇。

为了复仇,努尔哈赤决定攻打尼堪外兰。他挖出祖父遗留的13副盔甲,率领由几十人组成的队伍向图伦城进发。尼堪外兰听说努尔哈赤率兵打来,带着老婆孩子逃到浑河部的嘉班。

不久,努尔哈赤到嘉班寻找尼堪外兰。尼堪外兰又逃向抚顺城南的河口守台,遭到明军的阻拦,转而逃向鹅尔浑城。

1586年,努尔哈赤发兵攻打鹅尔浑城。尼堪外兰又逃跑了,请求抚顺的边吏保护他。边吏暗中给努尔哈赤报信,努尔哈赤率众追来,把尼堪外兰砍死。

那时的建州女真部落四分五裂。努尔哈赤杀了尼堪外兰后,又打败了哲陈部、完颜部。努尔哈赤的力量不断壮大,苏完部和董鄂部前来归降。

1588年,除了长白山诸部外,建州女真各部被努尔哈赤征服了。五年后,努尔哈赤攻下长白山讷殷、朱舍里和鸭绿江三部,统一了建州女真各族。

为了扩大影响力,努尔哈赤于1587在烟筒山下修筑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城成为建州女真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建州女真各部统一后,海西女真成为努尔哈赤攻打的下一个目标。

1593年6月,叶赫联合海西其他三部对建州发动试探性的进攻,结果却战败了。

叶赫不肯服输,九月,叶赫贝勒布斋、纳林布禄联合海西女真的哈达、乌达、辉发三部和长白山朱舍里、讷殷两部以及蒙古的科尔沁、锡伯、卦尔察三部,共三万大军,兵分三路攻打建州。努尔哈赤立即组织防御,伏下精兵,设置路障。

这一仗,努尔哈赤俘获了大批敌兵,杀敌四千多人,缴获三干匹战马、近千副盔甲。

1601年,努尔哈赤趁哈达发生大饥荒,吞并了哈达。建州更加强大了,明朝的力量已经无法控制了。

紧接着,辉发部成为努尔哈赤攻打的下一个目标。1607年,努尔哈赤一举灭掉了辉发部。

接着,乌拉部又成为努尔哈赤攻打的下一个目标。1613年,努尔哈赤打败乌拉军三万人,杀死一万人,灭了乌拉。就这样,海西女真只剩叶赫部了。

1619年,努尔哈赤发动攻打叶赫的战争。久经沙场的建州军锐不可挡,叶赫战败了。

万历末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部落。P4-6

序言

历史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一词最早仅用“史”字代表。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字相似,指的是事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指“史”为记事者,即“史官”,由此引申为被史官记录的事,换言之,即所有被文字记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有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之句。这里的“历”指经历、历法,即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历”与“史”连用,相当于在事件当中加入了时间的概念。这样一来,“历史”一词就具有了今天的含义。 在中国,公认的“正史”是二十四史,但二十四史只写到了明朝崇祯17年(公元1644年)。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更愿意将《清史稿》列入二十五史,或者将二者都列入正史,则为二十六史。《二十五史风云人物》采用的是将《清史稿》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的说法。

二十五史是我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下止清朝宣统四年(公元1912年),用本纪、列传等统一体裁进行编写。二十五史中,除第一部《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皆为断代史。

二十五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包括:

《史记》(汉·司马迁)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晋书》(唐·房玄龄等)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陈书》(唐·姚思廉)

《北齐书》(唐·李百药)

《隋书》(唐·魏征等)

《北史》(唐·李延寿)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辽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清史稿》(近代·赵尔巽等)

《汉书》(汉·班固)

《三国志》(晋·陈寿)

《宋书》(南朝梁·沈约)

《梁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宋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本指二十四史,引申开来就是可信的历史, 《二十五史风云人物》正是“可信的历史”的“身体力行”者。它不带主观色彩,只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客观地评价历史功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十五史风云人物》共分八册:

1.大国诸侯——国人智慧在先秦已达巅峰  2.汉室江山——孕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王朝

3.三分归晋——群英荟萃下的名士风流

4.大唐传奇——举世无双的划时代帝国

5.两宋兴衰——忠臣良将舍生忘死保江山

6.铁骑突进——天下无敌的中国游牧骑兵

7.朱家天下——唯明朝人最具血性与气节

8.满清王朝——八旗子弟铁与血的挽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