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厚黑学大全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李宗吾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1935年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的《厚黑丛话》、《社会问题之研究》、1936年成都晨钟书局出版的《中国学术之趋势》为底本,广泛收集李宗吾各个时期的作品精心编撰而成。内容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研究领域。本书内容宏博,见解深邃,启迪心智,文笔流畅轻松,语言幽默隽永,既让人增长见识,深受教益,又让人从中获得一种非常特殊的阅读快感与审美享受。

内容推荐

《厚黑学》自诞生以来,多次再版重印,畅销数千万册,成为中国文化界一犬奇观!20世纪80年代又成为台湾、香港地区及日本的畅销书。

“厚黑学”的奇妙就在于能教会你在风云变换的人生舞台上掌握先机、抓住制胜要点的智慧。作者视角独特,观点新颖,自成一家,使人不能不佩服其对传统文化的切肤感受与妙悟能力。《厚黑学》就像一面镜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丑陋的中国人》等一系列抨击落后国民性著作的先河之作。

本书插图珍藏版以1935年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的《厚黑丛话》、《社会问题之研究》、1936年成都晨钟书局出版的《中国学术之趋势》为底本,广泛收集李宗吾先生各个时期的作品精心编撰而成,是历年来最详细、最权威的厚黑学版本。并对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配大量相关的插图及文字说明,便于读者更加直观生动地领悟到厚黑学的精髓。

目录

导读 名家评点

 一、蜀中楚狂人

 二、赤诚相见之独尊

 三、被忽略的大师

 四、狂狷嘲世一教主

 五、战天主教

第一部 厚黑学

 自序

 一、绪论

 二、厚黑学

 三、厚黑经

 四、厚黑传习录

 五、结论

 附:古文体之《厚黑学》

第二部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自序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

第三部 厚黑丛话

 自序

 致读者诸君

 厚黑丛话·卷一

 厚黑丛话·卷二

 厚黑丛话·卷三

 厚黑丛话·卷四

 厚黑丛话·卷五

 厚黑丛话·卷六

第四部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

 自序一

 自序二

 一、性灵与磁电

 二、孟荀言性争点

 三、宋儒言性误点

 四、告子言性正确

 五、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

 六、人事变化之轨道

 七、世界进化之轨道

 八、达尔文学说之修正

 九、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

 十、我国古哲学说含有力学原理

 十一、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

第五部 社会问题之商榷

 自序

 一、公私财产之区分

 二、人性善恶之研究

 三、世界进化之轨道

 四、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

 五、各种学说之调和

第六部 中国学术之趋势

 自序

 一、老子与诸教之关系

 二、宋学与蜀学

 三、宋儒之道统

 四 中西文化之融合

第七部 厚黑杂谈

 一、孔子办学记

 二、吊杆校长奇案

 三、考试制之商榷

 四、和达尔文开玩笑

 五、怕老婆哲学

第八部 李宗吾自述

 一、迁老自述

 二、我的思想统系

 三、六十晋一妙文

 四、亲访宗吾答客问

附录 厚黑教主传

 一、吊打校长奇案

 二、和达尔文开玩笑

 三、怕老婆哲学

 四、教主的家世

 五、“迂夫子”和”老好人”

 六、思想开始要飞翔

 七、不知其人视其友

 八、革命舞台上的丑角

 九、《去官吟》与《厚黑学》

 十、心理与力学

 十一、“只要打不死,又来!”

 十二、一次试验,一种计划

 十三、别有怀抱

 十四、“厚黑学”变质了

 十五、”返本线”的发明

 十六、满腹经纶

 十七、也许不尽是纸上谈兵吧

 十八、华族至上,想入非非

 十九、盖棺尚待论定

 二十、厚黑教主别传

试读章节

我们这个地方的习惯,某处有私馆,就把子弟送去读,时间大概是正月二十几,到了二月底,或三月间,老师才请众东家,来议修金,名之日:“议学”,议学之时,众东家你劝我,我劝你,把修金说定,开单子与老师送去,老师看了无话,就算议定了。学生数十人,最高额是十二串,我五兄(名世源)出了最高额。议到我名下,我父声明这是送来养病时,随便写了几串,把单子送与老师看,老师传话出来,说:“全堂中唯有李世铨读得,应该比李世源多出点。怎么才出这点。”我父也就写了十二串。老师这样重视我,很出我意料之外,精神上很受一种鼓动。

我觉得教育子弟,不在随时责斥,责斥多了,使他精神颓丧;不在随时劝勉,劝勉的话太多,成为老生常谈,听者反不注意;也不可过于夸奖,奖之太过,养成骄傲心;总在精神上,予之以鼓动,而此种鼓动,不知不觉,流露出来,乃能生效。建侯老师呼学生必缀以娃娃二字,如云华上林这个娃娃,李世源这个娃娃等等,对学生常出以嘲弄态度,独对于我元此种态度,不过呼我之名,仍缀以娃娃二字罢了。有夜,三位老师都睡了,学生还在嬉笑,建侯老师在床上高声问道:“那么夜深,你们还在闹,不知干些什么!及听见有李世铨这个娃娃在,我也就放心了。”这些地方,很使我自尊自重。

刘二公人甚长厚,七老师性严重,建侯老师对刘二公常常嘲弄之,对七老师则不敢,但不时也要说一二句趣话。有一次,宴会归来,建侯老师对七老师说道:“今天席上,每碗菜来,二公总是一筷子两块三块,独于端碗肉圆子来,二公用筷子,把一个圆子,夹成两半个,我心想:二公这下,怎么这样斯文了。哪知他把半个圆子搭在一个整圆子上面,夹起来,一口吃了。”我听了,非常有趣,我生性朴讷,现在口中和笔下,随便都是诙谐语,自然有种种关系,才造成这样的,建侯老师,也是造成之一。

我做文章,很用心,得了题目,坐起想,站起想,睡在床上想,睡在板凳上想,稿子改了又改,一个题,往往改两三次稿,稿子改得稀滥。而今写报章杂志文字,却莫得那么费力了,读我文章的人,有说我天资高,其实是磨炼出来的,我天资并不高。五兄往往叫我代笔,我就把不要的稿子,给他誊去缴,次年,甲年,五兄辍读务农,七弟同我在茂源井读一年。

甲午年,我往罗大老师家,把《凤洲纲鉴》借来看,同学王天衢见了,也买一部来看,建侯老师看见,责之日:“你怎么也看此书,李世铨这个娃娃,是养病的,才准他看。此等书,须人了学,方能看,我若不说,别人知道,还说我是外行。”此话真是奇极了,于此可见当时风气。

王天衢的父亲,是井灶上的掌柜,甚喜欢读书,期望其子甚殷,训教很严,一日到学堂来,我等在天衢房中耍,他父亲见着很客气,我等要走,天衢悄悄说:“必不可走,一走了,我就要挨骂。”及我等一转背,其父即骂道:“你个杂种……”天衢尝对我说:“我宁去见一次官,不肯见我父亲。”后隔多年,我遇着天衢问道:“你们老太爷的脾气,好点莫有?”他说道:“也莫有什么,不过他老人家,每日早膳后,照例要做一坛法事罢了。”后来天衢卒无所成。由此可见:我父对我,不甚拘束,真是得了法的,我悟得此理,故著《心理与力学》,曾说:“秦政苛虐,群盗蜂起,文景宽大,民风反浑朴起来,官吏管理百姓,要明白此理,父兄管理子弟,要明白此理。”这是我从经验上得来的,然则父兄对于子弟,竟可不管吗?我父有言日:“以身教,不以言教。”

我的心随时都放在书理上。有一次,建侯老师率众学生往凤凰坝某家,行三献礼,老师同众学生在茶馆内吃茶,我一人在桥头上独步徘徊,回头见老师同众人望着我笑,我不知何故,回到茶馆,悄悄问华上林:“老师笑我何事?”答曰:“老师说你很儒雅,将来一定会入学。”我当日本把秀才看得很高,听了不胜惊异。

晚上行三献礼,照例应讲书,死者是祖母,建侯老师登台讲“孝哉闵子骞”一章,把闵子的事讲完,跟着说道:“后数百年而有李密者……”这明明是用太史公《屈贾合传》的文法,我站在台下听讲,老师讲至此处,目注于我,微作笑容,意若日:“此等文法,众学生中,只有你才懂得。”此事我当日印象很深,老师形态,至今宛然在目,这都是精神上予我一种鼓励。

建侯老师的文章,注重才气,选些周犊山及江汉炳灵集的八股,与我读。一日,我对罗大老师说:“我在读江汉炳灵。”他说:“这些文章,小试时代,不可读,读了花心,做起文章,就要打野战。”于此又可见当时风气。我又说:“我现在买有部《书经体注》,自己点看,唯有禹贡水道,真不好懂。”他说道:“你当然懂不得,如果要懂得,须看《禹贡锥指》。”《禹贡锥指》是清朝有名的著作,他曾看过,可见也不孤陋。我订古姓女,未过门即死,罗大老师有意把他的女订于我,我五兄很赞成,说他家藏书很多,借此可看些书,不知何故我父不愿意。

罗大老师之弟罗二老师,号德明,学问比他更好,二老师吃鸦片烟,睡在烟盘子侧边,学生背《四书》、《五经》,错了一字,他都知道。背《四书朱注》,错了一字,也都知道。(其时考试,四书题,要遵朱注,童生进场,片纸不准夹带,只好都背得。)不但此也,庚寅年,我五兄在他塾中读,夜间讲《诗经》,点一盏清油灯,命学生照着书,他在暗处坐起讲,口诵朱注,说道:“你们看书上,是不是这样?”学生看之,也莫有错,可见他是用过苦功的。壬辰年,我家关老师因病耽搁一个月,我父请罗二老师代教,我们要读八股,他就把昔人作的八股默写一篇出来,熟读了,又默写一篇,试帖诗亦然。其时已五六十岁了,不知他胸中有若干八股,有若干试帖诗。而他弟兄二人,连一名秀才,都莫有取得。二人都是我父的好友,会着即谈书。

P326-327

序言

我于民国元年,曾写一文日《厚黑学》,此后陆陆续续写了些文字,十六年汇刻一册,名日《宗吾臆谈》,中有一文,日《解决社会问题之我见》。十七年扩大之为一单行本,日《社会问题之商榷》。近年复有些新感想,乃将历年所作文字,拆散之,连同新感想,用随笔体裁,融合写之,名日《厚黑丛话》。自民国二十四年八月一日起,每日写一二段,在成都《华西日报》发表,以约有二万字为一卷,每两卷印一单行本,现已写满六卷。我本是闲着无事,随意写来消遣,究竟写若干长,写至何时止,我也无一定计划,如心中高兴,就长期写去,如不高兴,随时都可终止。唯文辞过于散漫,阅者未免生厌,而一般人所最喜欢者,是听我讲厚黑学,因将二十三年北平所印《厚黑学》单行本,略加点窜,重行付印,用供众览。

许多人劝我把《宗吾臆谈》和《社会问题之商榷》重印,我觉得二书有许多地方,应该补充,叫我一一修改,又觉麻烦,因于丛话中,信笔写去,读者只读丛话,即无须再读二书,因二书的说法和应该补充之点,业已融化丛话中了。

十六年刊《宗吾臆谈》,李君澄波、周君雁翔,曾作有序。十七年刊《社会问题之商榷》,吴君毓江、郝君德、姚君勤如、杨君仔耘,均作有序。一并刊列卷首,聊作《厚黑丛话提要》,俾读者知道丛话内容之大概,苟无暇晷,即无须再读丛话。

《宗吾臆谈》和《社会问题之商榷》,业已各检二本,寄存四川图书馆,因忆自非家中尚有数本,撮取来一并邮寄南京、北平及其他图书馆存储,借表现在所写《厚黑丛话》与昔年思想仍属一贯也。

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李宗吾于成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5:46:50